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对南昌地区肠结肠炎耶尔辛氏菌(Yersinia enterocolitica,以下简称Y.e.)的存在和分布作了调查研究.首次从南昌地区屠宰猪和患儿腹泻粪便中分离出Y.e.21株,阳性率分别为8.5%和0.66%,属于4个血清型,从猪分离出O_(4,(32));O_(6,(30));和O_(10);从人分离出O_(8,(7)),并在电镜下观察到Y.e.周鞭毛的清晰图象.用引进的标准菌株制备了一套O因子血清,使Y.e.的研究工作能按生物学特性并结合血清学特性进行定种分型.还成功地用人胚单层细胞代替Hela细胞作了Y.e.菌对细胞的侵入试验.  相似文献   

2.
本文检查了几种布氏杆菌与不同血清型肠结肠炎耶尔辛氏菌(Yersiniaenterocolitica,简称Y.e.,下同)交叉反应的情况,测定了它们之间的交叉程度.结果证实了Y.e.O:9血清型与布氏菌属的三个种具有强烈的血清学交叉;发现Y.e.O:22,Y.e.0:28,Y.e.O:35,Y.e.O:46与布氏菌属不同种具有程度不同的血清学交叉反应,这是过去没有报导的;菌体抗原与提取的可溶性抗原均显示出它们之间的交叉关系;不同的免疫时期其交叉程度有不同.  相似文献   

3.
本文探索并提出了肠结肠炎耶尔辛氏菌(Yersinia enterocolitica,简称Y.e.,下同)与布氏杆菌血清学交叉反应的鉴别方法:(1)二巯基乙醇(2M-E)试管凝集试验;(2)Y.e.O:35酚相抗原与两种抗血清作SPA协同凝集试验;(3)Y.e.O:47水相抗原致敏血球与两种抗血清作间接血凝试验;(4)Y.e.O:47水相抗原与两种抗血清作酶联免酶吸附试验.通过比较上述几种方法,发现间接血凝试验在鉴别中具有简单、快速、特异且敏感四大特点,适宜临床推广使用,并成功地研制了冻干致敏血球诊断试剂.  相似文献   

4.
肠绪肠炎耶尔辛氏菌(Yersinia enterocolitica,简称Y.e,下同)系肠杆菌科耶尔辛氏菌属的一个种,本菌感染所致疾病称耶氏菌病(Yersiniosis)。此菌的分离始于1933年,1943年曾称Bacterium entercoliticum,1964年称现名。自六十年代以来,本菌及其所致  相似文献   

5.
肠结肠炎耶尔辛氏菌血清型O:9(Yersinia enterocolitica serotype O:9,简称Y.e.O:9)与布氏杆菌有强烈的血清学交叉,已经证实,一方面是由于交叉反应的强度达到甚至超过同源反应强度;另一方面则因这种交叉反应具有高度的相互性,即两种抗血清与异源抗原均呈现交叉;血清吸收试验亦难以消除这种交叉现象因此,人们认为这种交叉反应大概是混淆布氏杆菌病血清学诊断的最重要原因.众所周知,布氏杆菌病的诊断,尤其是慢性病例,在很大程度上须依赖血清学试验,即使  相似文献   

6.
从553份冷饮、牛乳、污水、苍蝇等材料中分离出7株肠结肠炎耶尔辛氏菌(Yersinia enterocolitica).检测了它们的生长性能和生理生化特性.并通过玻板凝集反应确定了它们的血清型.7个菌株中,一株来自冷饮食品,含有O_8抗原;三株来自蝇体,含有O_(52)抗原成分;一株来自污水.含有O_(10)抗原;两株来自牛的粪便,分别含有O_4和O_(10)抗原成分.没有从牛乳中检出肠结肠炎耶尔辛氏菌.  相似文献   

7.
肠结肠炎耶尔辛氏致病菌,已被确认为腹泻和类似阑尾炎综合症的病原。在欧洲和美国虽然巳报导了许多耶尔辛氏菌病例,但在热带腹泻疾病中其作用一直没有正确的估价。在孟加拉国早期的调查中,有一份报告宣称无耶尔辛氏菌;而另一报道显示从死于腹泻的患者分离出一株肠结肠炎耶尔辛氏菌血清O:7,8型菌株。本文的目的是进一步探讨关于热带地区,患腹泻和类似阑尾炎综合症患者耶尔辛氏菌的感染率。 在9个月期间(1984年1—9月),于达卡的国际腹泻疾病研究中心(ICDDR,B),孟加拉医院就诊的病人中采集了1450份大便标本。选择对象为7岁以下体检或病史证明有发热和腹泻的儿童。在这个医院对80例死于腹泻进行尸解的病人中,采集了小肠和结肠的内容物。另在达卡的一个教会医院阑尾切除术中收集的31份阑尾标本也进行了检验。把每一份稀大便或小肠内容物放入蛋白胨水中,将标本的一部分用碱处理后,在选择琼脂培养基或麦凯康氏  相似文献   

8.
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Yersina enterocolitica,以下简称Y.e.)在世界范围内已进行了较为广泛的研究.迄今已有70多个国家报告了Y.e.菌的存在,传播Y.e.菌的宿主证明有动物、昆虫等50多种.我国Y.e.菌的研究工作起始于1979年,至今已整十年,先后有山西、河南、江西、福建、广西、吉林等15个省、区报导从人、畜、昆虫等22种宿主(包括9种动物园观赏动物)和人体外环境中检出Y.e.菌,已进行血清学定型的菌株共含有33个“O”抗原因子(见后).我们开展这项研究工作亦较早,对我省检出的Y.e.菌菌株和广西、福建、湖南等地的送检株进行了部分血清学分型工作.现将Y.e.菌各血清型在我国不同地区和不同动物中的分布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对云芝菌产漆酶的发酵条件进行优化,考察C源、N源和诱导剂等因素对产酶的影响.结果表明:杂色云芝菌摇瓶产漆酶的最佳条件为葡萄糖1.25 g/L,羧甲基纤维素钠15 g/L,酵母膏15 g/L,KH2PO41 g/L,CaCl20.05 g/L,MgSO40.25 g/L,30℃、150 r/m条件下振荡培养,在72 h加入2 mmol/L 2,5-二甲基苯胺作为诱导剂,在96 h加入2 mmol/L Cu2+,经过7 d培养,菌的漆酶比活达到3 319.2 U/mL.  相似文献   

10.
以洱海底泥作为筛选对象,分离出高效絮凝剂产生菌EH-5.对培养基的组成及培养条件的优化试验表明:0.5%牛肉膏,1.0%蛋白胨,0.5%KH2PO4,pH7.0,30℃下180r/min摇床培养72h的条件下,对高岭土悬浊液的絮凝率达到98.04%.  相似文献   

11.
纳豆激酶产生菌的固体发酵参数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影响纳豆激酶产生菌固体发酵时产酶影响因子如碳源/氮源、含水量、温度、pH和培养时间等进行了优化.实验结果表明,菌株1适宜的固体发酵产酶培养基豆粕:麸皮比为3∶1;菌株2适宜的固体发酵产酶培养基豆粕:麸皮比为1∶1时产酶活性最高;菌株1适宜的培养基含水以50%最好,菌株2以70%最好;培养基初始pH均在7.0时酶活最高;发酵温度均以25℃最好,不易超过30℃;两个菌株的适宜发酵时间分别为36 h(菌株1)和72 h(菌株2).在优化发酵条件下,两个菌株单位发酵物中纤溶酶平均酶活力可分别达到1 407.25 U/g(菌株1)和953 U/g(菌株2).  相似文献   

12.
以氨水预处理大豆秸秆为原料,研究了康氏木霉固态发酵产纤维素酶及纤维素酶水解的条件,结果表明:较适宜的产酶条件是温度30℃,pH5.0,培养基固液比1∶2.5,时间为96h,产纤维素酶活力为798.84FPU L,以所产纤维素酶进行酶水解,较适宜条件为:温度55℃、pH为5.6、时间36h、酶水解率为6.98%.由液相谱图经定性分析知酶解液的主要成分为葡萄糖、纤维二糖和木糖,为下一步乳酸发酵实验提供了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13.
米曲霉固体发酵生产中性蛋白酶产酶条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米曲霉固体发酵生产中性蛋白酶的产酶条件,以米曲霉Y10为试验菌株,研究了产中性蛋白酶活力较高的固体培养基配方.结果表明:米曲霉产中性蛋白酶的适宜培养条件为:m(麸皮)∶m(酵母粉)∶m(乳糖)∶m(水)=9∶1∶1∶9,pH值为7.0,接种量为每克培养基接种1.8×108个孢子,最佳培养温度为30℃,最佳培养时间为72h.在此培养条件下,最高酶活力达4286.1U/g.  相似文献   

14.
从武汉焦化厂的活性污泥中筛选出4株具有稳定絮凝活性的菌株,对其中1株进行培养条件及废水絮凝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该菌可产生高絮凝活性的最佳培养条件为:通用发酵培养基,初始pH值7.0,摇床转速80r/min,温度35℃,发酵时间72h。对高岭土悬浊液絮凝率达95.35%。同时在最佳培养条件下,该菌所产絮凝剂对多种废水净化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5.
考察了培养温度、时间、pH值对根癌土壤杆菌UP-3生长的影响,选择了最合适的培养条件.通过考察底物浓度、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菌株UP-3降解二苯并噻吩(DBT)性能的影响,优化了生物降解的反应条件.结果表明:UP-3最佳培养条件为培养温度31℃,培养时间30 h,培养基pH值7.3;UP-3催化降解DBT反应的适宜条件为DBT质量浓度500 mg/L,反应温度31℃,反应时间35 h;适宜条件下UP-3生长细胞对DBT的降解率达到85%,说明其具有较好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6.
文章认为,对5株生防放线菌摇瓶发酵条件进行初步优化,确定出菌株SC1、SC1-1、SE2、A3和A4最适宜的培养基分别为SNB、SYB、SYB、SNB和DSB,最适初始pH值分别为7.0、6.0、6.7、6.0、7.0,最佳培养时间分别为48h-72h、72h-96h、48h-72h、72h-96h、48h-72h。  相似文献   

17.
从腈纶厂污水处理系统的活性污泥中分离和筛选到一株丙烯酰胺转化菌.经初步鉴定,菌株T3属于红球菌属(Rlwdococcus sp.).对菌株T3产生腈水合酶的最适条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菌株的最适产酶条件为培养基初始pH值7.5,培养温度35℃,培养时间72h,同时加入0.05g/L Co2+也会明显提高酶活性.在最适产酶条件下,菌株,13培养液的最高比酶活可达128.3U/mg,比优化前提高55.1%.  相似文献   

18.
以苍山土壤作为筛选对象,分离出高效絮凝剂产生菌CS-26。对培养基的组成及培养条件的优化试验表明:菌CS-26在培养基为:淀粉2.0%,KH2PO42.0%,蛋白胨0.1%,CaCl20.05%,MgSO4.7H2O0.05%,pH7.0,30℃下180 r/min摇床培养72 h的条件下,能得到对高岭土悬浊液的絮凝率达到98.85%的高效微生物絮凝剂。  相似文献   

19.
从活性污泥中分离得到6株活性黑脱色菌,从中筛选出脱色能力最强的菌株Y1,经菌落形态、生理生化特性及16S r RNA基因序列分析,鉴定该菌株属于希瓦氏菌属(Shewanella).通过两两复配、三三复配实验探究复合菌群的脱色效果,结果表明,混合培养后复合菌群对活性黑染料的脱色率较单一菌株培养时均有较明显的提高.部分复合菌群的脱色率在72 h后稳定在90%以上,其中复合菌株Y1+Y5的脱色率最高为95. 68%,并且其对印染工业废水也具有较强的脱色能力(脱色率为92. 69%).  相似文献   

20.
以市售0#柴油为惟一碳源对菌种进行筛选,得到2株高效降解柴油菌种Y1和Y2.经形态及生理生化特征分析,初步鉴定Y1为芽孢杆菌属(Bacillus),Y2为黄杆菌属(Flavobacterium).并对其生长曲线进行测定,为菌种的固定化提供了一定依据,以进一步对两株菌降解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初始油质量浓度为150 mg/L、菌种Y1和Y2接种量为10%的条件下,经过48 h批培养实验,Y1和Y2的除油率分别为79.25%和77.23%,并随初始油质量浓度的增加而降低;同时观察到pH值显著影响两株菌的生理性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