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学期末该做什么?“做个总结呗”,你会说.不错,我的确在往这方面想.但你可能对此难下决心,因为你手中准备在学期末拿起来做的可能是那些放假和回家的事.这些事的确迟思不如早虑,而且也是非自己做不可.  相似文献   

2.
<正>在一个班里,有的同学学得从容自在,成绩很好:有的同学整天忙碌不堪,成绩却也不拔尖。这是为什么?一个重要原因是两类同学对时间的安排不同。现在,我来教第二类同学如何忙里偷闲。注意,前提是保证正常学习,我可不是教大家偷懒哟!1.知道什么对我最重要如果我们不明确这一点,就分不清轻重缓急,分配不好时间,即使忙忙碌碌也收效甚微。我们可能没有时间做想做的每一件事,但永远来得及做对自己来说最重要的事。  相似文献   

3.
相对论效应是相对论中存在而牛顿力学中不存在的,但为什么会产生这种差异?两种理论的什么不同导致了这种区别,它和牛顿力学的适用条件有何关系?已知牛顿力学有适用条件,那么相对论有适用条件吗?如何研究相对论的适用条件?相对论的适用条件是什么?本文详细讨论了上述问题,通过分析和建模给出了产生相对论效应的物理原因,提出了研究相对论适用条件的3种方法,并应用这些方法得到了2个相对论的适用条件,解释了一些历史遗留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正现在不论是从新闻还是报纸上都会看到设计行业都在讨论的一个热词:创新,社会及企业都在推动创新工作,尤其是源头上的设计创新。那么,创新是什么?在家电设计中如何进行创新设计?创新就是砸到牛顿头上的那个苹果,家电设计中的创新就是对着一堆样机使劲想,找灵感,找差异做创新。我一直都是这么认为的;创新说白了就是灵感,就是灵光一现,当前家电设计工作中的创新就是对比样机,相互借鉴。这个  相似文献   

5.
2010年第11期守擂问题:如果在飞机上遇到紧急情况,你第一件事会做什么?攻擂:我会先找到爸爸妈妈,告诉他们我很爱他们。我还想告诉爸爸妈妈,不管在哪里,或者碰到什么事情,有他们陪着我就不害怕了。重庆市渝中区中四路小学高婷婷  相似文献   

6.
2011年第8期守擂问题:有很多伟大的科学家从小就是地地道道的科学控。这些科学家们小时候看上去并不比其他的孩子出类拔萃,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好奇心强,爱钻研,喜欢自己偷偷搞科研。比如说,小牛顿曾在狂风暴雨中敞开斗篷上蹿下跳,检测飓风的力量。如果你是想成为科学家的有志少年,那么,你做过的最令人跌破眼镜的科研项目又是什么呢?  相似文献   

7.
脑筋急转弯     
1.冬瓜、黄瓜、西瓜、南瓜都能吃,什么瓜不能吃?2.盆里有6个馒头,6个小朋友每人分到1个,但盆里还留着1个,为什么?3.你能以最快速度,把冰变成水吗?4.冬天,宝宝怕冷,到了屋里也不肯脱帽。可是他见了一个人就乖乖地脱下帽,那5.老王一天要刮四五十次脸,脸上却仍有胡子。这是什么原因?6.有一个字,人人见了都会说好。这是什么字?7.小华在家里,和谁长得最像?8.鸡蛋壳有什么用处?9.不必花力气打的东西是什么?10.你能做,我能做,大家都做;一个人能做,两个人不能一起做。这是做什么?11.什么事每人每天都必须认真的做?12.什么人始终不敢洗澡?13.小明从不…  相似文献   

8.
标签新闻     
<正>新事新言"在上世纪90年代我们觉得所有的梦想都能实现,而现在看看我自己在做什么?我甚至开始后悔为上大学付了这么多学费。"——"蚁族"现象不光发生在中国,也发生在美国。  相似文献   

9.
 有一天,我忽然想到一件事,今天写出来,供大家思索。那天,我想,如果把上小学看成是人们为自己所写的一本书,同样,上初中、上高中、上大学如果也是人们自己的相应的几本书,那么,这几本书的“第一章”应该写的是什么?这几个“第一章”会是一样的吗?或者说,这几个“第一章”会有共同的东西吗?如果是这样,那么,攻博的“第一章”又是什么呢?  相似文献   

10.
选题的道具     
鄙人是教新闻采访的,但近来却常常粗鲁地拒绝采访。为什么?因为我发现自己成了“选题的道具”。 这么说吧,以前,对报刊而言,我是自由撰稿人;我写什么,编辑(他们多半都是我的朋友了)发什么。但现在,情况慢慢地发生了变化:他们对我主动送去的稿子已经不做久旱逢雨状,他们更需要我根据他们策划的选题来回答提问,由他们整理成文。 比如“你对王朔枪挑金庸有什么看法?” “请谈谈你在各个阶段的同桌。” “你对时尚怎样理解?”或“请预测一下即将到来的阅读时尚?”  相似文献   

11.
<正>初见朱河存的报道,"00后创业"让人耳目一新,回头一想会不会是炒作,00后能创下什么大业?但17岁在竞争如此剧烈的电商平台上做到1000单无差评会是何许人呢?怀着这样的疑惑,我购买了他的服务,体验一周后,我决定以记者的身份采访他。一天只睡三四个小时朱河存现在开的淘宝店不卖实体物品,而是服务。他通过微信或是QQ监督别人做事,帮助客户克服拖延症。从开始做这件事到2017年5月近两年的时间里,服务过的1000余客  相似文献   

12.
今天,我们南京六家召开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的成立大会,要我做个发言,我想我们已经参加和以后将要参加研究会的同志都有一个共同的目的,就是希望认真学习和运用自然辩证法,所以我这个发言就以“认真学习和运用自然辩证法”做题目,分四个问题来讲: 第一个问题是自然辩证法的内容,它讲什么?研究什么?  相似文献   

13.
头脑体操     
<正>智慧热身外星人聚会黑色的西装和领带,严肃的表情.外星人正挤在一栋破旧的房子里.商量着什么要紧事。难道是要进攻地球?可是大会的主持人此时更关心另一件事:一名以假乱真的地球人宇航员已经成功混入。你能抢在外星人之前找到他吗?智彗加速不一样的小屋这两张图有多少处不同的地方,你能把它们找出来吗?智慧冲刺这些都是什么龙?很多恐龙都有非常醒目的标志,仿佛走到哪儿都在自己胸前挂着名牌。从下面这三张被切分打乱的图中,你还能认出它们都是什么龙吗?开怀大猜冬天为什么不下冰雹冰雹天虽然不多见,但大家肯定不会怀疑这样一件事:只有夏天才下冰雹。冰雹是冰做的,摸上去和冰箱里事出来的冰冻饮料一样冷。说到冷,冬天冷得让人牙齿打战,怎么就不会下冰雹呢?  相似文献   

14.
<正>如果大量原子都处于相同的状态,会发生什么神奇的现象?用什么样的方法可以使一团处于杂乱热运动中的原子步调一致?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什么是超流性、玻色子、玻色-爱因斯坦凝聚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吧。"齐心合力"的原子有一个流传很久的故事,讲的是一位父亲为了避免自己死后三个孩子争家产闹得四分五裂,想办法让他们团结的事。临终前,他给每个孩子一根筷子让他们折,当然一折就  相似文献   

15.
太阳东升西落,夜晚明月当空,星斗满天,……。这是每个人司空见惯的宇宙图景。我们生活在其中的宇宙,如此丰姿多态,气象万千,是什么力量支配着它,使它这样和谐统一?自古以来有多少人,为了揭开宇宙的秘密而废寝忘食,奋斗终生,哥白尼、伽利略、牛顿和爱因斯坦就是其中最杰出的代表。宇宙是什么样子?它有什么特征?用人类智慧的砖瓦构造的现代宇宙学已经作出了初步的回答。  相似文献   

16.
<正>研讨"人工智能",既让人充满好奇迷恋、又让人感觉望而却步,我想从正本清源、厘清认识的角度,做些综述及述评的工作,博采众家之长、介绍各派所见、梳理脉络框架,从"是什么、为什么、有什么、做什么"的基本框架来展开对人工智能的综述式研讨与前瞻性探幽。人工智能到底是什么?  相似文献   

17.
刘海东 《科技智囊》2005,(11):93-93
战略不仅仅只是少数老板和管理者的事,也是每一个普通员工的事来自国家统计局城市调查队的一项调查,有这样三个数字非常值得我们关注:一是中国私营企业的队伍正以平均每天诞生809家的速度壮大;二是中国私企的平均寿命不到6年;三是在目前的中国私企中,1988年前已经成为“雇工大户”而至今仍然存活的只占9.2%。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中国的一些民营企业长不大、做不长?究竟是什么地方出了错?有资料表明,中国80%的企业破产是战略问题。因为在很多的中国企业里常常是老板说了算,因此容易出战略上的错误。中国民营企业是快决策、慢执行,决策时往往…  相似文献   

18.
节假日里,记者对一所学校的48个班级1200多名学生及家长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其调查结果却令校方大为震惊:90%的家长选择为孩子安排补习班“充电”或参加艺术班“大补”。问卷调查中,关于“你的孩子每天有多少玩的时间?在双休日及假期你将安排孩子做什么?”的问题,几乎100%的家长回答:玩的时间很少,一般都在一至两小时,最短的一天只玩30分钟。大约90%左右的家长选择假期安排孩子去社会上办的补习班“充电”或参加艺术类培训班“大补”。而在对该校学生的调查中,几乎100%的学生认为假期最想做的事就是玩。  相似文献   

19.
妙想剧场     
围着你叽叽喳喳的议论。你会做些什么,说些什么或者想些什么?忽然有一天早上醒来,你发现自己不是睡在床上,而是躺在草地上,周围是茂密的森林,一群猴子  相似文献   

20.
魔逗城堡     
正大奇特别喜欢去博物馆,觉得那里是了解一座城市的最佳地点。只不过每次去人都很多,有时为了看一个展览还要排几个小时的队,让参观体验感大幅下降。大奇希望早日推出一个成熟的VR博物馆项目,这样就能安安静静地仔细游览了。如果VR技术成熟,你想拿它来做什么呢?挖趣机你也想成为笑点挖掘手吗?那就努力在生活中挖掘最有趣的笑话,然后发送给"魔逗城堡"吧!1一个很冷的冬天,老师靠在壁炉上对学生们说:"大家说话的时候,至少要数到50下才能说,如果是重要的事那就要数到100下。"于是学生们开始数数,最后异口同声地喊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