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中国股市是在股权割裂的制度设计下发展壮大的,股权割裂成了股市改革的路径依赖。也正是由于这种制度缺陷,造成了中国股市即使在宏观经济向好的情况下也不能体现出很好的晴雨表作用,波动反复与牛短熊长是中国股市的既有特征。股权割裂的路径起点使得股市一旦走熊,各方利益集团便从幕后走到了荧光灯下,进行自利的行动。改革,正是利益集团相互的博奕与妥协。政府作为推动制度变迁的“第一行动集团”,为了达到多赢的效果,政府应变运动员为裁判员,抽身于各利益集团之上,真正成为社会公共利益和整体利益的代言人和维护者,减少因转轨而造成的磨擦。  相似文献   

2.
中国股市是在股权割裂的制度设计下发展壮大的,股权割裂成了股市改革的路径依赖。也正是由于这种制度缺陷,造成了中国股市即使在宏观经济向好的情况下也不能体现出很好的晴雨表作用,波动反复与牛短熊长是中国股市的既有特征。股权割裂的路径起点使得股市一旦走熊,各方利益集团便从幕后走到了荧光灯下,进行自利的行动。改革,正是利益集团相互的博奕与妥协。政府作为推动制度变迁的“第一行动集团”,为了达到多赢的效果,政府应变运动员为裁判员,抽身于各利益集团之上,真正成为社会公共利益和整体利益的代言人和维护者,减少因转轨而造成的磨擦。  相似文献   

3.
对我国农村金融制度改革的思考——基于制度变迁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进行的农村金融改革一直是在政府主导下的强制性制度变迁,由于受到种种因素的制约,发展缓慢,其变迁未能对农村经济起到支撑作用。本文基于制度变迁理论,对农村金融的强制性制度变迁和诱致性制度变迁及其绩效进行分析,得出农村金融制度改革要走强制性制度变迁和诱致性制度变迁相结合的道路的结论,并提出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制度的形成是博弈的结果,博弈的均衡即表现为制度。媒介制度通常也是制度变迁主体之间博弈的产物。博弈方之间的力量对比,决定了制度均衡。正是不同利益团体间的博弈打破了媒介制度的均衡,引致了媒介制度变迁。从中国媒介制度变迁的历史维度来看的确如此,不同的博弈格局对应着不同的制度格局。在从近代以来开启的媒介制度变迁中,政府是制度博弈中的重要主体,当政府的力量十分强大时,媒介制度的演化路径是由政府掌控的,但当政府的力量面临挑战,媒介制度的演化一般会有一个充分的博弈过程,最终的制度安排一定体现了各方力量的对比。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制度均衡和制度变迁的机制,在此基础上揭示了制度变迁进程中政府经济职能  相似文献   

6.
制度变迁视角下的政府会计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经济环境的不断变化,旧制度体系由于不适应性,对社会经济发展构成障碍,制度创新成为必然。政府公共管理改革的不断深入,使得我国政府会计制度也面临着新旧制度变迁的问题。政府会计制度的公共品性质决定了这项制度改革只能是强制性制度变迁,为此,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推进政府会计改革:1.将政府会计改革纳入公共财政改革框架;2.完善会计法律法规建设;3.确定政府会计主体范围;4.重新确定政府会计核算内容范围;5.全面引入责权发生制;6.建立完善政府对外财务报告体系等。  相似文献   

7.
刘萍 《中国西部科技》2006,28(24):80-81
中国的金融制度伴随着金融改革的深化,由于“国家悖论”、政府效用函数最大化以及政府偏好序列的约束,及各个既得利益集团为获取制度租金而采取的博弈,使政府供给主导型的强制性金融制度变迁具有强势路径依赖的特征,锁定在低效状态。要退出中国金融制度锁定,必须引入新的内生变量和外生变量,实施动态的制度变迁,从而达到高效的路径替代。  相似文献   

8.
供给型制度是前苏联计划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它是在政府的主导,控制下实施的,因而又被称为政府供给型制度。文章从国家制度,政府共给型经济制度及其变迁方式长期保持的原因三方面对前苏政府供给型经济及其变迁方式作了较系统的分析。  相似文献   

9.
赫明 《科技信息》2013,(5):481-482
在当今的社会医疗保险领域中,道德风险问题已成为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的重要因素,能否对道德风险进行有效、合理的控制,是决定医疗保险能否顺利发展的关键点。本文从道德保险的概念、成因以及表现形式入手,指出道德风险是阻碍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顺利发展和健康运行的至关重要的因素,联系目前我国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中道德风险对患者、医疗保险制度和我国社会经济的影响,提出了城镇职工控制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中道德风险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中国改革开放二十多年,国民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快速增长。从西方制度变迁理论的角度探究其原因,可把中国的改革归结为政府供给主导型为主的制度变迁。那么,为何中国没有采用西方需求主导型的制度变迁方式呢?  相似文献   

11.
贫困地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构建是全国性制度构建中的关键环节.借鉴洛川试点的经验,发挥政府的积极作用,寻求道德风险防范与化解机制是一条重要举措.完善数据资料、资金投入、药品市场管理及法律等条件,也是贫困地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构建中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2.
在重新界定社会资本的基础上,从制度变迁的视角对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社会资本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理论探究.分析社会资本如何通过影响制度变迁绩效从而影响社会经济发展,并提出应从政府和民间2方面进行社会资本投资,保持和提高制度变迁绩效,促进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3.
一、制度供需均衡和制度变迁的一般分析制度供需均衡是指制度供给满足制度需要的均衡点。在制度供需均衡时 ,制度供给者没有制度供给的愿望 ,制度需求者也没有需求的冲动。制度供需均衡又简称制度均衡 ,处于均衡时的制度就称为均衡制度。它有两个层次涵义 ,一是中央政府的制度供给满足地方政府、微观主体的制度需求 ,二是地方政府制度供给满足微观主体的制度需求 ,在制度均衡时不存在制度供给不足 ,也不存在制度供给过剩的现象。制度供需均衡是制度变迁过程中的偶然现象。诺斯认为制度变迁是一个制度不均衡时追求潜在获利机会的自发交替过程…  相似文献   

14.
高等教育评估制度变迁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受到关键历史事件和社会矛盾转移的综合影响,在不同历史阶段呈现不同的内在逻辑和特征。基于历史制度主义视角,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来的高等教育评估制度变迁历程的分析发现,我国高等教育评估制度主要经历了制度变迁生成、制度变迁启动、渐进性制度变迁和断裂性制度变迁4个阶段。受自我强化的学习效益、高昂的制度退出成本和制度转换的适应性障碍等路径依赖因素影响,高等教育评估制度变迁呈现渐进式和断裂式交织的改革特征。高考大扩招之后的质量问责意识觉醒和基于管办评分离的第三方评估机制引入是制度变迁的两个关键节点。经过诸多的改革突破和制度重构,现阶段我国已经形成从政府强势主导到社会组织、高校等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现代化评估制度新格局。面向未来的发展矛盾转型,推进高等教育评估制度改革应紧抓制度变迁关键节点,加快构建基于法治的多元化评估制度;重视制度变迁的理念共识,凝聚高等教育评估制度变迁合力;加强评估制度的国际化和本土化对话,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评估话语体系形成。  相似文献   

15.
诺斯开创的路径依赖为研究民间金融制度变迁提供了一个有效的分析视角。本文基于路径依赖理论。以温州金融改革为例对我国民间金融制度变迁进行分析,构建了民间金融制度变迁路径依赖问题分析框架,要克服路径依赖应该从政府参与、征信体系建立和多种制度安排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当前公共维修基金制度的缺陷,指出了制度变迁中的路径选择问题和政府在其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随着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推进,建设现代大学制度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研究的关注焦点。基于历史制度主义视角研究社会转型时期我国大学制度的变迁机制,在分析宏观制度因素与路径依赖模式的同时,关键还在于把握历史制度主义近年来的理论反思与发展趋势,探讨制度场域中的权力关系、思想观念和行为互动对于制度渐进性变迁的影响,从而构建更具解释力的制度分析框架。研究结果表明:社会转型时期我国高校制度变迁主要受外部制度环境的影响与内部动力因素的驱动,表现为渐进型的双重变迁。一方面,制度环境中政治体制改革、社会经济发展与文化心理是大学制度变迁的外部结构性要素,其推动力主要体现在政府主导下的强制性变迁。另一方面,高等教育场域中的权力结构、制度观念和行为者互动是大学制度诱致性变迁的内部动力,在未来将更为深刻地影响大学制度的持续变迁。  相似文献   

18.
政府转型已经成为“十一五”时期行政体制改革攻坚的中心和重点。当前我国的服务型政府建设应强调政府主导,以政府与社会的互动和协调为基础,围绕制度变迁与制度创新不断强化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核心工作是重点围绕政府公共服务和产品供给的民众导向制度、适合我国国情的公共服务多元化供给制度、政务公开制度、政府绩效的评价制度、责任追究制度,切实推进我国服务型政府的建设步伐。  相似文献   

19.
债转股犹如一柄双刃剑,一方面,它可减轻企业债务负担,有利于消除银行的不良债权及促进股市的发展,另一方面,它又会带来进入风险,管理风险、退出风险与道德风险。  相似文献   

20.
我国的社区制度建设是政府强制性的制度变迁,社区权力结构行政化。这导致我国目前的社区社会政策单一,不能满足社区居民的政策需求。当下,应该鼓励自下而上的诱致性社区制度变迁,改变社区权力结构,从而实现多元化的社会政策供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