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陶敬贤 《广东科技》2014,(12):149-150
为了进一步提升长汀的水土保持水平,寻找理想的水土保持生物资源,对长汀县圭龙山自然保护区的植物资源进行了调查,为长汀的水土保持提供依据。结果表明:长汀县圭龙山共有维管束植物116目,226科,1323种,占整个保护区种子植物科总数的34.51%,属总数的11.64%,种总数的5.74%。且药用植物587种、纤维植物72种、材用植物108种、园林绿化植物154种、食用植物94种、鞣料植物53种、油料植物92种、香料植物58种、蜜源植物105种。区系分析表明长汀县圭龙山自然保护区适合发展亚热带植物。在对保护区植物多样性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切实可行的保护对策,从而为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为了有效地保护万木林自然保护区内的能源植物资源,制定科学的开发利用对策,对万木林自然保护区的能源植物资源状况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1.万木林共有种子能源植物145种隶属于50科,98属,占整个保护区种子植物科总数的37.9%,属总数的19.0%,种总数的14.5%;2.油脂植物(71种)〉纤维植物(53种)〉淀粉植物(16种)〉高糖植物(14种)〉树脂植物(4种);3.区系分析表明万木林自然保护区适合发展亚热带能源植物。  相似文献   

3.
宁陕自然保护区既是秦岭大熊猫保护区群的东缘地带,又是秦岭大熊猫保护区群向东延伸的纽带,为秦岭大熊猫保护区群最有保护价值的保护区之一.阐述了宁陕自然保护区生物资源状况、建立的重要性及大熊猫的种群状况、社区经济概况和机构设置及管理情况,并提出了保护区存在的问题及具体的保护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4.
秦岭大熊猫主食竹的分类学研究(Ⅱ)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为理清秦岭地区大熊猫最集中分布的陕西佛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及陕西周至县老县城自然保护区大熊猫主食竹的种类和分布区域。方法采用常规的植物分类学研究方法,通过大量的野外调查、室内标本鉴定、查阅有关标本室的标本及文献资料考证,对所采集的标本进行分类学研究。结果这两个保护区内共有野生禾本科竹亚科植物3属、5种,其中巴山木竹Bashaniafargesii和秦岭箭竹Fargesia q inlingensis为该区域内分布面积最大的竹种。结论在这两个保护区内,巴山木竹和秦岭箭竹是大熊猫最主要的主食竹种,龙头竹Fargesia dracocephala和华西箭竹Fargesia nitida次之。为进一步研究大熊猫主食竹种提供了基本的资料依据。  相似文献   

5.
大熊猫国家公园的设立对濒危物种保育和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提出了新的要求,但随着人为活动的增多,外来物种获得了更多进入自然保护区及其周边地区的机会,可能会威胁到濒危物种保育和生物多样性保护。以大熊猫国家公园秦岭片区的陕西长青和太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分析了自然保护区及其周边地区外来植物的入侵现状,以及人为活动对外来植物扩散的潜在影响等。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内共有外来植物156种,分属于42科、122属,其中外来入侵种共48种,隶属于17科、37属,占外来种总数的30.77%。恶性入侵类和严重入侵类分别有9种和14种;外来植物的种类数和个体数均与本地植物物种的丰富度、均匀度、辛普森多样性指数和香农-威纳多样性指数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外来种的种类数与海拔、离人类活动中心点的距离之间也呈显著负相关关系。研究结果暗示随着人为活动等干扰的加剧,研究区域已经遭受到较高程度的外来植物入侵,且这些外来植物已对本地群落的物种多样性产生了显著负效应。综上所述,应及时采取措施防控外来入侵生物,以减少其对大熊猫国家公园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濒危物种保育产生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6.
壶流河湿地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壶流河湿地自然保护区是山西省人民政府2007年批准建立的省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山西省广灵县东南部,39°38'6"~39°46'16" N,114°14'39"~114°24'57"E,主要保护对象为国家濒危动植物(包括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鹳、白尾海鵰、大鸨和金钱豹等以及国家二级保护植物--野大豆)和壶流河流域湿地生态系统.保护区总面积11234 hm2.据调查,壶流河湿地自然保护区有陆栖野生动物22目51科174种,其中两栖爬行类6科12种,鸟类34科132种,薯类10科29种.野生种子植物共有745种,隶属于354属79科,其中裸子植物2科2属4种,被子植物67科352属741种(双子叶植物65科289属626种,单子叶植物12科63属115种).主要植被类型有20个群系,最后,针对壶流河湿地自然保护区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保护和管理的科学对策.  相似文献   

7.
缙云山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区系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缙云山自然保护区拥有长江中上游保存较为完好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其种子植物区系具有以下特征:区内有种子植物166科803属1 565种,其中野生种子植物达139科550属1 023种;科、属组成的优势现象明显,含10种以上的优势科有23科,所含属、种数分别占总属数和总种数的56.36%和62.85%,含5种以上的19个优势属所含的种数占总种数的15.74%,这些科、属在该区系组成中占明显的主导地位;区系地理成分复杂,热带成分优势明显,体现了由热带性质向温带性质的过渡性特征.缙云山在种子植物物种数量及分布区类型上都较为丰富,植物区系起源古老,并就该保护区植物资源的保护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
甘肃博峪河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区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博峪河自然保护区位于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县西部和陇南市文县的西北部,是以保护湿地生态系统和大熊猫及其栖息地为主的自然保护区,总面积91 712 hm2.在调查和参考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本区种子植物区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保护区有种子植物1 092种,隶属于497属,116科,其中裸子植物4科10属20种,被子植物112科487属1 072种(双子叶植物101科408属901种,单子叶植物11科79属171种).种子植物区系特征为:①区系组成复杂,类群丰富;②温带性质明显;③ 起源古老,并兼有年轻成分;④过渡性和交汇性明显;⑤优势科明显,单种属和少种属较多;⑥中国特有种丰富;⑦与西南、华中、华北植物区系联系紧密.  相似文献   

9.
作者于2001年3月,采用潘文石等建立的数学模型法,对长青保护区26条样线进行了调查,并与1988年以来的调查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显示,1988—1997年,长青保护区大熊猫年均增长1只,1997—2001年年均增加2只,2001年3月监测结果为109只,大熊猫种群数量变化趋势处于稳定期;大熊猫种群数量不仅受自身生物学特性的限制,而且受到迁出(周边地区天保工程)、取食竹子生物量、环境容纳量的影响;长青保护区的建立和天保工程的启动,为区内、外大熊猫栖息地的自然恢复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但是区内6 000 hm2的人工林,高海拔2 515 hm2的竹林函待恢复和改造;大熊猫数据库的建立,为大熊猫种群数量与分布变化趋势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2002—2003年,分季节对四川米亚罗自然保护区的鸟类资源进行调查,结合保护区2004—2007年的鸟类监测资料,确认保护区有鸟类210种,分属于14目40科.以留鸟和夏候鸟为主,占总数的88.1%.从185种繁殖鸟的区系上看,有东洋界成分106种,古北界成份59种,广布种20种,分别占繁殖鸟总数的57.3%,31.89%和10.81%.保护区有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鸟类5种,Ⅱ级重点保护鸟类20种,我国特有种16种.雉类和画眉类比较丰富.  相似文献   

11.
四川百里峡省级自然保护区植物资源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进一步掌握四川百里峡省级自然保护区植物资源的现状,对保护区植物资源进行调查,结果表明:自然保护区共有野生维管植物150科,682属,1 429种.其中蕨类植物22科,44属,74种;裸子植物8科,17属,24种;被子植物120科,625属,1 319种.维管植物科数占四川省的64.66%,全国的41.21%;属数占四川省的42.32%,全国的20.20%;种数占四川省的15.32%,全国的4.88%.保护区有国家Ⅰ级保护植物7种,国家Ⅱ级保护植物13种,此外还有现被列为世界级极危植物—崖柏.种子植物区系共有15个类型和18个变型.植物区系温带性质明显,热带成分也占一定的比例,具有温带向热带过渡的特征.植物区系具有一定的古老性.保护区植被划分为3个植被型组,8个植被型,24个群系.  相似文献   

12.
山西泽州猕猴自然保护区位于山西省太行山南端的晋城市泽州县境内,地理坐标:35°28′18″~35°28′39″N,112°59′8″~112°58′59″E,总面积937.75hm2,是以猕猴、金钱豹和原麝及以森林生态系统为主的省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内共有维管束植物122科454属867种(含变种)。其中蕨类植物16科19属29种;种子植物106科435属838种,包括裸子植物3科4属6种,被子植物103科431属832种。主要植被类型有22个群系。野生动物有有27目73科232种,其中两栖爬行类有4目9科22,鸟类16目48科174种,哺乳类7目16科36种。其中国家Ⅰ级重点保护3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4种,山西省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7种。此外,依据泽州猕猴自然保护区的现状和问题,提出了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管理的科学对策。  相似文献   

13.
运城湿地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运城湿地自然保护区总面积86861hm^2,包含河口(内陆)湿地、河流湿地、湖泊湿地、水库湿地、沼泽湿地和草甸湿地等,是山西省惟一的湿地自然保护区,有着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运城湿地自然保护区分布的植物有98科、357属、782种(含变种),约占全省植物总种数的27.6%,其中苔藓植物9种、9属、16种;蕨类植物6科、6属、13种;种子植物83科、342属、753种,在种子植物中有裸子植物1科、1属、1种;被子植物82科、341属、752种,此外已查明的藻类植物有26科、54属、155种,植被类型有41个群系,运城湿地自然保护区内分布有鸟类239种,隶属17目44科,鸟类中属于国家Ⅰ级重点保护的9种,属于国家Ⅱ级重点保护28种,兽类22种,分别隶属6目12科,两栖动物有12种,隶属1目5科,爬行动物共有19种,隶属3目7科,鱼类有52种,隶属6目9科,昆虫有437种(包括亚种),隶属13目108科,浮游动物计有84种,最后,分析了运城湿地自然保护区湿地生物多样性受威胁的原因,提出了湿地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14.
山西历山自然保护区植物资源丰富,经过调查研究,初步统计该保护区有种子植物964种(含变种67),隶属于491属123科.分析了历山种子植物的科型、属型、种型及其经济用途,对该保护区种子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5.
对陕西牛背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鱼类物种多样性进行了调查 ,采集标本 5 0 0余号 ,经整理分属 2目 3科 7属 7种 .调查得出 :由于该地区地处秦岭南北 ,岭南为长江水系 ,岭北为黄河水系 ,南北共同分布的鱼类仅有一种 ,为拉氏鱼岁 ,占总数的14 .2 8% .长江水系 4种 ,占总数的 5 7% .黄河水系 2种 ,占总数的 2 8.6% .另外发现自然保护区的鱼类种类较少 ,秦岭以南的汉江水系鱼类区系属长江中上游鱼类区系 .秦岭以北的渭河水系鱼类区系主要为黄河中上游鱼类区系 ,其中有高原鱼类区系成分 .在调查中 ,首次发现了秦岭细鳞鲑在石砭河的分布 ,这也是其至今在秦岭分布的最东端 ,在动物地理演化分布上具有重要科学价值 .对于秦岭细鳞鲑提出了以建立自然保护区为主的一系列保护对策 .  相似文献   

16.
对舜皇山脊椎动物多样性进行了研究,发现该保护区内有脊椎动物22目51科99种,其中以爬行动物种类最丰富,为3目8科28种,其种数占我国爬行动物总数的7.4%。以鱼类的种数最少,仅3目7科13种,其种类仅占我国鱼类总种数的0.46%。研究表明,物种的多样性与该保护区的植被类型、气候条件及地形地貌有关。加强对保护区的管理及有计划地改造植被是提高保护区内脊椎动物多种多样性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7.
对甘肃民勤连古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药用两栖类、爬行类动物资源进行了初步调查研究。调查研究结果表明,保护区药用两栖类、爬行类动物资源2纲3目4科7种,其中,药用两栖类动物1目1科2种;药用爬行类动物2目3科5种,均被列为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动物。此次调查进一步明确了甘肃民勤连古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两栖类、爬行类动物资源的种类、生态特点和药用价值,并提出了今后的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8.
松山自然保护区计有兽类6目15科29种。以古北界动物种类为主,占72.4%;东洋界种类占27.6%。保护区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暖温带,是南北喜湿动物类型相互渗透的窗口。保护区兽类主要分布于中低山区的灌草丛和阔叶林生境中。以秩次相关系数评价保护区资源兽类相关显著。  相似文献   

19.
”SOS、SOS……,紧急呼叫!我是长青自然保护区苍耳沿哨所,这里发现一只受伤的大熊猫,伤情严重不能行走,十万火急请求援助!”哎呀,“国宝”受伤了,那可牵动人心,快快加入救援队,我们去抢救大熊猫!  相似文献   

20.
2002年1-5月我们对广东连平县黄牛石保护区的兽类进行了调查,共记录到兽类7目12科20种,东洋型14种占70%;南中国型3种占15%;古北型3种占15%.其中国家I级保护动物1种;II级保护动物2种;“三有”动物7种,说明该地区物种珍稀程度较高.翼手类共记录到3种,占所有物种总数的15%;啮齿类有9种,占种数的4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