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 毫秒
1.
西辽河流域油松人工纯林种群生长规律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标准地调查基础上,结合树干解析,对西辽河流域土石山区和黄土丘陵区水蚀严重坡面人工种植的油松纯林种群进行了生长进程分析和枝叶生物量估算。  相似文献   

2.
以北京松山国家自然保护区内油松天然林和人工林为研究对象,根据冀北地区的油松生物量与胸径的关系,利用树木年轮宽度计算出过去33年中两种林分的生物量和生产力动态,并用当地的气候因子(温度与降雨)与生产力做相关分析,经多元逐步回归,得到了气候因子与生产力的回归方程。结果显示:①该地区油松天然林和人工林生物量分别从1980年的50.52 t/hm2和7.74 t/hm2增长到2013年的173.23 t/hm2和114.49 t/hm2,33 a中平均年净生产力分别为3.72 t/(hm2·a)和3.23 t/(hm2·a); ②气候分析表明两种林分乔木层生产力与气候因子均有密切关系:单月气候因子中上年8月温度、当年2月温度和当年6月降雨与油松天然林乔木层净生产力显著正相关; 当年5月降雨和当年1、2月温度与人工林显著正相关。研究表明,松山地区油松天然林乔木层生产力年际变化主要受5—7月降雨和年均气温的综合影响,人工林则更多受1—4月平均气温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甘肃武都五凤山林区油松人工林的生物量和生产力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甘肃武都五凤山林区35a生油松人工林的生物量和生产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林区的生物量为114 613t/hm2,净生产力为12 917t/hm2·a;乔木层生物量为113 046t/hm2,净生产力为11 825t/hm2·a,叶面积指数(LAI)为13 0843t/hm2,叶的净同化率(NAR)为0 796t/hm2·a,属于较高生产力水平.  相似文献   

4.
利用采自宝天曼自然保护区的一组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 Carr.)树轮样芯,根据树木年轮学的基本方法测量油松样芯的年轮宽度并交叉定年,通过生长变化率的大小对生长释放事件进行了判定.结果显示77.78%的油松有过一次以上的生长释放事件,平均每棵油松的释放次数为4.6次;随着油松年龄的增长,林窗逐渐开放,油松生长释放次数逐渐增多,不同年龄段31~40 a、41~50 a、51~60 a、>60 a的油松,平均每株释放次数分别为1.6、3.6、4.6、11.3次;不同年龄的油松在1969和1999年左右出现了较大的生长释放事件.  相似文献   

5.
6.
兴安落叶松天然林单木高生长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31株解析木数据,利用Logistic方程和4参数的Richards方程拟合了兴安落叶松天然林优势木、平均木和被压木高生长模型,经检验,模型均在0.01水平上显著。对林木年龄(A)、胸径(D)、树高(H)、活枝下高(h1)、死枝下高(h2)进行相关性分析后,发现D、H、h1、h2等在0.01水平上有显著正相关,所拟合的活枝下高和死枝下高的模型在0.01水平上显著。研究表明:Logistic方程较4参数的Richards方程对兴安落叶松高生长的拟合效果好,它们对优势木、平均木和被压木高生长拟合所得模型的R2分别为0.829、0.758、0.807和0.771、0.668、0.824。以Logistic方程对优势木和被压木的拟合效果较对平均木的好。对优势木高生长模型精度检验发现,实测值与理论值无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7.
对褐家鼠体长,体重,尾长,后足长和耳长的生长规律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潞安矿务局沁水林场油松人工林不同立地条件下高生长,基径及生物量的研究,结果表明(1)用5年高生长段作为反地条件优劣与否的指标是合适的。  相似文献   

9.
黑里河油松种子园子代测定生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黑里河油松子代林的调查结果表明,试验林家系形状间差异达显著水平,统计分析后选择出7302、7429、7443三个优良家系,其树高、胸径、材积三项指标分别比对照高出4.13~10.01%,8.51~22.4%和23.9~52.6%。通过早晚相关分析证明,子代林营造后第五年进行早期选择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0.
营养液对油松生长初期酶活性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两年生油松为实验材料,分析研究了0.52g·L^-1,1.30g·L^-1,2.60g·L^-1 3种营养液处理及清水对照对油松生长初期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处理2可明显增加根和叶SOD酶活性以及根和茎PPO酶活性的水平;处理3可明显增加根SOD,PPO酶活性和叶PPO酶活性的水平;处理4可明显增加茎SOD酶活性的水平。总之,营养液处理可增大油松苗木体内SOD,PPO酶活性作用的整体水平。  相似文献   

11.
对辽宁油松松针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和鉴定,测得松针挥发油的含量为1.7%.用GC/MS法从油松松针挥发油中分离并确认出22种化学成分;用峰面积归一化法通过HP-59970C化学工作站数据处理系统得出各化学成分在挥发油中的百分含量.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油松花粉对雄性幼年小白鼠睾丸发育及精子生成的影响.并与睾酮组和正常对照组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油松花粉具有类似睾酮的作用,可促进睾丸的发育及精子的生成,油松花粉作为营养保健品开发,儿童不宜服用。  相似文献   

13.
兰州油松松针挥发性成份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对兰州产油松松针的挥发性成份进行提取,采用GC/MS方法对提取的挥发性成份进行了分离、鉴定,共鉴定了20个化学成份.  相似文献   

14.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对兰州产油松松针和松皮的挥发性成份进行提取,采用GC/MS方法分离、鉴定了松针20个化学成份,松皮42个化学成份.  相似文献   

15.
河南省石人山自然保护区落叶阔叶林群落生态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采用法瑞学派植被生态学的研究方法,在确定群落最小面积的基础上,设置典型样地,研究了石人山自然保护区锐齿栎林、栓皮栎林、短柄枹林、山杨林等落叶阔叶林的生境特征和群落的基本生态学特征,为自然保护区管理和植物群落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提供了科学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陕北黄土高原油松人工种群结实与更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野外调查和室内试验,调查了陕北黄土高原半干旱、半湿润地区油松人工种群的结实特性、种子生活力、幼苗更新和生长状况等基本特征,分析影响油松人工种群生殖及更新的因素,确定了油松人工种群的天然更新边界.结果表明八个地区的油松都具有结实能力.对不同地区种子生活力和发芽率测定表明地区间差异不显著.由北向南,随年降水量的增加,油松球果长、宽、单果种子数、种子长、宽、千粒重逐渐增加.有活力种子的数量可以满足天然更新的需要.北部地区,种子落地后不能萌芽成苗,中南部地区种子落地后能萌芽成苗,但只有南部地区幼苗幼树生长良好,林下更新有效.影响油松人工种群更新的环境因素分析表明降水最是最主要限制因素.油松人工种群天然更新分界线应该在年降水量550 mm的等降水线左右.未来油松人工林培育应立足于降雨量大于550 mm的南部湿润半湿润地区,半干旱地区不宜再扩大油松人工林面积.  相似文献   

17.
油松遗传多样性研究的ISSR—PCR体系优化与初步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油松基因组DNA为模板,对影响ISSR-PCR的主要因素进行研究,建立了适宜于油松的ISSR-PCR优化体系及扩增程序;并采用lSSR标记对山西灵空山和陕西洛南2个油松种群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分析,同时将此结果与使用RAPD标记的研究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在20μL反应体系中,模板DNA、Mg2+、dNTPs、Taq DNA聚合酶和引物5种主要成分的最适浓度分别为40 ng、2.5 mmol·L-1、0.20 mmol·L-1、1 U和0.5 μmol·L-1.扩增程序为:94℃预变性5 min;94℃变性30s,最适温度(54~56℃)退火45s,72℃延伸2min.共计35个循环;循环结束后72℃延伸7min,4℃保存.山西灵空山和陕西洛南2个油松种群的Nei's遗传多样性分别为0.3520和0.3514,前者的遗传多样性显著高于后者(P<0.001).使用ISSR标记与RAPD标记所获结果基本一致,但是lSSR标记优于RAPD标记.  相似文献   

18.
采用法瑞学派植被生态学的研究方法,在确定群落最小面积的基础上设置典型样地研究了石人山自然保护区油松 锐齿栎混交林、油松 短柄枹混交林等针阔叶混交林的生境特征和群落的基本生态学特征,为自然保护区管理和植物群落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提供了科学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本文讨论一类向量值泛函在障碍约束下的极小化问题,得到了此类问题有界解之存在性和部分正则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