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党风问题,党同人民群众密切联系的问题,是关系到党生死存亡的问题。中国共产党历来都十分重视与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这是党区别于其他党派的根本标志,也是中国革命和建设取得胜利的关键所在。在现阶段,进一步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克服各种脱离群众的弊病,大力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密切党同群众的联系,对于加强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团结一切可以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推进党的作风建设,核心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我们党最大的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必须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党的基层组织处在工作一线,直接同群众打交道,担负着宣传群众,组织群众,团结带领群众完成各项具体工作的重任,在群众的心目中很大程度上代表着党的形象。因此,基层党的建设搞得好不好,基层领导干部作风扎实不扎实,有没有凝聚力和战斗力,关键在于是不是真正树立了群…  相似文献   

3.
徐彦章 《太原科技》2003,(5):9-9,11
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核心问题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执政党一定要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密切联系群众,坚持走好群众路线,坚决反对官僚主义、倾听群众的呼声,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等方面论述了加强党风建设的核心是密切联系群众,从根本上反对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在实际工作中把党的方针、政策落在实处。  相似文献   

4.
邓小平的群众观包含丰富的思想内容,一切以人民利益的最高准绳;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尊重群众的实践和创造;自觉接受群众的监督,认真学习,研究邓小平的群众观,对于建设好我们的党,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加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密切联系群众是我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是党风建设极为重要的问题.党的十三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同人民群众联系的决定》体现了在新形势下,党同群众血肉联系的根本方向.江泽民同志在十四大的报告中对党的领导和群众路线也作了明确的阐述.职工是人民群众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工人阶级为主体的我国,党和群众的关系就更加十分重要.工会是工人阶级的群众组织,密切联系职工群众,是工会的性质所决定的,也是工会工作的基本点.工会是职工群众最基本的本体组织,也是党领导下的政治团体,在党、政、职工群众之间,工会有着特殊的地位.要密切党同职工群众的关系,工会就要发挥独特的桥梁和钮带作用.  相似文献   

6.
党的作风建设是一项经常的.长期的、艰巨的任务,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核心问题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相似文献   

7.
刘新伟 《科技资讯》2012,(34):206+208
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作为党开展一切工作的基础;是党密切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的纽带;是落实党的各项方针政策的具体实践者。研究激发党组织和党员的内生动力的途径,对提高党的领导能力和执政水平,适应当前国内外形势发展变化的需要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也是我们党保持先进性的集中体现和基本保障。新形势下如何进一步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成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一个极其重要而紧迫的课题。通过调研,对当前党员干部密切联系群众的一些基本情况、存在的主要问题等进行了梳理,并剖析了深层次原因,提出了进一步密切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对策建议和工作方法。  相似文献   

9.
电子政务在直通民意中的作用、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三大作风,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问题是关系党生死存亡的问题。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  相似文献   

10.
新时期我党正经历着严峻的执政考验,当务之急是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密切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实现其目标,应提倡艰苦奋斗精神,从思想上筑起抗御资产阶级腐朽思想的堤坝,同时要从严治党,建立起教育是基础,法制是保证,监督是关键,严惩是手段的完整方略体系,确保共产党的先锋队性质.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建设几个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要继续抓好党的作风建设,把反腐败斗争深入持久地进行下去。要深刻认识执政党的党风是关系党的生死存亡的问题。要在党员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查处违法违纪案件、纠正不正之风等方面不断取得新的进展,逐步建立健全有效的监督约束机制,进一步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这是针对当前党风方面存在的问题而提出来的一项十分重要的任  相似文献   

12.
解放战争时期,党充分吸取以前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经验,积极从三个方面进行主体自身建设:第一,深入开展整党运动;第二,积极应对"干部恐慌";第三,扎实进行反腐倡廉.通过以上措施,纯洁了党的组织,改善了党的作风,提高了党的威信,密切了党与人民群众的关系,并为新中国的建立准备好了坚强有力的干部队伍.  相似文献   

13.
正太原科技战略研究院紧紧围绕太原币科技局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总体要求和基本原则,结合战略院工作特点,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征求群众意见,扎实开展学习教育,使党员、干部的思想认识进一步提高,作风进一步转变,党群千群关系进一步密切,为民务实清廉形象进一步树立通过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植根群众、团结群众、带领群众,奋发进取,扎实工作,进一步深化《科技创新与生产力》期刊改革.加强科研项目  相似文献   

14.
赵紫阳同志在党的十三大报告中,提出把建立社会协商对话制度列为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这是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新形式,也是党的群众路线的新发展。“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是我们党在长期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把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原理系统地运用于党的全部活动,正确处理自己同人民群众的关系和实现正确领导的根本工作路线。遵循这条路线,我们党领导广大人民群众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彻底胜利,也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胜利。  相似文献   

15.
王蕾 《科技信息》2013,(14):105-106
坚持群众路线,这是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集中体现,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的根本要求,对进一步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不断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具有深远的历史及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邓小平的群众观包含丰富的思想内容:一切以人民利益为最高准绳;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尊重群众的实践和创造;自觉接受群众的监督。认真学习、研究邓小平的群众观,对于建设好我们的党,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加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在社会主义改革进入攻坚阶段,现代化建设处于关键时期,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就是一切为了人民群众的利益。只有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实行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全面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才能实现。  相似文献   

18.
中国共产党已经走过了七十六年的光辉历程。七十六年来,我们党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同人民群众建立了血肉的联系,我们党就是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中产生、发展、壮大起来的。我们党和党领导的军队之所以从小到大,由弱到强,最后夺取全国的胜利,就是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人们用“鱼水之情”、“水乳交融”来形容军政军民党群的关系,是恰如其分的。人民群众是党坚强后盾是当之无愧的。密切联系群众被誉为我们党的三大优良作风之一,也很值得中国共产党人引以自豪。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党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党的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的基本路线,坚持以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  相似文献   

19.
干群关系建设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艳  叶盛 《科技信息》2011,(31):I0393-I0393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大兴密切联系群众之风”。党员干部和各级党组织应谨记胡锦涛总书记之“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使党群关系、干群关系得到广泛改善”的告诫,努力做好新时期的干群关系和谐建设事业,推进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加快和谐社会建设.达到构建和谐社会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我们党的优良作风有一个产生发展形成的过程,对我国的革命和建设取得伟大胜利有着十分重大的推动作用。1942年延安整风运动反对了主观主义、宗派主义和党八股,使全党逐渐对实事求是、联系群众等作风有了深刻的认识和理解。1945年,毛泽东同志在党的“七大”作《论联合政府》的报告,进一步明确提出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和人民群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以及自我批评的作风,是我们党同其他任何政党区别的显著标志,从而向全党指明了三大作风是党的统一作风。把三大作风作为党的统一的作风不是偶然的,它是中国革命斗争发展的产物,是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指导下,集中中国无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