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对蝗总科8科58属103种蝗虫的雌性下生殖板进行了比较形态学研究.结果表明,雌性下生殖板的各部分可以作为种间、属间和科间的分类特征.从雌性下生殖板的形态来看,癞蝗科同其它科的差异比较大,瘤锥蝗科和锥头蝗科的雌性下生殖板同其它科有明显的区别.斑腿蝗科的稻蝗属、伪稻蝗属、拟凹背蝗属、卵翅蝗属的雌性下生殖板相似,剑角蝗科的卡蝗属也和此类似.网翅蝗科、斑翅蝗科和槌角蝗科的雌性下生殖板部分和斑腿蝗科的种类相似,但各有其独立的特征  相似文献   

2.
记述了网翅蝗科的黑翅竹蝗Ceracris fasciata fasciata,中华雏蝗Chrothippus chinensis,斑翅蝗科的黄翅踵蝗Pteruoscirta calliginosa,剑角蝗科的长角佛蝗Phlaeoba antennata和僧帽佛蝗Ph.infumata等五种蝗虫的卵囊形态和构造,卵粒的形态和显微结构。  相似文献   

3.
山西蝗虫名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了对山西蝗虫调查的结果,共记录蝗虫48种,其中癞蝗科1属2种、锥头蝗科1属4种、斑腿蝗科9属11种、斑翅蝗科13属16种、网翅蝗科6属35种、槌角蝗科3属6种,剑角蝗科4属4种,其中山西省新记录2种。  相似文献   

4.
滇西横断山地区蝗虫三新种记述(直翅目:蝗总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记述采自云南省西部横断山地区蝗总科昆虫三新种,即斑翅蝗科的透翅小车蝗,网翅蝗科的贡山雏蝗及雪山雏蝗。  相似文献   

5.
记述2010年7-8月间在内蒙古贺兰山地区蝗虫的调查。共采到蝗虫42种,分属于2总科7科23属,内有6新种和1个雌性新发现,即网翅蝗科Arcypteridae的贺兰山牧草蝗Omocestushelanshanensis sp.nov.黑胫牧草蝗Omocestus nigritihialis sp.nov.槌角蝗科Gomphoceridae的贺兰山棒角蝗Dasyhippus helanshanensis sp.nov.及剑角蝗科Acrididae的白纹金色蝗Chrysacrisalbonema sp.nov.拟短翅拟埃蝗Pseudoeosyllina brevipennisoide sp.nov.贺兰山拟埃蝗P.helanshanensis sp.nov.并有黑翅牧草蝗Omocestus nigripeannis Zheng雌性新发现。附有全部种类各录和分布.模式标本保存于陕西师范大学动物研究所昆虫标本室.  相似文献   

6.
内蒙蝗虫一新属四新种(直翅目:蝗总科)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本文报导在内蒙发现的蝗总科昆虫1新属4新种:剑角蝗科Acrididae的拟埃蝗属Pseudoeocyllina gen.n.,长角拟埃蝗P.longicorna sp.n.,浅金色蝗Chry-sacris flavida sp.n.,槌角蝗科Comphoceridae的宽隔蛛蝗Aeropedallas ampliseptussp.n.;网翅蝗科Arcypteridae的黄褐异爪蝗Euchorthippus ravus sp.n..  相似文献   

7.
9种蝗虫酯酶同工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棒角蝗科、斑腿蝗科、剑角蝗科和斑翅蝗科9种蝗虫进行了酯酶同工酶分析。通过生化特征,探讨较高级分类阶元之间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9种蝗虫共显现26条酶带,种间没有出现共同酶带,不同科样品之间酶谱差异很大,显而易见,同属不同种间的相似性大于同科不同属种间的相似程度,后又明显大于不同科种间的相似性。  相似文献   

8.
为丰富台湾蝗虫研究资料,通过对采自台湾的1079头蝗虫标本进行整理、鉴定和统计,并计算Shannon Wiener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及丰富度指数,从不同层次进行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台湾蝗虫共有4科、10亚科、17属,其中斑腿蝗科8属,斑翅蝗科6属,剑角蝗科2属,锥头蝗科1属。属级水平上,佛蝗的多样性(0.1357)、均匀度(0.1103)最高,小车蝗的多样性(0.0028)和均匀度(0.0023)最低;亚科水平上,飞蝗亚科多样性(0.1596)、均匀度(0.1297)最高;科级水平上,剑角蝗科的多样性(0.1398)最高,而斑腿蝗科的丰富度(1.7648)最高。综合分析表明斑腿蝗科的多样性最高。  相似文献   

9.
对苏北稻田蝗虫群落结构及其生物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苏北稻田采到4科,7属,9种蝗虫,其中斑腿蝗科5种,斑翅蝗科2种,锥头蝗科和剑角蝗科各1种。苏北稻田蝗虫群落随季节发生变化,其种类丰富度和多样性指数在6-8月最高,短额负蝗和中华稻蝗是早期优势种类,中华稻蝗,小稻蝗,第二代短额负蝗是晚期优势种,它们占整个蝗虫种类数量的62.3%,占总生物量的56.0%。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云南曲靖市蝗总科Acridoidea昆虫资源情况,采用五点随机取样法和传统分类学对本地蝗虫物种多样性及其分布进行调查.共采集标本400头,经鉴定隶属7科16属19种,其中斑翅蝗科Oedipodidae属种数量最多(7属7种),其次是锥头蝗科Pyrgomorphidae(1属3种)和网翅蝗科Arcypteridae(2属3种),蝗科Acrididae和瘤锥蝗科Chrotogonidae均为1属1种.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马龙区农场蝗虫丰富度、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均匀度和优势度指数最高.从物种分布看,短额负蝗Atractomorpha sinensis和疣蝗Trilophidia annulata分布最广.从分布地点看,马龙区农场物种最丰富(17种).研究结果表明曲靖市蝗种多样性及分布特点与生境植被类型密切相关.结果为本地蝗虫的资源利用、预测预报及综合防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广东省大陆翼手目动物区系与地理区划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广东省大陆翼手目动物共有 37种 ,隶属 6科 15属 ,根据中国动物地理区划 ,按照模糊聚类分析初步划分大陆翼手目动物为四个地理省 ,即粤北山地省、粤东低山丘陵省、粤西山地丘陵省、沿海台地平原省 ,翼手目物种分布表现了明显的热带———亚热带过渡性 ,大耳菊头蝠 (Rhinolophusmacrotis)、水鼠耳蝠 (Myotisdaubentoni)为广东省新纪录种  相似文献   

12.
江苏省云台山地蝶类多样性与区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江苏省云台山地采集的1 000余号蝶类标本鉴定的基础上,进行该地区蝶类多样性与区系的分析.结果表明:云台山地蝶类76种隶属7科54属,其中凤蝶科5属11种,绢蝶科1属1种,粉蝶科5属6种,眼蝶科7属12种,蛱蝶科15属18种,灰蝶科10属15种,弄蝶科11属13种.系列分析表明江苏云台山地蝶类区系基本组成为:广布种占46.05%,东洋种占35.53%,古北种占18.42%.通过与江苏省内其他山地的相似度的比较,云台山地与宁镇山地的区系成分最为相似.由于受海洋性气候影响,云台山地蝶类区系成分与同纬度的相山山地蝶类区系成分有明显差异,说明局域微环境对蝶类区系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13.
铁佛寺水库在豫南丘陵山区是一座浅山山谷型中型水库。笔者对水库中的浮游生物种类组成、生物量、消长规律,及其对网箱养殖鲢鱼和鳙鱼的影响进行了系统研究,并对库区合理利用浮游生物资源,发展渔业生产提出了有益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广西东亚飞蝗蝗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广西的飞蝗蝗区是中国东亚飞蝗Locusta migratoria manilensis(Meyen)蝗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蝗灾历史悠久,最早于1191年在横县发生,受蝗灾袭击的县达53个,现有蝗区面积约1.3万ha,主要分布于红水河、柳江和黔江沿岸一带的武宣、来宾及宾阳等地。作者从昆虫生态地理学的角度把广西东亚飞蝗蝗区划分为内涝蝗区和沿河蝗区两大类,本文还阐明了上述蝗区的结构、成因和发展现状。东亚飞蝗在广西每年可发生2-3代,主要为害代为第二和第三代。蝗灾的发生与旱涝相间的气候条件密切相关,前年9-12月和当年3-6月持续干旱所引起的生态失衡是导致飞蝗暴发成灾的主导因素。本文还提出了广西东亚飞蝗综合治理的对策:(一)在西江流域上,中游山区营造大面积水源林,并加速治理红水河与柳江,以减少旱涝灾害的发生;(二)大力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改变现有不合理的耕作制度;(三)加强第一代飞蝗的监测,采取化防措施,控制第二、第三代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2014年4月17-18日,在江西省铜鼓县修河源群生林场新开岭山地,于0.5 hm2的毛竹林内,发现有30多株大小不一的南方红豆杉混生在毛竹林中,其最大胸径120.0 cm、高18 m,最小胸径24.0 cm、高7.0 m,该发现在江西丘陵山地森林中较为罕见。  相似文献   

16.
在GIS支持下,利用TM卫星遥感影像提供的信息以及非遥感信息相结合的方法,获得研究区景观生态类型和生态环境现状数据资料,利用景观生态学模型获得研究区景观格局特征指数,对比分析了呼和浩特市域两个典型的风蚀沙化和风水两相侵蚀沙化地区一一石质低山丘陵区和黄土丘陵区的景观格局特征.结果表明,呼和浩特市典型地段土地沙化和景观格局特征(特别是农田景观)与人类活动强度密切相关;生态建设是目前以及将来防止土地进一步沙化,促进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保证呼和浩特市生态安全的重要手段;宏观控制区域景观格局变化和微观实施生态工程建设同步进行是遏止土地沙化的根本出路。  相似文献   

17.
宝鸡干旱及其灾害分区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干旱是威胁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之一。本文以宝鸡为例,在分析干旱及其灾害地域分异的基础上,根据影响干旱的因素以及干旱的危害程度,防旱减灾的主要措施,将宝鸡划分为7大区域:(1)秦岭山地中旱区;(2)渭河南原丘陵重旱区;(3)渭河平原中旱区;(4)渭北台原重旱区;(5)千陇河谷地中旱区;(6)北部千山低山丘陵重旱区;(7)西北部陇山山地中旱区。  相似文献   

18.
基于数字高程模型(DEM)的可可西里地貌及区划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数字高程模型(DEM)数据,应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方法,对可可西里地区地貌要素进行定量分析,并对其地貌区划进行研究。可可西里地区海拔分为中海拔、高海拔和极高海拔三级,其中高海拔地区占据69.38%的区域。研究区夷平面广泛发育,根据地势起伏度可划分为丘陵、平原和台地3种类型。除东部三江源地区外,研究区主体未受到青藏高原强烈隆升造成的河流溯源侵蚀影响,坡度类型以小于15的微斜坡、缓斜坡和斜坡为主,地势平坦。依据地貌形态特征定量分析、地貌类型组合和地貌成因的差异性原则,可可西里地区可划分为4个地貌区:羌塘高原地貌区(Ⅰ)、东昆仑山山地地貌区(Ⅱ)、三江源丘状山原地貌区(Ⅲ)和柴达木高原盆地区(Ⅳ)。其中,羌塘高原地貌区又可划分为可可西里高原地貌亚区(Ⅰ_1)和唐古拉山高山地貌亚区(Ⅰ_2),东昆仑山地地貌区可划分东昆仑南部极高山地貌亚区(Ⅱ_1)和东昆仑北部高山地貌亚区(Ⅱ_2)。地貌要素研究可以直观、量化地反映可可西里地区海拔、地势起伏度及坡度特征,地貌区划研究可以反映可可西里地区高原、山地、山原、盆地的地貌格局和水平分异,对研究地貌特征、地貌类型及开发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黄土丘陵山区变电站土建设计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吕梁500kV变电站的土建设计,介绍了黄土丘陵山区变电站的总平面布置、边坡处理、地基处理等方面的设计特点,为山区变电站设计提供了工程借鉴。  相似文献   

20.
杜鹃属植物的引种适应性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庐山植物园自1982年始开展杜鹃属植物引种驯化研究,共引种杜鹃花近300种(品种)。笔归纳了该园20余年来在杜鹃花引种栽培中所取得的经验,并通过对杜鹃在栽种地生长发育的观察,分析探讨了杜鹃属植物在庐山地区的适应性。结果表明:(1)原产中国日本森林植物亚区的杜鹃生长好干中国喜马拉雅森林植物亚区,尤其是长江中下游中高山地区引种的杜鹃生长极佳;(2)引自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带的杜鹃生长好于南亚热带半湿润气候带(滇南及滇西南);(3)广生态幅的物种适应性好于狭生态幅的;(4)向温暖湿润气候演化的温带和亚热带林下类群的杜鹃生长良好,而向旱、寒生环境演化的高山类群或热带附生类群的有鳞杜鹃在庐山适应性差;(5)总体来看适应性强弱表现依次为:落叶杜鹃亚属,马银花亚属,常绿杜鹃亚属,羊踯躅亚属,有鳞杜鹃亚属;(6)原产日本、北美地区的杜鹃在庐山生长适应性良好,久经栽培的种引种易于成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