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笔者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和田野调查法,透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价值观,探究其内生逻辑与创新机制,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可持续地传承发展提供价值观引导.研究认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包含团结协作、吃苦耐劳、顽强拼搏、公平竞争、精益求精等价值观.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价值观内生逻辑:遵循母体文化逻辑而内生,紧随母体文化的变迁脚步而作自适性...  相似文献   

2.
民族价值观的心理学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价值观是不同少数民族基于各自的历史文化、生产方式、生活习俗、地理环境等因素所形成的具有地域特色或民族特征的价值观。从心理学角度审视民族价值观的内涵和特征,民族价值观的基本结构是民族价值认识、民族价值评价、民族价值选择三个因素。  相似文献   

3.
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首次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概念,明确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进一步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各个组成部分既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社会主义的价值观,体现了其相对独立性,也体现了很强的逻辑性,起到了引导主流社会思潮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党的二十大提出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领域创新发展提供了崭新路径。本研究选取中国知网关于民族地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515篇文献,运用CiteSpace可视化工具构建关键词共现图谱,分析该研究领域的前沿动向、研究热点与流变态势。民族地区作为文化交融激荡的热点区域,具有天然的文化多样性与包容性,在此构建统一内核的价值观认同,工作更具挑战,研究更具价值。民族地区应当基于实际情况,牢牢依靠乡土载体,在实践中总结地方经验,搭建文化交流平台,以此更好凝聚各民族共识,完成文化的认同与观念的内化。  相似文献   

5.
党的民族政策,对增强民族团结,提高中华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发挥了巨大作用。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是实现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前提;民族区域自治是增强中华民族矣力的基本形式;培养少数民族干部是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必要条件。帮助少数民族发展经济文化,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是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6.
试论国家文化安全的内涵、特点和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文化安全是由语言文字安全、意识形态安全、价值观念安全、生活方式安全等内容构成,具有相对独立性、民族阶级性、潜隐性等特点,它对民族国家形成凝聚力和认同感、保存人类文化多样性、保障社会秩序形成和有效运转、保证先进文化繁荣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民族精神是民族生命力、凝聚力和号召力的集中体现,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支撑和智力支持,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核心.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民族前进的精神火把.要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纳入国民教育的全过程.在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同时,不断地创新、发展和丰富民族精神,使之成为中华民族在新世纪的共同财富和强大动力.  相似文献   

8.
利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大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高校义不容辞的责任,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主课堂的有力补充,旨在培育大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精神,从而提高大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增强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  相似文献   

9.
文化通过人赖以安身立命的精神需求、理想信念、归属意识而发挥其价值作用.人们对文化的认识、理解、接受、热爱、需求使文化得以传承.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民族传统文化受到很大冲击,民族文化的传承面临重重困境,尤其突出的是少数民族本身不能自觉地传承本民族的优秀文化,这种自觉意识的丧失或逐步丧失,缘于民族经济和民族文化传承主体在价值观、人生观以及生活方式等方面的深刻变化,以及各种现代文化的渗透与影响.一旦缺少文化传承的自觉意识,任何外来的推动力,都是难以完成民族文化传承的任务的.  相似文献   

10.
建设黄帝文化有利于进一步弘扬民族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促进构建和谐社会与祖国统一的伟大事业;有利于黄帝陵景区以及陕西省相关文化旅游资源的整合和开发利用,推进旅游事业和对外开放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