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利用电阻-温度曲线测量、金相观察及X射线衍射等方法研究了Cu-Zn-Al合金热弹性马氏体稳定化的机理,认为Cu-Zn-Al合金热弹性马氏体稳定化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原子组态由有序向无序、马氏体结构由M18R向晶格常数的N9R转变过程,这一过程是由马氏体国有的分解趋势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2.
改进型XC502低压甲醇合成催化剂的制备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采用离子掺杂价态补偿原理及正交试验方法,在三组份Cu-Zn-Al低压甲醇合成催化剂中添加适量的IVB族和VB族金属氧化物助剂,研制五组份多促进的Cu-Zn-Al-M1-M2的甲醇合成催化剂XC502.实验结果表明,在5.0MPa、240℃的条件下,XC502催化剂耐热前的活性比Cu-Zn-Al催化剂高约10%,耐热后高约29%;XRD和DTA表征显示,XC502催化剂前驱态含绿铜锌矿[(Cu,Zn)(OH)2(CO3)]和孔雀石[(Cu2(OH)2CO3]构型的组份较多,分散度较好.这与XC502型催化剂具有低温高活性和较好的热稳定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为了降低汽车铝质热交换器钎焊温度,防止高温软化,研究了一种钎焊温度比Al-Si钎料低的Zn-Al-Cu钎料.着重讨论了微量Cu含量对Zn-Al钎料熔点、强度、钎焊性能等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Zn-Al系钎料中加入微量的Cu,对钎料熔点无影响,其熔点均在三元合金共晶温度373.5℃左右;微量Cu在Zn-Al系合金中形成以Zn为基的含有铝和铜的η相(富锌相)固溶体及含锌和铜的β相(富铝相)固溶体,提高了Zn-Al系钎料的强度、硬度,但使其延伸率降低.该合金完全能替代Al-Si系钎料用于汽车热交换器的钎焊,焊接温度可降低200℃左右,可以防止因炉温偏高造成铝质热交换器钎焊时的高温软化现象.  相似文献   

4.
Cu-Zn-Al合金马氏体在稳定化过程中的反常浮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电阻温度曲线测量、记忆效应测量、金相观察、X射线衍射等方法研究了Cu-14.5%Zn-7.1%Al合金热弹性马氏体稳定化过程.发现在马氏体稳定化过程中除马氏体晶格常数a与c增大,b减小,a/b→0.866,β→90°外,尚存在马氏体浮凸、逆向记忆效应及马氏体电阻增大等现象.根据马氏体相变晶体学对上述现象进行了分析,认为马氏体稳定化是一个类似于贝氏体转变的扩散型切变转变,它可看成是β1→M转变的继续.  相似文献   

5.
CO2加H2合成甲醇反应中CuO/ZnAl2O4催化剂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制备条件对CO2加H2合成CH3OH反应中CuO/ZnAl2O4催化剂的性能及ZnAl2O4尖晶石形成的影响。采用XRD、BET、TPD和FT-IR等测试技术,对催化剂晶相结构和表面物种进行了深入分析。结果表明,沉淀方法对催化活性具有重要影响;NaCO3沉淀剂最有利于ZnAl2O4尖晶石的形成;Zn/Al摩尔配比为0.23/0.38时,尖晶石形成最为完整,活性最好。经TPD和FT-IR测试,  相似文献   

6.
ZA27合金熔炼     
1ZA27合金的化学成分及机械性能表1ZA27合金的化学成分主要成分%杂质含量<%AlCuMgZnFePbCdSn25-282.0-2.50.01-0.02余量0.100.0040.0030.002表2ZA27合金的物理性能σbMPaσaMPaδs%HB密度g/380-441365-3722.5-1190-1255.02材料准备表3炉料合金元素的标准名称牌号标准铝锭A1997或A1996GB1196-83锌锭Zn-0或Zn-1GB470-83镁锭Mg99.95GB3499-83铜Cu-1GB466-82中间合金AlCu-50GB87535-88ZnCl2二级以上GB1625-79变质剂自制3工装准备燃油坩埚炉一台;WRN-120EU-2测温仪一台;天平一架;其它炉炼工具自制。4熔炼及熔炼过程控制ZnAl27合金的熔炼与传统的有色合金熔炼过程无大的区别,其基本过程大致分为:准备(炉料、设备和工具)、加料、加热熔化、精炼变质、炉前检验和浇注六大步骤,较传统合金熔炼多了一道变质处理工序。其中熔炼过程温度的控制,精炼剂的脱水,合金的变质处理,回炉料的加入量等对合金的机械性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整个熔炼过程则紧紧围绕...  相似文献   

7.
ZA27合金熔炼     
1ZA27合金的化学成分及机械性能表1ZA27合金的化学成分主要成分%杂质含量<%AlCuMgZnFePbCdSn25-282.0-2.50.01-0.02余量0.100.0040.0030.002表2ZA27合金的物理性能σbMPaσaMPaδs%HB密度g/380-441365-3722.5-1190-1255.02材料准备表3炉料合金元素的标准名称牌号标准铝锭A1997或A1996GB1196-83锌锭Zn-0或Zn-1GB470-83镁锭Mg99.95GB3499-83铜Cu-1GB466-82中间合金AlCu-50GB87535-88ZnCl2二级以上GB1625-79变质剂自制3工装准备燃油坩埚炉一台;WRN-120EU-2测温仪一台;天平一架;其它炉炼工具自制。4熔炼及熔炼过程控制ZnAl27合金的熔炼与传统的有色合金熔炼过程无大的区别,其基本过程大致分为:准备(炉料、设备和工具)、加料、加热熔化、精炼变质、炉前检验和浇注六大步骤,较传统合金熔炼多了一道变质处理工序。其中熔炼过程温度的控制,精炼剂的脱水,合金的变质处理,回炉料的加入量等对合金的机械性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整个熔炼过程则紧紧围绕...  相似文献   

8.
用示差扫描量热法和电阻测量研究高温时效对Cu-Zn-Al-Mn合金相变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刚制备的试样在第一次升温的DSC测量发一在130℃附近有一个放热峰,该峰可能与正交晶系的9R贝氏体形成之前溶质原子产生析出有关。  相似文献   

9.
热处理对CuAlNiMnTi形状记忆合金相变滞后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电阻法、金相分析、电镜分析及X射线衍射等研究了热处理对CuAl-NiMnTi形状记忆合金相变滞后(Af—Ms)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淬火合金时效处理时,相变点急剧下降,时效初期相变滞后明显增大,后趋于稳定.淬火合金600℃中温处理时,相变点下降,相变量减小.而热弹性马氏体相变类型则从I型转变到Ⅱ型,然后再转变到I型;伴随着热弹性马氏体相变类型的变化,相变滞后开始降低,然后增加.这是因为时效处理时析出NiAl基相,中温处理时析出a相所致.  相似文献   

10.
晶粒取向和物相组成的电子背散射衍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用扫描电镜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9附近所进行的初步研究工作。这些工作表明,2H马氏体的基面由母相的一个{220}p面转变而来,一个自协作马氏体片群内的A、B、C、D4个变体由母相的不同的{110}p面转变而来。用EBSD技术可测出它们之间的取向关系。EBSD技术所提供的结构信息与X射线能谱分析提供的化学成分信息相结合使微区物相鉴定的结果更为可靠。发现Al62.5cU25F12.5合金的铸  相似文献   

11.
绿色荧光蛋白基因mgfp4在水稻愈伤组织中的瞬时表达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采用基因枪方法将适用于高等植物的绿色荧光蛋白基因mgfp4转化到水稻愈伤组织之中,获得高效瞬时表达,在荧光显微镜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到强烈绿色荧光。绿色荧光蛋白mGFP4生色团形成迅速,转化4h后就能观察到绿色荧光,并且持续时间较长,2d后才基本消退。  相似文献   

12.
13.
滇西兰坪盆地的形成及演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滇西兰坪盆地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漫长且复杂的历史过程 ,由洋盆→洋陆转换→陆内盆地→盆山转换等过程。根据盆地充填和造山带特征 ,讨论兰坪盆地的演化历史及盆山对应关系。通过对兰坪盆地地质资料综合分析 ,可将兰坪盆地及周缘造山带的演化历史分为三个阶段 :兰坪地块形成阶段 ;陆内盆地演化阶段 ;盆山转换及推覆构造形成阶段。  相似文献   

14.
采用熔铸重力浇注在铝液中直接加入裸体石墨的方法,工艺简便,成本低,易于推广生产.但要用这种方法生产出综合性能良好的石墨-铝硅复合材料并非易事.其中添加某种元素既促使有利的石墨-铝硅复合材料界面反应的形成,又阻止石墨飘浮,减少偏析,使材料的综合性能得到提高是很关键的问题之一.而且,这种添加元素在工业上使用的价格又要比较低廉.本文从复合材料都存在界面反应的问题入手,找到了一种综合性能良好的添加元素M.  相似文献   

15.
通过室温拉伸、摆锤冲击、光学及扫描电镜研究了QT(淬火+回火)工艺对实验钢晶界比例、晶粒尺寸、碳化物析出情况及强韧性的影响,并对其变体的分布及组合方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回火温度的升高,实验钢强度逐渐降低,塑性逐渐提高;450T和500T钢断口为准解理型断裂,贝氏体板条间析出的碳化物及较低比例的大角度晶界使得冲击韧性较差;而600T和650T钢断口为韧窝断裂,组织中大角度晶界的比例增加,有效地阻碍了裂纹的扩展.变体分析表明,450T钢变体组合方式介于Bain group和CP(close packed)group之间,而600T钢变体之间呈现较明显的CP组合方式,同一CP group内的变体取向差较大,偏折了裂纹传播路径,提高了低温韧性.  相似文献   

16.
<正>本文探讨了森林分类的原则、依据和方法,提出两个分类方案:(1)森林的群落分类法,以森林的群落学特征为依据;分类系统分五级,即森林型、森林群系组、森林群系、森林群丛组及森林群丛。(2)森林的综合分类法,分类系统为两级,即第一级以森林的主要用途为依据;第二级以群落建群种为依据。通过讨论比较,认为综合分类法较为合适。  相似文献   

17.
《格萨尔》在其千年传唱中产生了大量的异文本,对异文现象及异文本进行学科阐释已经是一个迫在眉睫的课题。借鉴"本事"及"本事迁移"理论对《格萨尔》的版本延承关系进行划分和梳理,为研究《格萨尔》生成机制和传承模式提供了一个不可或缺的理论视域。  相似文献   

18.
运用多粒子模拟程序(PIC),对初始分布为K-V分布的离子束中的单离子在束晕控制前后进行模拟跟踪,结果发现,单个离子的运动虽然复杂,但大体可以分成两种类型.其中一类与束晕的形成关系密切.采用非线性反馈控制法,可以将这类离子的运动限制在核区内,因而使束晕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19.
实验得到 CuZnAl 合金在热弹性马氏体相变时体积膨胀,但从点阵常数的变化来看应为体积收缩.应用马氏体相变晶体学表象理论(WLR 理论)并考虑到马氏体变态间的自协调效应,导出相变时体积变化率与点阵常数的数学关系.计算值与实验值能很好地吻合.  相似文献   

20.
用定量的计算方法来模拟碳酸盐台地的二维地层空间,可以预测储层分布,调整井和地震资料的解释,在盆地前期勘探资料不足的情况下,检验勘探方案及估计地层的基本控制因素。该文首先对模拟的数学方法作了详尽的推导及合理假设,提出了碳酸盐台地模拟的主控因素,并将这些因素与数学方程对应起来;其次,对模拟的各主控因素分别加以讨论,明确它们在地层模拟中的地位,检验其对地层几何形态及岩性控制的作用;最后,通过不同参数下的模拟实例,进一步证明其正确性。同时在模拟出的图形中,可以清晰地看到层序地层学中提出的一些地层要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