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试图在现代西方翻译理论的观照下,以诗人兼翻译家刘半农为个案,追寻他的译诗方式嬗变的踪迹.文章重点通过刘半农的译诗经历,说明译者在重写原诗的过程因受接受文化中的文学规范和翻译诗学观以及意识形态等因素的制约,在不同时期采取不同的翻译策略,并形成迥异的译诗风格,进而讨论他的译诗对早年汉语新诗创作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郭沫若主张"诗人译诗,以诗译诗",其"风韵译"理论在诗歌翻译界独树一帜。《英诗译稿》是郭沫若的最后一本译诗集,本文试着从其中一篇译诗——"偶成"来分析郭沫若"风韵译"的诗歌翻译思想。  相似文献   

3.
郎欢 《科技信息》2012,(22):163-163
诗是文学中最优美的艺术。译诗,则是创造美的艺术。译者在译诗的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诗歌的审美体验,力求发掘和再现诗歌之美,并努力引导译语读者在阅读中产生美的共鸣,获取心灵的愉悦。  相似文献   

4.
英国浪漫主义诗人雪莱的名作<西风颂>在形式、音韵效果和意象方面颇具特色.本文截取诸多译家如郭沫若、王佐良、江枫、施颖洲的译本进行对比,首先从形式、音韵效果和意象三个方面分析不同译家的翻译风格;而后结合四人各自的译诗理论和实践探寻他们翻译方法中所受西方诗学的影响,进而将一篇<西风颂>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数个译本和其中所体现的译诗理论作为数面镜子,从中管窥西方诗学对身处不同时期和地域的译者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李宏霞 《长春大学学报》2012,(11):1353-1356,1446
鉴于英汉两种语言在时态运用上的差异以及时态对于英文的重要性,中国古诗英译过程中,译者不可避免地要进行时态的选择。对于隐含时间变化、追昔抚今的古诗,译者可依据原诗中的时间指示选择时态;若古诗中动作发生的时间与情境不明确,译者可依据译诗意境选择时态;对于隐含引述成分的古诗,译者可根据翻译文风与译诗意境在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之间作出选择,并选择相应的时态进行翻译。  相似文献   

6.
通过刘半农在《新青年》创作前期的文学活动和《新青年》阶段其大量诗歌翻译和理论总结,分析其译诗活动对于新诗发展以及五四新文化运动的积极推动作用。新诗的发展与形式、格律、内容之间的变革的双重关系,以及五四时期新诗代表刘半农译者和诗人的双重身份。  相似文献   

7.
本文主要讨论汉诗在多种学科理论指导下译出的诗句所具有的意义。文章从解码语言符号和译语词语模糊性两方面进行论述。在阅读译诗时,把译者译诗的意图同作者创作的心境联系在一起进行思考,很能帮助我们理解译诗的蕴含。  相似文献   

8.
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必须充分发挥主体性作用,译者主体性是文学翻译中的客观存在。胡适是中国白话译诗的第一人。胡适的翻译思想,诗歌翻译实践中的主题选择、音节突破和语言革新等几方面都有体现其译者主体性的内容。  相似文献   

9.
卜宪锋 《科技咨询导报》2009,(10):238-238,240
本文从“音、形、意”三个方面阐述了汉诗英译这个题目,文中提出了译诗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几条建议,着重讨论了文化对汉诗英译的影响,认为文化的独特性不应忽视,最后,文章就译者应具备的能力和应有的意识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0.
莫渝是当代台湾一位优秀的诗人,又是一位出色的诗评家、翻译家,近年来更致力于大陆译诗的研究,著作甚丰。他心仪大陆的诗人,大陆的诗人和读者对他也不陌生,他的诗篇已进入各种选本,有关他的评论也时见报刊之中。 莫渝的诗不仅为海峡两岸读者所欣赏,也在海外华人读者中激起共鸣,其深层原因是他的诗作的情调有厚重的民族风格。他的诗,是属于中华民族的,是属于炎黄子孙的。 翻阅莫渝的诗篇,浓郁的民族气息扑面而来。那长城、大江、春风、秋雨、明月、关山、梅雪、竹林……这些感情的载体作为文化符号,造就了一种特殊的氛围,那就是民族情绪、民族意识的自然流露。  相似文献   

11.
游渊 《开封大学学报》2011,25(2):37-39,42
古诗的风格是诗人审美观、价值观和创作个性的表现,翻译古诗必然要释译古诗的风格。在古诗翻译中,要将译者的风格与诗人的风格统一起来,以诗人风格为重;要真实地描写诗人所写事物,认真分析诗人的世界观、价值观和审美观,抓住诗人的创作个性来揭示其艺术面貌,妥善处理诗人特有的语言表现方法。总之,要努力保持古诗的风格,创造出原汁原味的译品奉献给读者。  相似文献   

12.
新体诗简论     
中国是诗的国度 ,诗人的国度 ,一向享有世界性的崇高威望。当前 ,中国诗和诗人的现状 ,一边是诗词生命强有力的复活 ,一边是新诗大比例的散文化 ,都各有各的作者群和读者群 ,阵地都相对坚固 ,可能要并行不悖一段相当长的时间。因此 ,中国诗究竟向何处去 ?必然会提上诗人的思考和实践日程。这虽不是一朝一夕所能解决的世纪性问题 ,但如何引导诗界进行新旧交融 ,取长补短 ,彼此接近 ,以便在传统与外来影响的基础上 ,逐步创造出既非原封不动的古老诗词模式又非走得太远的外国译诗形态 ,既非散文分行、又有传统规律可循且符合现代语言特点 ,既有…  相似文献   

13.
"美化之艺术,创优似竞赛"是许渊冲教授的中诗英译理论。该理论中的"创"字彰显了许的"创译"观。他运用"三化"法,巧用创造性翻译,凸显译者主体性,让读者"乐之",让文学翻译发展成为接受语中的翻译文学。  相似文献   

14.
美国诗人在译诗和创作中都试图重新塑造中国女性形象。在译诗中,美国诗人或变“恋女”为“色女”,或变“小妓”为“淑女”,实现了对中国古典诗歌中女性形象的颠覆。在创作中,美国诗人则凭着自己的主观意志把中国当代女性塑造为或丑陋、或猎物、或古代女子等形象。他们对中国女性的这些重塑与其说是基于中西文化的差异,还不如说是基于种族歧视和美国诗人骨子中根深蒂固的东方主义意识。  相似文献   

15.
翻译实践中不时会出现无效翻译。"无效翻译"是指译者机械地处理源语中某些特殊语言形式,导致译文缺少可读性。无效翻译的产生往往缘于源语中的所谓不可译元素:韵律、字形结构的拆解、文字游戏、双关语、谜语等等。不可译性是客观存在的,这是不同语言固有的文字本身的书写特点、修辞手法、表达习惯以及文化差异所致;然而"目的论"者认为,通过一些非常规手段,可译与不可译之间是可以转化的,即通过译者的创造性工作,一些貌似不可译的言语现象也可以在目标语中获得"新生"。  相似文献   

16.
简论许渊冲的中诗英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渊冲先生在当代中国文学翻译中的地位和作用是独一无二的。通过对许渊冲先生的中诗英译赏析,证实了文学翻译要保持原作艺术魅力,译者要尽可能地利用最好的译语表达方式。  相似文献   

17.
本文的撰写目的是研究英诗汉译中传递节奏音乐美的原则和方法。在传递节奏产生的音乐性时,论者提出应遵循两个原则:1)译者有权利对原诗的音乐性进行再创造,但须以原作为基础;2)译诗中应该有原诗的总体音乐效果。论者主张以“顿”代“步”,并补充一条:译诗的“音顿”须和原诗的“音步”一致,须讲究“顿格”。  相似文献   

18.
比喻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十分常见,是诗人突出意象,传达诗歌美感信息,特别是模糊美的重要手段。因此,在汉诗英译中,如何能恰当翻译比喻,以便突出原诗的意象,传达美感成为诗歌翻译重要问题。因此,译者通过分析汉诗中比喻的构成及其如何再现美感信息进行分析,旨在找出几种比喻翻译的可行方法。  相似文献   

19.
罗伯特·哈斯1941年生于美国旧金山,著有诗集《时间与材质》(2007)、《人类的愿望》(1989)、《赞美》(1979)以及《野地向导》(1973)。他是波兰诗人米沃什作品的主要英译者,1995年到1997年间任美国桂冠诗人。对于翻译,哈斯自己有言:"翻译的挑战在于抓住天才创作的思维,尤其当忠实于原文和创造性翻译形成一种张力之时"。近日,江苏文艺出版社推出诗人远洋翻译的罗伯特·哈斯诗选《亚当的苹果园》,且于8月上海书展中请到哈斯和夫人(著名女诗人)布兰达·希尔曼演讲及诵诗。记得一年前友远洋在勤力翻译时,恰逢笔者去深圳,在远洋接待的聚会酒桌上,大家为哈斯一首《嫉妒他人的诗》(Envy of Other People’s Poems)之中译,引发了不小的争议。正如哈斯对待翻译的慎重态度,中国诗人译者亦不乏同样的追求,本文作一侧记并以此文阐述对该小诗翻译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20.
埃德加·爱伦·坡的诗论在《乌鸦》中的体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爱伦·坡是天才的诗人,他的诗论强调诗的美学意义,强调诗歌的统一性。《乌鸦》一诗是他的代表作,诗中通过对亡妻的思念来揭示美的发展历程。诗人虽然在小说、评论方面都有杰出的才华,然而诗人在世界文坛上的特殊地位是由他的“诗论”及其诗歌奠定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