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庄子审美程式的现代解读甘建民“大音希声”是老子提出的一个著名的哲学命题。庄子在《天运》篇中,对“大音希声”这一哲学命题作了充满创造精神的美学阐释,庄子通过黄帝的一段关于音乐的谈话,设计了一个由“乐之末”通向“至乐”的审美程式。蒋孔阳先生认为.黄帝的这...  相似文献   

2.
“大音希声”是中国音乐美学史的起点。老子严格地区分了“大音”和“五音”这两个层次。形而上为“大音”,形而下为“五音”。“大音”是对具体音乐及表演的概括、归纳和理论的升华。“大音希声”的基本美学内涵是追求自由、自然,将音乐看作是体现“道”的形式。庄子和“竹林七贤”等人从理论和实践上分别发展了“大音希声”,使其成为一个影响中国音乐文化几千年的美学命题。  相似文献   

3.
霍洪峰 《创新科技》2005,(11):30-31
老子曾说,“大音希声,大智若愚”,庄子也曾经细心地体会游鱼的快乐。从这句简单的话语中我似乎找到了鲁宝春别样的人生智慧,一种学者精神的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4.
“自然无为”是道家的基本思想,《老子》与《庄子》中虽都讲“自然无为”,但却在大体一致之中表现出了差异,分析这种差异,有助于我们更精确地把握道家“自然无为”这一思想,也更能体会《老子》、《庄子》的思想特色,以及从《老子》到《庄子》的思想演变。  相似文献   

5.
谈及道家,人们不约而同的看视老子(约春秋中晚期)、庄子(约公元前369~286)为其始祖,不过我认为如此观之未免失当。庄子吸取了《老子》书中的一些成份,却并不能得出这样一个学术谱系:老子传关尹子与庚桑子,庚桑子传壶子,壶子传列子,列子传庄子。并不能因庄子与老子的学术关系而称“老庄”,正象孔子吸取了老子的学说而不称“老孔”一样。其实《老子》务实与务虚精神开创了中国思想文化最重要之两派——儒家、道家。《老子》是中国文化的始基。王夫之指出《庄子》“虽与《老子》相近,而别为一宗”(《庄子解》)。因此,在论及先秦道家思想时,我不论《老子》的思想,而以庄子及其后学所著的《庄子》为立说重点。《庄子》是道家的开山著作。  相似文献   

6.
目前史学界对怎样评价庄子及其哲学还存在着较大的分歧.本文试图从一个侧面——先秦道家的思想演变来探讨庄子的哲学性质.一、道家思想由老子创始由庄子集大成我们后人要追寻道家思想的开山祖师,历来就有很大的争议.不过,最后还不能不找到老子,肯定老子是道家的创始人.老子是第一个把“道”作为哲学最高范畴并把“道”看成世界万物的总根源而给以系统的哲学论证.所以在分析道家思想时,就以老子为始点,以庄子为终点,从先秦道家的思想发展中,看清庄子在那时所居的重要地位.道家学说到庄子才集大成,正如儒家学说到荀子才集大成,法家学说到韩非子才集大成一样,乃是战国末期封建政治经济统一趋势在学术思想上的反映.道家从老子到庄子还有其中间环节,根据《庄子·天下》记载,道家内部似乎有宋钘、尹文和田骈、慎到以及环渊、老聃三派之分,而最后才为庄子.庄子俨然以直接继承老聃即他所向往的“古之博大真人”①自命.可见,宋钘、尹文和田骈、慎到两派在思想上是对庄子有影响的.  相似文献   

7.
传播具有两大基本问题:一是符号能否指代意义,意义能否共享,这是符号学传统;二是交流如何进行,交流障碍能否解决,这是哲学和伦理学传统。中国先秦思想家对这两大问题的思考带有强烈的辩证色彩,深远地影响了后世。前者表现为“名实”和“言意”之辩,后者表现为“是非”与“辩讷”之争,肇始于《老子》,发展于《庄子》,经各学派争论,《荀子》集大成。学术寻根意在理论建构,需要进行“创造性转化”:将古代传播思想看成一个整体,提炼核心概念和命题,重新组成具有逻辑关联的命题系统,从而建构“传播辩证论”。  相似文献   

8.
吴敏 《皖西学院学报》2009,25(1):151-154
哲学对艺术的影响在于为艺术创作提供特有的认识角度和审美视野。老子哲学中的“大音希声”、“正反相成”“虚实相生”、“反朴归真”等思想为中国的艺术创作开拓了特有的时空观念、思维方式、审美理想和艺术追求,经过历代艺术家们的阐发,铸成了中国古代艺术独特的风格。  相似文献   

9.
在分析庄子人生哲学与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相互关系的同时,从“超脱”与“俗争”、“安命”与“逐流”、“本性”与“物性”三个命题出发,对奥林匹克运动与庄子道家思想进行互补优化,让人们认识到二者相融后的优势,以推动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和谐、健康和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哲学起源于对生命的思索。现代新儒学的代表人物牟宗三先生曾指出,中国哲学的特质是生命的学问。中国传统生命哲学的基本精神奠基于先秦诸子的哲学探索之中,老子哲学是其中的重要环节。老子哲学中的生命关怀以“道”为核心范畴,遵循“本源之道”,探究“生命本真”是老子哲学的生命意识的核心命题。  相似文献   

11.
《老子》中“有生于无”的命题,郭店竹简本作“天下万物生于有,生于无”,部分学者据此认为,老子只有有无平等的观念而不主张无先于有。对老子思想的整体把握,以及从哲学史研究的意义和价值角度来论证,无先于有的观念并不能轻易地从老子那里剔除。“无”与“道”在形上层面同一,因而较“有”优先,有无的对等关系只在形下的经验世界才能成立。  相似文献   

12.
“法自然” ,乃老子提出的哲学命题 ,他的写作观正是从这一哲学命题中显示出来的。对“道”的基本涵义的解释 ,及分别从“道”的本原说、“道”的功能说以及“道”的人格说诸方面加以阐述 ,以论证老子写作观的哲学基础  相似文献   

13.
一九九五年十一月,在山东省东明县召开了“全国庄子故里问题考察论证会”,与会的专家、学者经过认真考察论证,确认庄子故里就在东明。这是庄子生平里籍研究中的一个重大突破和收获。但有些材料的论证说明还不尽圆满,有进一步补充说明的必要。 最早提到庄子故里的是司马迁,他在《史记·庄子列传》(见于《老子韩非列传》)中说:“庄子者,蒙人也,名周。周尝为漆园吏,与梁惠王、齐宣工同时。”关于“蒙漆园”的具体地点,唐代以前都没有明确的记载。到了唐代,才有了明确具体的说明,那就是《括地志》的记述,后张守节《史记正义》注“漆园”时所引用的:“《括地志》云:‘漆园故城在曹州冤句北十七里’,此云庄周为漆园吏,即此。按,其城古属蒙县。”这是最早注明漆园所  相似文献   

14.
老子与法贾的“无为”思想的异同。可从三个方面加以认识:第一,二者”无为”思想形成的社会背景不同,从而造成了两者之间的异同。第二,二者“无为”思想内容不同:一是理论基础的不同,二是理想社会目标的不同,三是“无为”与“有为”关系的不同,四是老子与陆贾对待其他诸子的态度不同。第三《老子》与《新语》产生的社会效应不同,在历史上的影响不同。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绝学无忧”的三种不同的解释入手,分析了老子的经历与思想。认为老子本人博学睿智,《老子》一书引证丰富,博大精深。老子在书中不光显示了他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同时表明了学习的目标和方法。老子的学习观是和他“无为”思想息息相关的。  相似文献   

16.
老子是我国提出自然美并建立理论系统的第一人,然而将美与自然密切联系统一起来的则是庄子。庄子讲道之化生于自然,既否定神的作用,更反对人为造作,主张“法天贵真”。“夫虚静恬淡,寂寞无为者,万物之本也。……静而圣,动而王,无为也而尊,素朴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天道》)可见,“真”是庄子所认为的艺术的  相似文献   

17.
二对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的认识《庄子》的〈天下篇〉记录了一个关于物体的相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古典思想:“飞鸟之景未尝动也。”以往有些《庄子》的研究家把这一命题与芝诺的“飞箭不动”的命题相提并论,把它说成是形而上学的。我认为,庄子这一命题类似于亚里士多德在他的《物理学》中所阐述的关于物体运动的相对性原理的古典概念。在笛卡尔的著作中,我们甚至可以找到和庄子完全相似的见解,笛卡尔认为,所谓运动不过是意味着和运动着的物体相接触的那些物体的不断更替。笛卡尔在这里提出一个关于物体运动和选择参考系之间的关系问题。高速行  相似文献   

18.
“象”这个概念,渊源于先秦哲学领域,一般指酷似于某人某物的形体状貌,也指文学艺术作品中创造的艺术形象。象外之象、言外之意、味外之味、韵外之致、景外之景等,都是我国道家和释家诗学传统的一些概念,其来源是老子对“道”的阐释,即“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的思想。文人便将“言外之意”、“韵外之致”、“象外之象”当作自己最高的审美标准,以求达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和是先秦时期音乐美学的核心范畴,和即多样统一、对立统一,同时具有适度的含义;老子的大音希声的命题将音乐提升到理性的高度,维护了音乐的尊严,并把音乐从礼的附庸地位挣脱出来,从而维护了音乐的纯洁性,其不足之处在于忽略了音乐活动的感性的、生理的环节,从而沦为艺术虚无主义;关于审美心理学,先秦诸子在音乐的愉悦性能、共同美感、美感的差异性、审美心境等课题上都有所建树。  相似文献   

20.
《庄子》中的“逍遥”可以分为三个层面:物物而物于物是道遥之最低层次,物物而不物于物乃可做到相对的道遥,而无待才能达到真正的逍遥。庄子主张丧我、解悬、无用等养生之道,就是为了达到道遥的人生境界。庄子热忱地爱慕着“道遥”,以逍遥之笔去道说“逍遥”,从而使《庄子》具有了独特的文学魅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