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淋巴毒素(LT)是由活化的T淋巴细胞分泌的一种糖蛋白,凝胶迟滞电泳分析发现,TNF-α诱导30min的Jurkat细胞核抽提物下LT基因5'上游片段可形成多种DNA-蛋白质复合物。DNaseⅠ足迹法实验发现,LT基因5'端上游-106 ̄-83bp(共24bp)序列具有蛋白保护足迹;此24bp的序列中存在一个kB样结合位点:-100 ̄-90bp(5'-GGGGGCTTCCC-3')。以此蛋白保护足迹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西洛他唑对脂多糖诱导的人THP-1单核细胞分泌TNF-α的影响,探讨西洛他唑对单核细胞的炎症调控作用。方法体外培养人THP-1单核细胞,分为对照组(A组)、LPS组(B组)、西洛他唑组(C组)、西洛他唑+SQ22536组(D组),C组和D组加入LPS刺激24 h。应用ELISA法检测各组细胞培养上清TNF-α水平,并测定各组细胞内c AMP浓度。结果西洛他唑能抑制LPS刺激的人THP-1单核细胞分泌TNF-α,同时升高细胞内c AMP浓度。结论西洛他唑可抑制LPS刺激的人THP-1单核细胞分泌TNF-α,这种作用可能与升高细胞内c AMP浓度有关。  相似文献   

3.
COPD大鼠肺组织TNFα及mRNA表达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TNFα及TNFαmRNA在COPD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熏香烟加气管内注射内毒素法复制大鼠COPD的动物模型,并测定了大鼠的肺功能及血气变化结果,用免疫组织化学及原位杂交法观察了TNFα及Mrna在肺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模型组动物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COPD,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动物的MVV,PEF,FEV0.3,CL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两者比较差异显著,P<0.05;模型组动物PaCO2高于对照组,PaO2及SaO2低于对照组,发生了明显的呼吸性酸中毒;TNFα及Mrna在正常对照组动物支气管上皮细胞中仅见微量的表达,在模型组的支气管上皮细胞、支气管周围的淋巴滤泡炎性细胞及肺泡间质炎性细胞可见到强阳性表达.结论TNFα及Mrna参与了COPD的发生及发展.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TNFR-Fc)生物仿制药对大鼠佐剂性关节炎的治疗作用.方法:将大鼠随机分成6组:阴性对照组(生理盐水)、阳性药物组(Enbrel)和TNFR-Fc高、中、低质量分数组,空白组(无炎症),每组6只,弗氏完全佐剂(CFA)建立类风湿性关节炎模型.给药13 d后,分别测量大鼠体重、后足足垫厚度,关节炎指数评分,ELISA法测量细胞因子水平.结果:与阴性对照组相比,Enbrel组和TNFR-Fc大、中、小质量分数组的大鼠体质量明显增加(P0.05)、继发性足肿胀减弱(P0.05)、关节炎评分分值、IL-1β、TNF-α、IL-6含量均减小(P0.05),IL-10含量升高(P0.05).结论:TNFR-Fc通过降低炎性细胞因子IL-1β、IL-6、TNF-α水平以及升高IL-10水平来发挥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以福氏痢疾杆菌感染大鼠为模型,研究两歧双歧杆菌对福氏痢疾杆菌感染大鼠肿癌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影响,从而探讨其抗福氏痢疾杆菌感染的机制。方法:先用硫酸链霉素给正常大鼠灌胃,出现菌群失调症状,再通过福氏痢疾杆菌灌胃感染大鼠,使用两歧双歧杆菌液干预治疗福氏痢疾杆菌感染大鼠,检测干预治疗后各组大鼠血及脾中TNF-α的含量。结果:福氏痢疾杆菌感染各组与正常组相比,大鼠体内血及脾中TNF-α的含量均有明显差异;福氏痢疾杆菌感染各组中,未干预组、生理盐水组及双歧杆菌组脾中TNF-α的含量有显著变化。其中,双歧杆菌组的TNF-α水平升高更明显。结论:两歧双歧杆菌对福氏痢疾杆菌感染机体的TNF-α分泌有一定促进作用,是其抗福氏痢疾杆菌感染的可能机制。  相似文献   

6.
通过三亲结合转移方式,将含人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DNA和psbA启动子的鱼腥藻-大肠杆菌穿梭质粒PDC-TNF导入单细胞丝状鱼腹藻7120中。  相似文献   

7.
半合成人肿瘤坏死因子TNF-α在大肠杆菌中高表达.发酵后收集菌体经超声破碎,然后在12000r/min4℃离心10min,上清经60℃热处理30min,离心上清用60%饱和度的硫酸铰沉淀,再依次经过SephadexG—25、DEAE—52纤维素和SephadexG—75柱层析,得到的纯化rhTNF—α比活性为2×107u/mg,回收率为24%.经过SDS—PAGE电泳和HPLC鉴定,纯度达95%左右,分子量为17×103.rhTN—α对热稳定性试验表明,—20℃下贮存一年或者0℃下贮存一个月,rhTNF—α活性仍保留50%.人胃癌和肝癌细胞株的体外抑瘤试验和接种小鼠的活体抑瘤试验表明,本实验取得的rhTNF—α具有明显的抑瘤生长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TNF-α及肥大细胞在口腔扁平苔藓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及两者间的关系。方法:采用S-P免疫组化方法对31例口腔扁平苔藓及5例正常口腔黏膜中TNF-α的表达及肥大细胞的数量进行检测。结果:口腔扁平苔藓病损中TNF-α的阳性表达率是70 97%,与正常口腔黏膜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 05)。口腔扁平苔藓黏膜固有层肥大细胞数每5个视野为51 00±11 41,与正常口腔黏膜(21 21±4 27)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 05)。TNF-α的表达与肥大细胞的数量具有相关性(r=0 399,P<0 05)。结论:TNF-α及肥大细胞参与口腔扁平苔藓的发病及病变发展过程,且两者之间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用MPG吸附层析法所制备的HuIFN-γ/HuTNFβ重组双功能杂交蛋白(简称γTNFβ)[1]去处理人宫颈癌细胞株ME180、胃癌细胞株7901和肺癌细胞株G6,结果表明此杂交蛋白对这三个细胞株都有明显的杀伤作用,其杀伤率显著高于同剂量的IFN-γ或TNF-β;用3H-TdR掺入法观察γTNFβ在不同时间、不同剂量条件下对G6的增殖抑制,可得到同样的结论。用γTNFβ与丝裂霉素C(Mito-C)一起处理胃癌7901细胞,结果表明在Mito-C1.0μg/mL浓度以下、γTNFβ50u/mL浓度以下,两者具有良好的抑病协同效应。用γTNFβ处理胃癌、肺癌细胞以及yγTNFβ与化学细胞毒性药物协同抑癌尚未见有报道。本文的结果为深入研究γTNFβ可能具有更有效的抗癌效应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0.
TNF与IFN协同诱导癌细胞凋亡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肿瘤坏死因子(TNF)与干扰素(IFN)协同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机制.分别从受体、细胞周期、相关基因及凋亡途径4个方面进行阐述,以期为细胞因子的游离及固定药物的机制研究提供理论参考,并对肿瘤细胞因子治疗的临床用药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选择48只健康成年雄性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镉暴露组(Cd组)、镉 低剂量富硒乳酸菌组(Cd-LSe组)、镉 高剂量富硒乳酸菌组(Cd—HSe组).腹腔注射CdCl2进行镉暴露实验,连续6d.研究富硒乳酸菌对镉暴露小鼠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一氧化氮(NO)水平及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镉染毒暴露第6d,Cd组血浆NO含量明显高于C组,Cd-LSe和Cd—HSe组与C组无明显差异,低于Cd组;Cd组NOS活性高于C、Cd—LSe和Cd-HSe组;Cd-LSe和Cd-HSe组NOS活性与C组无显著差异性;Cd组iNOS活性明显高于C、Cd-LSe和Cd-HSe组,Cd—LSe和Cd-HSe组iNOS活性与C组无显著差异;Cd组血浆TNF-α升高.而Cd—LSe和Cd-HSe组未见升高,且低于于C组.提示富硒乳酸菌在有效缓解镉诱导血浆iNOS活性上升,NO、TNF-α释放增加介导损伤过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采用ELISA法对40例肺癌患者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和肿瘤坏死因子(TNF)手术前后表达水平进行动态及临床观察。结果为:(1)SIL-2R和TNF-α术前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2)术后1周,SIL-2R及TNF-α水平与术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3)术后4周,SIL-2R和TNF-α水平较术前显著降低(P<001),接近对照组水平。结果提示,血清SIL-2R和TNF-α可作为肺癌患者免疫功能的监测指标之一,并可作为疗效判断的参考。  相似文献   

13.
TNF-α的生物学功能及与ACS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是一种重要的细胞因子,它参与冠心病的形成,并且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的发病中起重要的作用.针对ACS的抗TNF-α治疗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4.
泡沫病毒能在宿主细胞内长期潜伏感染,且不伴随任何病理现象.为了阐明这一病毒潜伏感染机制关键要研究病毒与其宿主之间的相互影响,尤其是宿主对病毒基因转录水平的影响.Bell是人泡沫病毒的反式激活因子,它能够激活该病毒LTR和IP两个转录启动子.该研究利用酵母双杂交技术筛选到Bell的相互作月蛋白α-Enolase,并用免疫共沉淀技术确定了这两个蛋白的结合涉及α-Enolase的243~372位氨基酸及Bell的223~275位氨基酸.细胞转染实验发现α-Enolase蛋白能够抑制Bell介导的反式激活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血清中白介素6(IL-6)、IL-8、IL-10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对于脑胶质瘤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分别检测健康对照组、低级别脑胶质瘤组和高级别脑胶质瘤组中IL-6、IL-8、IL-10和TNF-α的含量。[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低级别脑胶质瘤组的IL-6、IL-8和TNF-α有统计学差异,高级别脑胶质瘤组的IL-6、IL-8、IL-10和TNF-α均具有统计学差异。与低级别脑胶质瘤组相比较,高级别脑胶质瘤组的IL-6、IL-10和TNF-α有统计学差异。其中区分低级别脑胶质瘤和高级别脑胶质瘤的诊断价值最好的指标为IL-10,其诊断灵敏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4.90%和65.80%。IL-6、IL-10和TNF-α联合检测时其灵敏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2.30%和93.10%。[结论]证实IL-6、IL-10和TNF-α联合诊断价值优于单项指标,为脑胶质瘤的临床诊断提供辅助方法。  相似文献   

16.
阐明人乳头瘤病毒16型(HPV-16)、巨细胞病毒(CMV)和单纯疱疹病毒2型(HSV-2)感染与慢性宫颈炎的关系,考核重组人α1b型干扰素治疗慢性宫颈炎的疗效和阻断HPV-16母婴传播的作用。方法:采用DNA分子杂交技术、病毒分离技术,PCR扩增技术检测标本。标本采自糜烂、正常宫颈,妊娠39周的孕妇宫颈以及新生儿咽拭子。结果:通过对正常宫颈和糜烂宫颈HPV-16,HSV-2和CMV病毒检出率的比较,证明病毒感染与慢性宫颈炎高度相关;采用重组人α1b型干扰素(rhIFN-α1b)治疗慢性宫颈炎一个疗程后,有效率达938%,显效率达60%;HPV-16和HSV-2的病毒检出率也相应明显下降。在干扰素治疗后,HPV-16的母婴传播率从80%下降至294%。中药黄芪与干扰素有协同作用。结论:1)慢性宫颈炎与HPV-16,HSV-2和CMV病毒感染有关;2)rhIFN-α1b对治疗慢性宫颈炎有明显疗效;对阻断HPV-16的母婴传播有明显作用;3)中药黄芪与干扰素对治疗慢性宫颈炎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7.
胰岛素是通过胰岛素信号的转导通路来发挥其调节血糖并且促进其代谢合成的,其中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在胰岛素信号转导中起关键性作用,而胰岛素信号转导通路障碍所引起的胰岛素抵抗在Ⅱ型糖尿病治疗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胰岛素抵抗的发病机制、影响PI-3K的因素等几个方面综述了PI-3K在Ⅱ型糖尿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基因启动子区域308位点G/A多态性与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患者多药耐药菌感染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140例社区CAP感染患者(120例多重耐药菌感染者(CAP多重耐药组),20例单纯性CAP患者(CAP组))及97例健康体检中心的受试者为研究对象(对照组),采用Taqman探针荧...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α(AMPK-α)表达变化在糖尿病患者骨骼肌脂肪酸代谢和胰岛素抵抗中的作用.方法在骨科行髋关节和下肢手术的患者中选取Ⅱ型糖尿病病程≤5 a的患者20例为研究组,另选取行骨科手术的非糖尿病患者20例为对照组.抽取空腹静脉血检测血生化指标;骨科术中留取骨骼肌组织,测定骨骼肌TG、长链脂酰辅酶A(LCACo A)水平;RT-PCR法检测骨骼肌AMPK-α1,AMPK-α2 mRNA水平;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骨骼肌AMPK-α1,AMPK-α2和磷酸化AMPK-α蛋白水平.结果研究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TG、FFA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ISI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骨骼肌TG,LCACo A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AMPK-α1 mRNA拷贝数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AMPK-α1 mRNA拷贝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AMPK-α1蛋白表达量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AMPK-α2和磷酸化AMPK-α蛋白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Ⅱ型糖尿病患者易发生脂肪酸代谢异常和胰岛素抵抗,AMPK-α2表达和AMPK-α活性改变在骨骼肌脂质堆积和胰岛素抵抗中发挥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20.
李沛文 《科技信息》2009,(18):83-83
目的:研究TNF-β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804位点与新疆地区维吾尔族人乙型肝炎之间的关系。方法:用套式PCR(nested PCR)和等位基因特异性PCR(allele一speciicfic PCR,AS-PCR)法,对120例乙肝患者和120例正常对照者TNF-β基因SNP804多态性位点进行基因分型。结果:SNP804多态性位点C/C基因型和C/A+AA基因型频率在病例组为77%和23%,正常对照组为88%和12%,两组间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TNF-β804多态性位点与新疆维吾尔族人乙肝有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