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畜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标志着一个国家农业的发达程度,人民水平的高低。世界上一些先进国家的畜牧业在农业中都占有较大的比重。如丹麦、新西兰畜牧业占农业总产值的百分之九十左右,美国、苏联的畜牧业都占农业总产值的百分之五十以上;而我国的畜牧业仅占农业总产值的百分之十四,我省则只占百分之十三。所以畜牧业在我国、我省都  相似文献   

2.
<正> 烟草行业是我省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在国民经济中占有特殊地位。85年我省16个卷烟生产定点厂创工业总产值15.5亿元,产卷烟316万箱,销卷烟306万箱,实现税利13.1亿元;全省烟草系统收购烟叶893万担,我省卷烟的产值、产量、销量、税利和烟叶资源均居全国之首。近几年,全国各地都比较重视烟草行业的发展,生产能力迅速膨胀。85年全国1471个卷烟生产定点厂年生产能力为2600——3700万箱(前者按两班生产计算,后者按三  相似文献   

3.
<正> 纺织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据统计1982年全国纺织工业总产值为755.6亿元,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14.4%。自1952年到1982年的三十一年间积累资金总额为1864亿元,占同期全国财政收入的10%。1950年至1982年的三十三年间共创汇308亿美元,占同期全国外贸出口总创汇额的19.2%。人均棉布由解放初期的7尺,增至1982年的30尺,增长3.3倍。1983年取消了实行三十多年的棉布凭票供应制度,纺织产品从数  相似文献   

4.
<正> 烟草是我省重要的经济作物,常年种植面积在180万亩左右,占全国植烟面积的四分之一,总产占三分之一,是我省的一大优势。我省烟叶生产的丰欠和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着我国卷烟工业的发展及国内外市场销售和省内财政收入。  相似文献   

5.
贾连璋  陈梅英 《河南科技》1992,(2):10-10,19
<正> 玉米是我省仅次于小麦的主要粮食作物,近三年来播种面积稳定在3100万亩左右,总产超过160亿斤。据不完全统计,我省玉米单产不足300公斤的低产面积占玉米总面积的20%,单产300-400公斤有中产面积占65%,单产超过400公斤的高产面积占15%。虽近几年各级领导重视玉米高产开发,使高产田的面积上升到20%左右,但中、低产区仍是我省玉米增产的主要地区。因此,研究和分析适应我省不同条件的玉米品种,对今后玉米生产将起重要作用。一、品种多。外省杂交种占主导。玉米生产水平  相似文献   

6.
<正> 我省山区经济树种多,资源丰富,现有经济林木和果树面积500万亩,增产潜力大加工门路多,产品销路广,经济价值高,在集中产区,其产值一般都占农业总产值的50%以上,成为山区人民治穷致富的重要途径。因此,抓好山区经济林建设,发展商品生产,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广泛开展多层次增值,使资源优势转化为产品优势,商品优势和经济优势,对繁荣山区经济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目前,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正和商品经济的发展,我省山区经济林生产发展迅速,  相似文献   

7.
<正> 小麦是我省主要粮食作物,常年种植面积在7000万亩左右,占全省总耕地面积的60%以上,面积和总产一直居全国首位,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省小麦生产取得突破性进展,1979年小麦总产首次突破  相似文献   

8.
<正> 近年来,地处予东平原的民权县,在盐碱、沙荒地上大力进行葡萄系列化生产技术开发,使葡萄“星火”形成燎原之势,成了全县经济起飞的首条龙。1966年创产值6827万元,占全县农业总产值的34.7%,实现税利3229万元。他们的主要做法是:  相似文献   

9.
<正> 砂姜黑土是我省的主要低产土壤之一,面积约1500万亩,占全省总耕地的14%左右,集中分布于信阳、周口、驻马店、许昌和南阳等地区。加速砂姜黑土区综合开发治理,对实现我省农业总产值翻两番具有重要意义。 1981—1983年新蔡县砂姜黑土利用改良研究基点的结果表明,按照以水利为基础,培肥改土为中心,农林牧综合开发治理的总体规划设计,因地制宜采取“补充灌溉、增磷补氮、有机培肥和种植改革”等四项综合农业措施,基点大队的面貌发生了根本变化,农田生态环境已有初步改善,粮食总产和农业总产值均有大幅度提高。  相似文献   

10.
<正> 干旱是农业生产中的主要自然灾害之一,据有关资料统计,我省平均每年受旱面积在4000万亩以上。干旱在我省一年四季均有发生,但春旱出现最为频繁,占37%,干旱期也相当长,无雨日数一般在60~70天左右,最长达80~90天。春旱发  相似文献   

11.
<正> 我省木本稂油树种资源丰富,种类繁多且分布广,据统计,年产量40428万斤,产值约7827万元,可见搞好木本粮油生产,在国民经济中具有重要意义。为了尽快把我省的木本粮油生产搞上去,现将其生产现状、问题和增产措施分述如下: 一、我省主要木本粮油生产的现状据调查,1980年我省木本粮油总产40428万斤,其中木本油料为4709万斤,木本粮食为35719万斤。在木本油料中,主要食用油料有油茶、核桃、花椒、黄楝、  相似文献   

12.
<正> 造林能否成功,主要取决于造林技术措施是否得当、合理,栽培树种是否因时因地顺乎自然的节律。我省山区国营林场新造人工林200余万亩,已陆续成林成材,立木蓄积达320万立方米,平均每亩蓄积1.6立方米,综合成本47元,其中直接成本20—30元,而立木蓄积的总产值达3亿零400万元,为基建投资1亿元的三倍多。对促进我省工农业生产,自然生态平衡调节气候、涵养水源,提供用材起到积极骨干作用。现就有关山区造林技术措施效果的观测分析和意见,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3.
<正> 我省中低产面积占全省耕地的60—70%,生产比较落后。近几年来,农村实行联产责任制,农业生产发生了很大变化。1983年河南粮食总产量达2904万吨,比1970年增长0.87倍,平均每年增加104万吨;粮食亩产达340公斤,增长0.97倍,平均每年增加12.9公斤,每亩增收50.4元。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河南省农业生产大幅度增长,究其原因,化肥施用水平不断提高是重要因素之一。本文就我省化肥增产效益及合理施用谈点粗浅看法,供参考。一、化肥的增产效益我省施用化肥水平很低,1970年平均每亩耕地15.3斤(折合标肥,下同),1983年每亩耕地110.11斤,比70年增加6.2倍。十几年来,全省每亩耕地施用化肥增加量与粮食产量和每亩粮食产值增加数相比,每增加一斤  相似文献   

14.
近来,河南纺织工业扭亏脱困、再创辉煌是全省上下关注的话题,也是河南省科技界的热门话题。国家有关部门为纺织行业脱困制定了一系列倾斜性政策,以“压锭、减员”为标志的产业结构调整也初见成效。随着“入世”的日益临近,纺织业的发展出现了千载难逢的机遇。当下,人们普遍关心的是,在这种大背景下,河南纺织工业振兴之路究竟应该指向何方。 河南纺织工业曾经有过辉煌的历史,它作为河南省的支柱产业,为河南经济发展曾做出过突出贡献。纺织工业总产值曾达到全省工业总产值的14.5%,50年来为国家积累资金达103亿元,相当于…  相似文献   

15.
<正> 我省从南到北分布有大别山、桐柏山、伏牛山、太行山四大山系、山区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57.2%,耕地占全省总耕地面积的41.7%,人口占全省人口总数的43.8%。林业用地占全省林业用地的94.3%。我省山区从南到北横跨两个气候区、地貌类型多样,物质资源丰富,不仅是我省农、林、牧业生产的重要基地,也是我省主生态系统的所在地。山区  相似文献   

16.
<正> 红薯是我省主要的粮食作物,历年种植面积约1800万亩。单产却一直徘徊在2000斤左右的水平上,远远没有发挥出它高产、稳产的特性。究其原因,除大面积栽培条件较差外,主要是品种退化、混杂严重,至今我省胜利百号的面积还占40%,严重地影响了红薯产量的提高。因此,选育和推广高产、优质、抗病的红薯新品种是目前生产上急待解决的问题之  相似文献   

17.
<正> 小麦生产是我省农业一大优势,产量占全年粮食总产的一半以上。由于小麦播种面积大、品种多、气候适宜,因而其病害发生的种类也较多,尤以小麦白粉、条叶锈和赤霉等病为普遍而严重,白粉和锈病常年发病面积分别达1000万亩和1000~2000万亩之多。小麦赤霉病这几年也在扩大蔓延,1985年是此病最为严重的一年,以至波及了4000万亩麦田。仅此几种病的发生,每年就  相似文献   

18.
<正> (一) 省委确定在豫东沙区发展百万亩葡萄生产基地,这确是一个具有战略意义的重大决策,既有利于加快沙区建设,对我省到本世纪末工农业总产值翻两番也将发挥作用。我省豫东一带,在历史上由于黄河的多次决口和改道,遗留下约二千多万亩的沙碱薄地,长期遭受风沙、旱涝、盐碱、瘠薄之害,农业产量低,人民家底薄,一直处于贫困状态。建国后,党和政府对沙区人民疾苦十分关怀,发动群众在沙荒地上栽植葡萄和苹果,使沙荒变果园。实践证明,葡萄生长快,结果早,适应性强,当年栽植,次年挂果有收益,三、四年后进入盛果期,每亩可产鲜果二千斤,产值达五百元。不少群众已从栽培葡萄生产中  相似文献   

19.
<正> 根据国家规定:DDT、六六六已在全国范围内禁止生产和使用。据统计,这二种农药占我省农药总产量的93%,它们的淘汰,势必造成和加深我省农药供需矛盾,如何尽快的发展我省农药生产,把当家品种搞上去,从而避免给我省农业生产  相似文献   

20.
<正> 著名民族英雄岳飞的故乡——汤阴,如今已成为国家星火计划重点项目——肉鸡生产系列开发基地。这一开发项目的实施和配套建设,使目前汤阴县商品肉鸡年生产能力达到500万只,系列产值达到1.2亿元,占全县工农业总产值的1/4;人均牧业产值134元,居全省第一位;5000多户农民依靠养鸡致富,400多户农民获利在万元以上。肉鸡生产成为全县名符其实的一项支柱产业。而支柱产业的形成和发展是与肉鸡生产七大社会化服务之一的财金保险体系密切相关的。正是由于财金保险体系和其它服务体系作保障,才解除了商品肉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