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一年一度的世界诺贝尔奖评选是人们熟知的,但是不少人恐怕不太了解诺贝尔奖还有一个“姐妹奖”——伊格诺贝尔奖(IgNobel,又称搞笑诺贝尔奖)。在英文中,“Ig”有“卑贱”的意思,所以这个奖项表示自己无法与正式的诺贝尔奖相比。不过,它的来头也不小,设立这个奖的正是著名的哈佛大学,以及剑桥大学幽默科学杂志《不可思议研究年报》,它与真正的诺贝尔奖几乎同期颁奖。评奖要求是“不寻常、幽默、有想象力”。2004年,伊格诺贝尔奖已经迎来了自己的13岁生日。这次颁奖典礼于9月30日在哈佛大学礼堂内举行,获得本届大奖的是乡村音乐与自杀之间关…  相似文献   

2.
期末考试的前夜,哈佛大学男女学生200多人为消除考试压力,进行“原始尖叫”的裸奔活动。当地时间5月16日午夜,在美国哈佛大学校园内,全裸的200多名男女学生在草坪上奔跑,他们给该活动起名为“原始的尖叫”。  相似文献   

3.
<正>一种神秘现象在7亿1700万年前将地球变成了“雪球”。而差不多同时期,在如今从阿拉斯加到格陵兰岛之间的出现了密集的火山活动,而多年连续的火山爆发正是雪球效应的根源。火山喷发使大量气溶胶进入大气,导致地球温度迅速下降。哈佛大学自然科学教授弗朗西斯·麦克唐纳表示,“雪球地球和大规模火山爆发的同时存在绝非巧合,我们知道火山活动会对环境产生巨大影响,因此这两起事件间的联系是我们研究的重点。”哈佛大学的研究团队刚开始认为,玄武岩与大气中二氧化碳间发生的化学反应是导致该现象  相似文献   

4.
夏佩尔的科学哲学观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夏佩尔(Dudly Shapers,1928年5月27日—)是美国威克岛Forest大学哲学教授,美国“科学史和科学哲学研究会”成员。在哈佛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曾先后在俄亥俄州立大学、芝加哥大学、伊利诺大学和马里兰大学任教。1966年—1975年,他曾担任全美科学基金会主持的“科学史与科学哲学规划”特别顾问;1970—1972年担任“科学概念基础研究  相似文献   

5.
核心提示在诺贝尔奖奖项纷纷出炉之际,一年一度的“搞笑诺贝尔奖”也于当地时间10月5日晚的美国马萨诸塞州剑桥市哈佛大学揭晓。“搞笑诺贝尔奖”于1991年在美国创立,由剑桥市幽默科学杂志《不可思议研究年报》提供赞助,宗旨是“表彰那些不能也不应该被重复的科学研究”,让人们“先是大笑,然后开始思考”。◆医学奖按摩直肠止打嗝2006年“搞笑诺贝尔”医学奖颁给了美国田纳州杰克逊维尔市大学医院的弗兰西斯克·菲斯米尔医生和以色列海法市锡安医学中心的马杰德·欧戴医生,因为他们发明了一种匪夷所思的“按摩直肠止嗝法”。菲斯米尔医生和…  相似文献   

6.
科技论文是科学研究结果的一个重要载体,发表科技论文及其引用情况可以从一个方面折射一个科研单位的研究水平和学术影响力。本文对哈佛大学1973-2007年间发表的SCI论文以及在Nature、Science和Cell 3大学术期刊上发表的论文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哈佛大学发表的论文在数量上已具有相当的规模,并保持了稳步的增长态势:开展合作研究在提高哈佛大学论文数量和质量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哈佛大学在学科发展的主流方向上成果突出。本文结合我国高校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就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7.
《科学大观园》2005,(22):51
哈佛大学的研究人员断言,如果一个人天生痴呆,或者说有些弱智,那他便容易染上那些致命的病。哈佛大学的科学家从事这项课题研究已经有30多年的历史,直到现在才在《EpidemiologyandCommunityHealth》  相似文献   

8.
意大利热那亚大学物理学系科学史教授,研究开耳芬的主要权威贝龙(Enrico Bellon),曾写过一本《纸上的世界:关于第二次科学革命的研究》。该书的英译本(A World on Paper,Studieson the Second Scientific Revolution)于1980年在美国由MIT出版。哈佛大学物理学和科学史教授杰拉尔德·霍耳顿认为:“这是一本发人深省的、富有教益的著作。”  相似文献   

9.
认真理解哈佛大学校长德雷科·鲍克的“新世纪择业的三类法则”,或许能为你找工作带来帮助。心态法则德雷科·鲍克说:每一位求职者都希望能找到一个能发挥自己特长、待遇又很高的工作。然而在实际择业的过程中,这样两全其美的好事确实很难如愿。这其中的原因固然很多,但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求职者能否客观看待择业。  相似文献   

10.
正他叫威廉·菲兹西蒙斯,今年69岁,一位哈佛大学历史上任期最长的录取官。威廉生于普通的工人家庭,虽然哈佛大学距离威廉家只有15英里,可他却完全不知道哈佛到底是什么样子。上中学时,他从《世界图书百科全书》里,见到了词条——哈佛大学,"美国最古老的高等教育机构",有"丰富的资源"以及"来自全世界的教师和学生群体"。之后,从街坊邻居口中,他却听到了另一个版本:哈佛"从来不是为我们这种穷人而设立的东西"。他所就读的教会学校教师  相似文献   

11.
<正>癌症致命的原因之一是癌细胞能避开人体免疫系统的攻击,肿瘤也因此得以肆意生长和扩散。为此科学家尝试利用免疫疗法,诱导免疫系统对癌细胞发起进攻并建立持续的免疫抵抗机制,其中哈佛大学维斯生物工程研究所和哈佛大学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的研究者们就展示了一种新的方法。这是一种非手术注射的可编程生物材料,能够在人体内自发地组装成三维结构,对抗甚至帮助预防癌症和类似艾滋病的传染病。研究作者、维斯研究所核心成员、哈佛大学工程与应  相似文献   

12.
托马斯·库恩的《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自1962年末在美国出版以来,首先在西方世界“形成了一股世界性的热潮”,1970年,出版第二版,加了一个重要的“跋”。1975年,苏联出版了俄译本。中译本即将在我国出版。这里选载的,是该书的第八章。库恩原来是学理论物理学的。1947-1950年在哈佛大学当研究生时,兴趣转向科学史,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科学观。他认为,科学的发展必然会出现“科学革命”。当科学发展中出现“反常现象”愈来愈多,原有的理论、模式或“规范”无法解释时,就会引起科学的“危机”,最终导致“科学革命”,拋弃旧规范,提出新规范,使科学的面貌焕然一新,并引起世界观的改变。库恩的科学观在西方科学界和哲学界有广泛而持久的影响。为了实现四个现代化,迫切需要深入研究科学发展的规律。库恩的科学观和世界观在现代西方是有重要代表性的一家之言,值得我们研究。  相似文献   

13.
著名小说家科斯特勒与哈佛大学天文学与天文学史双料教授金格里奇曾就哥白尼的《天球运行论》一书“有人读”还是“无人读”提出了截然相反的观点。对二人的论据展开讨论,发现二人结论实际上是针对不同读者群体而得出的。以此为切入点,对16世纪《天球运行论》的流传情况进行讨论,并从不同层次对日心说的传播进行初步探讨;指出《天球运行论》一书由于自身的创新性和复杂性,不能与同时代的其他天文著作的销量相提并论,而且《天球运行论》一书的传播并不直接等同于哥白尼日心说的传播;16世纪的日心说得到了不同层次的人群不同方式的传播。  相似文献   

14.
中国古代数学的主要特征及其历史与现实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Ⅰ相对于同时代其他民族或地域的数学,中国古代数学有哪些显著的特征? 在世界数学发展的脉络乃至人类科学思维演进的长河中,中算家的思想、方法和成就占有何等位置? 在数学观念和成果日新月异的今天,中华古算为人们提供了什么样的启示? 在对这三个问题进行思考的时候,库恩当年阅读亚里士多德《物理学》时的奇妙经历一再地浮现在作者脑海:刚开始这位哈佛大学物理系研究生对书中那么多“明明荒谬之处”感到困惑,而当他一朝顿悟“可以从一开始就一贯采取另一种方式阅读”时,“这些困惑突然消失了。”现在让我们作一个假设:如果库恩当年读的不是亚里士多德《物理学》而是欧几里得《原本》,那么他还会先是遇到类似的困惑继而获得产生“不可通约性”(incommensurability)概念那样的灵  相似文献   

15.
"今后,拇指大小的设备就能存下整个互联网的信息。"该项目的首席研究员、哈佛大学遗传学家乔治.丘奇说。要说信息存储,没有一样比得过DNA。人们很早就觊觎我们自身的基因代码存储数据的潜力,但如何将信息编码进DNA遗传物质再如何解读出来,一直是个难题。不过近日,哈佛大学维斯生物工程研究所的一群研究人员尝试将一本大约有5.34万个单词的书籍编码到不到一沙克(亿万分之一克)的DNA微芯片中,连同文字一起的还有11张图片和一段Java程  相似文献   

16.
由美国幽默科技杂志《不可能的研究纪录》评出的2008年"另类诺贝尔奖"在哈佛大学颁出。世界各国科学家再次用新奇搞怪的研究课题让人们  相似文献   

17.
美国研究指出,人类和黑猩猩经过历时四百万年的复杂过程,才从同一祖先分化为两个物种;不过在分化后,人类的早期祖先仍和黑猩猩进行跨物种交配。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  相似文献   

18.
《中国基础科学》2000,(10):39-43
当代科学的迅速发展越来越依赖于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与融合。学科交叉是科学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增强科技创新的重要途径。生命科学-生物医学与其它学科的交叉是国际科学界的一种新的研究模式。一些国际著名的大学,如斯坦福大学、哈佛大学、普林斯顿大学、伯克利加州大学等,近年来都投巨资成立了跨越生物学、物理学、化学等多个学科的交叉科学研究所或研究中心,集中物理学科、化学家和生物学家等不同学科专家的智慧,以促进以生命科学为代表的学科交叉和渗透。在斯坦福大学,由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朱棣文教授倡导确定了“生物学交叉学科研究计划(Boi-X Program)”,并且为此建设了一座专门大楼(The Clark Center)。现将该计划的情况作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9.
由华南师范大学、哈佛大学哲学系、亚洲(澳门)国际公开大学、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主办的当代科学哲学与心灵哲学的交叉及前沿问题国际研讨会,于2010年12月14—17日在华南师范大学和澳门举行。参加本次国际研讨会的国内外专家学者和  相似文献   

20.
正在讲究团队合作的大科学时代背景下,这种"集体式的回归"显得弥足珍贵。因为他们8人曾经的共同身份——哈佛大学博士后。在他们看来,祖国就是强磁场,对这个国家没信心的人,是不会选择主动回国的,"‘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中国的发展势不可挡"。8人都曾在美国打拼十几年,并因为在哈佛大学"同一个楼道"里共事,而有了命运轨迹的第一次交集,这也让他们彼此熟悉,磨合出作重大选择时的信任和默契。而后,一人率先离职回国,触发连锁效应,另外7人接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