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从沉默权的产生、发展的过程入手,深入分析了我国确立沉默权制度的利弊,进而论述在我国应尽快确立沉默权制度以及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许彦伟 《科技信息》2006,(9):346-347
沉默权的研究在我国处于起步阶段,虽然各方面的反映不同,但是以我国的具体国情和现实状况来看,我国应当实行此项权利。笔者认为对我国沉默权制度的研究要集中在应建立何种模式的沉默权制度上,只要解决好这一主要问题,其他的就可以迎刃而解了。本文主要讨论我国的有限沉默权制度及其相应的保障措施。有限沉默权原则,是指在普遍确立沉默权的同时,具体做出某些限制,即普遍确立与具体限制相结合的原则。通过讨论,我们不难得出,制定符合中国国情的有限沉默权制度,是与国际接轨,消除中国几千年的厌诉思想的必要举措,也是大势所趋。  相似文献   

3.
从沉默权的渊源和法律内涵出发,一个民主国家法制应坚持个人本位的法律价值观,从建立沉默权制度的必要性考虑,在我国刑事诉讼领域中应确立沉默权制度,在制度设计上、立法规定以及程序保障等方面都应该建立起对沉默权的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4.
随着社会的不断法制化,法律意识的不断深入人心,要求公平、民主、自由的呼声越来越强烈,在刑事诉讼中要求享有沉默权的呼声也越来越强烈,从沉默权的历史、价值看,确立沉默权制度符合诉讼民主化的发展潮流,但要符合我国的具体国情。本文从沉默权的历史发展,沉默权的利与弊及我国的国情阐述了在我国应确立有中国特色的有限沉默权制度。  相似文献   

5.
沉默权制度虽然在20世纪70年代以来经历了一些波动和变化,但其在刑事司法中的地位并未动摇,坚持和发展沉默权制度仍是当今世界刑事司法领域的一个基本趋势。沉默权包括默示沉默权和明示沉默权,两者相辅相成共同构成完整的沉默权制度。我国目前的刑事诉讼法中已经有默示沉默权的规定,只是没有明示沉默权的规定,我们应该完善沉默权制度,逐步建立明示沉默权。  相似文献   

6.
沉默权是现代法治国家刑事司法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它能反映出一国刑事程序中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人权状况和刑事诉讼文明与进步的程度.我国至今没有确立沉默权制度,但是,人权保障的加强和法治进程的深入使沉默权实行的迫切性不断加强,分析我国实行沉默权制度的必要性,并结合我国实际,提出我国实行沉默权制度应包含的内容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从沉默权的渊源和法律内涵出发 ,一个民主国家法制应坚持个人本位的法律价值观 ,从建立沉默权制度的必要性考虑 ,在我国刑事诉讼领域中应确立沉默权制度 ,在制度设计上、立法规定以及程序保障等方面都应该建立起对沉默权的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8.
自由是人类的向往,而沉默权是用法律手段保障人的自由不受侵犯。沉默权的法理基础就是保护人权。沉默权已被《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确认为一项基本人权,本文从沉默权的产生、发展入手,浅析设立沉默权对我国刑事诉讼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我国刑事讯问制度的实践出发,分析我国现行口供制度的缺憾,结合沉默权的理论依据,阐明引入沉默权制度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0.
试论沉默权在我国的立法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沉默权的产生、发展、概念、内容、存在的理论基础及在国外实行的现状、改进作了阐述。分析了中国之所以没有确立沉默权的原因。就我国现在的国情,从价值上判断沉默权存在的必要性,从社会的宏观背景上论述其设立的可能性,以探求沉默权在我国应该选择的立法模式。  相似文献   

11.
何楠 《科技信息》2006,2(11):103
本文简要阐述了米兰达规则和沉默权的涵义。就我国而言,沉默权在我国尚未正式确立,但其确立的一些基本条件则已经具备。本文作者将从自然法基础方面对沉默权的产生和确立过程进行论述,并对一些现实问题进行必要的阐述。  相似文献   

12.
沉默权,对于我们来说,还只是一种观念的权利,在我国法律制度上还未有所体现。而理性告诉我们,这一扇开启公民权利自由的大门已缓缓张开。拟就这一背景,简单阐述沉默权的理论思想、诉讼价值和在我国刑事诉讼中的实现,以作一点权利的启蒙!  相似文献   

13.
沉默权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一项重要的诉讼权利。我国现行的刑事法律和政策与“沉默权”存在矛盾和冲突。随着我国加入WTO,在我国确立沉默权制度,已成为历史的必然选择。结合我国国情,构建沉默权制度的保障措施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4.
刘芹芹 《咸宁学院学报》2011,31(11):39-40,55
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初次审议的《刑事诉讼法修正案(草案)》公布,意料之中,沉默权三个字没有出现在修正草案中。与理论界热烈的讨论不同,参加审议会议的学者,包括律师,几乎没有人要求提沉默权。本文从沉默权的起源、发展及法力属性,深入结合我国情况探讨了是否有必要引入沉默权,以及如何构建问题。  相似文献   

15.
浅论沉默权     
姚健 《科技信息》2010,(27):I0142-I0143
随着我国法制的不断健全和完善,人权保障问题成为当前面临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沉默权问题更是成为刑事诉讼法学界和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一个热点。笔者以为在我国确立沉默权制度是我国法制发展的必然的趋势,本文阐述了在我国确立沉默权的意义,探讨了其必要性,着重指出了在我国确立沉默权的现实途径。  相似文献   

16.
关于沉默权问题的争论在学界由来已久,而边沁关于沉默权的论述成为学者否定沉默权的重要理论依据。本文试从沉默权的基本理论入手,引出边沁对于沉默权批判的具体表现,最后通过对边沁沉默权论述的逻辑分析,得出一些启发。  相似文献   

17.
沉默权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一项重要的诉讼权利。我国现行的刑事法律和政策与“沉默权”存在矛盾和冲突。随着我国加入WTO,在我国确立沉默权制度,已成为历史的必然选择。结合我国国情,构建沉默权制度的保障措施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8.
丁明强 《科技信息》2011,(12):I0068-I0069
本文通过对沉默权及其由来和它在英美等发达国家的沿革的论述分析,结合我国的现实国情,阐发了笔者对我国应否引进沉默权制度以及建立什么样的沉默权制度的观点,以期有利于指导我国的立法实践。  相似文献   

19.
魏克强  洪丽 《甘肃科技纵横》2006,35(1):109-110,151
现行的刑诉法规定我国刑诉法的目的是"惩罚犯罪,保护人民".因而应确立保障人权的原则."保障人权"不仅包括了保障被害人、其他诉讼参与人的权利、同时也保障犯罪嫌疑人,犯罪分子的合法权利.律师在场权是现代法治国家赋予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一项重要的诉讼权利,它和沉默权一起构成了被告人制约国家权力、捍卫自身权利的两柄利剑.在我国,目前尚缺乏确立沉默权的条件,保障被告人的人权,只能依靠完善现有的刑事诉讼制度,赋予被告人律师在场权就是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20.
沉默权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对侦查、检察、审判人员的提问享有沉默不语的权利。何为沉默权,我国是否应确立沉默权,学术界有不同观点。我国应确立沉默权制度,从而保障被告人、犯罪嫌疑人的权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