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与自然的关系决定了环境观,是我们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前提.文章通过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哲学解读,当下社会环境与生态问题的训析,提出中国经济转型时期,如何在和谐社会构建中正确认识和对待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加强环境意识和环境保护.  相似文献   

2.
人口爆炸、资源枯竭、环境恶化等一系列的发展问题 ,使人们对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感到迷惑、茫然 ,人与自然的关系越来越紧张。究其根源 ,主要是主体意识的恶性膨胀。人们在重新审视这一关系的同时 ,也极力倡导建构人与自然共生共存、共同和谐发展的新型关系。  相似文献   

3.
随着环境危机日益加剧,人类逐渐认识到环境对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性。本文从人与自然的和谐、环境与发展的统一以及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结合城郊生态网络的建设论述了加强环境教育促进城郊一体化生态建设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黄媛 《科技信息》2010,(21):I0038-I0038,I0010
自然观指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西方有关自然的思想认识复杂多样,并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从人与自然的对立到逐步认识到人与自然应和谐相处。本文浅析了西方对自然界认识的变化过程,并以美国为例来说明人类文明的进步是以环境为代价的。  相似文献   

5.
人与自然的关系一直是人类生活中的一个重要关系。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关系是社会健康发展的基础。在对人类对与自然关系的认识发展的分析,以及对人与自然和谐关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的论述的基础上,从加强环境伦理教育、完善公众参与机制、倡导节约的生产生活方式等方面探讨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越来越认识到环境的重要性,国家推出可持续发展战略。在这样一种背景下,绿色建筑诞生了,绿色建筑是在人与自然、人工创造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基础上的建筑样式,它象征着人类生态文明与生态智慧。绿色是世界建筑发展的趋势,适应了我国传统建筑文化。本文从绿色建筑设计与环境出发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论人与自然的和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是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中的一个重要问题。由于人与自然的长期对立和冲突威胁到人类的生存与发展 ,终于使人类认识到必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本文分析了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四种途径 :一是必须树立可持续发展观 ;二是必须树立生态伦理观 ;三是必须树立绿色消费观 ;四是必须树立维护和平的价值观  相似文献   

8.
随着生态危机的加剧,人类重新认识到了自己在生态系统中的位置。一系列的生态文学影视作品应运而生,以此来呼吁人类掀起环境保卫之战,捍卫自然的美好。对吕克贝松导演执导下的《碧海蓝天》和《家园》两部影片中的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生态整体主义等生态理念进行了分析,阐释了人类生存和发展之根本。  相似文献   

9.
鹿勇 《科技资讯》2008,(33):85-85
由于人类长期存在的错误自然观,尽管科学技术进步促进了生产力发展,却加速造成了物种灭绝、环境恶化、资源紧张等一系列全球问题。人类从所受到的损害和面临的威胁之中醒来,终于认识到了人与自然的正确关系——和谐,从而为采取有效措施遏制和解决这些问题找到了根本依据,目前全世界都在提倡和实行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就是这方面最主要的成果。  相似文献   

10.
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内容之一。要正确认识和理解马克思的人的全面发展这一理论,必须从其特定的内涵与外延上去把握,同时还要消除必要的认识误区,明白人的全面发展具有相对性。在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的过程中,既要正确处理好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及人与人的关系问题,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现实条件,从而在实践中去推动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在阐明了人与自然对立统一关系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出人类进步与环境发展可以相互协调相互统一,确立了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思想。马克思的环境意识对于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2.
李玉芳 《科技信息》2009,(15):111-111
马克思在阐明了人与自然对立统一关系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出人类进步与环境发展可以相互协调相互统一,确立了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思想。马克思的环境意识对于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3.
顺应规律:生态文明建设的哲学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以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来换取一时“繁荣”,只能是泡沫经济。正是这种清醒,推动着人类文明进行着一场深刻的变革,人们把顺应规律、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研究和实践活动推上当今社会发展主旋律的位置,进而成为全球性的时代潮流。它预示着人类进入一个新的文明时代,即生态文明建设时代。  相似文献   

14.
环境伦理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环境伦理与可持续发展是在环境危机日益严重的情况下提出的,是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重新反思的结果。二者在理论与实践上有一致性,它的提出为人类解决环境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可持续发展的提出根源于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以及在此基础上产生的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它是以环境伦理学所提倡的“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价值观”为基础的,这种价值观为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价值选择的标准和人类走向可持续发展的首要环境伦理原则。  相似文献   

15.
环境行为是人与自然联系的中介,是环境伦理观念的外化,是环境伦理学的最终指向和价值所在;环境伦理观念影响并指导着环境行为的取向。伦理化的环境行为是环境伦理学摆脱现实困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解的唯一途径。  相似文献   

16.
工业文明既为人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进步,但也造成了各种各样的环境问题,其本质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失衡。环境问题的根源是人类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中产生的,环境问题的解决也只能在人与自然从对立走向统一的实践过程中实现。  相似文献   

17.
保护环境是环境资源法的作用和功能之一,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其核心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是协调和调整两者之间关系的桥梁.环境资源法学是一种方式、途径或工具.马克思主义的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多处体现了他关于人与自然的辨证关系以及人与自然如何和谐共处的理论思想不仅为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建立奠定了基础,还为环境资源法的立法奠定了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18.
荀子作为战国后期儒家的主要代表,已经认识到了人与草木禽兽之间存在的共生关系。“辨类”是认识自然的逻辑依据,“善群’堤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重要原则,唯此方可最终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群居和一”的终极目标.  相似文献   

19.
论人与自然关系的新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古代和近现代历史上,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基本上是对立的。今天人类面临着严重的环境问题,人们希望通过人与自然的协调,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并在可持续发展条件下,真正建立起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统一关系。  相似文献   

20.
法兰克福学派把人与自然的关系及生态问题当作一个主要的理论主题进行研究 ,他们以人类中心主义自然观为出发点 ,把科学技术的进步看作是人性发展的对立面 ,认为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生态危机的根源在于科技的进步。他们以否定科学技术的作用和克服消费异化 ,来重建生态平衡 ,架设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桥梁 ,实现人的解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