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高等职业教育几个问题的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毕明 《甘肃科技纵横》2005,34(4):156-156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是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的,掌握本专业基本理论和专门知识,具有从事专业实际工作的综合职业能力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高职教育既要加强针对性。培养职业型、应用型人才,又要拓宽专业面,增强适应性。培养复合型人才。  相似文献   

2.
制约高职院校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职院校的办学模式落后、教育产业化过度、行政主导过多过深、缺乏与时俱进的明确的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制约着其培养创新型人才。高职院校培养创新型人才要着重解决三个问题:一是尊重和鼓励学生追求知识,质疑权威,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学生;二是发挥教师在培养创新型人才中的作用并为教师提供必要的生活条件和学术氛围;三是根据本校的性质,注重相应层次的创新举措建设。  相似文献   

3.
知识经济需求创新人才,培养创新人才是当前高职教育的主要任务,本文分析了创新人才的素质要求、高职教育创新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高职教育创新人才培养的主要举措。  相似文献   

4.
焦锡岩  刘晓飞 《科技信息》2010,(16):184-185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一支生力军,主要培养技术应用型、技能型人才,是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的教育。本文针对高职院校,研究与探讨数控技术专业学生数控加工能力的培养方案,提出了数控技术专业的教学改革与措施。  相似文献   

5.
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发展 ,对高职教育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标准和新的要求 ,高职教育面对时代赋予的机遇和挑战 ,必须深化改革 ,转变观念 ,构建新型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 ,解决好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才能满足经济社会对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相似文献   

6.
林红 《科技信息》2009,(33):365-366
长期以来,高职院校经济管理类学生始终缺乏切实有效的实践环节。随着教育技术的发展和教学改革的深化,借助于计算机和网络信息技术,构建融合专业知识、手段先进的实验平台,提高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是适应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加速培养我国现代管理决策创新人才的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7.
从高职的培养目标和现代社会对高职人才知识结构的需求出发,以加强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为主要目标,进行高职计算机专业教育的改革,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高职教育教学质量,加强高职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教育教学体系的日趋完善,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探究能力、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已经成为我国学校教育的主旋律,而课堂教学就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主战场,因此,在课堂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如何转变教育教学理念,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开拓能力的社会主义新型人才成为当前教育教学工作的主要任务和重要目标。在高职教学中,高职英语是公共必须课程之一,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探究能力的重要学科之一。该文也是基于此背景下展开对高职英语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相关问题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陈俊 《长沙大学学报》2007,21(6):152-153
高职人才创新能力的培养应成为高职教育的核心内容.它要求高职教育者应把握高职教育的特色,转变教育观念.只有明确了创新目标,积极推行教育教学改革,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相似文献   

10.
沙莎 《科技信息》2009,(29):297-297
教育在综合国力的形成中处于基础地位,国力的强弱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各类人才的数量和质量,这对于培养和造就我国二十一世纪的一代新人提出了更加迫切的要求。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如何推进生存教育,成为当前首要思考的问题。文章塾高职学生注重生存教育谈了看法。  相似文献   

11.
林青 《海峡科学》2012,(2):77-79
近年来,我国高职教育飞速发展,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但在这一快速发展过程中所隐藏的质量问题,也越来越受到社会关注.高职教育模糊了目标、失去了特色导致学生就业率低,与高职教育的初衷相违背.只有进一步明确教育目标、端正态度、突出特色、完善教育体系、强化师资队伍,我国的高职教育质量才能有所提高,才能真正为社会培养具有专业技术能力的合格职业人才.  相似文献   

12.
浅谈高职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红 《咸宁学院学报》2006,26(5):209-210
实施创新教育,培养新型人才是赋予高职院校的重大使命,也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目标。目前我国高职教育正在滑向一个极端———片面注重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而忽视甚至否定理论学习和创新思维能力的重要性,这是一个很危险的取向。本文在分析我国高职教育现状和高职生创新能力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针对高职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基本措施。  相似文献   

13.
高职教育以培养应用性技术人才为主要目标,因此在以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高职教育中,教学必须有明确的导向性,即需要以学生的就业为导向,以培养高技能人才为目标,强调以能力为本位,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其实质是达到知识、技能和态度三位一体的素质结构。  相似文献   

14.
软件产业发展与高职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软件作为信息产业的核心和灵魂,在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伴随软件产业的高速发展,也暴露出我国紧缺软件人才的问题.高职院校担负着为软件产业培养输送应用型、技能型软件人才的重任,为适应软件产业发展需求,高职院校应立足本地,切合实际,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创新.  相似文献   

15.
培养高职创业型人才是知识经济时代对高职教育发展提出的新要求,是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新的教育质量观。在我国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今天,大学生创业是高职毕业生就业的一种新趋势,加强高职大学生创业教育,有其现实而深远的意义。作为高职院校要借鉴国内外创业教育的经验,积极探索符合高职院校的创业教育模式,培养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创业型人才。本文就高职院校创业型人才培养的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作一探析。  相似文献   

16.
申碧涛 《科技资讯》2009,(31):233-234
摘要:高职教育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纽成部分,是国家工业化和生产社会化,现代化的重要支柱。高职教育的核心任务是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订单式培养是“校企合作”的重要体现,是高职院校贴近市场,服务社会,提高就业率的重要手段,也是高职院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培养模式的一种选择。高职教育应强调创新教学模式、优化教师结构,加强实践教育,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适应企业的需要。  相似文献   

17.
高职教育是以培养面向基层、面向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目标的。因此,在教学手段上应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深入进行教学改革,以技术应用为主、以能力教学为核心,培养出适应企业需要的人才。  相似文献   

18.
朱晓江  陆遥 《咸宁学院学报》2010,30(9):106-107,110
世界各国的竞争是以科技和创新人才为基础的综合国力之较量,而科技的发展和创新人才的培养以教育为基础。作为我国人才培养的主要渠道,我国高等院校在人才培养理念和模式方面经历了从专业教育到人文素质教育,再到通识教育的发展过程。通识教育对培养跨学科创新型人才有着深远影响。本文将主要对中美通识教育的发展和现状进行比较分析,提出我国通识教育中存在的部分问题,并探讨可能的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电子制造业的蓬勃发展,需要越来越多的高级技能性人才。作为以适应社会需要、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目标的高职教育在对电子信息类学生进行培养过程中,电子工艺在教学过程中体现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相似文献   

20.
姚永卫  滑洁  袁媛 《科技资讯》2009,(18):179-179
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级专门人才,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对高职教育的迫切要求。学校教育应以创新人才培养为主题,探讨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戴体和对策,拓展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途径,营造浓厚的大学生创新学术氛围,使形成教师和学生双方创新意识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