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生命的弧线     
<正>公正的社会不会杀害承受痛苦之人,而是分担他们的苦难。疼痛是好还是坏?这一问题的答案乍一看似乎很明显——疼痛是坏的,你这个白痴,还是你在课堂上睡着了?当然,事实是,当我上医学院时还没有这样的课程。据我所知,西方世界的任何一所医学院都没有关于这个问题的讲座。在许多讲座中,我们会谈及为避免疼痛付出了多大程度的努力,但这仅仅是基于以下假设:疼痛是不好的,因此我们应该避免它。  相似文献   

2.
聚焦艾滋病     
艾滋病──一个让人毛骨悚然的名字和一个异常恐怖的杀手,正在到处游荡着,冷不丁会将你杀害。这并不是恐吓,而是活生生的事实,因为如今艾滋病已肆虐全球,无一地区得以幸免,你周围的人中可能就有艾滋病患者和病毒携带者。“如此险恶的瘟神是从哪里来的?我会遭逢这一杀手吗?”人们不禁要问。恐怖的发现1980年6月,美国旧金山一家医院接待了一个奇怪的病人,这是一名男性同性恋者。病人自述,他身体以前一直很不错,最近却经常感冒发烧,脸上也新长出来褐色的瘤子病人要求将瘤子割除。这是一个非常简单的手术,医生毫不费力地就将…  相似文献   

3.
一种拥有水蛭功能的机械小装置可能很快就会被放置到心脏病人的胸腔中。这种装置看上去像是一个机器人毛毛虫在跳动的心脏表面蠕动爬行,它可以使心脏病患者摆脱传统心脏手术的痛苦,轻松地重获健康。  相似文献   

4.
玉华 《科学之友》2005,(9):64-64
我是一位乡村医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要用青霉素给病人做肌肉注射,但常有痛人因疼痛难忍不能坚持完整疗程,有的甚至出现疼痛性休克。为减轻疼痛反应,我曾用笨甲醇配药.据说苯甲醇备导致臀肌萎缩。不能再用。  相似文献   

5.
美国加州大学的神经生理学家凯瑟琳&#183;冉金发现,讥讽是人类进化的一种生存技能,在社交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如果你不能感知讥讽的话语,可能就表明存在某种心理或生理缺陷。她表示,患老年痴呆症或海马旁回受损的人通常没有感知讥讽的能力,因而对别人的讥讽也没有反应。这表明讥讽可能是促进人类进化及进化过程中形成的不可或却的东西。  相似文献   

6.
长期以来,糖尿病患者被告知不能喝粥,从此失去了品粥的绵密细滑,也缺失了粥对人体的各种裨益。那么,糖尿病患者到底能不能喝粥?是不能喝白米粥还是杂粮粥也不能喝?  相似文献   

7.
卞骥 《自然与人》2012,(5):31-33
颜色和光,是破解寒武纪生物进化之谜的钥匙。感知颜色和光线需要什么?需要感知器官,就是眼睛。 今天,地球上的大多数动物都有眼睛、从澄江发现的化石告诉我们,在寒武纪早期,许多动物已经拥有了功能完备的眼睛:眼睛,如此精密复杂的器官,是揭开寒武纪大爆发的关键。让我们再做一次想象之旅,去拜访一位专门研究古生物眼睛专家,日本群马县自然史博物馆的田中源吾博士。  相似文献   

8.
不能太热,不能太冷;不能太大,不能太小,找到一个适于生命的行星,听上去很困难,但科学家认为可能有一简单的方法——卡普泰恩·基克(Calhah士)等人找到了一颗行星。在行星上引力是否总是正常?温度总是合适?空气总是可供呼吸?它们多半会居住着类人的生物?这也许是我们的一厢情愿,也就是说,类地行星(那上面繁衍着我们已知的生命)真的充满着银河系?几年前,还很难回答这个问题。但在今后的几年内,我们将会找到答案。随着一系列的空间探测活动,科学家已作好准备去探测所谓的可居住带,这是一颗恒星的周围区域,在那里,很有…  相似文献   

9.
胰岛素注射疗法仅仅是控制糖尿病的一种方法,并不能治愈它。病人不再因血糖过度升高、导致昏迷而死亡。尽管在他们患病期间坚持用胰岛素注射疗法,患者仍会死于因血糖不断变化而直接导致的一系列并发症。几乎是所有的糖尿病患者,经15至20年的诊治,会出现心血管系统和神经系统的并发症。而胰岛素注射法仅能使患者的血糖浓度保持在一个正常允许的范围,并不能补偿已失去的胰脏β细胞,即在正常人体  相似文献   

10.
生物学     
鱼也能感知痛苦 过去大多数人认为,鱼是低等脊椎动物,不会体验到痛苦,而新的证据表明,当一条虹鳟鱼被垂钓者挂在鱼钩上时,它能感受到痛苦。为此,英国研究者将醋酸或一种蜜蜂毒液注射在魟鳟鱼的下唇上,很快鱼便开始磨擦自己的嘴唇并不停地摇摆——这是高等脊椎动物和哺乳动物遭受痛苦的典型心理试验。  相似文献   

11.
不能分辨五彩缤纷的世界,真是人生的一大缺憾。色盲,是一种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的病症,平时在身边就不难发现有先天性的色盲病人,甚至许多名人也都是色盲症患者,如著名作家马克·吐温、前美国总统比尔·克林顿、著名男影星基努·里维斯、英国化学家和物理学家、原子结构理论的创立者约翰·道尔顿等。  相似文献   

12.
抑郁症是一种复杂的情绪疾病,能够影响多种感知觉模态的加工,其中也包括对疼痛感知的调节.临床研究发现,抑郁状态能够提高疼痛感受,且抑郁患者抱怨疼痛的频率显著增高.抑郁症和慢性疼痛都是难以治愈的疾病,两种疾病的共病,不仅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痛苦,还给社会带来了沉重的医疗负担.然而,在一些实验室研究中却观察到了矛盾的现象,抑郁患者常常表现出对实验室疼痛刺激的敏感性降低,对热刺激、电刺激或机械刺激的反应减弱.这种矛盾的存在表明抑郁症对于疼痛感知的调节可能较为复杂.动物实验中也存在一些矛盾的结果.有些研究发现,抑郁情绪能够增强疼痛,但是还有些研究却证实了抑郁动物对于疼痛刺激的敏感性降低,这种多样性的调节作用可能源自于抑郁模型的差异以及疼痛类型的不同.本实验室自2010年起进行了一系列的动物研究,发现抑郁情绪能够增强福尔马林持续痛,同时减弱对于某些诱发痛刺激的反应,这些结果提示抑郁情绪对于疼痛的调节作用会因疼痛模式的差异而不同.疼痛包括感觉-辨别、情绪-动机以及认知-评价3种维度,抑郁情绪对疼痛的影响可能正是其对于这3种维度的调节作用之和.本综述将对抑郁调节疼痛感知的动物研究进行评述,为深入探索抑郁调节疼痛感知的机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当现代人频频呼唤人类要“返朴自然,重回大自然”的时候,不妨多注意一下眼前这片广阔的海洋。难道你不曾发现:我们的血液像海水般微咸;我们的身体,一半以上由水组成;我们的胚胎期,有像鱼一样的鳃裂……人身上有如此之多的海洋印记,是否说明生命就起源于海洋呢?人类是由猿变来的,这一点早已编入了教科书。那么猿又是由什么演变而来的?如果说它是由鱼类演变而来的,你会感到吃惊吗?然而这却有几分科学的依据。鱼类之所以能在水中生活,是因为它们具有能在水中呼吸的鳃,这也是鱼类的一个重要特征。现代人不能在水中生活,是因为没…  相似文献   

14.
2006年东京国际医学技术展览会上推出一种名为Muu Socia单眼球机器人,这种新型机器人用聚合物制成柔软外壳以便在照顾病人时减轻孤独患者的痛苦,能拍摄5兆比特的录像。它会笨拙地移动,执行几种声音指令,并能自言自语。  相似文献   

15.
《科学之友》2006,(2):64
自2005年9月以来,山西省阳城县人民医院共收治因服用“壮腰补肾丸”入院的病人7例。这7例病人入院时的症状都为严重的低血糖。该种药品的说明书上的用法用量为口服1次1丸,1日1~2次,病人口服半丸,腰酸背痛症状可暂时得到缓解,当服用1丸大约2h后,病人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心跳加快、间歇性出虚汗、头晕,甚至出现昏迷。据人民医院内科王主任介绍,服用1丸“壮腰补肾丸”相当于5片优降糖的药用效果。  相似文献   

16.
如果你看好一款3G手机却不能得到手机卡的网络支持,你会怎么办?如果你想换一个3G运营商,但同时必须连手机一起换掉,你将如何选择?随着3G时代的来临,许多用户在选购3G手机时发现,这样的尴尬正悄悄向我们走来。  相似文献   

17.
正尽管到目前为止遗传学的研究还没有改进疼痛的治疗,一些研究者依然认为大量的发现指日可待。神经科学家史蒂芬·韦克斯曼(Stephen Waxman)试图了解基因是如何影响慢性疼痛的,他希望通过解开这个谜团使患者获益。这些患者中,有一些是由于旧伤,有一些是因为糖尿病造成的神经损害,他们都处在极度的痛苦中。还有一些正在与罕  相似文献   

18.
趣走游乐宫     
这是一座游乐宫的线路图,请从A点进去,沿箭头指引方向走完全程,然后再从A点出来.线路既不能重复,也不能交叉,想想看,这条线路该如何走?  相似文献   

19.
200年前,德国医生弗兰士·安东·梅塞发现了“动物催眠术”。那时,他把催眠术描述成为一种可以从一个人身上移到另一个人身上的“有用的液体”. 在第一种止痛药被发现之前,人们常常在手术前用催眠术来减轻病人的痛苦。最近,在慕尼黑举行的第一届德国催眠术大会上,美国医生伯诺莱·W·牛顿宣布说,用催眠疗效治疗癌症非常有效(牛顿在洛杉矶他自己的学院里对  相似文献   

20.
鄒岡 《科学通报》1960,5(4):109-109
精神病是一类十分痛苦的疾病,它不仅影响到患者及其家庭,同时还影响到社会。在精神病中以精神分裂症最严重,发病率也最高。过去的电疗法及胰島素休克疗法,都使患者进入昏迷状态,应用也不方便。1952年Delay和Deniker发現氯丙嗪(Chlorpromazine)能治癒精神病,从此揭开了精神病药物治疗史新的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