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沙尘天气的危害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沙尘天气的类型,研究了沙尘天气的特点以及沙尘天气的危害,对沙尘天气的预报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并提出了沙尘暴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2.
2006年6月信阳市连续出现高温闷热天气,最高气温达到37.8℃以上.本文通过对产生这一灾害性天气过程的大尺度与中小尺度天气系统的分析,综合分析了大气环流特征、温度场特征及相关气象要素对产生持续高温天气过程所起的作用.揭示出本次高温天气过程的成因.  相似文献   

3.
随着空间时代的到来,空间天气对人类的影响越来越广泛,对空间天气的研究越来越引起世界各国的重视。本文概要介绍了澳大利亚在空间天气研究方面的情况,主要包括:空间天气服务、围绕服务展开的研究、地球和太阳基础研究,以及未来空间天气研究的方向等。  相似文献   

4.
影响天气的因素有降雨量、气压、气温、风速及风向等,研究天气影响因素对人们的生产生活有一定的指导作用。本研究提出使用数据挖掘技术探究天气因素之间的相关性。使用K-S检验方法对数据进行正态性检验,使用Pearson相关系数,对天气逐日数据降雨量、气压、气温、风速进行相关性检验,使用Eta相关系数对天气逐日数据降雨量、气压、气温、风速与风向进行相关性检验,使用一元线性回归对天气因素气压和气温进行分析。在中国气象网站的吉安县1980-2019年天气数据上进行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数据集中各数据项不服从正态性分布,天气当中的气压与气温具有强负关联线性关系,风向类型与气压、气温有强关联关系。  相似文献   

5.
冷涡是造成我县强对流天气的主要天气系统,冷涡影响时气象要素变化剧烈,常引起雷暴、大风、冰雹等灾害性天气。为应对冷涡天气的不确定性和突然性,对2010年4月26~28日的冷涡影响过程进行天气实况、形势演变等方面的分析总结,为今后类似天气的预报与服务起到一定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 ,利用双 (多 )基地天气雷达系统进行天气探测受到重视 ,我国用双 (多 )基地天气雷达系统进行天气探测基本上还处于起步阶段。简述了双 (多 )基地天气雷达系统的构成及性能特点 ,分析了它的探测原理 ,给出了它与单基天气雷达网探测结果比较。通过讨论说明了用双 (多 )基地天气雷达系统进行天气探测是有效的和实用的 ,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特别对我国在经费有限的情况下尽快获取真实三维风场等天气信息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7.
程波 《科技资讯》2014,12(24):214-214
北京市的雾霾天气已成为一种常见的环境污染问题,不仅对人们的身体健康产生威胁,而且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负面影响.本文通过对北京市昌平区雾霾天气造成的污染,研究雾霾天气形成的气候特征、成因及控制措施,为昌平区雾霾天气提供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8.
 空间天气已成为人类社会在新时代面临的全球性挑战。欧洲深受空间天气的影响,为应对灾害性空间天气作出了诸多努力。梳理了欧洲相关的空间天气计划及其自主或通过国际合作建立的地基和天基监测设施,评述了欧洲为增强抗空间天气风险能力、提升对全球空间天气行动的贡献而完成的空间天气一体化方法评估报告。欧洲是国际空间天气行动的重要一极,未来中欧可就全球空间天气一体化开展全方位合作,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新贡献。  相似文献   

9.
冰雪天气下高速公路运营安全管理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冰雪天气对高速公路运营安全影响极为恶劣。通过分析冰雪天气对高速公路行车安全的影响及其对策,开发了高速公路冰雪天气运营安全管理系统。该系统的建立将有效减少冰雪天气下交通事故的数量和减轻事故的严重程度,提高运行效率。  相似文献   

10.
黄建文  韩露露 《甘肃科技》2014,30(19):37-38
通过对2014年5月8日至9日发生在金昌的沙尘暴天气过程的环流背景、物理量场等进行了综合分析,发现此次沙尘暴天气过程是高空500hpa的气旋式风切变引起的气流辐合及北方冷空气下滑共同影响所致,揭示了该次沙尘暴天气过程的天气原因。分析认为利用micaps常规气象资料并结合天气学方法、数值预报产品,可以及时、准确预报出类似的天气过程,对灾害性天气临近预报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山西省气候资源研究利用浅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气候资源的描述,介绍了气候资源的概念、分类和性质,分析了山西省气候资源的概况及气候资源在山西省利用的意义,提出了充分研究、合理利用气候资源,引进气候资源新技术,为山西省经济发展服务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可调节气候的中庭空间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建筑中庭空间作为室内气候环境和室外自然气候环境之间的气候交换空间,能调节建筑室内气候环境。文章分析了中庭空间的温室效应与烟囱效应的基本特点,探讨利用被动式太阳能系统和自然通风原理设计可调节中庭空间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近40年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气候时空分异特征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探讨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气候时空分异特征。方法采用定量方法,分析近40年气温、降水的年与季节的变化特征及气候变化趋势;借助于GIS空间分析技术探讨研究区气候类型与气候时空分异特征。结果通过对气温、降水及气候类型的分析,得出研究区气候各因子及气候的空间分布规律。结论①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包括7种气候类型,东、中、西部分别以中温带森林草原气候、暖温带大陆性森林草原气候和温带草原气候为主;②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气温近40年有升高的趋势,冬季和夏季气温增加,春秋两季气温变化不大;③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降水有减少的趋势,秋季降水减少明显,冬季降水基本不变,夏季和春季降水波动较大;④研究区气候变化在空间上可以划分为三大区域和4种类型。  相似文献   

14.
 适应气候变化是现阶段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的重要举措。适应气候变化技术的识别标准是编制适应气候变化清单的基础, 是适应气候变化方法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研究通过对气候变化及其影响进行分析, 明确人类所面对的气候变化问题的内涵;结合适应技术定义, 确立适应气候变化技术核心识别标准是气候变化问题的针对性, 其关键在于将技术的适应方面与常规方面区分开来。另一方面, 对比分析适应技术与减缓技术, 明确有效区分技术的减缓效果与适应效果是适应气候变化技术识别的重要标准。依托识别标准, 不但可以对不同领域、不同地域已有的适应技术进行识别筛选, 也可为未来适应气候变化技术研发提供指导, 为适应气候变化技术体系构建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5.
气候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影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气候变化是影响生态系统服务的重要驱动因素。气候变化影响下生态系统服务稳定持续的供给水平深刻影响着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笔者通过分析国内外气候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影响的已有研究成果,全面系统总结了气候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影响的研究现状和存在问题,并展望了未来研究趋势。气候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影响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气候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供给水平、生态系统服务相互关系、生态系统服务管理的影响以及极端气候事件对生态系统服务影响。分析认为,气候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影响的研究应在不同尺度气候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供给变化特征的影响,不同尺度气候变化影响下生态系统服务权衡与协同关系类型识别及其空间格局特点分析,气候变化影响下全球尺度生态系统服务可持续管理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构建,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保护规划,小尺度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和未来极端气候事件对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气候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影响的研究可以深化生态系统服务变化驱动机理研究,为区域生态系统服务管理、生态环境保护政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为了研究气候变化对沿海重工业供应系统的影响,介绍了重工业为何分布在沿海地区、气候变化的现状、可持续供应链及可持续供应链管理的定义和发展;指出了气候变化对重工企业可持续供应链的影响;阐释了为对抗气候变化而形成的监管制度,研究了重工业对监管环境变化的适应性及其承担的风险;论述了企业面对气候变化所作的回应,以及对抗气候变化的必要性和对抗战略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Respondence and feedback of modern sand deserts to climate change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e research on the respondence and feedback of modern sand deserts to the climate change i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part in the studies on the global climate change. Deserts respond to the climate change, meanwhile, they affect the climate with their feedback of peculiar environment during the respondence. Many researches on desert climate have been carried out at home and abroad. However, there is little research on the respondence and feedback of modern fixed, semi-fixed and mobile deserts in arid areas to the climate change, in which the factor analysis as well as the parameter changing effects is especially the difficult problem all along. In this note, the parameters of the respondence and feedback of Gurbantunggut Desert to the climate change are measured and analyzed, some variable parameters of water-heat exchange are obtained, and a numerical model of desertification is developed according to a series of climate change of about 40 years and the variable relations of meteorological and physical features of the sand surface in Gurbantunggut Desert.  相似文献   

18.
根田鼠的分布与西北地区的气候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从根田鼠动物地理分布探讨西北地区气候演变及其特点。方法利用现代根田鼠的动物地理分布、地史分布及其生态习性进行分析。结果根田鼠M icrotus oeconomus是一种对环境敏感的喜冷喜湿的北方型动物,其现代分布与西北地区的气候特点密切相关。结论西北地区中晚更新世以来的气候环境日趋暖干,其总的特征为“盆干山湿,湿润区呈斑块状分布”。  相似文献   

19.
内蒙古额济纳旗近50年的气候变化及其影响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全面分析额济纳旗近50年的气候变化及其特征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气候变化对自然环境及社会经济系统产生的可能影响.结果表明:近50年来额济纳旗气温持续上升.降水量呈波动式下降,导致沙尘天气增多,气候的总体特征为不断的干旱化;同一时期,该区沙尘天气的发生次数与大风日数的变化趋势具有一致性;额济纳河上游来水量的减少既是气候干旱化的主要原因又是其结果表现之一.  相似文献   

20.
In this study,spatial analysis techniques were used to generate climatic zoning maps of the East Murrumbidgee Irrigation Area (MIA),Australia.Long term climate data were used to analyze and assess regional climatic variation by cluster analysis in a GIS environment.Based on thermal and moisture factors,four variables were chosen to develop climate zones.These variables include annual average rainfalls,annual average ETc,annual average Growing Day Degree (GDD) and daily average temperature generated from daily climate data of 36 years (1971-2006) on 12 local weather stations as the fundamental elements of regional climate characteristics.GIS-based spatial analysis models are used to map climate sub-regions from sets of climatic parameters derived from regional climate data sources.Two climate zoning schemes are presented by integration of spatial interpolation,spatial cluster analysis and climate indices methods.One scheme comes with the two climate zones of the West and the East based on spatial cluster analysis according to selected climatic variables,and the other comes with the three comprehensive hydro-thermal zones and the six hydro-thermal balance zon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