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4 毫秒
1.
重吟《昌谷集》,深知“李贺诗很值得一读”。他的作品构思新颖,想象丰富,意境奇特,气势磅礴。李贺善于运用神话传说创造出瑰丽的诗境,很有浪漫主义色彩;又特别善于运用史实典故讽刺抨击时政,极富现实主义气氛。李贺诗歌有独到的比喻,  相似文献   

2.
李贺是中唐时期颇负盛名的诗人,创造了大量不朽诗篇。在李贺现存的240余首诗歌中,近150余首或多或少地涉及声音描写,形成了丰富的声音景观。这些声音一旦与特定自然环境、身世遭遇结合,不仅产生深刻的情感内涵,而且在诗歌意境营造以及艺术表达方面都发挥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3.
诗人食指被誉为朦胧诗的先驱,是一代知青的诗歌代言人。《相信未来》是其代表作,写于1968年。在讲授这首诗歌时,我引用了教参上的一些资料,告诉学生江青说这首诗歌是“灰色的”。  相似文献   

4.
唐代著名诗人李贺,字长吉,唐皇室后裔,才华横溢,其诗继承《楚辞》的浪漫主义精神和南朝乐府弦歌的传统,形成奇崛幽峭、浓丽凄清的独待风格。不幸,他英年早逝。或说他活了二十四岁,见李隐《李长吉小传》(“长吉生二十四年”)、《旧唐书·李贺传》(“卒时年二十四”);或说他二十七岁死,见沈亚之《序诗送李胶秀才》(“贺名溢天下,年二十七官卒奉常”),杜牧《李长吉歌诗叙》(“贺生二十七年死矣”)、《新唐书·李贺传》(“年二十七”)。沈亚之为李贺好友,所说当为可信。且李贺所作《南园十三首》之四诗有“二十未有二十余”之句,窥其意,亦可证明他超了二十四岁。《旧唐书》误袭《李长吉小传》之说,而至《新唐书》时已订正。关于李贺之死,《李长吉小传》有一段记述:  相似文献   

5.
古典诗歌的宠儿——典故在古典诗歌构成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典故,就是诗文中引用的,从前人著述、神话传说、历史故事中提炼出来的,较典型地表达某种经验或观念的词语。诗歌中的典故与一般意义上的典故又有所不同,体现为言意兼重,注重融会与创新。同一个典故在不同的诗人手里又会有不同方式的组合和运用。  相似文献   

6.
我国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一生写了大量的通俗诗歌,被誉为“大众诗人”。《陶行知全集》(四)诗歌卷中收集了作者从一九一八年至一九四六年期间写的六百六十八首诗歌(不包括译诗)。最近通读了他的诗集,感到他是一位出色的大众诗人,又感到各种版本的“现代文学史”没给陶诗一席之地,这不能不说是遗憾的缺漏。郭沫若曾经说过;“陶行知  相似文献   

7.
自从毛泽东同志《与陈毅同志谈诗的一封信》发表以后,全国各地报刊上发表了大量的评论李贺诗歌的文章。这些论文,对李贺诗歌在艺术上取得的成就,作了一些新的研究和探索,从而把李贺诗歌的研究,大大地向前推进了一步。但对其诗歌在艺术上的缺点则注意不够和探讨较少,对其大醇中的小疵缺乏必要的分析和批判。诚然,李贺在诗歌艺术上取得了较高的成就。他崛起于诗歌百花齐放的中唐时代,在元(稹)白(居易)、韩(愈)孟(郊)、张(籍)王(建)、刘(禹锡)柳(宗元)争雄的诗坛,不为其中任何一个流派所范围而能独树一帜,他在艺术上独创的成就与探索的勇气,都是  相似文献   

8.
《黑暗中的鸫鸟》(又译作《暗夜画眉》,)是哈代诗歌中较为有名的一篇,同时也是哈代关于自然的诗歌中,最受评论界关注的一首诗。这首诗欢乐与忧伤并存,反映了处于世纪之交的诗人哈代迷茫、苦闷的情绪。诗歌体现了哈代的悲观主义倾向以及他对人类命运的忧患意识。而诗歌主题的深化得益于韵律的巧妙安排与意象的运用。  相似文献   

9.
屈原的“楚辞”对中唐诗人李贺有深远的影响。这同李贺与屈原有相似的人生经历和遭遇有关。李贺对屈原的“楚辞”诗歌艺术既有自觉的借鉴、传承,又有超越。这在诗歌形象,诗歌语言,修辞和结构等几个方面有充分的体现。  相似文献   

10.
清代伊犁将军志锐存有一首杂诗《鸡卜》,其中涉及到我国古代的四种占卜方式,即蓍草卜、龟甲卜、鸡卜和羊骨卜。通过这首诗歌,可以看出这些占卜方式在西域流传与应用情况。同时,可确定此诗歌的内容是写西域少数民族进行占卜的诗歌,而不是一首简单描述少数民族娱乐的诗歌。  相似文献   

11.
余光中强调"纵的继承",李白诗歌是其重要的取法对象,而余氏向李白致敬的代表作是《寻李白》、《戏李白》、《念李白》(论文称之为"李白三部曲"),因此先运用修辞学"引用格"知识,地毯式地分析"李白三部曲"对李白诗歌的引用情形,其次运用意象学知识,以"典故意象"的角度切入,探究出"李白三部曲"对于李白诗歌不仅有所继承,更有所开创,其中探讨"复合意象"和"主意象"时,还辅助运用了章法学、文法学知识。从这样的考察中可以发现:"李白三部曲"从古典中镕铸现代文学的新生命,这才是"纵的继承"的真正精神,"李白三部曲"可说是一次非常精彩的示范。  相似文献   

12.
李贺的《马诗二十三首》是一组颇有特色的咏物诗 ,具有寓意精警、寄托遥深 ,构思奇巧、用典灵活 ,炼字炼意、深沉执着等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13.
本文运用训诂学方法对《读鲁迅旧诗小札》一书中对鲁迅几首诗歌的释义提出质疑。  相似文献   

14.
今年四月廿八日,《文学报》刊载了一篇《艾青写〈大堰河〉》的短文,文中说:“一九三二年,中国诗坛上发表了一篇轰动一时的诗歌《大堰河》。这是诗人第一次用艾青这个笔名发表的诗作。”笔者认为这一看法与客观实际很难吻合,值得商榷。 一九三二年,著名诗人在左联刊物《北斗》上发表的第一首诗是《会合》,不是《大堰河》。同年七月,反动当局以莫须有的罪名将诗人逮捕入狱。在狱中,他写了不少的诗歌,带自传性质的长诗:《大堰河——我的保姆》就是其中的一首,发表的时  相似文献   

15.
从李贺诗集中《潞州张大宅病酒遇江使寄上四十兄》《酒罢张大彻索赠诗时张初效潞幕》等诗,我们得知李贺曾经有潞州之行。朱自清先生《李贺年谱》、王礼锡先生《李长吉评传》、周阆风先生《诗人李贺》等著作以及今人的许多著述,均以为是“至潞州依张彻”。这种说法是十分值得怀疑的。因为我们知道韩愈在《故幽州节度判官赠给事中清河张君墓誌铭》一文中说张彻“家贫,妻子常有饥色”。大家都知道,张彻到潞州是为人作幕僚;作幕  相似文献   

16.
被后世冠以"风余"、"诗母"之称的《古诗十九首》,堪称"风骚"之后中国诗歌史上又一座诗歌艺术的丰碑。内容多写离别感伤、游子思乡、人生苦短、失意沉沦,其语言率真,情感温婉。这些充满感伤和愤慨的悲咏,又恰恰体现着那个时代失意士人难以割舍的忧生忧世情结。  相似文献   

17.
《雪夜林边驻足》内容寄寓遥深,富有象征意味,以会话式的语言见长,并运用传统的诗歌格律,集中体现了弗氏诗歌之特色,本文从内涵、语言、形式等方面对这首诗作了评析。  相似文献   

18.
清人王琦《李长吉歌诗汇解》是多种李贺诗注本中较为详明的一种,1958年,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又将它和姚文燮的《昌谷集注》、方扶南的《李长吉诗集》批本汇编成《三家评注李长吉歌诗》,后来出版的几种李贺诗注,无不参酌、采撷王注,如叶葱奇《李贺诗集》、林同济《李长吉歌诗研究》(载《中华文史论丛》第五十六辑),刘衍《李贺诗校笺证异》、沈惠乐《李贺诗选注》(《李贺及其作品》上海古籍出版社)。笔者多年来研习李贺诗,陆续发见王琦《汇解》中疏漏、错讹的问题,写成《王琦〈李长吉歌诗汇解〉补笺辨正》一文,收入拙著《唐音…  相似文献   

19.
英译《元曲一百五十首》是中国大陆地区第一个比较完整的、较大规模的元散曲英译本,是辜正坤教授在其诗歌鉴赏五象论指导下的翻译力作。通过解读《元曲一百五十首》英译本了解本书译者的诗歌翻译理论和翻译原则在翻译实践中的运用,进而感受元曲翻译中视、音、义、事、味五象共融的翻译实效,由此来探讨辜先生在诗歌可译与不可译的揣度中寻求到的平衡,及其对于诗歌翻译理论与元曲翻译实践之间的互补互构。  相似文献   

20.
李贺诗歌的荒诞诗风主要表现为以下方面;1、运用移情手法,赋予物以人的思想感情,借物抒情,托物言志;2、借助大胆的想象,构造非凡的艺术境界;3、精思妙构,创造出犹如童话、寓言般的艺术世界;4、写子虚乌有的虚幻的神的世界;5、通过夸张、扭曲、变形的手法来写梦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