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以苯胺为单体,过硫酸铵为氧化剂,通过化学氧化法合成聚苯胺,并以其为导电填料,以环氧树脂为成膜物,制备出一种电导率在0.04-0.05 S/cm范围内的新型导电防腐涂料。讨论了氧化剂的用量、盐酸的浓度、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等对聚苯胺涂料导电性的影响以及在盐雾、酸性、碱性和油水条件下,其腐蚀情况和电导率的变化。结果表明:实验最佳制备条件为:氧化剂与苯胺的摩尔比1∶1,反应温度小于5℃,反应时间4 h,盐酸浓度为2 mol/L,聚苯胺的质量分数为15%~20%;除碱性条件外,导电聚苯胺防腐涂料在油水、盐雾和酸性条件下均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防腐蚀性能。 相似文献
2.
以十二烷基苯磺酸(DBSA)和樟脑磺酸(CSA)作为掺杂剂,采用乳液聚合法和研磨法,合成了DBSA掺杂聚苯胺、CSA和DBSA共掺杂聚苯胺,探讨了合成条件对掺杂聚苯胺导电性能的影响,并研究了掺杂聚苯胺的红外光谱。DBSA掺杂聚苯胺、CSA和DBSA共掺杂聚苯胺的电导率分别为0.274 S/cm和1.210 S/cm。在DBSA掺杂聚苯胺中再掺杂CSA,可提高聚苯胺的电导率。 相似文献
3.
原位聚合法制备聚苯胺/ 聚乙烯醇导电材料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原位聚合方法合成了聚苯胺/聚乙烯醇导电复合材料,研究了反应体系中聚苯胺的质量分数和反应时间对复合材料电导率的影响,并且通过红外光谱和热重分析对其结构和稳定性进行了表征和分析. 相似文献
4.
以盐酸为掺杂剂,在苯胺单体氧化合成导电聚苯胺的聚合反应过程中,通过加入N-苯基对苯二胺,可以显著加快聚苯胺的合成反应速度,并提高聚苯胺的产率.经电子显微镜观察发现,生成的聚苯胺呈现出明显的纳米纤维形貌特征,直径约50 nm,长度可达微米.实验表明:聚苯胺的产率和电导率都是随着HCl浓度的增加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浓度1 mol/L的盐酸掺杂下合成的聚苯胺的电导率最大;在苯胺和酸浓度固定时,改变氧化剂过硫酸铵的量也会影响聚苯胺纳米纤维的产率和电导率,n(苯胺)∶n(过硫酸铵)=1∶1时,生成物聚苯胺的电导率最大. 相似文献
5.
采用溶胶一凝胶技术两步法把Eu(BA)3掺入到SiO2中制备Eu(BA)3/SiO2复合发光材料,并对其发光性能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制备Eu(BA)3/SiO2复合发光材料的晟佳工艺条件是水与正硅酸乙酯摩尔比为4,正硅酸乙酯、盐酸和六次甲基四胺的摩尔比为17.5×10-45×10-3,陈化温度为40℃,掺入SiO2中的苯甲酸和铕离子的摩尔比为31,苯甲酸铕掺入量为1%.对Eu(BA)3粉体和Eu(BA)3/SiO2复合发光材料荧光光谱进行比较发现Eu(BA)3/SiO2复合发光材料激发光谱最大吸收峰变窄,同时发生蓝移,由288 nm蓝移到280 nmEu(BA)3/SiO2复合发光材料发射光谱在594 nm和618 nm处分别出现Eu3 的5D0→7F1和5D0→7F2跃迁发射,单位质量稀土配合物的发光强度是Eu(BA)3粉体的3倍左右. 相似文献
6.
聚苯胺的合成及性能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分别采用脉冲极化法和恒电流法聚苯胶膜的峰值电流合成聚苯胺,用循环伏安曲线对它的电化学性质进行表征,研究了温度对聚苯胺膜的峰值电流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脉冲极化法合成的聚苯胺膜在循环伏安曲线上的峰值电流比恒电流法合成的高,电化学活性强.扫描电镜照片表明这2种方法合成的膜结构不同,脉冲极化法合成的聚苯胺膜在介质条件分别为0.5 mol/L H2SO4和1 mol/L HNO3水溶液中合成的膜结构均为纤维状,且在HNO3介质条件下膜纤维形状更好,纤维长度更长;恒电流法合成的聚苯胺呈颗粒状.温度越高,聚苯胺膜的峰值电流越大,电化学活性越强,聚苯胺在对应电位时的电化学储能能力越强. 相似文献
7.
聚苯胺(PAn)具有较高的室温电导率,但难于加工成型.锌盐离聚体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An在锌盐离聚体颗粒表面吸附聚合,可以得到电导率达10.5S·cm(-1),抗拉强度为6.11MPa的新型导电复合物.经TEM研究其表明,证实该复合物为所需合成的PAn复合物. 相似文献
8.
聚苯胺/聚苯乙烯共混膜的形态结构与导电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苯胺为单体,过硫酸铵为氧化剂,三氯甲烷和水为反应介质,十二烷基苯磺酸为乳化剂和掺杂剂,进行乳液聚合,得到可溶性聚苯胺。将聚苯胺、聚苯乙烯共溶于二甲苯后制成共混膜,用广角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偏光显微镜分析了共混膜的相形态。结果表明:聚苯胺/聚苯乙烯为不相容体系,在聚苯胺含量低时,聚苯胺以多粒子分散相存在,此时共混膜电导率低,但随聚苯胺质量分数增加电导率迅速增大;在聚苯胺质量分数达到某一阀值(7.5%)后,聚苯胺开始形成连续相,此时共混膜电导率相对较大,但电导率随聚苯胺质量分数而增大的趋势减缓。 相似文献
9.
制备了两种磁性材料与聚苯胺合成的材料,采用3 cm波导式测量线在8 GHz~14 GHz频率范围内,用多点拟合的实验和计算方法对这类复合聚苯胺的电磁参数及微波吸收特性参数进行了测量.实验结果表明,复合聚苯胺在吸收剂中的浓度对电磁参数及吸波性能的影响很大.对Mn-Zn铁氧体复合聚苯胺,当浓度为0.23 g/cm 相似文献
10.
导电性聚酰胺/聚苯胺共混物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化学方法制备了导电聚苯胺包覆的共聚聚酰胺微粒(PA/PANI-HCl),运用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和紫外/可见(UV/Vis)光谱表征了其结构.电导率测试表明,PA/PANI-HCl的电导率服从逾渗规律,逾渗阈值为17%.由于共聚聚酰胺(PA)的熔点低,PA/PANI-HCl在130℃时有良好的热塑性,可制成导电性共混高分子材料,但热处理却使电导率下降了1~2个数量级.对PA/PANI-HCl脱掺杂得到的PA/PANIEB,在间甲酚中有良好的溶解性,而且当聚苯胺含量低于10%时,能全部溶解于间甲酚. 相似文献
11.
以十二烷基苯磺酸(DBSA)/HCl混酸为掺杂剂,过硫酸胺(APS)为引发剂,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备了聚苯胺/掺锑二氧化锡(ATO)导电复合材料.探讨了ATO用量对导电复合材料电导率的影响,在n(ANI):n(APS):n (DBSA)=1:1:0.7,m(ATO):m(ANI)=0.1:1时,复合材料室温25℃的电导率最高可达8.35 S·cm-1.通过FT-IR,XRD,SEM对其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ANI优先在ATO粒子表面聚合,形成聚苯胺包覆ATO的导电复合材料. 相似文献
12.
Water-dispersed polyurethane (PU) adhesive is a novel and highly efficient adhesive with broad application potential. In this study, the key parameters affecting the synthesis and application of this adhesive were examined, and optimal conditions were identified. The water-dispersed PU adhesive was successfully synthesized, and applied in the fastness test of pigment printing on cotton fabric. The data demonstrated that all the fastnesses of PU adhesive were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cenventional PA one.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基布材料、织物结构、导电物质、制备工艺等对织物导电性能及聚苯胺沉积状态的影响;综述了提高聚苯胺导电织物导电性能的方法,如通过酸掺杂、加入金属离子等增加织物表面的导电因子,通过磁场、超声场等外场提高聚苯胺的分布均匀度,通过改变加工工艺、基体材料改性等提高聚苯胺在植物表面分布的均匀度和连续性;指出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备聚苯胺是最有希望实现导电织物市场化的方法,但仍然存在着亟需解决的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4.
导电聚苯胺自撑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通过对聚苯胺薄膜进行质子酸掺并,并采用溶液浇铸法,制备了力学性能和电学性能较好的聚苯胺自撑膜。研究了温度、掺杂时间、要剂浓度。成膜溶剂及质子酸种类因素对聚苯胺掺杂膜的影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