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一株产紫杉醇真菌发酵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研究了在一株产紫杉醇真菌的发酵培养中,初始糖浓度、碳源、氮源和前体饲喂对生物量和紫杉醇合成的影响。结果表明,一定氮源和前体饲喂对紫杉醇产量提高有显促进作用。在发酵过程中补加糖也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2.
用组织研磨涂布法对中国红豆杉中产紫杉醇的内生真菌进行分离,得到45株内生真菌;通过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手段对一株产紫杉醇的菌株Tax-4进行鉴定,其结果为黑团壳属(Massaria)。表明从中国红豆杉中分离得到了一株产紫杉醇的黑团壳属内生真菌,丰富了产紫杉醇内生真菌的资源。 相似文献
3.
一株产紫杉醇的内生真菌的分离及产物鉴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云南红豆杉树皮中分离得到内生真菌M11,经液体、固体发酵,用薄层层析法对该真菌的培养物、菌丝体提取物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菌株M11能合成抗癌药物紫杉醇 相似文献
4.
从植物分离产紫杉醇的内生真菌的研究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将生于秦岭地区的中国红豆杉树皮中分离得到的一株内生真菌,在马铃薯培养基中进行发酵试验,用薄层层析、薄层扫描检测。分析结果表明这株真菌能合成紫杉醇,高效液相色谱技术测定其紫杉醇含量约为14.20μg/L。 相似文献
5.
从曼地亚红豆杉树皮中分离得到1株链格孢属(Alternaria sp.)内生真菌MF5.初期马铃薯葡萄糖(PD)培养基液体培养结果显示,MF5的发酵产物中检测到的紫杉醇质量浓度约为0.58 mg/L.为了提高MF5发酵产物中紫杉醇含量,考察添加CuSO4、茉莉酸甲酯(MeJA)、赤霉素(GA3)和红豆杉浸出液对MF5产... 相似文献
6.
实验以丝状真菌为出发菌株,采用玉米水解液为培养基质进行深层发酵培养,探索了不同糖度、氮源、温度、pH值和发酵时间等参数对丝状真菌产油脂的影响。实验确定最佳工艺参数为:玉米水解液13°Bx,2.4%NaNO3为氮源,3%玉米浆,pH值为5.5,26℃下发酵培养61h,油脂得率13.69%,菌体生物量19.45g/L。微生物油脂中主要含有16碳和18碳系脂肪酸,利用气相色谱法分析微生物油脂的脂肪酸组成如下:棕榈酸(17.16%),棕榈油酸(1.63%),硬脂酸(1.87%),油酸(58.37%),γ-亚麻酸(12.44%),α-亚麻酸(6.22%)。 相似文献
7.
以紫杉醇产生菌的发展酵菌丝为原料,提取、纯化紫杉醇、以(乙酸乙酯:丙酮=4:1)混合溶剂 提取,所得浸膏经两次硅胶柱层析,两次(甲醇-水)重结晶,获得纯度为99%的紫杉醇纯品。经UV、IR、MS,^1HNMR鉴定,结构正确。 相似文献
8.
一株产木聚糖酶菌固体发酵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对黑曲霉发酵产木聚糖酶的条件进行了研究,并探讨了黑曲霉发酵的产酶模式.以麸皮和玉米芯质量比7:3混合后作为碳源,含0.15%的硫酸铵为无机氮源,物料与水分的比为1:1.5,培养温度28~30℃,培养基起始pH值为4.8,接种量为4%(107个/mL),外加吐温-20±0.05%,发酵时间为72h,用10倍培养基的自来水,40℃摇床浸提1h,木聚糖酶活可达650.45U,为木聚糖酶固体发酵的工业化生产和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10.
11.
论述了在100L啤酒生产设备上,分别用大米与蔗汁为辅料生产啤酒的对照试验,通过考察两种辅料所得麦汁的主要成分,对两种麦汁的外观发酵度、可发酵浸出物、酵母利用还原糖和α-氨基氮的情况、酒精生成量及双乙酰等发酵参数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酵母在添加蔗汁辅料的麦汁中能正常发酵,所得啤酒的各项理化指标均符合国家标准GB4927.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分离自乐清湾红树林的1株海洋真菌(真菌#34)液体发酵产淀粉酶的条件.结果表明,最优培养条件为:培养时间95 h、培养温度30℃、起始pH值5.8、盐度1(即天然海水);最优培养基配方为:淀粉3 g、麸皮14 g、酵母膏6 g、KH_2PO_4 0.5 g、MgSO_4·7H_2O 0.4 g、海水1000 mL.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菌株紫红曲霉No.1-18-54液态发酵生产红色素的培养基配方,通过对比实验和正交实验,得其最佳液体培养基配方为:大米粉9%,硝酸钠0.2%,磷酸二氢钾0.1%,硫酸镁0.2%. 相似文献
14.
红豆杉细胞培养生产紫杉醇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综述了近年来红豆杉细胞培养生产紫杉醇的研究进展, 包括红豆杉细胞培养生产紫杉醇的代谢调节、无机盐、植物生长调节因子、糖分及其它因素对红豆杉细胞生长和紫杉醇生产的影响等.着重介绍了前体饲喂、添加抑制剂和添加诱导子对红豆杉细胞生长及紫杉醇生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CoA产生菌诱变育种及摇瓶发酵条件。以产氨短杆菌(Brevibac-terium ammoniagenes)AS1.844为出发菌株, 经单菌落分离获得了 BS1.844菌株,再经过紫外和 NTG诱变,获得了对 TMTD具有抗性的 CT400变异株, CoA产量为 535 u/mL,比原亲株提高了 269%。实验了不同的培养基组分,获得了最适培养基。采用两步补料法能显著提高 CoA产量,比原一步补料提高 33%。不加热提取工艺能有效降低色素含量, CoA得率略有增加。实验选用了 4种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以 CPC对积累 COA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6.
不同条件对黑木耳液体深层发酵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得到更多的发酵产物,采用单因子分析和正交实验,对黑木耳深层液体发酵的条件进行了优化研究,并得到了适合液体发酵的最佳条件搭配,即接种量8%,初始pH 5.0,培养温度28℃,摇床转速160 r/min.实验结果表明:在这些条件搭配下进行黑木耳深层发酵,所得的生物量和总多糖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17.
南方红豆杉茎叶解剖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文章采用解剖学方法对南方红豆杉[Taxus mairei(Lemee et Levi.)S.Y.Huex Liu]的茎叶进行了观察和分析,描述了茎叶结构的解剖特征,为南方红豆杉的引种栽培提供了解剖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一种竹寄生真菌的分离鉴定及其有效成分发酵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乐山峨边县采集了一种竹寄生真菌,经过形态比较、菌丝特征的显微观察、组织切片和孢子的显微观察,以及其有效成分的比较,鉴定为竹黄(shiraiabambusicola)。其菌丝分离纯化后,以大米及马铃薯汁为基础培养基,分别研究了温度,pH值,碳源,氮源,水份等对该菌在固态条件下产Bei醌化合物的影响,并用正交实验选择了固态发酵的最佳培养条件:每kg基础培养基(大米)中添加硝酸铵20g、麦芽糖50g和马铃薯汁1200mL,温度26℃,自然pH值下,每克菌丝Bei醌类化合物的产量可达到2.4色价。 相似文献
19.
对硫酸盐还原菌产亚硫酸盐还原酶的发酵工艺条件进行了研究,主要内容包括碳源、氮源、温度、起始pH、装液量及发酵周期等.通过单因素实验研究表明,以可溶性淀粉为碳源,以尿素作为氮源,选C∶N比为1∶3,在初始pH 7.0的条件下,接种量为5%,装液量为1∶3,35℃摇床培养42h,酶活力可达到16.2U/mL.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