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徐志摩是"五四"时代的文化英雄,是审美启蒙思潮的旗帜人物,而"徐志摩现象"是一个典型的历史现象和文化现象.徐志摩热与冷的变化实际上是一种历史的选择,而当前影视界、文化界存在的"徐志摩热"是对徐志摩的严重误读,对徐志摩严肃的阅读,发掘徐志摩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文化价值有待真正深入.  相似文献   

2.
在现代文学史上,很少有诗人像徐志摩那样,以如此浓厚的兴趣,以如此多的精力,以如此浑成天然的笔触来描写自然.相对于郭沫若、宗白华等人对自然的态度,徐志摩更注意聆听自然的和声,直接从自然中获得启示.正是在这一点上,老子"道法自然"的观点和庄子对自然人性的强调在徐志摩的诗文中得到呼应和鲜明的表现.从这个意义上讲,徐志摩可谓是自然的赤子,他从自然里获得性灵,靠自然来拯救人生的痛苦和在复杂的社会里迷失的本性.  相似文献   

3.
徐志摩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有成就的而又长期评价不一的诗人。本文试就徐志摩的创作思想、诗歌内容和艺术风格进行客观的评价。本文认为,徐志摩的思想曾经历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他的诗歌在大革命失败前后有显著变化,但创作中积极因素仍占主要地位。尤其在艺术上,徐志摩是中国新诗史上屈指可数的用自己的艺术征服了读者的诗人,他的诗独成一家,对新诗的发展有着突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4.
"天涯海角"摩崖石刻不仅是对当地自然景观的题刻,也是历代文人贬谪漂泊心理的艺术投射。从符号学的角度研究"天涯海角"摩崖石刻艺术,从文字符号特征、艺术风格符号特征、文化与叙事符号特征等角度解读其形成过程、文字内涵、艺术特点、文化心理等,可以更好地理解其具有的文字符号特征与文化符号意义。  相似文献   

5.
托马斯·哈代的小说塑造了各种各样因为生存而远离家乡和亲人,以出卖劳动力为生的工人、农场主、商人的形象;他们因为漂泊时的空虚而致力于学习,开放的思想和追求自由平等的心让他们对现实生活深感痛绝,对现实的不公和黑暗充满了批评和反叛。因此,他们不断在漂泊的过程中寻找生存之所、在寻找生存之所时不断漂泊,承受着物质和精神的双重折磨。哈代通过第三人称全知叙述和多维叙述时空的艺术特色描写人物的漂泊,凸显出人物漂泊的孤独感和漂泊的永恒。哈代通过对人物漂泊的叙述,真实、客观地反映当时的生活现状,塑造了当时社会底层劳动人民的形象。  相似文献   

6.
对主体性失落的警惕--丰子恺的艺术观与科学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丰子恺的科学观和艺术观,是对立地存在的,两者之间有极强的依赖关联性.20世纪初,丰子恺从对西方绘画史的考察中,敏感地意识到了现代科学的实用精神正对传统的艺术精神产生着破坏作用.为了遏止这种破坏作用的进一步发生,维护艺术的独立地位,丰子恺详细论述了科学和艺术之间的不同,进而建立起他自己的科学观与艺术观.在这种"科学-艺术"的对待考察中,丰子恺的关注焦点,乃在于讨论"心-物"之间的对待关系,或者说,在于探讨人的精神世界(包括艺术与审美)在整个世界中的地位与作用,强调的,正是"我思"主体.因此,对丰子恺来说,对主体性失落的警惕,乃是他讨论科学与艺术问题的最原初的思想动机与总纲,其对艺术独立性的维护,用意正在于维护人的精神、意识、人格的独立性,或者说,正在于维护"我思"主体.  相似文献   

7.
V.S.奈保尔是英国当代最杰出的移民作家之一。他的创作一直密切关注后殖民社会的现实和境况。"自我追寻"和"家国寻根"的主题贯穿整个创作的过程,这一主题在他的讽刺长篇小说《模仿者》中得到了极富哲理的诠释。本文从小说的主题中凸显出来的殖民地人和移民者在强势宗主国文化下所表现的"幻想破灭的惆怅感"、"身处他乡的疏离感和回归故土的无归属感"以及"漂泊流放的虚无感"为切入点作深入探讨,揭示出现代社会是个荒谬、混乱、毫无理性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中,人的主体破碎,自我遭到扭曲和肢解,处于一种"虚无"的状态。  相似文献   

8.
徐志摩主张生活就是艺术,生活与艺术的中介是自然。他认为物与人一样,都具有物尽其性的特点,因此,在人性与自然物性的观照、置换中,产生了艺术。尽管这种观点道出了诗性思维的某些真谛,但也明显抽去了人性的现实内容。  相似文献   

9.
在对徐志摩思想的研究中,有的同志认为,资产阶级人道主义是“他反抗的出发点和理想的归宿”,“抓住徐志摩的资产阶级人道主义,就可以把握住他的诗作的思想实质及其基本倾向,理出他的思想发展的脉络。”的确,资产阶级人道主义在徐志摩思想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在他所写的许多诗篇,如《古怪的世界》、《先生!先生》、《叫化活该》中,就曾对贫苦的人民表示过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的同情,并且对当时“吹弄着那不调谐的人道的音籁”的古怪现象,进行过遣责。但是,在徐志摩的思想中,除了资产阶级人道主义以外,另一个重要的思想,就是资产阶级自由主义。而且在一九二七年大革命失败之后,蒋介石残酷地屠杀共产党员和工农群众,徐志摩并没有去揭露和控诉这种违反人道的罪行,反而攻击当时的社会主义国家苏联、污蔑马列主义和无产阶级文学。所以我觉得,资产阶级自由主义比之于资产阶级人道主义,更能代表徐志摩的“思想实质”和“基本倾向”,抓住资产阶级自由主义,能更好地“理出  相似文献   

10.
徐志摩(一八九六年——一九三一年),是新月社的代表作家,诗才横溢的唯美派诗人。他的诗反映了二十年代中国资产阶级右翼文人复杂的思想面貌:显示一定程度的反封建,憧憬理想生活,要求解放个性,同情穷苦人不幸遭遇的民主精神;也表现出资产阶级诗人颓废、绝望、反动的消极情绪。他对黑暗现实不满,有过对光明的追求,但他反封建是不彻底的,他的理想是空中楼阁。因此,他的诗既有一定积极精神,也有较多的消极因素。徐志摩的诗在艺术表现上追求形式的完美,有独特的风格,在中国现代诗歌的发展中有一定的影响.徐志摩的诗集有《老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云游》。  相似文献   

11.
雪莱与徐志摩都是浪漫主义诗人,他们都善于借用大自然来表达自己对自由的渴望,歌颂"美好"理想,反对"丑恶"现象,因为大自然总是赋予他们以无限力量.通过对他们的大自然诗歌进行仔细比较,试图找到中英两国诗歌之间的必然联系.  相似文献   

12.
漂泊是打工者的生存方式,也是他们观察世界、认识世界的方式。打工者的情感、体验在他们创作的打工诗歌中都能很好的表现出来。但是,我们要从生命意识的角度去考察打工诗歌的漂泊主题,就能得到更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徐志摩只有短暂的十年创作生涯,可他给我们留下的诗集却有厚厚的四册;《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和他死后由他人整理出版的《云游》。这四本诗集反映的内容大概可分为四类:爱情诗、政治抒情诗、旅游记物诗和哲理诗。四类诗中,爱情诗从数量到质量都首占鳌头。本文想就徐志摩这些诗作作一些肤浅的艺术探讨。将抒写题材的广度和对题材开掘的深度有机地结合起来,是徐志摩诗作的特色之一。过去,人们对志摩的诗总有一种偏见:认为“他在女性面前显得特别饶舌”,言下之意  相似文献   

14.
作为一代诗杰,徐志摩的大部分抒情诗,轻盈细腻,率直飘逸,那“从性灵暖处来的诗句”,征服了众多读者,也构成了其诗歌重要的艺术特征。 一 徐志摩出生于一个没落的封建士大夫家庭,受家庭影响,他从小便有较深厚的国文根底,后留学欧美,资产阶级的政治思想,又根源蒂固地附着在他的身上。二者相混杂,造就了徐志摩  相似文献   

15.
艺术意义世界即艺术真理的世界,艺术真理作为意义真理,是在理解中实现的,伽达默尔通过对前见、视域融合、效果历史三个范畴的阐述,揭示了艺术真理于理解中从潜在到实现的具体过程.艺术真理是人类理性的、文化的、精神的意义世界,是人从动物界“绽出“的真实标志.  相似文献   

16.
在世界各民族民间传统服饰艺术中,有一种独特而又普遍存在的装饰艺术形式--护身装饰品,民间又称其为"护身符”.本文试就我国民间护身装饰品的起源、特定的形成条件以及在传统文化背景中产生的形式与内涵作一初步的研究探索,摒弃其封建迷信之糟粕,从服饰文化的角度分析其艺术特性、艺术风格和形式,使民间传统的艺术瑰宝能够对现代艺术形式有所启示、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17.
《三体》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中,赋予了女性应对生态危机的隐喻书写.在自然和生命秩序中,女性处于守成和家园的地位.女性由稳定的"在家"走向漂泊的"在场",隐喻了生态危机的多重性和严重性.小说中人类生存由女性选择,女性关于"在家"和"在场"的抉择悖论体现了各自的规定性.依存"在场"的生命本性,坚守"在家"的约束、爱与责任."在...  相似文献   

18.
李佳憶 《长沙大学学报》2007,21(6):91-92,95
徐志摩是中国卓有影响的新月派诗人.他曾留学英美等西方国家,受西方文化影响很大,尤其是英美浪漫主义和唯美主义对他的影响最大.拉斐尔前派诗歌直接影响了徐志摩的创作思想和诗歌形式.  相似文献   

19.
世界上共有18种企鹅,他们大部分居住在南极洲沿岸和南方各大陆海岸——澳洲、南美洲、非洲的边缘.仅有加拉帕戈斯企鹅已漂泊到加拉帕戈斯岛去安家.企鹅虽属于鸟类但却不能飞行,善于游泳和潜水,以捕食鱼虾为生.它们"屏气"潜水可达15分钟之久,潜水深度达40多米,所以成为鸟类中的游泳冠军,时速达48公里,比一般船只快得多.世界上最高大的企鹅是帝企鹅,高达0.9米(除已绝灭的企鹅化石例外,高达1.5米),而世界上最小的企鹅是小企鹅,仅40厘米高.数量最多的企鹅堪称阿德  相似文献   

20.
大理州云龙古桥文化探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云龙古桥历史悠久、数量众多、种类齐全,具有"滇西桥乡"、"桥梁博物馆"、"世界古桥梁艺术博物馆"之美誉.对此以云龙古桥为研究对象,就其分布、类型、历史源流、历史价值、科学价值和艺术价值进行了探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