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梳理了美日欧重构稀土供应链的行动,分析了重构的动因和可能性,识别了重构对中国稀土产业发展的影响,分析表明:(1)目前,通过重构稀土供应链,美日欧已初步建成了独立于中国的稀土资源供应链体系;(2)重构的理论依据在于保持美日欧在稀土高端应用领域的比较优势,现实依据在于保障美日欧等国稀土产业供应安全,因此重构稀土供应链是美日欧的一项长期战略;(3)在重构稀土供应链的影响下,美日欧陆续恢复对稀土矿的开采,稀土供给格局发生较大变化并逐渐走向多元化,中国稀土资源供应优势地位正逐渐降低;(4)根据稀土永磁材料的产量和新能源单车所耗钕铁硼磁材2种方式,预测到2030年稀土需求将达60多万t,而供给仅为35万t,远不及稀土的需求量,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该缺口会越来越大。因此建议:(1)充分利用国内国外2种资源、2个市场,建立多元化稳定的稀土供应格局;加大稀土供应满足市场需求,稳定稀土原材料价格,提高资源掌控力和资源保障力;(2)延伸产业链,塑造国际竞争新优势,规划稀土重点应用领域,加大稀土高端材料及其应用领域的研发力度,实现技术突破,破解稀土产业“低端锁定”困局;(3)加强稀土产业链、政策链、创新链的深度融合,提升中国稀土全产业链竞争力。  相似文献   

2.
《创新科技》2012,(9):6
<正>2012年8月8日,第四届中国包头·稀土产业(国际)论坛在内蒙古包头市召开。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苏波出席开幕式,并做了题为"增进了解,加强合作,实现稀土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主题演讲。苏波强调,保护资源与环境是稀土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使命。中国作为世界最大的稀土生产和出口国,多年来以占全球23%的储量供应全球90%的市场需求,为世界做出了  相似文献   

3.
7月14日,中国商务部部长陈德铭表示,并不担心世界贸易组织(WTO)对中国限制稀土出口采取裁决措施。陈德铭是在第25届中欧经贸混委会后表达上诉观点的,他认为,由于进行了有效沟通,中国目前并不担心WTO对中国采取裁决措施。  相似文献   

4.
中国是世界上稀土资源占有量最大的国家,也是国际市场上最大的稀土输出国.中国以30%的世界储藏量供应着世界稀土市场95%以上的份额.长此以往,会给我国带来难以避免的资源和环境生态问题.  相似文献   

5.
《世界知识》2013,(22):12-12
世界贸易组织争端解决机制专家组10月下旬完成的中期报告裁定.支持美国、日本和欧盟针对中国稀土出口限制政策违规的诉求。这意味着.中国在备受关注的稀土案上最终可能败诉。  相似文献   

6.
我国作为世界稀土资源供应的主要国家,但却对稀土定价缺乏与其作为主要供应商相匹配的影响力,文章主要分析了我国对稀土定价缺乏影响力的原因,并为提高中国稀土商品定价影响力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随着科技的发展,信息产业的崛起,曾不为人知的稀土元素渐渐被人们熟知。尤其是在美国量化宽松政策下的全球通货膨胀时期,稀土价格更是一路上涨,世界各国纷纷加大对稀土的重视程度,加速制定有关稀土的产业扶植政策。简要介绍了中国的稀土现状,阐述了各国的稀土产业政策。  相似文献   

8.
谌南平 《江西科学》1990,8(2):55-64
一、稀土应用梗概我国稀土储量极其丰富,现已探明的稀土占世界储量的80%,居世界首位.特别是南方离子吸附型中、重稀土矿属世界罕见.我国稀土工业始于50年代.三十多年来,国家对稀土的开发和应用一直很重视,目前已建立了一支数量可观、具有综合攻关能力的科研、设计、生产技术队伍,并已形成从采选、分离、提取到应用开发的完整稀土产业体系.稀土氧化物1988年年产量为29600t,超过美国的17000t,成为第一生产大国;稀土用量达6000t,占世界稀土总用量的第二位.从我国稀土消费领域的比率(表1)可以看出,冶金是稀土消费大户,其稀土消费量在各行业中占据主要地位.  相似文献   

9.
马国川 《世界博览》2009,(14):15-15
近期,关于矿产进出口的新闻报道共同的焦点是:中国稀土占据着众多的世界第一,其储量占世界总储量的53.5%,稀土产量最高时曾经占到全球的96%以上。但是无序开发和价格竞争却使得稀土资源被大量低价出口。  相似文献   

10.
“中东有石油,中国有稀士”是邓小平同志生前对我国稀土产业的战略性概括。大力发展我国稀土产业,在目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将概括我国稀土产业现状,探讨其发展对策。一、我国稀土产业概况储量大且分布集中目前,全世界已探明的稀土储量的90%分布在我国。其中,我国97%的储量集中在内蒙古的包头。科研生产发展迅速我国从50年代起,组建了以包头稀土研究院为骨干的稀土科研队伍,并且用了3O年的时间,使我国的稀土科研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80年代以来,我国不仅是世界上第一稀土资源国,而且成为第一生产国和第一消费国。稀土矿…  相似文献   

11.
对我国稀土材料产品进行了概述,并与世界水平进行了对比,阐述了国内外稀土材料发展状况和存在的问题,对发展稀土新材料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
 中国科学院院士徐光宪是中国稀土化学的奠基人之一,他建立并发展了稀土串级萃取理论与工艺优化设计,为中国稀土工业获取高纯度的单一稀土元素作出贡献,实现了中国稀土产量的飞跃,被国际稀土界称为“中国冲击(China Impact)”。通过徐光宪对其进行稀土萃取分离研究与应用的自我回顾,反映了科学家、政府和企业在稀土分离研究、分离工艺和稀土产业的发展等领域扮演的不同角色,稀土萃取分离研究在本土取得创新的方式,以及稀土产业缺乏专利保护遭遇的困境。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富铈稀土对碳钢热浸镀铝合金组织及耐腐蚀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稀土含量为0.1%.0.5%范围内随着稀土含量的增加热浸镀层组织均匀,当稀土含量超过0.5%时扩散层厚度明显减小,稀土含量0.3%的热浸镀层具有最好的组织,并且在酸性介质腐蚀条件下具有最好的耐腐蚀性。含0.3%稀土的热扩散层的耐腐蚀性比纯铝提高2~3倍。  相似文献   

14.
稀土在农业上的应用及其发展前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稀土在农业上的应用及其发展前景李存雄,孟德斌我国稀土资源居世界首位,贵州的稀土储量也居全国各省前列。如何开发利用这种资源是目前紧迫的研究任务。稀土农用是合理利用的重要途径[1]。稀土及其配合物对植物的作用机理,虽然还没有弄清其全部过程,但是,它对植物...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稀土的概述,提出了稀土产业未来的发展方向.我国的稀土企业可以积极地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建立经贸合作关系,进一步扩大稀有稀土功能材料的采销和科技创新的合作,从而打造"中国第一、世界一流"的稀土合作典范.  相似文献   

16.
2014年12月6—7日,由中国科协主办、中国稀土学会承办,主题为"稀土资源开发与功能材料发展"的第37次中国科技论坛在上海召开。工业和信息化部稀土办公室副主任史瑞庭、华东理工大学原副校长卢冠忠、稀土材料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黄小卫、虔东稀土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龚斌担任本次科技论坛的学术召集人。来自政府部门、稀土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生产企业的140余名代表与会。  相似文献   

17.
21世纪人类共同面临着能源紧张、环境恶化和资源短缺等重大挑战,迫切需要探索高效节能、环境友好的新型磁性多功能材料.随着中国和世界经济发展对稀土需求的快速增加,中国稀土资源的压力逐渐加大.大力开展稀土磁性多功能材料的探索和研究,是充分发挥稀土战略资源重要作用,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需要.  相似文献   

18.
中国稀土开发现状1.中国稀土的国际背景稀土资源在全球分布广泛,大约有34个国家拥有稀土储量。其中,亚洲14个国家、欧洲6个国家、非洲10个国家拥有稀土资源,南美洲的巴西和大洋洲的澳大利亚也拥有丰富的稀土矿藏,北美洲的美国和加拿大探测出稀土储量。稀土作为一种不可再生的战略性资源,随着其在新能源、航天航空、电子信息等高端技术领域应用的日益广泛,全球围绕稀土的争夺进入白热化。如,日本与越南、印度、蒙古、哈萨克斯坦及吉尔吉斯斯坦等5个国家合资兴建稀土企业;马来西亚也正建造稀土加工  相似文献   

19.
5月13日~14日,在中国计量学院举行的第七届全国稀土发光材料学术研讨会上,来自加拿大、新加坡、日本、台湾,以及中国大陆的270余名稀土发光材料领域专家、学者和企业家带来了当前国内外稀土发光材料  相似文献   

20.
对柠檬酸稀土饲料添加剂生产中的酸度,原料比,温度,沉淀条件等进行了研究,经测定,有机稀土饲料添加剂中稀土氧化物的含量为40.7%(〉35%)对动物有害的元素Pb,Hg,Cd,As的含量分别小于20,0.5,1.0,3.5μg/g。对动物的急性毒理实验及蓄积性实验证明,该产品无毒,无残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