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采取综合配套措施提高飞播造林成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飞播造林具有速度快、省劳力、投资小,在短时间内完成大面积造林任务的特点。经过对我市飞播造林调查结果分析后得出,在飞播中采用植被处理、粗放整地、树种混交播种、多效复合剂拌种包衣4项综合配套技术措施,可以减少鸟鼠危害,增加种子发芽,有效提高飞播造林成效面积。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影响飞播造林成苗、成效的立地条件植被、土壤、坡向等主要因子的研究,找出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提出提高飞播造林成效的技术措施,丰富飞播造林技术。  相似文献   

3.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秦巴山地石灰岩区飞播林抚育间伐的术语与定义、技术要求、作业设计、施工和验收。 本标准适用于秦巴山区石灰岩区飞播林。  相似文献   

4.
飞播造林是勉县最主要的一种造林方式,但不同的地理环境、土壤条件、人为活动等因素影响着飞播林的正常生长。本文主要从“播、封、补、管”等环节入手,对提高飞播成效进行相应的对策分析。  相似文献   

5.
陈书斌 《科技信息》2009,(23):377-378
在飞播造林工程中,GPS的应用已十分广泛。多年来GPS数据的设计是最令人苦恼的一件事,往往同一数据的获取因人而已,误差较大,且因没有关联关系,差错无法追溯。几乎在每年的飞播施工中,因GPS数据错误造成飞行偏离播区几公里甚至几十公里,损失是惨痛的。本文通过AutoCAD软件编制飞播图件,利用坐标间的对应关系可导出任意欲求点的GPS数据。这种方法控制了飞播造林设计中GPS数据的唯一性,消除了以往的隐性误差,使GPS数据的设计精度大为提高,保证了飞播造林工程质量。  相似文献   

6.
油松飞播林土壤质量评判及其调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0年在北京市延庆县王家堡飞播基地,对飞播造林密度为8000株/hm2的9年生油松林设置间伐处理,强度分别为30%(弱度)、48.75%(中度)、53.75%(强度)、77.13%(超强度)4个间伐强度及0%(对照).5年后,通过飞播油松与土庄绣线菊灌丛020 cm土壤理化性质、土壤酶活和土壤微生物横向比较,评价油松飞播植被恢复模式的优劣,并在此基础上,通过不同间伐强度油松林土壤质量的纵向比较,探讨间伐作为飞播油松可持续经营措施的可行性.结果表明:油松飞播林土壤物理性质、土壤养分、土壤酶活性和土壤微生物数量均低于土庄绣线菊灌丛,油松飞播林地土壤有逆向演替的潜在倾向.因此,及时对郁闭林分进行合适强度的间伐,有利于油松飞播林地可持续发展,对9年生初植密度8000株/hm2的油松幼林选择48.75%左右的间伐强度最优.土壤酶和土壤微生物较土壤理化性质对间伐响应敏感,土壤碱性磷酸酶、毛管持水量和放线菌可以作为油松飞播林地土壤质量评价的指标.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凉山州云南松飞播前后生态、经济、社会效益对比,体现出飞播林在凉山地区建设中取得的惊人成就,提出云南松飞播林中存在着密度过大和在森林保护上的问题及经营对策,以提高飞播林效益。  相似文献   

8.
胡清俭 《科技信息》2011,(20):367-367
我省的飞播造林事业开展50多年来,无论在陕南、陕北,均以它速度快、用工少、成本低、效果好,能深入人烟稀少、交通不便的深远山区的显著优点,受到人民群众的欢迎,展示出强大的生命力。汉滨区的飞播实践证明,在有条件地方,积极开展飞播造林,对于保持水土、涵养水源,改善山区生态环境,增加森林后备资源有着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但是,由于飞播造林是一项新工作,在我省特别是我区开展的时间较短,有些技术问题还没有很好解决,  相似文献   

9.
本文根据陕西省飞播造林设计图件编绘发展的3个阶段,指出了原图件编绘过程中,所反映信息量较少,图面编绘误差较大,且费工、费时等问题,阐明了利用AutoCAD软件进行飞播造林图件编绘的优点,重点论述了利用计算机软件AutoCAD在飞播造林图件编绘的工艺流程,为飞播造林图件编绘提出了新的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10.
飞机播种牧草(以下简称飞播)是大面积改良天然草场,建设人工草场的重要手段之一。新西兰、澳大利亚等许多畜牧业发达的国家已经在生产中普遍使用。近年来,随着我国农业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飞播也开始在我国北方和南方应用。飞播对提高草场质量,加快草场建设步伐,大力发展草食牲畜,促进畜牧业生产发展,具有直接意义。在上级领导的重视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1983年我州首次在大(?)山飞播白三叶(Trifolium repen S.L.)前花草木栖(melilotus.offcinalis.L)多年生黑麦草(Loliam.Perenne.L)混合飞播总面积17527亩。实际飞行作业12915亩,飞行作业区有效面积10781亩。经三个多月的观察,现将飞播牧草生长情况初报于后:  相似文献   

11.
对提高飞播造林成效技术措施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翠忠 《太原科技》2003,(2):71-71,73
总结分析飞播造林中不同立地因子、气象因子、树种生物学特性与成苗之间的关系,提出适宜的播期、适中的植被盖度、播前粗放整地、多效复合剂拌种、多树种混播、播后科学管理是提高飞播造林成效的关键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通过对内蒙古典型草原区科尔沁沙地北缘的巴林左旗查干哈达苏木不同类型(流动、半流动)的沙地进行植物种类年度变化规律研究,阐明飞播对不同沙地原生植被植物种类的作用,并在飞播区和对照区比较研究的基础上,剖析了植物种类的动态变化、相关植物种的侵入和消减过程.  相似文献   

13.
通过在陕西汉中秦巴低山区进行秋季飞播造林试验,结果表明,秋季飞播幼苗保存率高出春播61.4%,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4.
罗明军 《临沧科技》2000,(77):23-26
本文通过对临沧地区历年来的飞机播种造林及播区管护工作所取得的成绩与存在问题进行系统讨论,为搞好临沧地区下一步飞播造林工作,巩固和提高飞播造林成效,提出一系列建设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白云斌 《科技信息》2009,(26):I0296-I0296
GPS通常称为“全球定位系统”,它能够实时测量地球表面点的座标。在飞播的设计、导航及成苗成效调查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并具有如下优点:方法科学、应用方便、节省成本。  相似文献   

16.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的林业问题严峻,自然灾害加之人为破坏致使我国的森林覆盖率基本达到历史最低水平。面对突出的林业问题,邓小平看到飞播造林对于快速恢复森林资源的独特优势,大力推动了飞播造林在全国各地林业建设方面的应用。在贯彻落实邓小平飞播造林重要指示以后,我国荒山的绿化速度明显加快,森林覆盖率得较大幅度提升,用材林面积进一步扩大,木材蓄积量有较大程度的增加。  相似文献   

17.
胡清俭 《科技信息》2011,(12):381-381
飞机播种造林是用飞机装载具有天然下种更新能力的油松、马尾松、漆树、柏木等种子,按事先搞好的规划设计,在播区上空来回进行撒播的一种大面积、粗放的造林方法。其投资费用种子费和飞行费,地面作业施工和管护费等占80%和20%左右,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初,每亩成本2.5-3.2元,按成苗面积计每亩投资3-5元,按成林面积计,每亩投资5-8元,与人工造林投资相比,其成本低、费用少得多。  相似文献   

18.
不同林龄飞播油松林林下植被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空间代替时间的方法,选择林龄分别为10、17和25年生飞播油松林为研究对象,分析3种林分林下植被的组成、优势种、垂直结构和林下植被物种多样性的变化。结果表明:10、17、25年油松林下植被物种数分别为27、24和20种,差异较小;3种林龄林分林下植被的优势种均为土庄绣线菊+三裂绣线菊-披针叶苔草。灌木层高度随飞播油松林龄的增大而增大,而草本层高度以17年生林分林下最大。灌木层和草本层盖度都是随林龄增大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10、17和25年生飞播油松林下植被的物种Shannon Wiener指数分别为2508、0824和0776,Pielow指数分别为0779、0256和0241,随林龄增大林下植被多样性下降,表明上层乔木对林下植被发育抑制程度加大。因此在适宜时期对飞播油松林进行抚育经营进而调控林分结构尤为必要。  相似文献   

19.
白沙蒿(Artemisia sphaerocephala)是中国北方重要的固沙先锋植物.本文比较了位于原产地库布齐沙漠和飞播区科尔沁沙地白沙蒿的开花物候,在群体、个体、花序枝和头状花序4个水平上进行观测.旨在探讨白沙蒿在远距离飞播后开花节律的变化及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白沙蒿在8月下旬开花,飞播区晚于原产地,个体水平平均晚7d,群体晚5d,开花高峰期晚7d.飞播区白沙蒿的开花数比原产地明显多,但个体、花序枝、头状花序的花序开放持续时间明显缩短,群体持续时间差异不大.两地白沙蒿花序开放持续时间的频率分布均为单峰型.在二级花序枝水平上,飞播区以6d频率为最高,而原产地以7d频率明显为高,且分布更为集中;在头状花序水平上,两地差异较明显,原产地白沙蒿以6d频率为最高,而飞播区以4d为最高.花序枝上头状花序的开放顺序基本相似,均从近基部先开放.两地区白沙蒿的开花振幅相近,均呈"单峰集中开花式样",但原产地开花振幅曲线呈现正态分布,飞播区则为正偏态,始花更集中,而终花时间较长.  相似文献   

20.
1、试验内容及调查方法 飞播试验区位于岷县西北部湾山、背后山青年林,海拨高度为2400—2700m,坡度在0~23°之间,年平均气温3.6℃。年降水量552mm.属高寒阴湿气候区。土壤多为黄绵土,植被保存较好的地段为褐色森林土,土层厚度在100cm以上,pH值7.2~7.6,飞播作业区除少量在荒山弃耕地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