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当我们在沙滩上感受到海风吹拂之际.有没有想过这些海风也是可以充分利用的能源?最近.挪威科学家利用新技术开发出一台建在海上的风力发电机.而且是世界上首台可以漂浮在大海上的风力发电机。  相似文献   

2.
过去,我们的祖先居住在河边或海边。他们每天面对着潺潺流过的河水,或是一望无际的大海,便想,怎样才能渡水到达对岸?怎样才能漂浮在水上捕鱼?于是,他们利用简单的工具和材料,从制造最原始的浮水工具开始,逐渐建造出各式各样的船。直到今日,船的种类越来越多,造船的技术也越来越精良。有了船,人类发现了新大陆;有了船,人类可进一步开发水中的资源;有了船,人类扩大了活动领域和经济贸易范围。船,可真是从古至今,人类的好帮手啊!初涉水域对远古人类来说,不要说海,就是一条小小的河川,要渡过去也不容易。最初,居住在河畔的人们从漂浮在水面的树…  相似文献   

3.
在一次泛太平洋帆船大赛结束之后回加州长滩的海途中,我和我的同伴第一次看见漂浮在偏远海域表面的垃圾。我们决定穿越北太平洋副热带环流回家,虽然这是一条近路,但很少有海上航行者从这里经过,渔民们避开它,是因为这里的水域缺少支持海洋生物生长的营养,水手们避开它,是因为这里没有推动帆船前进的风力。从未见过大海的人,很难用词语来描述太平洋的浩瀚。一天又一天,我们的船行驶在无边的大海上,就像是在没有地标的高速公路上行驶的车辆一样。  相似文献   

4.
《知识就是力量》2007,(1):F0002-F0002
2005年12月26日是,在泰国攀牙的考拉海滩,悼念海啸通难者的灯笼漂浮在空中,一名男子坐在沙滩上凝望大海。当天,泰国政府在泰国南部四府七地同时举行海啸周年纪念活动,  相似文献   

5.
海上大厦(SeaScraper):这座巨大的摩天大楼完全漂浮在海面上,可以居住数万人。能源来自风能、太阳能、波浪能和洋流能.完全自给自足。大厦内有蔬菜种植大棚和海水淡化装置.只有粮食是来自于陆地。独特的设计令这座建筑抵御风浪的能力很强。不会在台风之后就支离破碎甚至沉到海底。  相似文献   

6.
漫话海雾     
海雾是什么? 有人以文学的语言,十分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海雾的形象:“如毛毛细雨,似浓浓炊烟,像绵绵柳絮,萦萦宠罩,低垂漂浮,犹如轻柔洁白的面纱,把大海姣好的面容,抑或暴虐的嘴脸蔽盖隐藏起来。” 海面上,这种凝聚结集的无数细小的水滴,就是海雾。  相似文献   

7.
赵清竹 《科学之友》2006,(10):56-56
每年都有因为与船相撞而死掉的海洋动物,鲸便是其中之一。如何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呢?避免船与鲸相撞的一个方法就是利用鲸的歌声来确定其位置。但如果鲸不唱歌,那怎么办?加那利群岛的研究员研究出了一个办法,就是利用这种庞然大物干扰周围大海的背景噪音来确定其位置。没人知道  相似文献   

8.
身份危机     
<正>今天,雾霾消散,露出了大海。大海绿得像爸爸的眼眸,海里全都是鱼。死鱼漂浮在海面上,远远地直抵地平线,鱼肚子在水面时上时下地浮动。码头上挤满一户户家庭。小孩们眺望大海,吸入一口口恶臭难闻的空气。我走进游戏厅。游戏让你回到往日的世界,雾霾出现前的世界,回到你能清楚地看见东西的世界。那时你能看见天空,看见汽车,看见你家房屋的轮廓。  相似文献   

9.
去年6月,在挪威西南的一个海湾处,一个高213英尺的风力涡轮机组正启程运往大海深处。与通常的大型风力涡轮机不一样,它将被安装在大海中。这个被称为Hywind的风力发电项目属于挪威国家石油公司(Statoil Group),为世界上首个漂浮式风力发电机组,已于2009年9月21日通过输电电缆开始向挪威电力网供电。  相似文献   

10.
《世界科学》2009,(6):48-48
据国外媒体报道.俄罗斯圣彼得堡波罗的海造船厂5月18日正式开工建造世界上第一个漂浮核电站,预计将在2012年完工。  相似文献   

11.
正昆虫被誉为未来的"超级食物"。但科学家发现,食用昆虫还存在一些棘手的问题。厨师本·里德正从厨房的一个黑暗角落里取出一个塑料盒,它已然成为一群巨型蟑螂的窝巢。如果这种情形发生在其他任何一个厨房里,人们一定会想:"该杀虫了。"但这里是位于哥本哈根的北欧食品研究机构——举世瞩目的诺玛餐厅的一个由船屋改造成的实验室,而这种巨型蟑螂不过是实验人员所饲养的许多种准备上餐盘的昆虫中的一种。  相似文献   

12.
内置防盗窗     
地球上虽然有丰富的水资源,但海水占了95%,可供人类利用的淡水仅占很小的比例,约为0.64%。因此,人类面临着水资源危机。运用基因技术,对传统的农作物进行基因改造,将海藻中的基因融入农作物中,使农作物能够用海水灌溉,并能结出营养价值更丰富的果实,这将彻底改变地球上的缺水状态,大海将成为浮动的土地,在大海上也可以播种农作物。  相似文献   

13.
33年来,彼得·A·罗纳(Peter A.Rona)一直在寻找一种难以捕捉的古老生物。并一次次潜入距北大西洋海底两英里多的深海中寻找这种生物。就像亚哈船长(美国作家麦尔维尔长篇小说《白鲸》中的悲剧性主人公,最后船覆人亡——译者注)一样,他一次次的失败。尽管拥有世界上最先进的深海探险设备,他却总是空手而归,这种生物一再逃出他的手心。  相似文献   

14.
水上有船,中药铺里也有一个奇特的船,这就是“药船”。“药船”的外形像一条舢板船,中间载着一个大铁轮。这种药船从古到今,普度众生,助医疗疾,不知使多少人脱离苦海。  相似文献   

15.
据美国《生活科学网》报道,海洋表面具有大量的风能、海浪动能和太阳能资源,因此,这些能源可以通过“能量岛”来实现——这种漂浮在海面上的装置能够每天24小时制造能量,有望取代人类对石油资源的使用。  相似文献   

16.
正最近,两位摄影师冒着巨大风险,拍摄了夏威夷火山熔岩坠入大海的奇观。当时,摄影师在温度高达110℃的海水中游动拍摄,距离海面上的"熔岩炸弹"仅6米左右。所谓熔岩炸弹,是指漂浮在海面上的炽热熔岩块,它们在被海水冷却后会下沉,但在下沉前可能发生爆炸。为了得到合适的拍摄时机,摄影师们足足等了五年时间。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熔岩入海奇观。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决偏僻地区的用电问题,俄罗斯最近开工建设世界上第一座漂浮核电站。预计在2012年之前完工。由于漂浮核电站建设在大型海船上。可以在海洋和河流上移动,它将有望用于救灾和极地科学考察。  相似文献   

18.
大海的改变     
正在我读过的书中,大海是蔚蓝蔚蓝的,是宽广无边的。那时的我最大的愿望便是去看看蓝色的大海,在松软的沙滩捡拾贝壳或在清澈的浅水中嬉戏,想想都是件快乐的事!过了几年,我的愿望终于成真了。那是我6岁的时候,随父母乘船去浙江舟山,第一次乘船加上能看到波澜壮阔的大海,我的心情无比激动。但当我踏上船看着无边无际的大海时,心里  相似文献   

19.
许槑 《自然杂志》2004,26(5):297-297
船底座η星位于南天距南十字星不远处,此星几百年来就显现有古怪的行为,持续至今仍然如此.1914年4月问世的太平洋天学会主办的一期刊物上登载了J.H.Moore和R.F.Sanford两人描述船底座η星的短:  相似文献   

20.
沧海100万年     
面对大海和高山,大自然的探索者都会有一种感觉那片蓝天下的雄浑壮美。而珠峰正是经历了沧海桑田的变幻,兼备高山大海的地区。1960年,中国登山队王富洲、贡布(藏族)和屈银华从珠峰顶上捡回的8块石头就是来自奥陶纪的石灰岩,几亿年前它们出自大海,而今又被高高地抬上了“世界之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