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提高PDA夜间分级护理巡视率。开展以"提高PDA夜间分级护理巡视率"为主题的品管圈活动,运用品管圈的活动步骤,针对导致护理人员夜间巡视率低的原因进行要因、真因分析,拟定对策。品管圈活动实施后夜间巡视率由改善前的60%提升至95%,目标达成率为116%,进步率为58%,同时护理人员解决问题能力、圈员团结精神、执行能力、责任心、沟通能力、品管手法均有明显提高。开展品管圈活动能有效提高PDA夜间分级护理巡视率。  相似文献   

2.
谢炜鹏 《甘肃科技》2022,(3):7-9+76
智能化护理信息系统根据临床护理与护理管理工作的需要,采用结构化护理电子病历、智能护理工作提醒、移动护理、智能电子交接班、智能质量控制等一系列相关功能模块,规范护理病历的书写。智能化护理工作任务提醒,就是提醒护士在正确的时间,给正确的病人进行相关护理操作,进而减少由于护士遗漏而导致的医疗事故,提高医院的护理质量,保障病人的生命安全。该系统的应用,显著减少护理人员文书书写量,提高护理质量和效率,提升医院护理质量和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3.
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提高终末质控病例完好率中的应用及效果。科室组织成立品管圈,应用品管圈活动的管理方法,分析终末病例缺陷,不能及时出科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方法。品管圈活动前2018年9-10月,我科室终末病例出科完好率为50%,品管圈活动后2018年11-12月上升至88%,差异显著。利用品管圈活动对提高终末质控病例完好率进行规范化的培训,对全科护理人员护理文书书写规范也有了较大的提高,加强了护士责任心,降低了终末病例质控的缺陷,提高了出科及时性及病例完整率,减低了医患纠纷的发生率,值得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4.
刘晓妤 《甘肃科技》2022,(13):131-134
探讨肿瘤科品管圈活动的效果,提高患者满意度。对所有护士进行培训后成立品管圈小组,确定主题后拟定计划,把握现状,查找主要原因,制定对策并实施,最后进行效果评价。品管圈活动后患者满意度、满意率均比活动前显著提高。开展品管圈活动,可以有效地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改善护理人员的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5.
晋雯  袁晓梅  王芳萍  王彩弟 《甘肃科技》2014,(8):135-136,98
探讨品管圈在病房用药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提高护理安全质量。由9人组成品管圈,分析了病房用药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确立并核实了6项改进措施。病房用药中临界差错由品管圈活动前的30.00件/月减少到9.17件/月,使病房用药安全得到了持续的质量改进。品管圈活动有效地提高了病房用药安全,提高了全科人员团队协作精神,发挥了护理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及主动性。  相似文献   

6.
探讨循证护理对提高临床护理质量的效果分析。选取2016年4月-2017年4月在甘肃省定西市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住院患者84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20例,观察组实施循证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满意度、护理操作技能、服务态度、沟通能力等方面变化情况。观察组满意度93.10%,对照组满意度72.62%,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操作技能合格率为95.48%、服务态度合格率96.20%、沟通能力合格率95.24%,对照组操作技能合格率80.24%、服务态度合格率70.95%、沟通能力合格率71.67%,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采用循证护理后明显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操作技能合格率、服务态度合格率及沟通能力合格率的提高,也表明较好的提高临床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7.
通过品管圈活动,探讨如何提高手术床配件使用后归位率。由8人组成品管圈,通过品管圈活动步骤,分析手术床配件使用后归位不良的原因,制定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并将改进前后状况通过品管手法进行比较。品管圈活动实施后(2016.7.7-2016.8.15)与实施前(2016.5.12-2016.6.20)手术床配件使用后归位明显好转,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9.015,P0.01)。开展品管圈活动明显提高手术床配件使用后归位率,从而节约每台手术摆体位时间,大大缩短患者无效手术时间,减少患者的安全隐患,提高手术台的使用频率,增加了医生的满意度,提高了手术室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影响护理文书书写质量相关因素及管理对策.方法 对6766份归档病历的护理文书书写通过科室质控小组、护士长、护理部质控小组评审,查找出670份护理记录中存在缺陷,分析其原因,寻求对策.结果 经分析发现102份体温单绘制和记录与实际不相符;70份护理记录与医疗记录不相符,135份护理记录缺乏连贯性,118份记录不及时,155份记录不够客观.结论 提高护理文书书写质量关键是加强护理人员责任心,强化法律意识,建立和完善护理质量控制体系,加强专业知识及语言书写能力学习,严格按照江西省<病历书写基本规范(试行)>实施细则要求书写.  相似文献   

9.
目的实施品管圈活动,降低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住院期间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方法成立品管圈组织,拟定活动计划、把握现况、设定目标、解析要因、拟定对策与实施、确认效果等措施,确保品管圈活动顺利实施。比较实施品管圈活动前后住院患者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实施品管圈活动后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住院期间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由实施QCC前的17%降至5%。改善幅度64%。结论实施品管圈活动降低了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住院期间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了患者满意度,保证了医疗服务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探究护理管理中应用风险管理模式的效果。选取2018年7月-12月定西市人民医院风险管理模式实施前收治的患者203例为对照组,2019年1~6月本院风险管理模式实施后收治的患者216例为管理组,对比2组护理质量、护理不良事件、护理风险意识、投诉发生情况及满意度。管理组操作规范性、护理文书规范性、沟通能力及服务态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管理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6.94%明显低于对照组16.75%,护理风险意识合格率97.22%高于对照组80.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管理组医疗事故发生率3.24%及投诉发生率0.93%均低于对照组8.37%、6.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管理组满意度95.83%高于对照组82.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管理中应用风险管理模式效果较好,可提高护理质量,减少不良事件与医疗事件,降低投诉率,并能够增强护理人员风险意识,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1.
探讨QCC活动在提高肠造口患者护理质量中的应用效果。针对胃肠外科肠造口患者护理质量差的问题,于2018年3月成立QCC小组,开展"提高肠造口患者护理质量"的品管圈活动,通过分析根本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将改善前后的状况进行比较。比较发现肠造口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由36.4%下降至9.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品管圈活动的实施,不仅降低了肠造口并发症的发生,减轻患者经济负担,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同时也提高了护士对造口患者的自我护理的指导能力,促进了专科护理发展。  相似文献   

12.
通过建立品管圈组织,按照品管圈活动的方法步骤,采用视频影像及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培训技术,对手术室新护士在临床手术工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改进,并将实施品管圈活动前后的效果进行了对比。经比较发现,品管圈活动的实施可以提高手术室新护士护理视频教学及临床实践的效果,有助于提高其专业素质和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13.
探讨如何在临床护理实践中推行品管圈活动,为品管圈的临床开展和应用提供方法指导。通过集中培训与分阶段指导实施的方式,前期进行现况调查,普及品管圈基础知识,后期结合品管活动主题及各阶段任务分阶段指导实施。顺利完成25项QCC主题活动,产生21项标准化成果。有效提升了护理人员主动参与质量管理的意识,促进了护理质量安全。集中培训与分阶段指导实施是临床护理实践中推行品管圈活动较为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影响护理文书书写质量相关因素及管理对策。方法对6766份归档病历的护理文书书写通过科室质控小组、护士长、护理部质控小组评审,查找出670份护理记录中存在缺陷,分析其原因,寻求对策。结果经分析发现102份体温单绘制和记录与实际不相符;70份护理记录与医疗记录不相符,135份护理记录缺乏连贯性,118份记录不及时,155份记录不够客观。结论提高护理文书书写质量关键是加强护理人员责任心,强化法律意识,建立和完善护理质量控制体系,加强专业知识及语言书写能力学习,严格按照江西省《病历书写基本规范(试行)》实施细则要求书写。  相似文献   

15.
探讨PDCA持续改进在PICU电子监护记录单应用及效果评价。将2020年1—3月随机抽取150份儿童重症电子监护记录单作为PDCA循环实施后,2019年10月-12月随机抽取155份儿童重症电子监护记录单作为PDCA循环实施前,比较实施PDCA循环管理前后电子监护记录单中的错别字、打钩漏项、患儿病情观察描述情况、抢救记录情况。PDCA循环实施后电子监护记录单文字出错率为1.15%,明显低于PDCA循环实施前的6.98%(P0.05);PDCA循环实施后关于电子监护记录单打钩漏项、病情观察描述情况、抢救记录情况,书写不正确发生率低于实施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儿童重症电子监护记录单中实施PDCA持续质量改进,既可以提高护理人员对儿童重症电子监护记录单重要性的认识,又可以提升护理文书质量,有利于我科室护理人员积极主动的互相检查监督电子监护记录单记录质量。  相似文献   

16.
应用品管圈提升住院患者就医体验的效果。医院科室自行建立品管圈小组,小组成员集思广益展开头脑风暴,利用PDCA循环管理模式,确定以“提升住院患者办理入院手续满意度”为品管圈活动主题,通过提升科室住院患者办理入院就诊手续的满意度从而全面提升患者住院就医体验,随机选取从2019年2月—2019年3月共计120例患者,通过科室品管圈质量控制方法进行现状整体把握、目标设定、原因综合分析、对策方案拟定并分步实施,再次随机抽样选取2019年5月—2019年6月共计120例患者进行效果量化评价,并按PDCA循环诊疗特点进行检讨总结与针对性改进,观察品管圈活动前后住院患者办理入院手续满意度。品管圈活动结束后,住院患者办理入院手续满意度由活动前的63.3%,提升到品管圈活动后的98.33%。应用品管圈可以明显提高住院患者办理入院手续方面的就诊满意度,提升患者住院就医护理体验,满足患者护理需求,提高医院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根据骨科患者疾病本身及治疗的特殊性,从护理人员、医院、病人三方面总结分析了当前骨科护理工作中常见的安全隐患及管理对策.方法 对护理人员加强法律法规职业道德和安全教育,建立健全并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加强"三基三严"训练及专科业务学习,重视医息沟通,完善护理文书书写,建立和完善护理安全质量监控管理.结果 护理人员提高了法律、安全意识和自身素质,有效地避免了各种护理差错和纠纷,提高了护理质量,确保了医疗护理安全.结论 通过分析新形势下骨科医疗安全隐患,加强护理安全管理,对确保医疗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改善ICU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中的应用。科室成立品管圈小组,以"提高ICU医务人员手卫生依存性"为主题,拟定活动计划并进行现况调查,设定目标值,进行要因分析,拟定对策,实施对策后进行效果确认。比较品管圈前后ICU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实施品管圈活动后ICU医务人员洗手依从性明显高于实施前(P0.05)。通过品管圈活动,医务人员从意识上重视手卫生与院内感染的密切关系,自觉提高了手卫生依从性,增加了医院对于社会的效益。  相似文献   

19.
牛王兰 《甘肃科技》2010,26(20):132-133
通过对出院病历中护理文件的缺陷分析,寻找管理中的原因,制定管理对策。提高护士法律意识教育,加强相互间沟通,推行科学合理的护理记录方法,加强化护理文件质量监控力度。有效提高了护理文书书写质量,确保了护理安全管理和医疗质量,降低了护理纠纷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正品管圈是指同一个工作场所的人为了要解决问题、提高工作效率,自动自发组成一个小团体,通过轻松愉快的现场管理方式使员工自动自发地参与管理活动,在工作中获得满足感与成就感。目前,品管圈已成为我院护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我科也积极地参与到医院开展的品管圈活动中,开展了"提高留置针的留置时间"为课题的品管圈活动,取得一定成果,现将有关活动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