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纳米钡铁氧体的柠檬酸盐法制备与吸波性能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张晏清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32(2):208-212
采用柠檬酸盐溶胶-凝胶法制备钡铁氧体.试验表明:缓慢加热至650℃,即得到结晶良好的六角磁铅型晶体BaFe12O19针状纳米颗粒,粒径50 nm,同时伴生有尖晶石型γ-Fe2O3,BaFe2O4及α-Fe2O3相;加热温度升高,BaFe12O19相增多,伴生相减少;至800℃,基本为钡铁氧体BaFe12O19晶体;快速加热至800℃,固相反应产物仍为BaFe12O19,但晶体颗粒粗大.在所试验的1-6 GHz范围内,钡铁氧体吸波性能随着微波频率的增高而加强,最佳吸波频率在6 GHz以上. 相似文献
2.
利用溶胶-凝胶法和自蔓延法制备了M型钡铁氧体,并对实验过程中影响产物组成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包括煅烧温度和分散剂浓度.实验结果表明,煅烧温度对产物组成有较大影响,分散剂浓度对产物组成影响不大,但对粉末的晶粒尺寸和分布有很大影响.通过对M型钡铁氧体进行磁性能分析,得到制备M型钡铁氧体的最佳工艺条件:加入质量浓度为20,g/L的聚乙二醇,同时在850,℃下煅烧3,h,不再进行450,℃预烧. 相似文献
3.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掺杂钇的磁铅石型系列Z型钡铁氧体纳米颗粒.通过对相结构的分析表明:Ba3-xYxCO2Fe24O41(x=0,0.1,0.2,0.3,0.4)样品在1300℃下烧结5h后成相主要为Z型钡铁氧体,同时伴有少量W型、Y型杂相.还对添加稀土钇及间隔一段时间后吸波性能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掺杂适量的稀土钇(x=0.1)在微波X波段平均吸波性能达到最大,抗氧化能力也明显增强,过量或少量掺杂钇都会影响材料的吸波性能及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4.
5.
钡铁氧体超细粉末的制备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溶胶-凝胶法制备M型钡铁氧体超细粉体过程中,起始溶液的组成、溶液pH值、反应温度和热处理温度等因素等对产物性能的影响.用X射线衍射仪(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粉体的结构、形貌进行表征.研究发现,pH值为7,Fe与Ba之比在10~12之间,溶胶温度为60℃,450℃预热处理1 h后,经850℃热处理3 h,都能够形成单一、均匀的M型钡铁氧体. 相似文献
6.
用溶胶-凝胶自燃烧法制备了Mn-Zn铁氧体纳米晶体,用TG-DTA,FT-IR和XRD等3种分析方法研究了其制备工艺.将所得Mn-Zn铁氧体纳米晶体制成吸波涂层,研究其对雷达波吸收特性.结果发现:与非纳米(微米级)吸波剂相比,纳米Mn-Zn铁氧体吸波剂的吸波性能显著高于前者. 相似文献
7.
Y型六角铁氧体的晶化过程研究及性能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柠檬酸盐溶胶-凝胶法制备Y型平面六角铁氧体Ba2Co2Fe12O22.X射线衍射分析(XRD)结合透射电镜(TEM)分析,对粉体的成分及晶粒形态进行了表征.并结合热重与差热扫描分析(TG-DSC)和红外光谱(IR)分析对铁氧体的晶化过程进行了研究.表征了高频下Y型铁氧体Ba2CoEe12O22电磁参数随着频率的变化,反映了其高频吸收特性. 相似文献
8.
采用固相法制备了Co2+-Ru4+共同掺杂的钡铁氧体BaFe12-2xCoxRuxO19(x=0.1,0.3,0.5,0.7),使用X射线衍射仪对掺杂改性后的钡铁氧体粉末进行了物相表征;分析了掺杂过程中样品晶格常数发生变化的原因;使用超导量子干涉仪对BaFe12-2xCoxRuxO19的磁性进行了测试;使用网络矢量分析仪研究了钴钌共同取代对钡铁氧体的吸波性能影响,以及相同取代量下,不同厚度对钡铁氧体吸波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1150℃高温煅烧后,样品均形成纯六角晶系的磁铅石结构,空间群为P63/mmc;由于Co2+,Ru4+,Fe3+三者离子半径的不同,使得材料晶格常数值a增大而c减小,c轴的磁晶各向异性降低;Co2+-Ru4+离子的共... 相似文献
9.
对Ni-Zn铁氧体复合吸波涂料制备工艺进行了研究,采用沉降法对偶联剂和分散剂进行筛选;利用波导法对复合吸波剂电磁参数进行了测量;扫描电镜(SEM)对吸波剂的形貌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经过偶联预处理后的Ni-Zn铁氧体粉分散效果良好,有利于吸波涂料的均匀性和稳定性。添加La2O3后与单一的Ni-Zn铁氧体相比,磁导率和电导率得到了的改善,进一步提高了其吸波性能。 相似文献
10.
永磁钡铁氧体制备的新途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炼钢烟尘为原料制作永磁钡铁氧体,通过掺杂改善制备中的固相反应;通过控制气氛与温度控制物料间的相反应;通过对原料的活化和晶型转化使形成永磁钡铁氧体所需要的晶型,采用X射线分析,电子衍射和显微形貌分析等方法,阐述了永磁钡铁氧体在制备过程中各种因素的作用和相互影响。 相似文献
11.
ZHAOWenyu ZHANGQingjie TANGXinfeng CHENGHaibin 《科学通报(英文版)》2005,50(13):1404-1408
This study investigated the feasibility of ultrafast crystallization of M-type barium ferrite when the coprecipitation precursors in stoichiometric proportions as BaFe12O19, Fe(OH)3 and BaCO3 nanoparticles, had been heated by spark plasma sintering (SPS) process. The results show that SPS method may realize the ultrafast crystallization of M-type barium ferrite, absolutely prevent the crystallization of intermediate phase α-Fe2O3, and significantly decrease the crystallization temperature of M-type barium ferrite. The sintered samples obtained at 800℃ by sintering the precursors for 10 minutes are a kind of multiphase ferrites composed of major phase M-type barium ferrite and trace amount of BaFe0.24Fe0.76O2.88. It is discovered that M-type barium ferrites in the holes of the sintered samples are in nanobelt microstructure about 100-300 nm in width and several micrometers in length. These M-type barium ferrite nanobelts are non-stoichiometric and may be expressed as BaFe12 xO19 1.5x (-4.77≤x≤6.50). Their composistions suggest completely random Fe-rich or Ba-rich domains. 相似文献
12.
BaMnZnCo-W型铁氧体微波吸收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BaMnZnCo -W型六角晶系铁氧体电波吸收材料。在 8~12GHz频段A~f曲线有一或两个损耗吸收峰 ,随Co2 +含量增加 ,峰值增强 ,最高达 4 0dB ,初步分析损耗吸收峰产生机制。由不同涂层厚度样品的A~f曲线 ,得出材料匹配厚度 ,加入碳纤维使匹配厚度降低 相似文献
13.
煤微波脱硫及其与试样介电性质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煤和浸提剂,在箱式反应器中,以2.45GHz频率微波照射进行脱硫。结果表明:以废碱液-Ⅱ为浸提剂,经一次照射(50秒/次)后,煤的总硫脱除率达50~60%(其中无机硫90%左右,有机硫5~30%);二次照射后,总硫脱除率达75~85%(其中无机硫90%以上,有机硫50~60%)。煤样的介电损耗ε″很小,加入ε″很大的废碱液-Ⅱ,可提高试样的ε″,增强试样吸收微波能力,从而提高了脱硫效果。 相似文献
14.
采用SrTiO3溶胶对MnZn铁氧体进行表面改性,得到MnZn铁氧体/SrTiO3复合粉体,以PTFE为基体,制备了的MnZn铁氧体/SrTiO3/PTFE复合材料。探讨了表面改性和热处理对复合材料电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材料在低频阶段具有较高磁导率和介电常数以及较低磁损耗和介电损耗,表面改性和热处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复合材料的电磁性,复合材料的介电频率响应符合德拜弛豫理论。 相似文献
15.
肿瘤热疗用锰锌铁氧体纳米粒的制备及表征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以硫酸盐为原料, NaOH为沉淀剂制备了一系列MnxZn1-xFe2O4纳米粒(x=0.1,0.3,…,0.9,1.0),对其进行了X-射线衍射分析,证实其为尖晶石型锰锌铁氧体;透射电镜观察其形貌为近似球状;图像分析仪测算其平均粒径为30 nm;并进行了居里温度测定和给定交变磁场下的体外升温、恒温实验,结果显示所制备材料的居里温度随锌含量的增加而降低;在相同介质、相同质量浓度条件下,其相应磁流体体外升温实验所能达到的恒定温度亦随锌含量的增加而降低, 如在磁流体质量浓度为20 g/L时,其恒定时的温度在68~40 ℃之间.实验结果为进一步筛选出适合肿瘤热疗的材料配比及相应的质量浓度提供了理论及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6.
以硝酸铁[Fe(NO3)39H2O]、乙酸钡[Ba(CH3COO)2]和甘氨酸[C2H5NO2]为原料,采用甘氨酸溶胶凝胶-自蔓延燃烧法成功制备成BaFe12O19纳米粉末;用XRD、SEM和VSM等测试方法研究了不同条件下产物的微观形貌、晶体结构及磁学性能。研究表明,煅烧温度和甘氨酸与金属盐的摩尔比会影响单相六角BaFe12O19的形成;甘氨酸与金属盐摩尔比为3∶1的前驱体在800℃下,煅烧2 h后可得到六角片状、粒度40~50 nm的单相BaFe12O19粉末;当温度升高到900℃时,钡铁氧体颗粒长大到100 nm以上,矫顽力下降。 相似文献
17.
超细硫酸钡制备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讨论了超细硫酸钡的性质和用途.通过实验研究,找出了利用沉淀法制备超细硫酸钡的最佳工艺条件.在温度不超过50℃,过饱和度大于1.1×10-2g/L时,适宜的搅拌强度,使用喷雾干燥的方法,制备出了粒径在40~100nm范围的硫酸钡粒子. 相似文献
18.
环氧琥珀酸共聚物的制备及对硫酸钡的阻垢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环氧琥珀酸(ESA)、丙烯酸(AA)、丙烯酸羟丙酯(HPA)三种单体共聚,再将该三元共聚物与膦羧酸(PBTCA)复配,制备了一种阻垢剂EAHP。初步探讨了该阻垢剂对硫酸钡垢的阻垢机理。结果表明,在mESA:mAA:mHPA:mPBTCA=1:0.5:0.5:0.5、催化剂的质量分数0.3%、温度88~93℃和反应时间4h时,可制得阻垢性能优异的阻垢剂。阻垢剂的加入量为15mg/L时,其对硫酸钡的阻垢率达到100%,远优于各种常见的阻垢剂,从而为原油开采中遇到的硫酸钡阻垢难题提供了一种解决办法。该阻垢剂对硫酸钡的优异阻垢性可能是—OH和—COOH基团及—O—基团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