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这里介绍的是日本第二精工舍和美国的麦他依尔·道格拉斯公司共同研制的用Pm(钜)147和半导体相结合的原子电池。这种电池外径12mm,厚7mm,截面如图一。中间部分如图二,是由硅半导体的PN极片和Pm(钜)147所组成。从Pm(钜)147发射出来的β一射线(电子束),照射到  相似文献   

2.
张剑  张明钱 《科技信息》2009,(29):I0308-I0308,I0287
内力图是判断危险截面的依据之一,在工程力学课程中内力图是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教材中阐述了用截面法列内力方程,求出各段截面的内力值,再画内力图的方法,但该方法计算量较大,作图效率低,出错率高。在分析研究了大量例题习题后,发现静定梁内力图存在着一定的规律.并且可以用这些规律判断剪力图和弯矩图正确与否.还可以简化作图过程。  相似文献   

3.
采用X射线衍射采集海水鲈鱼鳞片中羟基磷灰石(002)、(130)、(211)面网和鳍骨中羟基磷灰石(031)、(120)、(132)面网极图数据并计算了取向分布函数(ODF)以分析其择优取向特征,其中鳞片极图数据显示出羟基磷灰石结晶学c轴主要有3个择优取向,分别是与鳞片法线方向平行、相交39°和相交63°,而鳍骨极图推测出其羟基磷灰石c轴择优取向大致有五个方向,分别与鳍骨截面法线相交3°、9°、17°、24°和36°. ODF的计算结果表明,鳞片中羟基磷灰石有比较明显的择优取向是结晶学c轴近似平行于鳞片表面,同样,鳍骨ODF中羟基磷灰石择优取向为结晶学c轴近垂直于截面.极图和ODF结果上的差别是由于极图本身是晶体取向的二维投影图,单张极图显示的择优信息不够完整,因此ODF用来解析生物矿物的择优取向特征更为准确.鳞片和鳍骨中羟基磷灰石结构中的择优取向现象是因为生物矿化过程中有机质的调控作用而使结晶学c轴趋向平行胶原纤维长轴方向,并且这种择优特征也是硬体组织具有优良力学性能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一)问题的提出指形铣刀是用于对螺杆进行粗和半精加工的一种刀具。它的构形,过去工厂在实践中通常用近似的方法,即取螺杆法截面形线稍加修整作为指形铣刀的近似型线(如图一)。由于螺杆的螺旋面是指形铣刀在切制过程中的一连串包络面所构成,所以螺杆节圆法截面型线与铣刀型线不相吻合。因此采用这种加工方法会造成螺杆在精加工时切削余量过大或切削余量不均匀等弊病。  相似文献   

5.
考察了高温下钢筋混凝土异形柱截面的温度场、广义中性轴位置、极限承载力、极强中心、N-M包络图和M-M包络图的特点,进一步揭示了异形柱的高温受力特性.研究表明:(1)常温下处于轴压状态的等肢T形柱和等肢L形柱,高温下会成为偏压柱;(2)当荷载不是作用在对称主轴上时,异形柱截面的广义中性轴的法线与弯矩作用平面之间的夹角随温度的升高而变化,最大夹角可达到29;°(3)方形柱截面的极强承载力与异形柱截面极强承载力之间的差值总体上随受火时间的增加而逐渐增大,180m in时前者可比后者平均大20%左右;(4)升温过程中等肢T形柱和等肢L形柱截面的极强中心在截面对称轴上发生偏移;(5)异形柱截面大、小偏压的界限偏心距总体上随受火时间的增加而减小.  相似文献   

6.
过圆锥顶点的所有截面,一定都是等腰三角形,对于不同的圆锥(底面半径和高不同而言)截面面积的最大值应当不同.通过教学实践,发现许多学生误认为轴截面三角形的面积最大,其实不然,下面谈谈这个问题.设圆锥的高为 h,底面半径为 R,求过圆锥顶点的所有截面中截面面积的最大值.分析设过圆锥顶点的某截面是如图1所示位置,并设截面与底面的交线 AB=2x.取 AB的中点 C,连 OC、OA、PC,则在 O相似文献   

7.
目前焊接钣梁的截面选择和验算方法,都是首先根据(2)式求出梁所需要的截面抵抗矩Wтр;再根据切力要求或用经验公式计算出腹钣厚度δст;依(3)式或经验公式确定梁的最优高度Hоцт;再用精确的或近似的方法算出翼缘所需面积,然后组成梁的截面。最后根据所选截面求出截面特性(截面惯性矩、抵抗矩、静矩等),验算粱的强度、正体稳定性、挠度和局部稳定性等。这种计算方法的步骤较多,一些公式和数据计算繁杂,使用不便,而且截面不易一次选择满意,当缺乏设计经验时,常常要返工数次。为了使计算简易起见,对对称截面焊接钣梁的设计步骤和若干计算公式进行了简化,方法如下。  相似文献   

8.
考虑钢管核心混凝土徐变模式与普通混凝土徐变模式的差异,分别采用分离式(截面)模型、换算式(截面)模型和组合式(截面)模型,计算了一座钢管混凝土提篮拱桥的徐变变形.分析表明,分离式模型的计算结果和组合式模型的计算结果十分接近,将其用于施工监控中能保证足够的精度;三门口跨海大桥北门桥横向徐变变形很小,不用考虑拱肋的横向预拱,采用平面杆系程序和分离式截面模型计算就能获得令人满意的结果.图8,参9.  相似文献   

9.
本文讨论的图都是无向的简单图。设G是一个图,分别用V(G)和E(G)表示图G的顶点集和边集。又设u、v∈V(G),用d(v)或de(v)表示v的次数,用vu表示联结v、u的边。设G是一个图,|V(G)|=P,k是一个整数。若对任意{u、v}∈V(G)、uvE(G),有d(u) d(v)≥p k,则称图G是Ore—k型的[1]。  相似文献   

10.
本文在变截面梁(轴)变形的简便数值解法——平均弯矩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变截面连续梁的三弯矩方程。用此方程不仅可求解不同跨度变截面梁的内力(支座弯矩),而且能解跨距内截面变化的连续梁的内力(支座弯矩)。  相似文献   

11.
§1 引言本文研究了一系列变厚度的对称机翼截面柱体的圣维南弯曲和扭转问题.如图1所示,对称机翼截面的边界方程为r~(2)=b~(2)(1-sin~(2)θ/sin~(2)η_0),η_0=π/4k,b=asecη_0,其中 k 为调整机翼厚度的参数,2η_o 为截面的尾角,b  相似文献   

12.
用115Mev~(11)B 束轰击~(36)Ar 产生两核子转移反应,用固体探测器望远镜在θL=8°处测量了反应产物的能谱,观察到~(38)k 的3~ ,7~ 和5~ 等三个能级.对有关的单核子转移反应用 DWBA 进行了计算,以检验束缚态和光学模型参数.用壳模型计算了有关核的谱幅度.最后,假定反应机制是顺序转移的多步过程,用耦合反应道理论(CRC)计算了截面.理论截面与实验截面比较的结果表明,顺序转移可能是该反应的主要机制.  相似文献   

13.
上图为湖北铜绿山古矿冶遗址出土的春秋时期的炼铜竖炉残体、炉渣(炉缸截面呈长方形:67.5厘米×2.7厘米),及炼铜竖炉复原示意图(图2)。该遗址出土春秋时期的炼炉8座,宋代地炉17座(见封三图3),圆形铜锭十余个(见封三图4),还有炼铜渣约四十余万吨。炼渣含铜只有0.7%,说明冶炼水平是不低的。  相似文献   

14.
从生产实际出发,在讨论二辊斜轧机空间几何结构的基础上,用图解解析法介绍了一种辊型曲线的正截面解法,用球面包络法作为对比印证,并附有按正截面法编制的程序所绘制的辊型曲线图。  相似文献   

15.
本文用阶梯函数f(x)=sum from i=1 to n-1 ([f(x_i)](x-x_i)_+~0+f(x_0+0),近似地描述了变截面弹性薄板的刚度变化规律,使表述变截面薄板量值关系的变系数偏微分方程,化成常系数偏微分方程;用有限差分方法导出了阶梯截面处的有效刚度,近似地求解了变截面矩形薄板的挠度、内力和屈曲问题。更适用于实际上的阶梯形截面薄板。  相似文献   

16.
本文提出一种计算梁及刚架位移的新方法,它将梁或刚架的弯矩图面积及坐标原点处的截面转角当成旋转向量,用这些向量的投影或取矩就可计算角位移或线位移。本方法可用于线弹性材料或非线性弹性材料的杆或杆系(包括空间杆或杆系)的位移计算。杆的横截面可以是变化的。  相似文献   

17.
常遇到如图 Ia、b、c 的大梁在均布及集中荷载作用下,如何计算它的配筋问题。 1954年第二期的德国杂志建筑设计及建筑技术 BAUPLANUNG UND BAUTECHN1K发表了“钢筋混凝土矩形截面单跨双坡梁的截面计算”一文,被引用于中国工业出版社1970年版的建筑结构设计手册(静力计算)中的192~195页上。这个方法不但应用范围很少,并且是错误的,有时甚至相差30%以上。因为它的来源是按变截面梁导出,误认为应力最大的地方配筋最大。现把它的推导过程写于下面,如图1 a,在均布荷载 q 作用下,有:  相似文献   

18.
本文所涉及的图都是有限无向的简单图。设G是一个图,用V(G)、E(G)分别表示G的顶点集、边集,而P=|V(G)|。设,用G[U]表示子集U在G中的导出子图。如果图G不含同构于K_(1,3)的点导出子图,则称G是无爪的。如果对于任意,总有长至少为m的(u,v)一路,则称图G是m-路连通的。除此,本文所用术语和记号可参见[1]。  相似文献   

19.
当平面与二次曲面截交时,随着它们相对位置的变化或二次曲面种类的不同,在曲面上会产生各种不同的二次曲线。 本文讨论的是二次曲面上可能存在的圆。这种圆所在的截面即为二次曲面的圆截面。 关于二次曲面圆截面的存在证明和确定,图学中可用以下两种方法: (1)复切点定理:两个相交二次曲面,若有两个公切点时,则该两曲面的交线即退化  相似文献   

20.
(一)前言变截面薄壁桥(如图一所示)壁薄而轻,有拱的优点而无拱圈偏心弯矩大的缺点,因而大大节约工料,尤其是采用开口断面,有利于预制安装,加快施工,在固端或连续支承条件下,具有较高的力学效能,明显的技术经济效果。但结构较复杂,施工要求较高。集中荷载变截面薄壁桥的扭转翘曲问题归结为求解变系数四阶微分方程组的边值问题[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