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准确的户变关系是配网线损计算、故障定位和三相平衡等高级应用的基础.低压配网的户变关系辨识算法大多基于电压相关性原理,而电压相关性随供电半径增加而减弱,电压采集频次较低无法可靠捕获电压的"共性波动",使得辨识准确率普遍不高.提出了一种基于等距特征映射(isometric mapping,ISOMAP)降维和改进K-mea...  相似文献   

2.
基于功效系数法的低压配网台区电压特性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低压配网台区电压特性的有效评估是供电企业筛选和治理低压配网台区的决策基础与依据.文中针对低压配网台区数量巨大且电压特性难以评估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功效系数法的考虑全线路电压特性的低压配网台区电压特性评估方法.首先建立一套考虑全线路电压特性的低压配网台区评估指标体系,并将各评估指标标准化为统一的极大型功效系数值;然后基于主客观结合的序关系-拉开档次综合赋权方法设置各评估指标的权重,在凸显各评估对象整体差异的同时也融入了专家意愿,增强了评估方法的有效性和科学性;最后进行各低压配网台区的电压特性综合功效系数计算,完成评估和筛选过程.实例表明,该评估方法实用有效,适用于指导低压配网台区电压特性评估和筛选工作.  相似文献   

3.
随着电动汽车等柔性负荷的大规模接入,传统低压配电台区拓扑等值方式难以满足需求.为进一步提高负荷建模和台区拓扑结构优化的准确性,提出了一种基于节点电压概率模型的K-Means台区拓扑优化方法,首先,构建节点电压概率模型;其次,提出基于距离原则的K-Means聚类和基于电压原则的负荷等效算法,对台区负荷进行等效建模;最后,以用户电压偏差指标作为负荷建模的输入数据对某低压台区进行算例仿真.仿真结果表明:所建模型能够较为准确地简化台区拓扑.  相似文献   

4.
一直以来电力企业对于低压台区线损管理工作都十分重视,通过做好低压台区线损管理,可以有效地降低低压台区线损异常率,使变户关系趋于精确,以此来保证电力企业的稳定运行。通过对低压台区线损采取精细化管理的举措,可以实现线损管理指标的责任化、管理过程的精细化和考核目标的动态化,全面提高低压台区线损精细化管理水平,为电力企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该文从低压台区线损精细化管理的概述入手,分析了低压台区线损精细化管理的现状,并进一步对低压台区线损精细化的优化措施进行了具体的阐述。  相似文献   

5.
魏伟  唐登平  陈昊  李帆  李野  谭煌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0,20(22):9043-9048
为提升低压台区管理水平,指导基层运维人员及时发现台区问题,提出基于径向基神经网络的低压台区运行状态综合评价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改进K-means算法对低压台区进行分类,然后获取台区运行状态评价指标体系集,综合序关系分析及加权求和计算历史台区评价值,最后以评价值为训练样本,得到径向基神经网络评价模型,利用该模型开展在运台区状态评价。通过实例分析表明,该综合评价方法能有效开展台区运行状态评价,及时发现线路及计量设备故障或异常问题,为开展低压台区运行问题治理,提升台区管理水平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6.
针对低压台区线损异常情况的判断问题,以电力公司用电信息采集系统采集的日线损率数据为基础,提出了一种基于k-medoids聚类算法的低压台区线损异常识别方法,并以某地区819个台区为例进行算法可靠性的验证.首先应用局部异常因子LOF算法对低压台区异常日线损率数据进行判断、筛选和剔除;其次应用k-medoids聚类算法对日...  相似文献   

7.
窃电行为是导致电力企业电能与经济效益损失的重要原因.提出了一种基于t-LeNet(Time-Series Specific Version of LeNet Model)与时间序列分类(Time Series Classification, TSC)的窃电行为检测方法:首先,获取用户用电量时序数据,使用降采样方法生成训练集;然后,使用t-LeNet神经网络训练并预测得到分类结果,判断用户是否存在窃电行为.使用国家电网真实用户的用电量数据集进行了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相较于基于Time-CNN(Time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MLP(Muti-Layer Perception)的时间序列分类方法,在综合评价指标、精确率、召回率指标上均有不同程度提高,其对窃电行为的检测具有可行性与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针对感应电能传输系统中激磁电流(谐振电流)的控制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参数动态辨识的恒流控制策略。该方法从能量分析的角度,建立了系统谐振回路中能量存储、供给与耗散函数,通过分别建立系统周期内与周期间的能量平衡关系,得到了系统反射阻抗的辨识函数。该方法提出了采用Buck变换器控制系统输入电压以实现谐振电流恒流的控制方案。基于系统输入电压与谐振电流峰值包络的函数关系,结合Buck变换器的输入输出函数关系,建立了系统的恒流控制律。通过实验验证了该控制方法的可行性。该方法的参数辨识环节仅需采样原边部分的谐振电流和电压过零采样数据,简化了系统的采样系统设计。而基于参数辨识的恒流控制律不需要复杂的算法计算,易于实现。  相似文献   

9.
为解决低压供电线路参数精准量测困难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相模变换的低压供电线路阻抗智能量测方法,该方法利用智能电能表采集线路各节点数据,通过Karrenbauer(卡伦鲍厄)相模变换对各相数据进行解耦,并依据线路之间的潮流关系建立最小二乘优化模型对阻抗参数进行寻优,实现精准量测.最后通过实际算例验证了该方法有效可行,实现了对不同工况下低压供电线路阻抗参数的在线辨识,为供电线路运行状态评估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
该文提出了利用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生产管理系统(PMS)、营销管理系统(CMS)、用采运行监控系统(EDCM)、线损精细化平台、配电负荷监测系统提供的台区数据分析线损率不合理台区出现的主要因素。通过对台区低压互联、台区总表、台区用户采集成功率的分析,整理出台区线损排查清单。根据现场台区排查实际案例,提出具体台区线损排查思路。基于信息系统的台区线损排查提升了台区的线损合理率,有效地提高了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并为下一步台区线损智能化管理平台的研发累积了经验。  相似文献   

11.
公变台区安装的配变监测计量终端(简称配变终端)能准确测量有功电量、无功电量、电压、电流等参数,给供电人员统计、分析数据带来方便,尤其是配变终端测量的有功电量,若很好应用于台区线损统计,实现台区供电量自动远程获取,直接用于计算线损,将减少人力物力,同时避免人为因素对线损统计的影响,使统计结果更加精确。该研究针对配变终端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究其症结,优化终端管理,有效提高配变终端电量在台区线损统计中的应用水平。  相似文献   

12.
该研究以低压电网台区建设工作和改造实际作为出发点,研讨了建设和改造低压电网台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选择好低压电网台区的变压设备,科学配置低压电网台区的配电设备,合理布置低压电网台区的布局等做好低压电网台区建设的措施,提供了提高低压电网台区的设计供电水平、做好低压电网台区的发展规划等改造低压电网台区的方法,希望为进一步做好低压电网台区的建设与改造工作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3.
针对配网大数据应用背景下难以建立用户用电行为刻画模型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聚类和随机矩阵理论的电力用户用电行为刻画方法.首先利用K-means聚类法对海量用户用电特征数据进行分析,根据不同用电模式对用户进行群体划分.然后基于随机矩阵理论建立用户用电行为分析模型,利用各用户群体的经济数据、气候数据及电力价格数据等辨识与用户群体用电量相关联的因素,实现对电力用户用电行为的刻画.最后通过甘肃省武威市电网实际用电数据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和准确性,为电力精准营销和制定电力需求侧响应策略提供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微小型企业数量迅速增加,其使用的电力设备种类繁多,用电负荷形式多样、灵活多变。该文通过详细的调查统计,明确邵武地区微小型企业对电力供应系统可靠性和电压质量的需求;基于需求设计了一种多功能配电箱并进行试验验证,成功实现降低微小型企业配电箱总断路器故障率、降低农网低压台区的电压波动范围等目标。  相似文献   

15.
黄立新 《广东科技》2012,(21):75-76
1项目概述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伴随用电量的大幅增长,电力客户也相应成倍增长,优质服务要求也不断提高,原有分属在各个专业的负荷管理、配变监测、低压集抄等系统由于数据分散、信息沉重冗杂、工作标准相互交叉、各系统功能单一,已不能满足供电企业现代化集约化管理的需求。针对这些问题,浦江电网开发实施智能公用配变监测系统,开展实时监测和预警,提高公用配变台区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6.
针对自适应振动主动控制系统中次级通道的辨识精度严重影响振动控制效果的问题,分析了常规的次级通道在线辨识算法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分数信号处理的双步长两阶段变步长策略的次级通道在线辨识方法。该方法使用基于分数信号处理的自适应算法代替传统的最小均方(least mean square, LMS)算法进行次级通道的在线辨识,同时给出了一种双步长的两阶段变步长策略,在次级通道辨识环节收敛前后应用不同的变步长策略以提高辨识精度和降低辨识环节的波动。仿真结果表明,与现有方法比较,该方法的次级通道辨识收敛速度更快,系统收敛后的波动更小,次级通道的辨识精度和系统的稳定性都有了明显的提升。经验证,该方法有效解决了常规的次级通道在线辨识算法收敛速度慢、辨识精度低和辨识环节波动大等问题,具有更好的振动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17.
异常用电行为的时频特性往往具有强随机不确定性,而固定参数相关的分析方法无法有效处理此类数据.为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经验模式分解(EMD)的异常用电检测方法.首先,针对用电数据的不同特点进行初步筛选,进而采用EMD方法对用户用电量和线损电量序列进行自适应分解,提取EMD分解所得高频分量,通过对其变化趋势和相关性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8.
基于瞬时三相不平衡度的低压电网线损理论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虑了三相不平衡度对低压线损的影响,采用实时的三相不平衡系数,以等值电阻法为基础改进了低压线路损耗的计算方法.针对大部分低压台区未安装负荷测试仪,无法采集到代表日整点电流数据的特点,提出了基于负荷分类曲线叠加以确定瞬时三相不平衡度的方法.利用某一台区的电量数据对改进算法进行了计算,并与传统算法的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算例结果表明,该算法可行,且其计算结果更逼近线损的真实值.  相似文献   

19.
浅谈低压电力载波集抄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荣  秦浩平 《山西科技》2009,(6):152-153,155
低压载波远程集中抄表系统是一种集微电子技术、电力载波通讯技术和计算机网络管理技术于一体的低压用电管理自动化系统。系统利用低压电力线载波方式将同一配变台区内的所有用户的实际用电量(电能表读数)集中抄录到数据集中器,集中器再通过移动WAP网络将数据传送到管理主站。整个系统自动化程度高、运行可靠,是实现低压用电管理自动化、提高服务水平的重要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20.
1配电网跨台区自动抄表系统电力配电网是将电能从变电所传输到用户的电力线网络。配电网跨台区自动抄表系统是以中低压(l0kV/220V)配电线路为通讯媒体,信号叠加在基波(50Hz)过零附近。主站(变电所控制部分)到用户终端的命令信息(下行信号)为电压调制信号,用户终端至子站的用户信息(上行信号)为电流调制信号。因此,基波过零调制信号由于频率较低而不存在载波通讯的驻波现象,且信号传输过程中损耗小。另外,由于采用二进制代码进行通讯,故信号传输过程中的畸变对信号的检测准确率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