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从《第二十二条军规》看黑色幽默的艺术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晗 《科技信息》2007,(16):206-206
《第二十二条军规》在“黑色幽默”派文学中占有突出的地位,是这一流派的代表作。本文对这部小说在主题,叙事结构,主人公及语言等方面进行分析,展现了黑色幽默文学独特的魅力。  相似文献   

2.
黑色幽默文学是美国特定历史时期社会精神危机的产物,是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一个重要流派,主要特点是将具有悲剧性的现实作了喜剧化的处理,用荒诞滑稽的形式讽刺、嘲笑荒谬的现实世界,使之产生一种无可奈何的苦笑。约瑟夫·海勒的《第二十二条军规》是该派文学的扛鼎之作。本文通过对《第二十二条军规》的主要内容和特点的阐述简要分析了黑色幽默的特点,分析了心理空间理论的主要内容,并试图运用心理空间理论去分析《第二十二条军规》中的语言心理空间、人物心理空间、舒适结构心理空间等,进而在更深层次上探讨美国文学中黑色幽默的特色和韵味。  相似文献   

3.
杨圣 《科技信息》2010,(12):I0137-I0137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美国出现了一个特殊群体的小说家——黑色幽默小说家,他们写出了许多传世经典之作。当然,这些作品是在一定的时代背景下产生的。此外,在黑色幽默小说研究过程中,了解其与其它文学现象、文学流派的联系还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4.
《第二十二条军规》是海勒最有代表性的作品,也是"黑色幽默"的经典之作。美国"黑色幽默"派的小说,其最大成就就在于对资本主义社会和人们心理的深刻描写以及对荒诞的尖刻讽刺。小说中最荒诞也最具"黑色幽默"性质的便是"第二十二条军规"所象征的总体题旨,即社会和人类存在的荒谬性。小说围绕这一主题从不同细节来揭示现实社会的本质,以荒诞隐喻真理,寄托了作者对自己所描绘世界的深深厌恶和绝望。  相似文献   

5.
作为两个文学流派,存在主义与黑色幽默不仅在时间上有承前启后的联系;在内容特点、写作风格等方面,前者对后者都有着深远的影响。同样都是着重描述现代人在残酷冷漠的社会环境中的无所适从,虚无荒诞。然而,黑色幽默小说家并不满足于对存在主义哲学和文学的简单继承。而是在自己作品中加入了更加现代、实验性的成分。最显著的便是“绞刑架下的幽默”,使人面对无意义的存在、社会的荒诞时,只能无奈的大笑。用喜剧加绝望的独特手法来反映现代人的生存困境。  相似文献   

6.
美国文学研究者普遍认为黑色幽默出现于20世纪60年代,与女性作家无关,是男性作家的专利。笔者试图分析美国女作家Carson McCullers最出色的一部中篇小说《悲伤咖啡馆之歌》来证明:黑色幽默并非60年代的专利产品,而是一个持续传统的一部分,或者至少可以追溯到更早的0196时代;女性作家当中也有擅长黑色幽默的高手。  相似文献   

7.
存在主义的哲学影响力、战争的破坏力以及高新科技的奴役力等三种"力"共同构成了美国黑色幽默小说中幽默之所以成为黑色的原由.对黑色幽默小说的研究,一方面可以使人们重新审视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的关系,另一方面可以激发人们的反战热情,对美国黑色幽默小说的反战功能也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同时也可以激起人们对日新月异的高科技的重新认识.所有这些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吕丹 《咸宁学院学报》2005,25(5):193-194
本文探究美国的黑色幽默文学及其代表作《第二十二条军规》在写作风格上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网络带给人类生活的改变是革命性的 ,网络对文学的影响也是革命性的 ,网络介入文学后 ,改变了纸介质时代人们对文学观念、文学创作、本文意义、文学批评、以及文学语言和艺术家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
《诗经》和《圣经》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两部伟大作品,它们产生于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民族,但它们同样地表达出人类在其历史发展进程中丰富的人生体验和生命追求。从内容上看,这两部作品显示出相似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历史的、政治的、宗教的、文学的、民俗的……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从不同的角度去看,人们都可以感受到它们的厚重和深远。以文学的眼光看,它们无疑是伟大的文学巨著,是古代人类心灵的回声。  相似文献   

11.
元小说尤其是黑色幽默元小说,通过运用"作者出面"等叙事策略,颠覆了现实主义文学的叙事传统,充分揭示了文学的虚构本质。这虽然是富有实验创新精神的作家们为延续文学鲜活生命力的自觉努力,但是因为其对叙事成规的过度破坏,也使得多数元小说成为曲高和寡的"阳春白雪"。对其叙事策略的研究,既有利于对后现代文学的理解,也有益于探索未来小说创作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12.
卡夫卡的代表作之一<变形记>以大量的"意外"颠覆了读者的阅读期待,在形式和内容上都显示出现代主义文学的反传统、反艺术性.  相似文献   

13.
网络带给人类生活的改变是革命性的 ,网络对文学的影响也是革命性的 ,网络介入文学后 ,改变了纸介质时代人们对文学观念、文学创作、本文意义、文学批评、以及文学语言和艺术家的认识  相似文献   

14.
网络带给人类生活的改变是革命性的 ,网络对文学的影响也是革命性的 ,网络介入文学后 ,改变了纸介质时代人们对文学观念、文学创作、本文意义、文学批评、以及文学语言和艺术家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
网张带给人类生活的改变是革命性的,网络对文学的影响也是革命性的,网络介入文学后,改变了纸介质时代人们对文学观念、文学创作、本文意义、文学批评、以及文学语言和艺术家的认识。  相似文献   

16.
论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悲剧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方现代的西绪福斯精神,孕育了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悲剧意识。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艺术形象是“意识到一切都是荒谬人”,是“局外人”,表现出少有的孤独和冷漠;寻找自我及其失败的悲哀,潜含着真正的悲剧性,生之忧与死之惧是现代人的病症,也是西方现代主义文学不断加以表现的主题,厌倦和恐惧构成现代主义文学悲剧意识的两大内容。“异化”是西方现代人们最严竣的悲剧性境遇,对人类崇高品格的否定,必然导致对悲剧崇高性的否定,因此出现了现代主义文学的“喜剧性的悲剧”或“反向悲剧”。  相似文献   

17.
王小波的小说具有浓厚的黑色幽默色彩。因为受到文革文化心理的影响,王小波的小说人物都是“革命时代的精神迷路者”。这些人物幽默、卑琐、有自嘲的特点,既有传统喜剧中的“小丑”的角色特征,又具有“英雄”的部分特征。因为这些人物,使得王小波的小说具有浓郁的“反乌托邦”叙事特征。  相似文献   

18.
网络带给人类生活的改变是革命性的 ,网络对文学的影响也是革命性的 ,网络介入文学后 ,改变了纸介质时代人们对文学观念、文学创作、本文意义、文学批评、以及文学语言和艺术家的认识  相似文献   

19.
网络带给人类生活的改变是革命性的 ,网络对文学的影响也是革命性的 ,网络介入文学后 ,改变了纸介质时代人们对文学观念、文学创作、本文意义、文学批评、以及文学语言和艺术家的认识  相似文献   

20.
网络带给人类生活的改变是革命性的 ,网络对文学的影响也是革命性的 ,网络介入文学后 ,改变了纸介质时代人们对文学观念、文学创作、本文意义、文学批评、以及文学语言和艺术家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