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红枣汁经果胶酶降解后,经过酵母发酵和醋酸发酵两个阶段制成红枣果醋工艺,以及通过在整个发酵过程中红枣汁中主要物质的浓度变化,摸索红枣汁自然发酵制作果醋的最优工艺条件.从腐烂的苹果中划线分离出3株酵母茵和3株醋酸菌,并在摄像显微镜下做初步的形态鉴定后,并以此作为发酵菌种,研究不同温度、接种量、不同发酵时间对酒精度、还原糖、总糖、酸度影响.结果表明酒精发酵最适温度为30℃,发酵时间为5天,接种量为3%;醋酸发酵最适温度34℃,发酵时间为5天,接种量为10%.  相似文献   

2.
以浓香型白酒发酵糟为微生物源,经青梅酒发酵试验,以酒精度和感官评价为指标,筛选出2株耐酸性好、发酵能力强的菌株,并对其进行分子生物学测序鉴定。鉴定结果表明,2株菌株均为酿酒酵母。根据2株酵母各自的发酵特性,采用双菌株混合发酵工艺进行青梅果酒的发酵。实验对菌种比例、接种量、碳源、p H值、温度共计5个涉及到青梅酒质量的主要工艺条件进行优化,确定优化后的青梅果酒发酵工艺为:以白砂糖﹕葡萄糖=4∶1(质量比)为混合碳源,初始p H值为5,混合酵母(10号酵母﹕16号酵母=3∶2,v/v),酵母接种量为4%,发酵温度为28℃,发酵7天后酒精度为12.5%vol。与优化前相比,发酵周期缩短一半,青梅果香突出明显,酒体丰满,口感柔和,具有明显的果啤风味。  相似文献   

3.
固定化酵母流化床生物反应器发酵玉米淀粉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固定化酵母流化床生物反应器发酵玉米淀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南阳混合酵母、拉斯12号酵母以及古巴Ⅱ号酵母3种酵母中,南阳混合酵母最适合作为固定化的菌种.发酵醪初糖为9 86~15 88°Bx,发酵时间为6~11h,成熟发酵醪中酒精的体积百分比含量达4 8%~9 2%,反应器的乙醇生产能力为3 8~4 5g/(L·h),凝胶的乙醇生产能力为11 3~13 6g/(L·h),残糖均低于1 0°Bx.  相似文献   

4.
共固定化多菌种混合发酵苹果汁饮料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以苹果为原料,采用多菌种细菌固定化发酵技术生产苹果汁饮料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最佳发酵条件:多菌种接种量配比为3:2:2:1,固定化细胞凝胶粒子充填量为15%;发酵温度为20℃,发酵时间为96h。  相似文献   

5.
蔬菜废弃物固体发酵生产饲料蛋白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通过平板点种刺激圈及混合菌种发酵试验,确定高山娃娃菜废弃物发酵的最佳菌种组合及其最佳接种量和接种比例;通过固体发酵试验,确定了发酵培养基的最佳氮源、无机盐以及添加量;采用正交实验,确定了最佳发酵条件.结果表明:采用绿色木霉+白地霉+产朊假丝酵母为发酵菌种,加入1%的尿素、1.5%的硫酸铵、0.2%硫酸镁、0.4%的磷酸氢二钾和0.4%的过磷酸钙,采用不灭菌固体发酵工艺,并按接种10%,比例为1:2:2,蔬菜废弃物和麸皮(比例为85:15),在1L的三角瓶中投放量100g,温度27℃下发酵96h,产物蛋白质含量高达15.97%,提高了75%,营养成分平衡后,易作为饲料.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了以果汁和红茶浸出液的混合物为原料,采用多菌种乳酸菌和酵母茵对果茶汁进行乳酸和乙醇发醇,生产无醇饮料;并探讨了菌种的选择,多菌种的组成,比例和发酵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罗先群 《广西科学》2012,19(4):364-368
利用米曲霉(Aspergillus oryzae)和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混合接种,并在制曲后期混合添加嗜盐片球菌(Pediococus halophilus)和高渗酵母进行多菌种发酵生产酱油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混合发酵的菌种最佳培养时间为36~40h,最佳发酵温度为45~48℃。米曲霉和黑曲霉的接种比为90%∶10%时,全氮利用率提高13.2%,氨基酸生成率提高6.8%。将成熟曲拌以10%的食盐水,在pH值为6.5的环境下,混合添加嗜盐片球菌和高渗酵母参与发酵可以提高酱油产品中的醇类含量和酸类含量,改进酱油的风味。  相似文献   

8.
对以糯米为原料,采用多菌种共固定化细胞混合技术对发酵生产稠酒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固定化多菌种发酵生产稠酒的最佳发酵工艺如下:多菌种固定化细胞接种配比量为根霉:酿酒酵母:产香酵母:红曲霉=3:1:2:1;固定化凝胶粒子充填量为8%;发酵温度为20℃;发酵时间为96h。  相似文献   

9.
固定化混合菌种发酵玉米秸秆水解液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固定化混合菌种发酵法,研究了嗜单宁管囊酵母(Pachysolen tannophilus)和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共固定于海藻酸钙中发酵玉米秸秆水解液工艺。研究结果表明,所得到的固定化混合菌种能同时利用玉米秸秆水解液中的木糖和己糖共同发酵,其效果明显优于游离混和菌种发酵,也明显优于S.cerevisiae和P.stipitis两种细胞共固定发酵。在发酵周期24h,初始pH值6.0,初始糖浓度118.42g/L的条件下,酒精转化率可达到0.4g/g糖。  相似文献   

10.
刺五加为中国北方特有的药食同源型植物资源,为促进刺五加资源的利用,将刺五加发酵制成刺五加发酵茶。首次尝试利用红曲霉、米曲霉和产朊假丝酵母对刺五加鲜叶进行固态发酵,通过测定发酵期间的黄酮含量变化和茶叶感官得分,筛选菌种的添加比例并优化发酵工艺条件;比较发酵前后刺五加体外抗氧化能力。结果显示,较佳菌种添加比例为米曲霉∶红曲霉∶产朊假丝酵母=1∶2∶1。15%的接种量,51%的水分含量,发酵温度36℃,发酵4.5d条件下得到的刺五加发酵茶感官优良,黄酮含量较未发酵刺五加相比提高32.37%。发酵后的刺五加比未发酵刺五加抗氧化活性增加。  相似文献   

11.
简述苹果醋生产的液体酿制法和固体发酵法,以苹果和大米为原料,阐述果米共酵生产苹果醋工艺的各工序,并针对关键工序果米混汁的配合比、发酵初始总糖度的选择进行实验探讨分析,提出各工序的操作要求和要点,总结苹果醋的感官质量标准,为苹果醋的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果米双菌共酵制造苹果醋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苹果、大米为原料,探讨快速生产苹果醋的工艺.酒精发酵的最佳关键技术条件:质量比为l∶1的苹果汁和大米糖化液的总糖浓度调整到13°Bx,加入0.15%(NH4)2SO4、0.15%KH2PO4、0.1%MgSO4,灭菌后25.5℃培养,酵母发酵最佳周期为100 h,可生产出酒精度为8.0%的酒精液.醋酸发酵的最佳关键技术条件:发酵初始酒精度为5.5%,接种量为7%(先接醋酸菌DT-2 4.2%,后接AD1为2.8%),培养温度28℃,摇瓶转速120 r/min,初始pH 5.5,发酵时间为6 d,苹果醋发酵过程中理想的加糖方式为分次加糖,产品质量和口感最佳.采用双菌共酵生产苹果醋,为苹果醋的生产提供更为广泛的原料来源,降低了生产成本,保证了苹果醋的风味和营养.  相似文献   

13.
探讨了果粮醋的醋酸发酵工艺, 用实验证明双醋酸菌的醋酸发酵优于一次加入发酵法和补水发酵法; 液态发酵法果粮醋优于固态发酵果粮醋。  相似文献   

14.
以香蕉为原料,采用摇瓶发酵法生产香蕉果醋,研究香蕉果醋的生产工艺及香蕉果醋的营养饮料配方。结果确定出香蕉果醋的最佳发酵工艺条件是:发酵液初始酒精度6%,醋酸菌接种量10%,糖度10%,30℃条件下摇床发酵10d,酿制的果醋总酸度达到4.4g/100ml。香蕉果醋营养饮料的最佳调配配方是香蕉原果醋11%,白砂糖8%,蜂蜜2%。  相似文献   

15.
固态发酵法生产柿子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子光  刘德海 《河南科学》1997,15(2):196-199
以河南省济源柿子为主要原料,采用固态酿造分醋工艺,通过酒精发酵,醋酸发酵生产柿子醋,平均每公斤鲜柿生产二级食醋2.0公斤,产品无浑浊,沉淀,风味质量良好。  相似文献   

16.
黄伞菌丝体发酵型醋饮料的制备工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黄伞发酵液、蔗糖为主要原料,通过酒精发酵和醋酸发酵,对黄伞菌丝体醋发酵工艺条件进行了初步探索.研究表明酒精发酵选择接种量10%、时间72~80 h、温度30 ℃为宜;醋酸发酵选择接种量11%、温度33 ℃、摇床转速160 r/min、起始pH值5.5、时间80 h为宜;黄伞菌丝体醋质量分数12%,再添加白砂糖和蜂蜜使其质量分数分别达8%和5%可得到酸甜可口、风味独特的黄伞菌丝体醋酸饮料.  相似文献   

17.
对产朊假丝酵母和黑曲霉在苹果渣上混合发酵生产蛋白饲料的条件进行了研究。其最佳工艺条件为:接种比例3:1,接种量29/5,pH4~5,最适温度28℃。利用1.5%尿素为氮源,培养基含水量70%左右。在上述条件下发酵48h以后,蛋白质含量达到30%以上,且有酒香味,适口性好。  相似文献   

18.
以新鲜椪柑为原料,采用复合脱苦、酒精发酵、醋酸发酵等工序,研究脱苦型椪柑果醋生产工艺.在超声波辅助活性炭脱苦的基础上,应用β-环糊精对椪柑果汁进一步脱苦,并运用单因素实验与Box-Behnken设计(BBD),对脱苦后果汁的醋酸发酵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实验结果表明,应用复合脱苦技术后,脱苦率可达74.37%,椪柑果醋醋酸发酵工艺的优化条件为醋酸菌接种量10%(mL),发酵温度33 ℃,摇床转速120 r/min,发酵时间6 d.该条件下,100 mL果醋中总酸实测值为5.52 g,所得椪柑果醋色泽鲜亮,苦涩感少,酸味协调.  相似文献   

19.
以青海贵德特产的软梨为原料,利用糖化低温发酵生成酒精度5%—8%的果酒后,再经重复发酵制成软梨果醋.通过在软梨汁中添加果胶酶,淀粉酶和糖化酶进行酶解处理,解决了软梨汁中果胶不利于发酵和原料利用率低的问题,添加适量增香酵母和乳酸菌进行发酵,增加了软梨果醋中酯类和不挥发酸的含量,使制得的软梨果醋风味纯正,并具有特有的软梨香、脂香和水果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