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博大精深的《文选》具有多方面的研究意义,在音韵学方面也有很大的研究价值。《文选》中的诗赋等都是有韵的,由于今音不同于古音,所以以今音读之,很多地方已不能明其韵律。本文以《文选》诗为例,来探析《文选》诗中的音韵,以证《文选》诗中韵的和谐以及对以《诗经》为主的古音韵的继承。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柯勒律治的名作《老水手行》格律的分析,指出在诗人精心选用古歌谣体、行内韵、重复句、叠词等几种格律方式制造出一种稳定的形式构架和音韵美的同时,是如何将其同诗作内容和谐统一于一起的。  相似文献   

3.
<中原音韵>是我国韵书史上一部划时代的韵书,本文对目前在<中原音韵>研究上学界存在争议的声母和声调问题进行了梳理,认为中古知章庄三组声母在<中原音韵>中可能是舌尖后音,入声作为一个调类在<中原音韵>中已经消失.  相似文献   

4.
兰茂《韵略易通》韵母系统与《中原音韵》具有一致性,充分承继了中原汉语的特点。其韵母系统揭示了汉民族共同语韵母系统继《中原音韵》之后的发展规律,韵部从元代十九部发展到明代的二十部,[y][u]细分是这历史进步的见证。兰书揭示云南方言隶属于北方官话,云南方言韵母系统继《中原音韵》之后,有了自己新的发展、变化。  相似文献   

5.
钟嗣成是元代后期一位重要作家,他所作《录鬼簿》是有关元代散曲家的重要历史资料,引起了前辈时贤的广泛关注。此外他还创作了丰富的散曲作品,通过梳理、归纳和分析他的散曲作品用韵可知:其散曲押韵方式共5种,有两韵部通押现象,但都是在韵部允许的通韵范围内,基本上符合《中原音韵》所用韵部,用韵比较整齐、精当。  相似文献   

6.
入声韵的演变是现代汉语形成过程中发生的重大历史音变。通过对明末反映宣城方音的《音韵正讹》七个入声部韵字的研究,可以认为《音韵正讹》的塞音韵尾已经弱化不能分别,取而代之的是喉塞韵尾。《音韵正讹》入声韵发生的归并在依循韵部发展规律的同时也存在着其独立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音韵理论和创作实践的结合上,说明诗韵的语音构成条件和诗韵的历史演变,分析古体格诗律在用韵方面长期脱离口语实际和当前多种标准并行的混乱状态,并就此提出改革的建议,以期于适当的期限以内,在现代汉语北京语音的基础上达于新的统一。  相似文献   

8.
《文心雕龙》有十种基本用韵模式。尽管赞和正文部分的用韵方式不同,但句尾韵是刘勰最普遍的押韵方式。这一特质使得《文心雕龙》批评话语在声音系统上具有回环和谐的旋律美。而且刘勰从不凑韵,往往于意转处转韵,令文气通畅,音韵天然。  相似文献   

9.
普通话音韵没有概括完用普通话写北方戏曲与说唱曲艺的用韵,因此应寻找以普通话为标准的评词、曲艺(快板、顺口溜、单弦之类)的通用字韵体系新18韵。  相似文献   

10.
(一)导言; (二)支佳歌戈麻鱼虞模; (三)之脂微齐皆灰咍; (四)萧宵肴豪尤侯幽; (五)蒸登东冬锺江阳唐庚耕清青; (六)真谆臻欣文元魂痕先仙山删寒桓; (七)侵覃衔谈添咸最凡; (八)職德屋沃独觉约锌;(九) 质术栉迄物月没废霁祭屑薛黠镓曷末泰; (十)缉合狎盍乐 治业乏; (十一)结论。 一导言 南北朝的韵书,有吕静韶集,夏候该韵略,阳休之韵,周思言音韵;李季节音谱,杜薹卿韵略等,陆法言的切韵序里说它们各有乖互。这种乖互的情形可以有四个原因:(一)时代的不同;(二)方音的不同;(三)音韵知识深浅的差异;(四)妇类标准的差异。陆延喜等人“因论南北是…  相似文献   

11.
顾炎武江永的古声调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顾炎武和江永的古韵研究都是比较完整而有系统的,本文只谈他们的声调理论。顾氏之前,陈第已接触到古声调问题。他在举出《诗经》中若干平仄互韵的例证后认为:“此数者皆以仄承平也,然节奏调畅,自是可读。四声之辨,古人未有;中原音韵,此类实多。旧音必以平叶平,仄叶仄也,无亦以今  相似文献   

12.
赣剧是江西省的主要地方戏曲剧种.赣剧舞台语音系统有20个声母、49个韵母、5个单字声调.赣剧的韵辙可以归纳为“十八韵”.赣剧音韵属于因“官话地方化”而形成的以近代汉语共同语为基础的“地方官话”.在赣剧未来发展中,需要做好赣剧音韵的统一规范工作,并在向普通话靠拢的同时,保持其历经数百年发展而形成的能够体现剧种特色的最基本的音韵特点.  相似文献   

13.
成语是一种表现力很强的固定词组。要理解和运用成语,必须弄清它的本义和今义。而要掌握成语的今义,就得先掌握它的本义。由于现代使用的成语大多是从古代沿用下来的,往往保留了古汉语的一些特点,因此,要把握这些成语的本义,应该从分析古汉语因素着手,避免以今度古,望文生义。 成语保留的古汉语因素,不仅见于文字、音韵、语汇上,而且见于语法上。(一)文字、音韵、语汇方面  相似文献   

14.
英语的音韵修辞格包括头韵、母韵、辅韵和尾韵。这些修辞手法源远流长,在各类体裁的文章中都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艺术灵感,生动鲜明,琅琅上口,极大地增强了语言的表达效果。  相似文献   

15.
高本汉建立的音韵研究范式其显著特征之一就是整个研究过程都是在等韵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的。在等韵的框架内研究《切韵》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优势显而易见。但是,高本汉当时对韵图的认识和运用存在某些偏差,使得在等韵的基础上建立的《切韵》研究模式本身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6.
自从高本汉的划时代著作《中国音韵学研究》和《汉文典》发表以后,汉语音韵学的面貌为之一新。数十年间修订、发展高氏学说的著作蔚成大观。把这些新的成就作一概要的回顾,目的是为了踵武前贤,开拓新路,迎接新的音韵学时代的到来。一、关于《切韵》性质的讨论从《切韵》音系出发,上可推周秦古音,下可推宋元音韵,此实为汉语音韵学研究之枢纽。所以,对《切韵》性质的认识,自然涉及到整个汉语音韵学赖以建立的基础。如果认为《切韵》音系是一个综合古今南北的“大杂脍”,根据《切韵》进行中古音构拟,自然毫无  相似文献   

17.
诗歌作为音韵与意义浑然天成的纯文学形式,其形式与意义之间具有复杂的互动关系。曹明伦在所译的《莎士比亚十四行诗集》中把握住了莎诗特有的神韵、音韵以及形韵,并巧妙地使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之音义特征在译诗中得到了再现。  相似文献   

18.
汉语史家一般把汉语史分为四个历史时期,从语音发展的角度看,每个时期都具有区别于其它时期的代表音系: 上古期——前十一世纪至六世纪,以《诗经》音系为代表;《说文》谐声是重要的分析材料。 中古期——七世纪至十二世纪,以《切韵》音系为代表;韵图是重要的分析材料。 近代期——十三世纪至十九世纪,以《中原音韵》为代表;《古今韵会举要》中的“蒙古韵”和八思巴音是重要的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9.
清代著名诗人、剧作家蒋士铨不仅驰名文坛,而且精于书法。在书学思想方面,他认为人品决定书品,学书贵在读书,主张不弃古又不泥古、在继承与创新的统一中自成一家;他认为书以韵胜,而"韵"包括情逸之韵、萧疏之韵、含蓄之韵和静厚之韵,其中,静厚之韵为书之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20.
从唐宋以来山西籍作家的用韵以及方志所记支微同韵的实例入手,对晋方言古支微(灰)韵同韵的历史作了简述,认为晋方言中的支微(灰)韵同韵现象是唐以来该现象的传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