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疏勒河流域中下游景观格局动态变化分析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10万土地利用现状图和地形图,对疏研究,结果表明:疏勒河流域中下游景观指数呈波形变化,1990~1994年,景观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呈增加态势,1994~1999年呈减小态势,而景观优势度指数的变化态势与上述两个指数的变化态势相反.各景观要素的转化使疏勒河流域中下游的景观格局向两个不同方向发展:一方面在靠近水源和流域的中上游地带,农耕发达,一般形成集约化、灌溉系统完善的农田景观;另一方面,随上游水资源利用程度的不断提高,在远离水源或流域下游地带,天然生态体系破坏不断加剧,区域景观向荒漠化方向发展,说明流域中上游人工绿洲的形成与发展是以流域下游天然绿洲大面积荒漠化为代价的.  相似文献   

2.
根据疏勒河流域花海灌区水文地质条件,尤其是地下水的补径排关系,建立了相应的水文地质模型和地下水数值模型。通过拟合近十年的地下水水位,对模型进行识别与校验,在此基础上预测了未来20年地下水水位变化趋势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在350.52万m~3/a的开采强度下地下水水位略有回升,在2 009.86万m~3/a的开采强度下地下水水位下降明显,最大降幅达6 m;高强度开采地下水会引起灌区地下水水位持续下降,区内东南部受影响尤为明显,会引起一系列生态及环境问题。  相似文献   

3.
以中国西北干旱区的疏勒河流域为研究区,利用MODIS遥感数据、全球陆面数据同化系统和实测数据等,基于遥感反演及统计降尺度方法获取疏勒河流域2001-2017年夏季土壤含水量数据,开展疏勒河流域夏季土壤含水量的时空变化分析.结果表明, 2001-2017年疏勒河流域夏季土壤含水量整体呈上升趋势.流域干流上游和中下游灌区土壤含水量最高.除敦煌灌区及上游高寒区土壤含水量存在不显著下降趋势外,其余区域主要呈上升趋势.夏季土壤含水量呈6月<7月<8月的趋势,且6月土壤含水量的增加趋势最显著.整体来看,流域土壤含水量随海拔升高而增加,耕地土壤含水量普遍高于草地和林地.  相似文献   

4.
探讨干旱区内陆河流域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与土壤含水量的耦合关系,选取疏勒河流域为研究区,利用遥感和GIS技术,开展该流域2001-2015年夏季NPP和土壤含水量的时空格局分析,研究NPP与土壤含水量的耦合关系.结果 表明,疏勒河流域生态环境整体向好的方向发展,夏季NPP和土壤含水量主要呈上升趋势,但流域内敦煌灌...  相似文献   

5.
基于GIS的安宁河流域生态环境地质质量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四川安宁河流域不同生态环境地质类型的控制因素,将评价目标分解为以坡度、年降雨量、地质灾害易发程度、高程、植被指数作为评价因子的森林生态环境地质评价系统;以坡度、水资源量、地质灾害易发程度、第四系堆积物面积、土壤类型作为评价因子的农业生态环境地质评价系统;以坡度、水资源量、人口密度、地质灾害易发程度、地震烈度作为评价因子的人居生态环境地质评价系统.评价采用模糊综合评判的方法,充分运用GIS技术进行指标取值、分级与成图.经验证,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结果较吻合,证明该套基于GIS技术的生态环境地质质量的定量评价是切实可行的,结论是可信的.  相似文献   

6.
河流水资源利用的生态环境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河流水资源利用这一改造自然的公益事业,在肯定其巨大效益的基础上,分析提出了它所带来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然后,针对所提出的各个问题,作出了与之相应的解决对策.最后,给出了全文结论.  相似文献   

7.
和田河流域生态脆弱性成因辨识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通过献资料和野外考察,认为和田河流域的脆弱生态环境是长期的自然作用过程及人类活动干预下形成的。自然地理要素有脆弱性的一面,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加剧了生态环境退化的进程。和田河流域脆弱生态环境是水、植被环境恶化导致的生态平衡失调形成的。总体表现为以荒漠化为主体的环境问题日益加剧,并通过土地沙漠化、土壤盐渍化、草场退化、生物多样性丧失,以及干旱、风沙、盐碱、洪灾等表现出来。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和田河流域的生态环境质量属中等脆弱。  相似文献   

8.
广西可持续发展要解决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广西可持续发展要解决的生态环境问题主要有水土流失比较严重,石漠化土地面积,大耕地减少、质量变化,森林质量下降、生态功能减弱,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威胁,沿海红树林大量减少,矿山生态环境恶化,工业污染比较严重,农村生态环境污染严重,干旱、洪涝灾害频繁.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对策有分区保护与建设,优先保护与建设重点地区,保护与建设一批重点工程,制订有效的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9.
本文应用生态学、经济学、环境学的观点分析了云南省大理市社会经济发展所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并提出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相互协调的可持续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0.
通过利用1980年、1990年、2000年和2005年四期的遥感影像和数据对玛纳斯河流域草地资源的变化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流域内草地面积减少,覆放度降低、牧草产量下降、种群退化和种类减少的趋势明显,并对流域内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不利影响。为此,退耕还草,改革草场管理体制、改良建设草地、优化畜群品种结构、加大草地投入是加强草地资源建设,是实现流域生态重建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1.
基于对江西省各县市生态环境综合评价指标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指标的交 叉分析,深入探讨了江西省自然、社会和经济三个子系统的相互作用,理解区域资源基础、环境质量与经济增长、社会发展之间的内在联系,揭示区域经济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水平及其主导因素。  相似文献   

12.
乌鲁木齐河流域植物区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发源于天格尔峰北坡1号冰川的乌鲁木齐河,在中、高山带汇聚数十条大小山泉、溪流,由南向东北流经乌鲁木齐市,最后注入位于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缘的东道海子,全长220余km。经笔者多年的调查和文献查阅,现已初步查明,乌鲁木齐河流域分布的野生维管束植物有92科500属1424种(含亚种、变种),其中蕨类植物10科15属28种,裸子植物3科3属12种,被子植物(双子叶植物64科402属1089种,单子叶植物15科80属295种)79科482属1384种。对该流域分布的种子植物区系进行分布区类型分析表明,首先是北温带分布及地中海区、西亚至中亚分布及变型的比重最大,共有258属,占该地区种子植物总属数的60.01%。其次为旧大陆温带分布及中亚分布及其变型,有116属,占该地区种子植物总属数的26.97%、再次为温带亚洲分布的有20属,占该地区种子植物总属数的4.65%。东亚分布及其变型有7属,占该地区种子植物总属数的1.63%。东亚和北美洲间断分布的仅有2属,占该地区种子植物总属数的0.47%。上述分析表明该地区植物区系与地中海—西亚—中亚及旧大陆温带交流最多,其次与全热带及温带亚洲和东亚有一定的交流,而与东亚和北美洲及旧世界热带和热带亚洲至热带非洲交流最少。  相似文献   

13.
14.
新疆霍尔果斯河流域植物区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初步查明,霍尔果斯河流域有野生维管束植物85科463属1153种(含亚种、变种),其中蕨类植物8科11属23种,裸子植物3科3属10种,被子植物(双子叶植物63科376属910种,单子叶植物11科73属210种)74科449属1120种,并在该地区发现了珍稀物种半日花的新分布地和一种我国未曾纪录过的桦树。对该地区分布的种子植物区系进行分布区类型分析表明,首先是北温带分布及旧世界温带分布的比重最大,共有238属656种,占该地区种子植物总属、种数的60.10%、72.97%。其次为地中海区、西亚至中亚分布和中亚分布,共有113属169种,占该地区种子植物总属、种数的28.53%、18.80%。再次为温带亚洲分布的有14属21种,占该地区种子植物总属、种数的3.54%、2.34%。东亚分布有6属6种,占该地区种子植物总属、种数的1.51%、0.67%。东亚和北美洲间断分布的仅有2属2种,占该地区种子植物总属、种数的0.51%和0.22%。上述分析表明该地区植物区系与旧世界温带及地中海—西亚—中亚交流最多,其次与全热带及温带亚洲和东亚有一定的交流,而与东亚和北美洲及旧世界热带交流最少。  相似文献   

15.
本文充分利用新疆乌苏市四棵树河流域40多年的水文、气象资料,对区域降水、径流的年内分配和年际变化及洪水成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6.
李武英 《科技资讯》2006,(32):132-132
我国的环境状况不容乐观,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还没有遏制住。保护环境,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这是当今社会前行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7.
本文在野外调查的基础上,运用遥感调查法、生态机理分析法、类比法、景观生态学等方法,对叶尔羌河流域下游山区河段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现状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对该区域陆生生态环境现状进行了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18.
本文充分利用新疆乌苏市四棵树河流域40多年的水文、气象资料,对区域降水、径流的年内分配和年际变化及洪水成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9.
文本针对仙游县特殊的县情、经济、社会、环境发展的现状及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提出可持续发展生态建设对策.  相似文献   

20.
贵州农业生态环境问题和可持续发展对策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在阐明贵州省农业生态环境现状与存在问题的基础上 ,深入分析其形成原因 ,并建设性地提出其可持续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