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异源细胞质对小麦赤霉病抗性的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异源细胞质小麦为材料,采用外植体愈伤组织赤霉菌毒素抗性鉴定,麦穗单花定位注射接种鉴定和田间抗病鉴定3种方法,研究细胞质对小麦赤霉病抗性的遗传效应。结果表明:某些同核异质之间愈伤组织赤霉菌毒素抗性不同;不同核质组合细胞质铲尖差异,表现出特定的核质互作关系。  相似文献   

2.
节节麦细胞质小麦隐性基因控制雄性不育材料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炎 《科学通报》1986,31(15):1179-1179
为了使小麦杂种优势利用的研究取得突破性的进展,非常需要寻找新的雄性不育细胞质来源。有人推测以节节麦(Aegilops squarrosa)细胞质为基础,培育不育系的生产杂交小麦新体系,可能是较为理想的。然而,因为节节麦-小麦核质杂种都是可育的,虽然通过诱变处理得到个别雄性不育突变体,但至今还没有得到理想的隐性基因控制雄性不育材料。  相似文献   

3.
吴郁文 《科学通报》1988,33(5):377-377
研究异细胞质(异源细胞质)对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的遗传效应问题,至今没有引起更多人的注意。虽然一些研究者曾报道:将普通小麦(Triticum aestivum)的细胞核导入某些亲缘种的细胞质,由于细胞质效应或核质互作,可以提高小麦籽粒的蛋白质和赖氨酸含量。但是他们大多是根据一个世代材料、一次实验的结果;有的供试材料置换回交次数不足。还有人指出:在大多数情况下,异细胞质系较高的蛋白质含量是由于细胞质影响产量性状变异的  相似文献   

4.
高等植物细胞质雄性不育的核质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据Edwardson 1970年统计:已在80多种高等植物中发现了具有细胞质遗传的雄性不育品系,细胞质遗传的雄性不育系大都可通过核置换回交育成.由于核质代换系因核质关系改变后产生的一系列异常的遗传效应,尤其是其雄性不育特性在生产上有应用的可能性,引起各国学者的关注并因此对细胞质遗传的雄性不育的遗传现象进行了细胞学、遗传学的研究.研究结果为探索高等植物细胞质在进化中的作用提供了可能性和依据.  相似文献   

5.
于豪建 《科学通报》1986,31(2):160-160
长期以来许多学者对于核质关系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已经很好地证实了细胞核和细胞质之间是密切联系和相互作用的。我们研究了爪蟾(Xenopuslaevis)野生型细胞质对白化突变型细胞核功能的作用,下面扼要地报道我们得到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欧阳平  李大玮  邱纪文 《科学通报》1996,41(17):1615-1618
1975年Bardclay首先报道用普通小麦(Triticum aestivum)和球茎大麦(Hordeum bulbosum)杂交后,由于在杂合子初期发育过程中父本染色体迅速完全消失,可以获得小麦单倍体。1986年以来,不同作者先后又发表了由普通小麦分别和玉米(Zea mays)、高粱(Sorghum bicdor)、珍珠粟(Pennisetum americanum)、类玉米(Zea mays ssp.mexicana)等杂交获得小麦单倍体的报道。这些杂交打破了以往小麦只能和一些小麦族(Triticeae)族内属,如黑麦属(Secale)、山羊草属(Aegilops)、偃麦草属(Elytrigia)、披碱草属(Elymus)、大麦属(Hordcum)及簇毛麦属(Haynaldia)杂交的局限,使分类距离相当远的属间杂交成为可能。但是,由这些杂交均不能获得保留外源染色体的杂种,对于通过远缘杂交将外源属的染色体或染色体片段导入小麦,用于小麦的改良和种质创新是极不利的。  相似文献   

7.
小麦EST-SSR标记的开发、染色体定位和遗传作图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利用普通小麦EST数据库(GenBank/dbEST)中最新的151695条EST序列(2003.7.14~2004.8.24)进行了微卫星序列的筛选, 共发现微卫星序列2038个, 占整个EST数据库的1.34%. 根据筛选得到的微卫星序列设计并合成了249个引物对. PCR扩增结果表明, 166个引物对在不同小麦品种中显示出稳定清晰的带型, 可以作为小麦和相关物种的新的EST-SSR分子标记. 将其中的93个引物对、193个位点定位到除4A和4B外的19条特定的染色体. 利用RIL群体将43个EST-SSR位点绘制到遗传图谱的11条染色体上.  相似文献   

8.
吉永华 《科学通报》1994,39(3):269-269
蝎抗昆虫神经毒素根据分子大小可分为长链(含约61或70个氨基酸残基)和短链(含约35个氨基酸残基)两大类,而前者又可根据作用效应的不同分为挛缩或软瘫两种类型.前文我们曾陆续报道了东亚钳蝎(Buthus martemsi Karsch)毒中一个挛缩型抗昆虫毒素(BmK IT)的分离及其初级结构以及一个alpha型(BmK αIT)和4个软瘫型抗昆虫毒素(BmKIT2至IT5)的纯化与鉴定.本文将进一步报道有关其中一个属软瘫型毒素(BmK IT2)氨基酸序列的测定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9.
利用提莫菲维细胞质雄性不育的小麦-中间偃麦草部分双二倍体为母本与普通小麦杂交后再与父本普通小麦连续加交和自交,在兵工中选出两个稳定的小麦类型H96269-2和H96278,染色体数目均为2n=42,经接种鉴定,两个稳定类型均对条锈病有较发的抗性。以中间偃草草基因组DNA为探针的荧光原位杂交结果表明,两个都是小麦-中间科草的小惩段层位系,易位的中间偃麦草染色体片段位于一个对小麦染本的短臂端部,遗传分  相似文献   

10.
曹凯鸣 《科学通报》1994,39(21):2008-2008
麻疹病毒(MV)属付粘病毒科,是单链的负链RNA病毒.基因组大小为16kb,其结构与同科的仙台病毒和弹状病毒科的水疱性口膜炎病毒(VSV)十分相似,然而基因转录与复制的机制可能不同.仙台病毒与VSV有效的体外转录系统早已建立,相似的系统在MV中却难以建立,而且与这两种病毒不同,在MV感染的细胞内至今未发现游离的前导链.研究表明,MV的体外转录仅在寄主细胞质蛋白提取物存在下才能进行,这意味着MV RNA的转  相似文献   

11.
小麦小染色体的发现及其特殊PMC减数分裂Ⅰ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旗 《科学通报》1997,42(22):2433-2435
普通小麦(Triticum aestivum)有42条染色体,近年来在细胞质来源于无芒山羊草(Ae.mutica)、黑麦(Secale cereale)、偃麦草(Elytrigia elongata 2n=70和Agropyron glaucum 2n=42)的异质普通小麦中分别发现了小染色体(microchromosomes),在方穗小麦-黑麦(Triticum tauschi-Secale cereale)双二倍体(DDRR)中也发现了小染色体。这类小染色体均较亲本染色体小,具端着丝粒,载有促进结实基因或雄性不育恢复基因,现正在对其进行深入的遗传学研究。本文简要报道在普通小麦自花结实4D缺体中发现的一种小麦小染色体及其特殊减数分裂行为。  相似文献   

12.
张堃 《科学通报》1988,33(14):1101-1101
为了研究高等植物细胞质膜上的质子泵ATP酶的作用机理,需要纯化细胞质膜。Hodges等首先使用蔗糖梯度法纯化燕麦根细胞质膜,现在广泛地应用着。Lundborg等应用水溶性多聚体(PEG/Dextran)两相分配法纯化小麦根细胞质膜后,两相分配法在质膜纯化上逐步引人注意,被认为是一种优于蔗糖梯度法的方法。Lundborg等用两相分配法分  相似文献   

13.
解瑞立  万永芳  张彦  王道文 《科学通报》2000,45(17):1867-1873
山羊草属(Aegilops)是小麦属(Triticum)的近缘属之一, 山羊草属物种的种子中含有与普通小麦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HMW glutenin subunit)结构相似的贮藏蛋白, 通称为山羊草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 利用SDS-PAGE分析了4种多倍体山羊草物种所含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的组成, 之后又通过比较各种PCR扩增方法, 以偏凸山羊草(Ae. ventricosa)为材料建立了从多倍体山羊草物种基因组中扩增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编码基因的有效方法. 目前已从偏凸山羊草中克隆了两个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的编码基因, 氨基酸序列分析表明这两个基因分别编码1个x型和1个y型亚基.  相似文献   

14.
张作人 《科学通报》1965,10(4):358-358
近十年来,原生动物细胞学家常用变形虫做研究核质关系的材料。我们这次用棘尾虫原因如下:(1)棘尾虫不仅属于原生动物最高等的纤毛虫纲,而且属于该纲中最高等的腹毛虫目。(2)不仅细胞质的小器官有高度的分化,细胞核也有大核小核之分,而大核又有前核后核之分,所以对于核质间错综关系的试验、观察、分析、显然比其他动物是更好的材料(图1)。(3)前人研究棘尾虫嗜银系的困难,我们已经解决,因此对小器官的演化也有了明晰的观察。作者早在1931年就研究过同属的  相似文献   

15.
外源种质导入引发小麦表观遗传变异的MSAP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染色体工程将外源种质向小麦基因组转移的过程中, 可以诱发受体物种基因组结构及基因表达的广泛遗传变异. 本文以3个高代分离的小麦-黑麦姊妹易位系及其农艺亲本为材料, 应用GISH和AFLP技术分析其基因组结构与组成, 发现姊妹系材料基因组组成高度一致; 同其亲本相比较, 除1RS/1BL染色体易位外, 并没有表现出其他明显的基因组结构变异. 进一步的MSAP分析发现, 易位系材料发生全甲基化修饰的比例比小麦亲本(全甲基化, 16.37%; 半甲基化, 25.44%)明显上升(CN12, 20.15%; CN17, 20.91%; CN18, 22.42%), 而半甲基化比例则明显下降(CN12, 21.41%; CN17, 23.43%; CN18, 22.42%). 本研究共检测到29种不同类型的甲基化修饰模式, 其中13种类型(33.74%)的位点表现为超甲基化修饰, 9种类型(22.76%)的位点表现为去甲基化修饰, 而余下7种类型(4.07%)的位点甲基化模式变异未能明确界定. 从中分离了多条存在甲基化位点变异的DNA序列, 鉴定了多种小麦转座子序列、亚端粒重复序列以及单拷贝蛋白质编码序列.  相似文献   

16.
小麦茎秆结构和细胞壁化学成分对抗压强度的影响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0  
应用光学显微镜、紫外分光光度计和傅立叶红外光谱(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 FTIR)等技术, 对小偃54, 8602和小偃81三个不同小麦品种茎秆的形态、解剖特征和细胞壁化学组分与茎秆抗压强度相关关系进行研究. 在3个小麦品种茎秆结构的比较观察中, 茎秆外径、横切面上不同组织比例以及两种不同类型维管束的数目等参数均有很大差异. 化学组分分析显示, 小偃81的纤维素含量最高, 而木质素含量介于另外两个品种之间. 对茎秆抗压强度的分析表明, 小偃81的抗压强度最高. 最后通过对上述特征的相关分析揭示, 茎秆外径和壁厚之比、厚壁组织比例、单位面积上大维管束平均数目和纤维素含量是影响小麦品种茎杆机械强度的4个主要因素. 因此, 在选育小麦抗倒伏品种时, 应特别重视茎秆的上述4个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17.
蚕豆叶细胞质膜中红膜肽的免疫化学鉴定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王育东 《科学通报》1990,35(17):1328-1328
近年来的研究证明,红细胞膜上存在一个膜骨架系统,由红膜肽(spectrin)、连接蛋白(ankyrin)、带4.1蛋白和肌动蛋白(actin)等组成。最近在动物多种器官的细胞内也发现了膜骨架蛋白,特别是红膜肽的存在。我们在文献[3,4]中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方法分析了蚕豆叶细胞质膜蛋白的组成,并与人红细胞膜骨架蛋白作了比较。结果表明,蚕豆叶细胞质膜蛋白中的245和228 kD两种蛋白质可能即是人红细胞质膜上的红膜肽α和红膜肽β。本文目的在于用免疫化学方法鉴定蚕豆叶细胞质膜中的红膜肽,进一步证明植物细胞质膜中膜骨架的存在。研究结果表明,在植物细胞中确实存在着红膜肽α及β。  相似文献   

18.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丛枝菌根共生体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田长彦  石兆勇  陈志超  冯固 《科学通报》2006,51(Z1):115-120
调查了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中11科的23种一年生和多年生荒漠植物的菌根状况.结果表明,所调查的23种植物中,14种为菌根植物;5种为可能的菌根植物;其余4种为非菌根植物.不同植被类型和生活型的植物形成菌根的状况也存在差异:在灌木和一年生植物中菌根植物所占的比例都分别显著的低于多年生植物和草本植物中菌根植物所占的比例.根区孢子密度普遍较低(5个/20 g±~21个/20 g±)分离和鉴定到隶属于3个属的14种.AM真菌,其中球囊霉属(Glomus)10种,无梗囊霉属(Acaulospora)3种,原囊霉属(Achaeospora)1种.球囊霉属为优势属,Glomus deserticola和Glomus etunicatum为最常见种,其出现频度分别为77.4%和74.8%,相对丰度分别为14.4%和15.5%.  相似文献   

19.
中国植物区系的热带亲缘   总被引:38,自引:0,他引:38  
吴征镒 《科学通报》1965,10(1):25-25
中国有着一个极其丰富而性质复杂的植物区系。在植物学工作者二百多年的不断努力下,高等植物的属(包括裸子和被子植物)总数已经达到2,848个,分隶于292个科,还不计那些输入而被广泛栽培但尚未归化的种类。在所有已知的属的分布方面已经做了一些比较研究,因此,我们能够把它们分为15种分布类型,以供初步区系分析之用。在这些分布类型中,只有6个,即第10—15种,直接与本文所谈的问题有关,而其余,即第1—9种,则只有间接的关系。虽然如此,为了比较,所有这15种类型仍将分别加以叙述,  相似文献   

20.
NF-L蛋白在sf9细胞内表达能单独形成中间纤维样结构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陈建国 《科学通报》1995,40(16):1504-1504
神经丝(neurofilament,NF)是中间纤维的一种类型,组成神经丝的蛋白按其分子量的不同可分为NF-L,NF-M和NF-H三种,分别代表低分子量、中等分子量和高分子量神经丝蛋白.在体外,NF-L能单独装配成10nm纤维,而NF-M或NF-H则只有在NF-L或其它类型的中间纤维蛋白存在的条件下才能一起组装成纤维.当NF基因被转染到成纤维细胞表达时,NF蛋白三组分都能单独与vimentin一起组装成稳定的细胞质纤维网架.利用IF缺陷型细胞SW13进行转染试验的结果显示,与Ⅲ型IF蛋白亚基(如vimentin)不同,没有一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