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村剩余劳动力从农业向非农产业转移、从农村向城镇转移,是一个世界性趋势,也是工业化、城市化的实质内容。目前,我国正处在大力推进工业化城市化的关键时期,农村中滞存的大量剩余劳动力急需转移,这些剩余劳动力能否顺利转移出去,不仅关系到我国小康目标的实现、城乡社会经济的稳定与发展,而且还关系到我国工业化、城市化与现代化的成败。因此,探讨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出路问题,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那以,如何转移消化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根本出路何在?本文拟就此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2.
李东 《今日科技》2002,(8):16-18
农业是民族的绿色心脏,农业是人类生存发展永恒的主题。改革开放20年来,台州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大幅度提高,农村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在不断加快,目前正向着工业化、城市化中期迈进。尽管农业经济在全市国内生产总值构成中的比例在逐年下降,但是农业经济的“权重”仍然十分显赫,台州540万人口中,469万人口生活在农村,人多地少,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抗御自然灾害能力不强,人口、资源、环境压力在不断加大,制约着我市农业的发展和第二次腾飞战略目标的实现。因此,依靠科技进步,大力发展知识型农业是加快我市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战略性…  相似文献   

3.
文章分析了百色革命老区工业化发展进程中显现出的特点.及其原因,认为封闭性强是阻碍革命老区工业化发展的重要原因;提出百色老区要加快工业化进程,必须从实际出发,实施区域性特色的工业化发展战略,用科学的思维方式指导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用发展农产品深加工的办法带动农业现代化,用发展区域特色经济推进工业经济生态化,走出具有区域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相似文献   

4.
随着农村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生态问题特别是农业环境污染日益突出,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经济发达地区农业的发展预示着我国农业未来的发展方向。本文以苏州市这一典型的苏南农村经济发达地区为例,分析该地区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对经济发达地区发展生态农业的对策措施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市转移,是中国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必然趋势,也是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实现农民增收的一个重要途径。阐述了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基本现状,提出当前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存在的问题,剖析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并为今后实现农村劳动力的合理化转移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6.
赵英鸽 《甘肃科技纵横》2005,34(5):13-13,14
一、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现状及转移状况。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产生是市场化、工业化和社会化进程的必然结果.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由于我国农业人口基数大,二元经济结构的制约以及城市化发展滞后等原因,农业出现了数以千万计的剩余劳动力.1.从总体数量上看:对于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大量存在的事实,学术界几乎没有什么争论.  相似文献   

7.
小城镇是推动"乡村城市化"的桥梁,是实现农村工业化和农业产业化的载体。因此研究小城镇建设对推动城市化进程有着重要意义。本文首先介绍了山东省小城镇建设的现状特点,然后分析了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8.
我国当前农村面临的问题主要有三个:农业发展后劲问题、农村人口老龄化及养老保障问题和农村工业化城市化问题。从这三个问题出发,对目前社会上较为流行的多种农业产业化实现模式的设想进行分析和探讨,在分析和探讨当中发现并提出农业土地集体租赁的产业化实现模式是解决这三个问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一、农村水利面临的形势和问题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农业发展由过去只注重粮食产量向重视农产品多样化转变,由过去纯农业向农村工业化、产业化、商品化转变,农村经济结构的多样化、农村集镇的城市化及农民住宅的小区化,使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现状和保障能力与农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不相适应,特别是农村水利工程的防洪除涝能力不高,农村灌溉渠系水利用系数较低,不少城镇在排涝动力的配备上还是接照农业的排涝标准进行设计建设,  相似文献   

10.
城市化是发展经济的有效途径,也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通过对湖北省城市化水平进行分析.发现湖北城市化水平滞后.是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错位发展的原因,进而影响了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只有打造湖北制造业基地.注重湖北工业化的质量。有层次、有重点地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才能提高湖北城市化水平。  相似文献   

11.
一个国家在其经济发展过程中,除了处理好工业与农业的关系外,还应处理好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关系。我国从50年代初到70年代末近30年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工业化与城市化的进程是极不同步的,城市化明显滞后于工业化。这主要是建国初期,我国政府为了加快工业化的进程,采取了从农业中提取高额积累的做法,即通过农产品的计划收购制度,从农村提取大量的积累基金用于城市工业建设。同时又在城市普遍实行低工资制度,以提高工业本身的积累率。为了保障城市居民在低工资下的基本生活,又广泛实行财政补贴。在这种体制下,为了保持经济的积累率,就…  相似文献   

12.
论政府在推动城市化进程中制度的帕累托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工业化过程中往往伴随着较快的城市化.我国在工业化过程中产生了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所以城市化的过程即是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过程.目前我国城市化过程中遇到一些制度性障碍,如户籍管理制度、土地政策成为对农民向城市转移的羁绊.因此,政府应对现有制度进行帕累托改进,做出一系列相应的制度安排,克服各种障碍,推动城市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3.
城市和乡村是人类社会活动的两种基本地域类型,城乡资源互补、生态共生,经济发展相互依存,构成了二者相互作用的前提。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意义重大。实现县域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必须从基础抓起,努力构建县域城乡协调发展的实现机制,创新县域城乡协调发展的实施机制,加大对促进农村的投入和支持力度,尽快实现农业产业化和农业的规模化经营,并且努力推进城市化建设,实现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同步发展。  相似文献   

14.
工业化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关键。没有农业的工业化,也就不可能实现农业的现代化。坚持走农业工业化道路就是要跳出“城市抓工业”、“农村抓农业”的思维定势.用工业化思维谋划农业。用工业化手段经营农业,用工业化理念管理农业,坚持走“以农兴工、以工带农、多轮齐转、全面驱动”的农村经济发展新路子。  相似文献   

15.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改革开放以来,工业化、城市化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发展,但"三农"问题一直困扰着中国经济的整体发展水平.党中央作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部署,对农村的发展作出全盘规划.对沂蒙山区部分地区的普通农村家庭收支状况进行了调查,了解到在当前农村经济整体情况有所改善的条件下,部分落后的农村地区在家庭收支、农民增收等方面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并探索了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6.
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咸宁地区也跟上了社会的这一步伐,因此最广大的农村受众群体有了质的变化,传统农业向新型农业转变,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向沿海城市转移,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村集体土地越来越多的被政府或开发商征用,农村留守老人和儿童的增多,这一系列当今农村的现象使传统农民的角色逐渐变化,随之变化的还有他们收看电视的习惯。本文是笔者通过走进咸宁市咸安区余佐村及横沟桥镇等地走村到户得出的一系列数据和成果总结而来。  相似文献   

17.
以苏南为分析单元,探讨在工业化、城市化的大背景下,发达地区在多元化的农村剧变中,由于城乡相互作用及区际分工格局的变动导致的农业空间经济转换的过程及其动力机制,并提出调控的方向.  相似文献   

18.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经济特区工业化既不是走发达国家从轻工业起步的老路,也不是沿袭我国早期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模式,而是走一条以市场为导向的外向型工业化道路.经济特区工业化由低向高,由劳动密集型向资金、技术、知识密集型发展.同时,要注意处理高新技术产业与传统产业,工业化与农业现代化、农村城市化以及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环境保护的关系,发扬求真务实的作风,坚持科学的发展观,为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做出示范和提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政务资讯     
《今日科技》2012,(3):27-28
特约主编:金华市科技局局长徐东成■主编观点:刚刚闭幕不久的金华市委五届十七次全会提出了"百姓富裕、浙中崛起"的总目标,着力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市化、农业农村现代化和新型国际化"四化联动",高度重视发挥科技进步对转型升级的支撑引领作用,要求积极推进婺南省级农业高科技园区创建为浙江金华国家农业科技园区,重视中科院金华科技园等区域创新平  相似文献   

20.
城市化进程是一个农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化,农业向非农业转化,人口和产业向城市集聚、城市空间扩大和基础设施的完善化,小农意识向现代文明意识转化的长期过程。它涉及社会经济的方方面面。城市化是工业化的必然结果,城市化又是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城市化促进了社会文明的进步。城市化是促进经济发展从量的扩张到质的提高的正确途径,是实现跨世纪发展目标的主要任务。为此,推进城市化进程的意义十分重要。在推进城市化的进程中,规划是先导,制度创新是关键。要正确认识规划的作用。目前上上下下对规划都给予了高度的关注,规划前所未有地成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