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海带膳食纤维不同提取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海带为原料,分别采用化学法、酶与化学结合法提取膳食纤维,就影响膳食纤维含量的各因素进行了正交试验,研究确立了提取海带膳食纤维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酶与化学结合法提取膳食纤维的产率较高,可达24.7%,颜色为近白色,膳食纤维干基含量达74.5%,可作为功能性食品的膳食纤维添加源.  相似文献   

2.
以新鲜豆渣为原料,运用现代生物技术与传统化学法相结合手段,采用分离提取、超微粉碎等新技术,制备豆渣膳食纤维的咀嚼片。该方法技术先进、工艺路线合理,膳食纤维得率由化学法的30.17%提高到45.66%,咀嚼片中膳食纤维含量达到24%--28%。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葡萄酒厂的副产物-葡萄皮渣为原料,采用纤维素酶法活化其中的膳食纤维,提高了葡萄皮渣中可溶性膳食纤维的含量。经单因素和正交实验,得到纤维素酶活化葡萄皮渣DF的最佳反应条件为:pH值5.0,稀释酶液12.5mL(5U/mL),温度40℃,反应时间1h。此时,SDF得率为19.26%。产品SDF含量95.41%,可作为功能性食品基料。  相似文献   

4.
花生麸中膳食纤维含量的测定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Prosky法测定了花生麸中膳食纤维的含量,测定结果显示花生麸中水溶性膳食纤维含量为9.26%,水不溶性膳食纤维含量为39.58%。  相似文献   

5.
花生壳膳食纤维的提取及性能测定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本文采用酶法提取花生克膳食纤维并对其性能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花生壳中膳食纤维的含量为67.76%.其持水力分别为245.72%(20目)、495.38%(80目);特油力分别为168.59%(20目)、182.50%(80目),吸水膨胀率为3.5412g水/g样.花生壳膳食纤维的最佳脱色率为2%H2O2在30℃脱色3h。  相似文献   

6.
毛白杨雄花序营养成分分析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毛白杨雄花序的蛋白质、脂肪、膳食纤维、氨基酸、矿质元素、维生素等营养成分进行了分析测定,并与常用饲料的营养成分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毛白杨雄花序中含有丰富的营养,其中蛋白质含量高达17.6%,脂肪含量达3.8%,粗纤维含量达12.1%,富含动物生长必需的微量元素和氨基酸,很值得进一步的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7.
两种脱脂米糖膳食纤维的制备和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酶法和化学法相结合制备出脱脂米糠不溶性膳食纤维和脱脂米糠半纤维素B两种膳食纤维,结果得到的制备品理化性能良好,溶胀力和持水力都较理想,膳食纤维含量分别达到72.31%和93.57%。  相似文献   

8.
选用两种平均粒度为500μm和80μm的蔗渣膳食纤维,在法国ClextralBC45型双螺杆挤压机上研究挤压蒸煮处理对蔗渣纤维组成与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经挤压蒸煮后,蔗渣纤维的水溶性提高22%124%,可溶性纤维含量增加w=2.7%9.5%,但对总膳食纤维含量的影响很小。  相似文献   

9.
以花生苗为原料,通过正交实验法,确定花生苗中水溶性膳食纤维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pH=6、温度60℃、提取液用量15mL/g、时间20min.此条件下水溶性膳食纤维提取率为4.97%.同时用化学法、酶法、酶法-9化学法结合法分别提取花生苗水不溶性膳食纤维,通过对3种方法得到的水不溶性膳食纤维进行分析比较,酶法-9化学法结合法得到的水不溶性膳食纤维的持水力和膨胀力分别2.624g·g^-1和1.425mL·g^-1.  相似文献   

10.
铜藻膳食纤维提取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铜藻为原料,采用化学与酶解结合的方法,经酶解、碱提取、沉淀、漂白、活化、烘干等工艺处理提取膳食纤维,研究了酶解、碱提取、漂白工艺条件对铜藻膳食纤维提取的影响,用正交设计法筛选出铜藻膳食纤维提取的最优工艺条件。由正交试验结果分析可知,酶解工艺的最优条件为:纤维素酶用量90U/g、木瓜蛋白酶用量5000U/g、酶解时间1.5h;碱提取工艺的最优条件为:20倍的200g/LNa2CO3溶液、处理时间2h、处理温度85℃;漂白工艺的最优条件为:3倍的0.3%Na-ClO溶液、pH7、漂白时间40min。结果表明:在该工艺条件下提取的铜藻膳食纤维的产率为35.4%,颜色较白,总膳食纤维干基含量为78.6%,膨胀力为85.8mL/g,持水力为4220.0%,蛋白质含量0.45%,总灰分含量为18.3%。该方法所提取的铜藻膳食纤维的产率较高。  相似文献   

11.
为优化海藻膳食纤维的提取工艺,探究其对小鼠肠道菌的益生作用,采用《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膳食纤维的测定》(GB5009.88-2014),测得海带、裙带菜、海青菜、石花菜、龙须菜、坛紫菜、条斑紫菜七种海藻的总膳食纤维含量。结合pH变化探究其对有益菌的促生作用,筛得龙须菜为促进有益菌生长的最优海藻,其总膳食纤维含量为67.17%。采用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优化法,得到超声波提取龙须菜非可溶性膳食纤维(Insoluble Dietary Fiber,IDF)中残存的可溶性膳食纤维(Soluble Dietary Fiber,SDF)的最佳工艺条件:液料比(mL/g)95:1、时间50 min、温度50℃、功率200 W,在此提取工艺条件下龙须菜IDF中残留SDF的得率为8.23%。以龙须菜总膳食纤维(Total Dietary Fiber,TDF)、SDF为实验组,魔芋粉为阳性对照,探究其对抗生素造模肠道菌群失衡小鼠肠道菌群的恢复效果,短期研究发现实验组能够改善造模鼠肠道菌群丰度,利于有益菌增长和肠道环境恢复。研究结果填补了龙须菜膳食纤维(Dietary Fiber,DF)对肠道菌群益生作用研究的空白,可为海藻膳食纤维综合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运用药理生理学方法,观察了大豆膳食纤维对高血脂成年SD大鼠的体重增长、腹腔脂肪的积累、血清胆固醇和血糖水平的影响。与对照组比较,在实验的第14天,高膳食纤维实验组体重增长率为对照组的-22.78%,腹腔脂肪重量变化率为-59.57%,血清甘油三酯水平变化率为-30.11%,血清胆固醇水平变化率为14.24%,血糖水平变化率为10.39%。结果表明,大豆膳食纤维对控制成年大鼠的体重增长,减少腹腔脂肪的积累,降低高胆固醇和高脂肪摄入后血清甘油三酯和胆固醇含量,以及降低血糖水平具有明显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超临界萃取法提取海带多不饱和脂肪酸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以海带(Laminaria japonica)为原料,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技术提取海藻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可行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CO2流量2.5-3.5L/h,萃取压力25MPa,萃取温度30℃,萃取时间3h,原料粒度40-60目,分离压力5MPa和分离温度35℃时最利于海带脂质的提取,此萃取条件可使海带总脂肪酸中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达到67.2%。  相似文献   

14.
黄芩中黄芩甙的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用不同浓度的乙醇水溶液对黄芩进行回流提取,以浸青的出青率和黄芩甙的得率及含量为综合考察指标,确定乙醇的最佳提取浓度,并与水煮醇沉法比较.结果表明用50%的乙醇提取效果最好,黄芩甙的得率可达8.72%,含量达94.0%;且醇提法普遍优于水煮醇沉法.  相似文献   

15.
以我国主要可食性褐藻海带和裙带菜为对象,对其中的纤维素成分进行分离纯化,并分析纤维素的结构属性。海带的纤维素含量明显高于裙带菜,二者纤维素的提取率分别达原料干质量的5.59%及2.61%。通过酸水解-高效液相色谱分析及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提取的纤维素的纯度分别达99.86%及98.91%。海带纤维素的平均聚合度为813,高于裙带菜纤维素的315。粉末X射线衍射分析揭示了2种褐藻纤维素均具有天然高度结晶性结构,结晶度指数分别达72.06%和71.48%,与市售高等植物来源微晶纤维素的水平相当。对X射线衍射图谱的进一步解析表明:褐藻纤维素的结晶性区域以单链三斜晶系(I_α)为主,显著区别于高等植物纤维素的双链单斜晶系(I_β)为主的结构。研究结果以期为优质膳食纤维资源的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王晓明  张雪晴  林汉森 《科技资讯》2014,12(20):209-210
目的 对龙须菜进行加工提高其营养价值,并测定各种有效成分的含量.方法 首先对龙须菜进行脱腥脱色处理,然后采用AOAC991.43酶-重量法、苯酚-硫酸法、凯氏定氮法、索氏提取法等对加工后的龙须菜中有效成分进行研究,主要包括膳食纤维、总糖、蛋白质、粗脂肪、灰分等的分析及含量测定等.结果 经加工后的龙须菜中总膳食纤维、粗脂肪、蛋白质、灰分、总糖的含量分别为(%):43.71、0.0851、19.84、1.13、40.66.总膳食纤维中不可溶性膳食纤维、可溶性膳食纤维含量分别为(%):15.47、27.15.结论 经加工后,龙须菜中有效成分含量大大提高,具有更高的实用价值和临床价值.因此,加工后的龙须菜具有一种高膳食纤维、高蛋白、低脂肪的特性.  相似文献   

17.
以蔗渣为原料提取不溶性膳食纤维,探讨了料液比、pH值、提取时间、提取温度对提取率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L9(34)正交试验确定了影响膳食纤维提取率的最主要因素是料液比,得出蔗渣不溶性膳食纤维的最佳提取工艺参数为:料液比1∶20,pH值5.5,40℃提取45min,在此条件下提取率达53.75%。所制备的不溶性膳食纤维为淡黄色,膨胀力为4.5 mL/g、持水力为813.6%。  相似文献   

18.
本文讨论了以胡萝卜渣为原料,用酸碱法提取膳食纤维的工艺条件。确定了碱浸浓度、沉淀半纤维素的最佳pH值与最佳乙醇用量。在此工艺条件下,膳食纤维的得率可迭36.36%。  相似文献   

19.
运用药理生理学、观察了大豆膳食纤维对高血脂成年SD大鼠的增长,腹腔脂肪的积累,血清胆固醇和血糠水平的影响。与对照组比较,在实验的第14天,高膳食纤维实验组体重增长率为对照组的-22.78%,腹腔脂肪重量变化率为-59.75%,血清甘油三酯水平变化率为-30.11%,血清胆固醇水平变化率为-14.24%,血糖水平变化率为-10.39%。  相似文献   

20.
用苯酚-硫酸法测定水溶性膳食纤维——聚葡萄糖的含量,通过正交实验确定最佳显色和水解条件.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简便易行、结果稳定可靠,用于食品中水溶性膳食纤维聚葡萄糖含量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