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金属离子对棉铃虫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金属离子对棉铃虫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EC3.2,1.52)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Na^+、K^+和Li^+等金属离子对酶活力没有任何影响;在指定范围内,Mg^2+和Ca^2+对酶活力影响不显著;Zn^2+、Cu^2+和Al^3+对该酶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进一步研究Cu^2+和Al^3+的抑制作用动力学,结果表明:Cu^2+对该酶的抑制作用是一种可逆过程,抑制机理表现为混合型,抑制常数Kt为0.23mmol/L,K1s为1.49mmol/L.Al^3+对该酶的抑制作用是一种可逆过程,抑制机理表现为竞争性类型,抑制常数Kt为6.42mmol/L.  相似文献   

2.
以油菜菌核病菌为供试病原菌,探讨11种金属离子对荧光假单胞菌P13的生长及拮抗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金属离子均对P13的生物量以及抗生素的合成产生一定的影响.与对照相比,金属离子在0.002mol/L的浓度下,Ag^+,Cr^3+,Ni^+能强烈抑制该菌的生长;Ca^2+,Ti^3+,Fe^3+有微弱的促生作用;Al^3+能强烈抑制P13抗生素的合成,Ca^2+和Fe^3+则明显促进抗生素的合成.在不同浓度的Ca^2+和Fe^3+下,0.003mol/L的Ca^2+促进P13的相对效价提高到267%.0.003mol/L的Ca^2+与0.001mol/L Fe^3+共同使用时P13的效价增加到291%,说明Ca^2+和Fe^3+对P13抗真菌素合成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3.
盐胁迫对芸豆体内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文章讨论了单盐(Na^ )条件下,芸豆根和叶中可溶性糖的含量变化情况.为进一步研究单盐毒害对植物的生理影响提供依据.实验得到,不同盐浓度对芸豆根和叶中可溶性糖的含量有不同影响.叶中的可溶性糖含量在受到50mmol/L和100mmol/L浓度NaCl胁迫时,随盐浓度增长而呈上升趋势,而在175mmol/L时出现下降趋势;根中的可溶性糖在50mmol/L NaCl胁迫时出现上升趋势,而在100mmol/L,175mmol/L NaCl胁迫时随盐浓度升高,出现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4.
本文研究了在Al^3 的胁迫条件下,不同浓度的Ca^2 对玉米幼苗膜保护酶及其它一些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0.20mmol.L6-1Al63 胁迫下,随着Ca/Al比含量增加,玉米幼苗膜保护酶SOD、POD、CAT活性依次增高,叶绿素、蛋白质含量增加,而脂质过氧化产物MDA含量和质膜透性降低,因此随着Ca^2 浓度的增加,Ca^2 缓解Al^3 对玉米 轩的毒富作用增强。  相似文献   

5.
镁对黄瓜与小白菜生长、养分吸收及某些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水培试验表明:一定范围内,增加溶液中镁质量浓度,显著促进黄瓜、小白菜植株生长,适宜的镁质量浓度为40mg/L,随着溶液中镁质量浓度的增加,黄瓜、小白菜植株中镁含量显著增加,明显抑制植株对N、K、Ca元素的吸收,植株中K/Mg、Ca/Mg养分比值与植株生长关系密切,缺镁时、黄瓜、小白菜叶片过氧化酶活性升高,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下降,黄瓜根系输导组织异常,小白菜叶片栅栏和海绵组织细胞排列紊乱。  相似文献   

6.
以0.1、1和10mg/L3个浓度的多环芳烃萘和芘室内栽培红树植物秋茄(Kandelia candel)幼苗,培养基海水盐度15,培养期60d,以不加污染物培养为对照,分析了萘和芘对秋茄幼苗膜透性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0.1mg/L萘和芘的环境胁迫对秋茄幼苗叶片细胞膜透性影响不明显,而浓度达1mg/L及以上水平则随着萘和芘浓度的增加叶片细胞膜透性显著增加.低浓度萘和芘(0.1mg/L)的环境胁迫对幼苗叶片、根尖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影响不明显;高浓度芘和萘(10mg/L)的环境胁迫下,秋茄幼苗叶片、根尖POD和SOD活性与对照组相比均显著提高.萘和芘胁迫诱导了秋茄幼苗抗氧化酶SOD和POD活性增加,其中根尖抗氧化酶活性增加的幅度明显大于叶片.  相似文献   

7.
选取常绿杨(Populus×euramericanacv.A-61/186)为试验材料,研究铝胁迫对带绿杨叶绿体荧光特性和超微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铝胁迫对常绿杨叶片的超微结构产生明显伤害,会显著抑制叶片的光合性能,且随着胁迫浓度的加重和时间的延长而加重.0.370mmol/L铝胁迫60d后,光系统II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降低,初始荧光F0和非光化学猝灭系数NPQ显著上升;叶绿体膜肿胀隆起,叶绿体内淀粉粒消失,叶绿体内基粒片层和基质片层间隙明显,片层弯曲呈蓬松排列.0.222mmol/L铝胁迫90d致使叶绿体内淀粉粒消失;Fv/Fm值显著低于对照、F0和NPQ值显著高于对照;铝胁迫浓度大于0.370mmol/L时,叶绿体肿胀体积增大,叶绿体膜明显隆起,叶绿体内基粒片层和基质片层明显分离,呈扭曲蓬松.铝胁迫下常绿杨叶绿体膜及其片层和淀粉粒的结构变化与光合效率的下降趋势相一致,可作为杨树铝毒鉴定的细胞学参考.  相似文献   

8.
硅对盐胁迫下杨树叶片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杨树在不同程度盐胁迫下加硅处理30d后,叶片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无硅条件下,随着盐胁迫浓度的增加和时间的延长,杨树叶肉细胞内叶绿体类囊体扭曲、变形、松散,嗜锇颗粒增多,外膜逐渐断裂解体,局部消失,细胞核固缩,核物质凝聚,核膜不清晰。盐质量浓度为40g/L比盐质量浓度为20g/L和30g/L的处理对叶片细胞结构的损伤程度更为严重。盐胁迫下加硅后杨树叶肉细胞细胞器损伤得到明显改善,表现为叶绿体类囊体排列有序,嗜锇颗粒略有增多,细胞核基本完好,局部核物质凝聚。施硅质量浓度为05g/L比施10g/L的效果显著,且对盐质量浓度为20g/L和30g/L的缓解效果比质量浓度为40g/L的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9.
以冕粳147、合系22-2两个粳稻品种为材料,研究Na2CO3胁迫对粳稻发芽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当Na2CO3胁迫浓度≤20mmol/L时,对粳稻种子发芽和幼苗叶片和根系生长有一定促进作用,幼苗叶片中的叶绿素含量略增加;但随着Na2CO3胁迫浓度的增加,粳稻种子萌发和幼苗叶片和根系生长受抑制的程度增强.当Na2CO3胁迫浓度>60mmol/L时,幼苗叶片的叶绿素含量迅速下降,脯氨酸含量急剧上升.说明,粳稻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对Na2CO3的耐受浓度为60mmol/L.  相似文献   

10.
以自主筛选的Klebsilla pneumoniae XJ-Li为甘油脱水酶酶源,研究了其催化反应特性和稳定性。结果表明,甘油脱水酶的最适催化反应温度和pH分别为40℃和8.0。温度在40℃以下,pH处于6.0~8.0之间时酶的稳定性较好。在常见金属离子中,Mg2+和Mn2+对甘油脱水酶的催化反应具有一定促进作用,而Ca2+、Co2+、Fe3+、Zn2+和Cu2+对其活性均有抑制作用。此酶对甘油的最高耐受反应浓度在0.15mol/L左右,对1,2一丙二醇的饱和浓度在0.3mol/L左右,以甘油和1,2-丙二醇为底物时的反应动力学常数Km值分别5.57mmol/L和8.16mmol/L。  相似文献   

11.
华中五味子叶片形态结构的可塑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别对产自安徽黄山和甘肃文县的两个华中五味子种群不同发育阶段叶片的形态解剖特征进行比较,讨论了叶片表型可塑性及其生态学意义.研究结果表明:1)在种群水平上,叶片形态结构随环境条件的变化表现出一定的环境可塑性,文县种群表现出相对的旱生特征:叶片小而厚、栅栏组织发达;黄山种群则表现出相对的湿生特征:叶片大而薄、栅栏组织较薄、海绵组织相对发达;这是叶片对水分条件随地理分布而表现出的空间异质性的适应策略;2)在个体水平上,叶片形态结构随发育阶段的变化而表现出一定的发育可塑性,下层叶表现出典型的阴生叶特点:叶片薄、气孔密度较小、栅栏组织极不发达、栅栏细胞椭圆形或漏斗形、海绵组织发达;中、上层叶表现出阳生叶特征:叶片较厚、气孔密度大、栅栏组织相对较为发达、栅栏细胞长柱形.这种发育可塑性是叶片对光照条件随个体发育而表现出的时间异质性的一种适应策略.  相似文献   

12.
应用叶片离析法和石蜡切片技术,比较了3种(含变种)檵木属植物根茎叶的结构解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檵木及其变种红花檵木的根茎叶结构表现出具有较强的耐旱或耐寒性特征,其叶上表皮具表皮毛,角质层较厚,栅栏组织发达,细胞排列紧凑,叶片紧实度大; 茎部和根部韧皮部、木质部发达; 而四药门花则表现出喜阴环境的特点,其叶上表皮无表皮毛,角质层较薄,叶片紧实度小(17.89%),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比值小,细胞排列疏松,叶片疏松度大(48.93%),茎部具有发达的髓腔和较发达的木质部。隶属函数值分析结果显示,檵木属3个树种对环境适应性从强到弱依次为红花檵木>檵木>四药门花。  相似文献   

13.
木犀属植物叶片微形态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石蜡切片法和显微观察法对木犀属(Osmanthus)27种植物叶的微形态结构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叶脉厚度、叶片厚度、角质层厚度、栅栏组织层数和厚度、海绵组织厚度、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厚度的比值以及中脉维管组织的结构特征等具有一定的种间差异。这些结构特征与木犀属植物生长环境表现出一定的适应性和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陈健辉  黄涛 《广西科学》2002,9(2):142-147
为了探讨环境污染对植物叶片的影响,于2000年11月19日15;30,同时在广州市区内的水泥厂,硫酸化工厂、簏湖,白云山、环市路,采集榕树南向树冠的外展枝条上成熟的叶片10片,观察叶片的主要形态和解剖结构,结果显示:水泥厂,硫酸化工厂种植的榕树的叶片较薄,短且窄,叶片的二级脉间距较窄,而白云山,簏湖生长的榕树的叶片厚,长且宽,各级叶脉较粗,二级脉间距宽。5个点的叶片均有3层细胞组成的上表皮,但水泥厂,硫酸化工厂采集的叶表皮层占叶片的总厚度增加,细胞壁增厚,栅栏薄壁组织的纵向直径与横向直径径的比值增加,栅栏薄壁组织占片总厚度的百分上升,在海绵薄组织中出现非胞间隙的圆形穿孔,玻璃幕墙形成的强光反射长时间对榕树照射也造成叶片的机械组织表达,而海绵组织不甚发达,较强的二次光源以植物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5.
Hg^2+对莼菜冬芽叶结构和淀粉粒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以Hg^2+对莼菜冬芽进行处理,观察叶的显微结构变化,观察到在处理后的短时期内,冬芽的老叶片、叶柄、幼叶等结构与对照的相应部位无明显差异,所含的淀粉粒也与对照中所含数量相当;但是长时间处理时,观察到老叶的栅栏组织、海绵组织均受到破坏,叶肉细胞解体,细胞内含物流入胞间隙;叶柄结构不受影响,只是原来含有的大量淀粉粒消失殆尽;幼叶的结构受影响不大,但其所含淀粉粒却大大减少,尤其以上表皮下一层细胞中淀粉粒  相似文献   

16.
外源ALA对盐胁迫下豌豆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温室条件下研究外源ALA对盐胁迫下豌豆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在100mmol/L NaCl盐胁迫下,研究0.001~1mmol/L ALA对豌豆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100mmol/L NaCl盐胁迫导致豌豆幼苗氧化损伤,SOD等保护酶活性升高;0.1 mmol/L ALA处理对盐胁迫下的豌豆幼苗有显著的保护作用,使叶片MDA含量降低25.87%,SOD,POD和CAT活性分别提高28.74%,20.68%和36.83%,幼苗株高、鲜物质量分别提高0.975,0.15倍,从而增强幼苗的抗盐性.0.1mmol/L ALA能缓解盐胁迫下豌豆幼苗的氧化损伤,显著提高SOD等保护酶活性.  相似文献   

17.
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不同大气环境中的ClycineL.属部分植物进行了结构植物学研究。结果表明:在长达22d未降雨的干燥大气环境中,大豆叶的上下表皮中的气孔保卫细胞不同程度地出现萎蔫现象,气孔紧闭,叶表皮的外切向壁角质层明显增厚,栅栏组织与海绵组织排列紧密。  相似文献   

18.
特莱克紫花苜蓿的形态解剖学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对特莱克紫花苜蓿与当地野生紫花苜蓿的根、茎、叶、花的形态解剖结构观察发现:特莱克紫花苜蓿角质层较厚,气孔频率高,栅栏组织、海绵组织发达,具有很强的抗旱性、抗逆性和贮水能力,并且该品种饲用质量高、营养丰富、适口性强。适于北方地区退耕还草。  相似文献   

19.
新疆“短命植物”独行菜营养器官的解剖学科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短命植物独行菜的结构特征为:根、茎、叶有大型及特大型薄壁细胞.根的次生木质部导管腔很大,在次生的薄壁细胞有黑芥子酶,栅栏组织特别发达,叶为等面叶.叶绿体体积小而数量非常多.在上、下表皮内方的栅栏组织之间夹有类似海绵组织的结构,这种特殊结构,在中生植物中极为罕见.其叶属于C_4植物型.  相似文献   

20.
利用石蜡切片技术对筋仔树(Mimosa bimucronata)叶片进行解剖研究.结果表明,筋仔树的叶是异面叶,表皮角质层的角质化程度随发育的进行而增大.叶肉细胞排列紧密,在海绵组织和栅栏组织之间具有贮藏组织.叶脉维管组织发达,具四级叶脉组成脉序,第一级、第二级叶脉类型属半周韧、有限维管束;第三级、第四级叶脉类型属外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