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报道过渡金属钢与稀土铕的杂双核配合物Cu(SAlen)Euβ_3(SAlen=N,N’-乙二胺双水杨醛席夫碱,β=乙酰丙酮,Acac;三氯乙酰丙酮,TFA的合成。通过元素分析、摩尔电导、红外光谱、差热-热重分析和荧光光谱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并提出了可能的结构.  相似文献   

2.
Cu(NH3)4Ag(SCN)3晶体的空间群是C3 S-Cm,其晶胞参数为:a=11.46A,b=21.55A,C=5.57A,β=109°20′,Z=4(ρobs=2.195g/cm3,ρcalc=2.076g/cm3)。在这个晶体结构中,Ag原子由4个S原子按四面体方式配位,每两个AgS4四面体通过共棱而成对地联结;两个SCN的另一端N原子在Cu-N(NH3)正方形的上下方,使Cu具有正方双锥的配位构型。  相似文献   

3.
由二溴水杨醛缩氨基硫脲与Cu(Ⅱ),Ni(Ⅱ),Zn(Ⅱ)合成了3种新型固体配合物。并对合成的配合物进行了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差热-热重、摩尔电导分析,确定了配合物的组成分别为MLB·nH2O〔M=Cu(Ⅱ),Ni(Ⅱ),Zn(Ⅱ);B=Cl-·OAc-;n=2,1,0;L=3,5-二溴水杨醛缩氨基硫脲负离子〕,并推断出了配合物可能的结构。  相似文献   

4.
合成和表征了两种含草酰胺桥的新型异双核配合物[Cu(oxap)Fe(tmen)2]SO4(a)和[Cu(oxap)Fe(Ph2_phen)2]SO4(b).其中,tmen和Ph2_phen分别代表N,N,N′,N′-四甲基乙二胺和4,7-二苯基1,10-邻菲罗啉;oxap代表N,N′-双(2-氨丙基)草酰胺根阴离子.测定了配合物(a)的变温磁化率(4~300K)并用最小二乘法和从自旋哈密顿算符(H∧=-2JS1∧·S2∧-DSz1∧2)导出的磁方程拟合,求得交换参数J=-58.62cm-1,表明Cu(Ⅱ)_Fe(Ⅱ)双核配合物中金属离子间有中等强度的反铁磁超交换作用.研究了配合物的生物活性,发现两个双核配合物均具有一定的杀菌作用.  相似文献   

5.
合成了含有Cl-桥联配体的两个新的双核配合物:Cu2(ampy)2Cl4·1/2C2H5OH(ampy=α-氨基吡啶)和Cu2[N,N’bis(ampy)-bzac(H2O)]Cl4·C2H5OH(bzac=苯甲酰丙酮).通过元素分析、IR、ESR和室温磁化率表征,测定了这两个配合物的变温磁化率(4~300K),其数值用最小二乘法与从自旋Hamiltonian算符导出的磁化率理论曲线拟合很好;求得了交换积分,对于配合物Cu2(ampy)2Cl4·1/2C2H5OH,J=-4.76Cm-2;对于Cu2[N,N’bis(ampy)-bzac(H2O)]Cl4·C2H5OH,J=-4.72cm-2,表明两个配合物中Cu(Ⅱ)-Cu(Ⅱ)核间有反铁磁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6.
(Bu4N)2MO(mnt)3系针状墨绿色晶体,晶胞参数,a=10.208(6)A;b=15.841(5)A;c=18.003(3)A;α=86.67(2)°;β=84.20(4)°γ=107.74(4)°,空间群C'i-PT;Z=2;ρobs=1、218,ρcαlc=1.210克/厘米3.在四园衍射仅上收录 Ⅰ≥1σ(Ⅰ)独立衍射点3035个,晶体结构由三维Patterson函致和电子密度函数解出,经全矩阵最小二乘法精修,偏离因子R=0.087.结构分析结果表明,晶体结构由Mo[S2C2(CN2]2-3和[N(C4H9)]4+构成。阴离子Mo[S2C2(CN)2]2-3是由三个配位体[S2C2(CN)2]2-中的二个S原子与Mo原子螯合,基本上成三棱柱方式配位.  相似文献   

7.
杨瑞娜  李彩云 《河南科学》1996,14(3):251-255
在配体存在下,通过金属铜粉和过氧化苯甲酰的氧化加成反应合成了双核铜配合物[Cu(C6H5COO)2(C5H6N2)]2·,以元素分析、电导、热重-差热分析、红外光谱、磁性及粉末衍射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并经X-射线单晶结构分析,确定了配合物的结构,晶体属于三斜晶系,空间群为P—1,分子式为C46H48N4O10Cu2,Mr=943.93,a=10.806(1)kb=11.169(3),C=11.729(2)A,α=71.99(2),β=89.38(1),γ=81.37(1)°,V=1330.1A3,Dc=1.172g/cm3,R=0.04329,Rw=0.04860,F(000)=490,μ=8.5cm-1,Z=1,两个铜原子的配位环境相同,由羧酸根的四个氧原子和2-氨基吡啶的氮原子形成五配位的四方锥多面体。  相似文献   

8.
在丙酮中合成出部分镧系硝酸盐与5 Br-PADA P 的固态配合物Ln(5—Br— PADAP),(NO3)3·nH2O(Ln=La.Ho,Tm,n=1;Ln=Sm,Eu,Gd,Tb,n= 2).屋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热分析,X光粉末衍射物相分 析.溶解性及摩尔电导等测定.研究了配合物的有关性质。  相似文献   

9.
在乙醇水溶液体系中,合成了6种稀土α-萘氧乙酸(HNOA)8-羟基喹啉(HHQ)三元固体配合物,其通式是RE(NOA)2·HQ(RE=Y,La,Nd,Sm,Eu,Dy).通过元素分析,摩尔电导、紫外光谱、红外光谱及热重-差热谱图的研究对新合成的配合物进行表征,同时还试验其抑菌效应.  相似文献   

10.
本文合成了标题配合物{NB4〔CUCo(OX)3〕}x(NBu4表示四丁基铵离子,OX表示草酸根离子).用ESR、IR等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并测定了配合物的变温(77~300K)磁化率,其数值用最小二乘法和自旋哈密顿算符(H=-2JS1·S2导出的磁方程拟合,求得交换参数J=-56.2cm(-1),表明配合物间存在着反铁磁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1.
合成了二个内、外消旋的双(苯基亚砜)乙烷(α、β-Bphse)Cu(Ⅱ)配合物:[Cu2(α-Bphse)2(NO3)2](NO3)2(1)和[Cu2(β-Bphse)2)NO3)2](NO3)2(2)。对其进行了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及摩尔电导的测定,结果表明配体Bphse均以二个氧原子与Cu(Ⅱ)配位。在ESR谱图中,这二个配合物呈现△Ms=2的半场跃迁,且它们在室温下的μeff均较明显地小于Cu  相似文献   

12.
N,N,N’,N’-四异丁基-3-氧戊二酰胺对锝(Ⅶ)的萃取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荚醚N,N,N‘,N’-四异本基-3-氧戊二酰胺-正辛醇-煤油溶液从HNO3体系中萃取Tc的行为,萃取过程为一放热反应,反应热约为-40.1kJ/mol,确定萃合物的组成和萃取反应机理,萃取反应为:H^++TcO^-4+25iBuGA(0)=HTcO4.2TiBuGA(0)。  相似文献   

13.
合成了N-氧化-2,6-二甲酰吡淀双缩氨基硫脲与Ni(Ⅱ)、Cu(Ⅱ)和Zn(Ⅱ)的双核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IR、电导、ESR及磁性研究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研究了Ni(Ⅱ)配合物的变温磁化率,求得J=-14.03cm-1,表明该配合物中Ni(Ⅱ)-Ni(Ⅱ)间存在弱反铁磁交换作用  相似文献   

14.
用氯化铕与苯甲酰丙酮(BA)、邻菲咯啉(Phen)和丙烯酸(AA)在乙醇溶液中反应,合成了铕(Ⅲ)的 相应四元配合物Eu(BA)2(AA)Phen.用EDTA容量法测定了Eu3+的浓度,元素分析测定了C、H、N的质量 浓度,结合红外光谱确定了四元配合物的组成.用溶胶-凝胶法合成了四元配合物的SiO2基质复合材料, SiO2:Eu(BA)2(AA)Phen.研究了该四元配合物和其 SiO2复合物的红外吸收光谱、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及光致发 光性能,重点分析了四元配合物的光致发光机理.结果表明,该配合物中的配体吸收激发光的能量后,能 有效地传递给中心Eu3+,发出强的Eu3+的特征荧光.并考查了SiO2:Eu(BA)2(AA)Phen复合材料的荧光寿命 及其热稳定性,SiO2基质的包裹作用延长了配合物中Eu3+的荧光寿命  相似文献   

15.
王冬梅  刘绍文 《河南科学》1996,14(4):367-369
室温下,金属铜粉和2-噻吩甲酰三氟丙酮在甲醇溶剂中反应生成铜配合物[Cu(C8H4O2SF3)2]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热重、X-射线粉末衍射对其进行表征,并经X-射线单晶测试该配合物为单斜晶体,空间群为P21/C,晶胞参数a=10.582(1),b=11.169(2),c=8.044(3);β=104.61(2)°;V=916.73;z=2;Dc=1.833g·cm-3;R=0.082,Rw=0.092。铜原子与四个氧原子配位,形成四方平面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非对称性5,10,15-三(4-甲基-3-磺基苯)-20-[4-(5-氟尿嘧啶)-3-磺基苯]卟啉(MFuSPP)测钯的显色条件.在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磺酸钠存在下,pH4.5~6.0的弱酸性HAc-NaAc缓冲介质中,用抗坏血酸催化,Pd(Ⅱ)与MFuSPP形成11配合物,最大吸收波长415nm,摩尔吸光系数ε=1.8×105Lmol-1cm-1,线性范围0~2.0μg/10mL.该显色剂保持了对称性卟啉灵敏度高的优点,选择性和反应速度有明显改善.应用于混合样品和钯催化剂样品中钯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7.
本文研究了-偶氮胂Ⅲ(ArSⅢ)配合物在溶液中和在离子交换树脂中的形成条件.给出了-ArsⅢ在溶液中和树脂中各自的吸收光谱,λmax液=650.3nm,λmax树脂=660nm。在大量硝酸盐存在下,与形成Eu(NO3)3),该配阴离子与ArⅢ显色后,能为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吸附,以NO-3型树脂吸附率高且保持恒定。对溶液相及树脂相配合物的组成研究表明:溶液相Eu:AⅢ=1:1;树脂相Eu:ArsⅢ=1:6。树脂配合物一阶导数光谱峰位置为:576.0(+)nm,1.599(十)D1;655.2(-1)nm,2.114(-)D1。  相似文献   

18.
乙酸稀土与8-羟基喹啉配合物的合成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成了6 种轻稀土与乙酸(HAc) 、8 —羟基喹啉(HOx) 形成的三元固体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确定其化学组成为RE(Ox)2Ac(RE= La, Pr, Nd ,Sm , Eu, Gd ; Ac = CH3COO—) ,用摩尔电导、IR、荧光光谱、磁化率和TG- DTG 等对该系列配合物进行了表征。抑菌活性测定结果表明:该系列配合物有较强的广谱抑菌作用。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Cu(I)、Co(I)、Ni(I)的N-磷酰化丙氨酸(DIPPAla)固体配合物的制备,并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XPS、电子光谱以及热分析等手段对配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研究表明,Cu与DIPPAla的羧基形成四配位结构,而Co、Ni则与羧基及水形成六配位结构.热分析实验表明,三种配合物的分解温度相近,但Cu配合物的分解活化能更高  相似文献   

20.
本文合成了标题配合物{NB4「CuCo(OX)3」}x。用ESR,IR等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并测定了配合物的变温磁化率,其数值用最小二乘法和自旋哈密顿算符(H=-2JS1.S2导出的磁方程拟合,求得交换参数J=-56.2cm^-1,表明配合物间存在着反铁磁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