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施工期间高速公路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裂缝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施工期间高速公路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裂缝的发展规律,采用振动法实测了不同水泥剂量的水泥稳定碎石材料力学参数,根据实际的施工车辆荷载数据,运用Bisar3.0软件计算了基层层底拉应力,采用基于弹性地基板摩擦约束的收缩开裂模型分析了基层干缩裂缝间距,结果表明:水泥稳定碎石7 d劈裂强度值要大于现行沥青路面设计规范推荐值;在相同水泥剂量条件下,底基层采用二灰土的基层层底最大拉应力远小于开裂间距大于底基层采用级配碎石的基层;当底基层采用级配碎石时,基层水泥剂量应大于3.0%,施工车辆重量不宜大于35 t;随着水泥剂量的增大,水泥稳定碎石干缩应变、干缩系数先减小后增大,而基层开裂间距先增大后减小,并在水泥剂量为3.5%时干缩应变和干缩系数最小,基层开裂间距最大。  相似文献   

2.
为环保利废,试验研究利用加筋铁尾矿用于道路基层施工。选择合适的水泥剂量制成的水泥稳定铁尾矿作为半刚性基层材料,向水泥稳定铁尾矿中加入聚丙烯纤维,制成水泥稳定加筋铁尾矿,在提高其强度、改善其性能的同时,降低水泥的用量。试验结果表明:混合料水泥剂量3%,聚丙烯纤维0.3%可满足高速公路和一级路的底基层、二级及二级以下道路的基层和底基层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为环保利废,试验研究利用加筋铁尾矿用于道路基层施工.选择合适的水泥剂量制成的水泥稳定铁尾矿作为半刚性基层材料,向水泥稳定铁尾矿中加入聚丙烯纤维,制成水泥稳定加筋铁尾矿,在提高其强度、改善其性能的同时,降低水泥的用量.试验结果表明:混合料水泥剂量3%,聚丙烯纤维0.3%可满足高速公路和一级路的底基层、二级及二级以下道路的基层和底基层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马孝英 《汉中科技》2011,(4):48-49,4
本文结合作者的施工经验,阐述了水泥稳定粒料路面基层(底基层),施工,并从原材料试验、配合比设计、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等方面分析了影响水泥稳定粒料路面基层(底基层)的施工质量的因素,提出施工注意事项及质量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5.
为分析轴载和层间粘结程度对水泥路面荷载应力的影响,在基层和面层之间设置了反映层间粘结程度的接触单元,进而建立了车辆荷载作用下的水泥混凝土路面三维数值模型。利用模型分析了:1)标准轴载下层间粘结状态对水泥路面面层和基层应力的影响;2)轴载对水泥路面荷载应力的影响。结果表明:1)随着层间粘结程度增加,水泥路面板底拉应力减小,基层底拉应力增加,但基层底拉应力不大;2)随着轴载增加,水泥路面板底拉应力增加。随着粘结程度增加,板底拉应力增长速率越来越低;3)在超载条件下,综合考虑荷载应力和温度应力,层间完全粘结更有利于水泥混凝土路面板承载。  相似文献   

6.
为减少生态破坏,降低环境污染,循环利用公路路面旧料,水泥稳定冷再生底基层技术应运而生并逐步在公路工程中得到应用,文章结合实践介绍了水泥稳定厂拌冷再生基层和就地冷再生基层施工的技术原理、材料、设备要求及施工工艺,提出了推广应用的技术性建议,以期为同类项目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小议水泥稳定碎石基层骨架密实结构配合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克学 《科技信息》2011,(7):I0263-I0263,I0216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具有强度高、稳定性好以及刚度大等特点,因而被广泛应用。本文主要阐述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混合料原材料控制,骨架密实结构配合比设计方法,结合配合比在施工中的实践为依据,然后提出工程合理建议级配,理论联系实际,提出优化配合比设计的几个途径。  相似文献   

8.
文章依托京台高速公路蚌埠至合肥段改善工程,充分利用既有道路底基层石灰稳定土,对水泥再生石灰稳定土配合比设计方法进行研究.通过室内原材料检验、不同水泥剂量击实试验、强度试验以及稳定性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水泥再生石灰土与典型半刚性材料具有类似物理特性,其路用性能较好,适用于高速公路底基层.  相似文献   

9.
文章以合肥绕城高速公路陇西至路口段应急工程为例,通过水泥稳定冷再生底基层的设计应用,达到循环利用公路路面旧料目的 ,以期为同类项目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蒋军玲 《科技信息》2010,(27):356-357
G045天水-巉口公路(以下简称天巉公路)是连霍国道主干线在甘肃境内的重要组成路段,全线按汽车专用二级公路标准建设,路基宽度12米,路面设计结构为:面层为11cm沥青混凝土,基层为20cm水泥稳定砂砾,底基层为17-22cm水泥石灰土。  相似文献   

11.
邓矜蓉 《科技资讯》2007,(14):37-38
通过做水泥粉煤灰稳定碎石龄期、温度、掺量与无侧限抗压强度和劈裂强度关系的试验,认为只要施工控制到位,这种底基层和基层的设计形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合徐高速公路(南段)是北京至福州主干道的重要地段,是安徽省第一条沥青路面高速公路。路面结构设计:4cm厚AK~16I上面层,5cm厚AC~25I中面层,6cm厚AC~25I下面层,35cm厚水泥稳定碎石基层,20cm厚石灰土底基层。1.底基层材料性能要求作为基层与路基的连接层,底基层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一方面,它将基层传来的荷载应力通过自身一定的强度和刚度传入土基,并由于半刚性基层材料的刚度小,使荷载扩散能力也相应的较小,其底基层所受的荷载应力仍然会较大。所以在底基层设计时,抗压强度应作为一个重要的控制指标。另一方面,底基层须防止地下水或…  相似文献   

13.
王文娟 《工程与建设》2012,26(5):690-692
水泥稳定粒料基层因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和整体稳定性、耐久性和抗冻性以及与路面结合好的特点,而广泛应用于修筑高等级公路路面的基层(底基层),但由于设计、施工、养护等诸多环节的技术处理不善,容易产生收缩裂缝等病害,从而成为严重影响水泥稳定粒料路面基层质量的一个关键性问题,该文就水泥稳定粒料产生裂缝的成因及控制措施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4.
水泥稳定就地冷再生是指在改建或大修旧路过程中,经过翻挖回收、破碎、筛分,并加入适量的水泥稳定剂,在常温情况下重新拌和,形成具有一定路用性能的再生混合料,用于铺筑路面基层或底基层的整套工艺技术。冷再生是一种利于环保和节约能源的道路维修方式。以实际工程为研究背景,提出了一些水泥稳定就地冷再生的设计技术参数,为广大同仁在冷再生设计时提供参考,促进该技术的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酒颂华  杨东丽 《科技资讯》2011,(28):124-124
本文介绍了高级路面基层、底基层水泥稳定粒料类水泥剂量的测定原理及步骤,并提出了工地实际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16.
为解决装配式水泥混凝土道面应用中灌浆层的优选问题,设计了灌浆种类、板底粗糙程度、灌浆厚度和基层结构四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试验方案,开展了竖向静态和疲劳加载试验以及侧向加载试验.结果表明:板底粗糙程度对灌浆层与面层粘结性能影响最大,灌浆种类对灌浆层与基层粘结性能以及道面结构承载性能影响最大;经疲劳加载后,面层的中性面会出现不同幅度的上移,挠度和压力与疲劳加载次数的关系曲线呈现出剧烈变化、线性变化和稳定3个阶段;侧向荷载作用下,高强无收缩灌浆料(CGM)与基层的粘结性能最好,侧向荷载与上层结构位移满足二次多项式关系.当灌浆材料为CGM、板底光滑、灌浆厚度为2.0 cm、基层结构为12%水泥稳定土时,道面灌浆层的粘结性最好.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原材料试验、配合比设计、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等方面分析了高等级公路水泥稳定碎石砂(砂砾)路面基层(底基层)的施工工艺,提出了注意事项及质量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8.
基于中国半刚性基层水泥混凝土路面的使用经验,通过增加柔性联接层对现有路面结构进行改良,从而改善半刚性基层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受力状态.利用有限元方法,建立加铺柔性联接层的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的3D有限元模型,对不同联接层材料模量和厚度情况下的路面各结构层进行力学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半刚性基层自身变形随联接层厚度增加而递减,面层变形基本不受影响;水泥混凝土面板板底最大拉应力随联接层模量的增大逐渐减小,而半刚性基层和联接层层底拉应力逐渐增加;以上各结构层的变形能力和力学性能随联接层厚度和模量变化而变化的规律,为确定联接层合理的层厚和材料参数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9.
许全喜  陈剑鑫 《科技信息》2009,(13):296-296
目前.水泥稳定碎石这种结构在二级以上干线公路及高速公路上.作为路面基层得到了广泛应用,但随之也出现了一些问题。这种结构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水泥稳定碎石裂缝反射到油面,逢雨雪天气,雨水通过反射裂缝进入底基层或下底基层,在车辆荷载的反复作用下,底基层或下底基层白灰土方或二灰土上形成泥灰浆.随之反射裂缝处出现唧泥病害。随着病害的发展,水泥稳定碎石出现沉陷、碎裂,最终油面出现沉陷、坑槽.严重影响了道路的使用质量。  相似文献   

20.
潘建雨 《科技资讯》2007,(18):32-33
近年来市政道路基层中引入水泥稳定碎石,水泥稳定碎石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和板体性、水稳性以及抗冻性等优点,已被广泛用于修建高速公路及市政道路路面基层或底基层.虽然其优点很多,使用范围也比较广泛,但是若对其特点了解不足,施工质量控制不好,就不能充分发扬其长处,甚至会留下工程隐患,造成严重的后果.笔者以这几年对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实践认识,浅谈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