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50 毫秒
1.
大理白族是一个积极进取的民族,有悠久的历史与灿烂的文化,其中白族服饰文化最能体现白族的文化底蕴.文章从大理白族妇女服饰入手,分析了大理白族妇女服饰具有对个体美的形象的塑造、对社会关系的整合、对民族文化的建构等美育功能.并从深层次上挖掘出大理白族妇女服饰的审美意蕴,从而弘扬了大理白族文化.  相似文献   

2.
张汝梅 《科技信息》2006,(3):202-203
观音在大理地区受到广泛崇拜。在《白国因由》,“莲池会”经文以及民间传说中都有观音形象出现。本文通过对这些观音形象的分析,得出在白族民间信仰中,观音不单只是佛教意义上的神,更加是体现了白族人民审美观念、道德观念并与大理农耕文化紧密结合的一尊神。  相似文献   

3.
大理白族艺术是云南民族文化中的瑰宝,具有独具特色的民族色彩。通过运用李泽厚先生提出的“文化积淀”说理论,分析并指出大理白族艺术的产生与发展是民族文化积淀的结果,并且形成了今天独具民族特色的审美理念。  相似文献   

4.
“绕三灵”,又称“绕桑林”、“绕山林”、“逛桑林”、“绕三年”等。白语为[kuε~(33)sa~(55)na~(21)],汉字音译有“观上览”、“观尚哪”、“拐上纳”等。也有不谙内情的人称之为“风流会”。“绕三灵”是大理白族人民的一个古老的节日,是在每年农历四月廿三至廿五,大理白族举行集体祭祀祈雨的活动。相传,“此会起于南诏,数千百年来不能禁止”。人称“六诏遗风”。在大理白族的众多民族节日中,绕三灵有浓郁的民族风情,其中继承了许多古代白族文化的因子,对其田野调查和研究是民族学、民俗学、宗教学等人士所感兴趣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大理是“亚洲文化十字路口的古都”,是多元文化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乐土,喜洲则是滇西北军事、政治、交通的枢纽和重镇,是云南沟通青藏高原及东南亚各民族联系的重要一环,历史非常悠久,文化也十分发达。正是由于喜洲具有悠久的历史传承,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所以才在民居建筑艺术中体现出独特的民族风格和特色,构筑了撼人心魄的精美绝伦的“物态文化层”。应该说喜洲白族民居是大理白族社会、历史和文化的缩影,它反映了大理白族人民的建筑智慧和审美理念,并成为中国文化和建筑一份不可多得的宝贵的历史遗产,不愧为我国民族文化艺术和建筑艺术的一枝奇葩。深入了解和探讨喜洲白族民居的历史渊源和建筑审美理念,对进一步研究大理白族地区的历史文化,继而探讨云南的政治、经济、文化、艺术和古代建筑等,无疑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大理学院民族文化研究所成立于2003年3月,其前身是1988年成立的原大理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南诏史研究室”,已有20多年的学术历史。南诏史研究室取得的一些成果,如张树芳《大理丛书·金石录》;周祜《大理古碑研究》、《大理历史文化论集》;杨延福《剑川石宝山考释》、《南诏大理白族史论集》;段伶《白族词曲格律通论》、《白族勒墨人原始宗教实录》等均在学术界产生良好影响。  相似文献   

7.
大理学院体育教学开设白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探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大理学院是一所设立在大理白族自治州的省属综合性大学,服务当地经济和文化建设是其办学宗旨之一。白族传统体育是云南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弘扬白族文化就应当重视将白族传统体育项目纳入学校体育教学的体系。作为大理白族地区的高等院校,把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引入学校体育教学,对学校体育教育发展、传承和弘扬白族体育文化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观音在大理地区受到广泛崇拜。在《白国因由》,“莲池会”经以及民间传说中都有观音形象出现。本通过对这些观音形象的分析,得出在白族民间信仰中,观音不单只是佛教意义上的神,更加是体现了白族人民审美观念、道德观念并与大理农耕化紧密结合的一尊神。  相似文献   

9.
对云南大理“洋人街”的田野调查,结合白族地区商贸发展脉络中的相关史料和商贸传统,对白族街市进行文化人类学角度的透视。以此探讨“洋人街”产生的历史原因和民族文化背景;从而进一步思考现代商业社会中的“人本关怀”命题。  相似文献   

10.
大理白族青年女装富有一种多元的视觉,在其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中,它始终与本民族所生活的环境息息相关,它的选材、造型、工艺、图案等,都承载着本民族的文化和心理,它不仅是物质和精神文化的整合,还体现了审美主体内心的情感,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渗透出白族在特定社会结构下的民族生活、民族习俗和民族审美观念。  相似文献   

11.
腾冲的“罗古城”、“罗密城”是白族的先民在宋“大理国”时期所建。它们以白语命名,“罗古城”是“虎踞的关口之城”,“罗密城”是“老虎的生命之城”。它们不是后人传说的“哥哥”城、“妹妹”城的意思。  相似文献   

12.
南诏大理国阿叱力教是以白族先民为主体的佛教密宗,其在保山的普遍的火葬墓遗迹和佛寺遗迹,史证了白族先民曾是保山主体民族的事实。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大理市、鹤庆县两地"马厂""小城""罗伟邑"三个村庄86户共430人语言的抽样调查和统计,以语言、年龄、性别三个变量分析当地白族使用母语、当地汉语方言、普通话的现实情况及其成因。调查发现白族的语言态度开放:认可母语的民族身份功能和情感功能;主动接受当地汉语方言、对普通话态度积极;认为白汉双语功能互补,大多数人对"白汉双语教育"持积极态度,但对"白汉双文教育"持消极态度。  相似文献   

14.
白族服饰是白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白族人民长期积累的劳动成果,它随着白族历史的发展,历经演变形成独具特色的服饰文化。本论文将从“大理地区白族女性服饰的类型”与“结论”两个方面进行论述与分析。  相似文献   

15.
本根据大理州苗族鸡化的渊源和现状,分析了鸡化的各种功能,针对鸡化中的积极因素和消极现象,提出改革的方法和利用鸡化促进大理州旅游业发展的措施。  相似文献   

16.
大理地区白族、汉族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流行病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白族与汉族感染幽门螺杆菌的差异性,为防治白族地区幽门螺杆菌感染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填补国内空白.方法:对1025例大理地区白族、汉族人群,经电子胃镜检查取胃窦粘膜3~5块,溃疡、癌肿者在不同部位取2~3块粘膜作病理检测及HP(幽门螺杆菌检测).关于HP检测,取经检组织作HPUT(幽门螺杆菌快速尿素酶检测)试验,同时应用ELISA法检测血清抗HP-IgG,两项检测HP均阳性为HP感染.结果:1025例中,HP阳性631例,阳性率为61.5%.白族感染率为62.3%,汉族感染率57.8%,)二组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本研究认为大理地区白族、汉族HP感染与民族和饮食习惯,年龄的关系与国内外报道相符.  相似文献   

17.
大理民族文化源远流长,民族风情多姿多彩,自古至今沿袭下来的白族服饰文化更以其独特性和审美鉴赏价值,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白族服饰的文化意蕴,无疑是了解白族、认识白族文化的最佳切入点。  相似文献   

18.
白汉双语教育是教学中同时使用汉语和汉字、白语和拼音白文的双语双文型的双语教育活动。白汉双语教育工作主要在白族人口比例最高的大理州剑川县西中小学和石龙小学开展。为配合白汉双语教育工作的开展,有关部门编写、出版了三种类型的白汉双语教育教材。白汉双语教育工作的开展及其教材建设丰富了民汉双语教育理论和学科建设。  相似文献   

19.
大理白族建筑具有显著的民族特色,在中华民族建筑中享有盛誉。本文从文化角度阐述了白族建筑特色怎样植 根于本土文化沃土,广泛吸收外来文化并经创新而形成。总结出白族建筑遵从自然,融入自然,与自然充分和谐 以及体现了白族人民典雅、素净、细腻、宁静的审美意识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