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运用文献法对排球运动文化的内涵、特征及排球文化在学校体育文化中的功能进行探讨.排球运动文化的内涵可分为排球物质文化、排球制度文化、排球精神文化三个结构层面;排球运动文化的特征有传承性、时代性、民族性和公平性;在学校体育文化中具有凝聚性、示范性、教育性、娱乐性的功能.  相似文献   

2.
假设句的语义特征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主观假定性、对比性、指称性和论断性。主观假定性不等同于非真实性或非现实性。它比非真实性或非现实性的语义内涵更为丰富。对比性可以体现在两个方面:可能世界与现实世界之间的对比和可能世界与可能世界之间的对比。对比性来源于主观假定性。条件分句的指称性来源于假设句的论断性。  相似文献   

3.
行政程序法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公正、效率与秩序三个方面,公正是行政程序法律价值的道德基石、效率是经济内涵、秩序是其目的所在,这三个方面是有内在统一性与和谐性的。  相似文献   

4.
宗教慈善作为宗教融入社会的途径,既在"终极关怀"的层次上体现了价值理性,又在"具体行动"的层面上体现了工具理性,同时作为政府引导管理的对象,也在"公共事务"的层面上体现了政策理性。研究佛教慈善同样应从思想、行动、政策等层面进行综合分析,才能充分理解其内涵与功能。佛教慈善可分为内在性、外在性和超在性三种类型,文章以此为视角,分析了云南汉传、南传和藏传三大佛教派别以及阿吒力教的慈善发展历史。  相似文献   

5.
首先探讨了信用本质的内涵,具体从金融信贷层面的信用、社会经济层面的信用和道德伦理层面的信用三个层面分析了信用的类型.在此基础上,揭示了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信用发展的三个主要阶段.文章强调,信用制度是对信用现象的规范和制约,它的演进经历了人伦信用制度阶段、契约信用制度阶段和社会契约信用制度阶段三个逐渐递进的阶段.我国现实经济发展的非均质性决定了信用制度建设的区域性;把信用与信用制度演变的阶段性与我国现实经济发展的非均质性特征相结合,导出我国信用制度建设构成中滞后模式、跨越式模式和平行模式三种基本模式.  相似文献   

6.
论信用的本质、类型以及信用制度的历史嬗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探讨了信用本质的内涵,具体从金融信贷层面的信用、社会经济层面的信用和道德伦理层面的信用三个层面分析了信用的类型.在此基础上,揭示了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信用发展的三个主要阶段.文章强调,信用制度是对信用现象的规范和制约,它的演进经历了人伦信用制度阶段、契约信用制度阶段和社会契约信用制度阶段三个逐渐递进的阶段.我国现实经济发展的非均质性决定了信用制度建设的区域性;把信用与信用制度演变的阶段性与我国现实经济发展的非均质性特征相结合,导出我国信用制度建设构成中滞后模式、跨越式模式和平行模式三种基本模式.  相似文献   

7.
在对特殊教育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进行诠释的基础上,剖析了其专业化发展内涵的本质,对特殊教育体育教师专业化诉求进行研究.研究认为,特殊教育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具有"特殊性""专业性"和"时代性"特征.通过对这些特征的分析,阐述了特殊教育体育教师与普通体育教师的差异性.从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角度,个人层面所体现的内因,以及社会层面...  相似文献   

8.
从智慧城市的内涵和特征、评价指标、建设实践等方面对国内外近30年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和评述。对智慧城市内涵的理解,现有文献一般从技术层面、城市发展层面和社会层面三个维度来展开分析。智慧城市评价是学术界持续研究的热点,研究者主要从作用主体、治理过程、建设目标三个方面进行评价指标的构建。在智慧城市建设实践方面,大部分国家和地区主要从智慧城市的构成、建设途径、应用领域这三个维度来展开。未来应围绕内涵界定、实证研究、建设路径、支撑技术及信息安全等方面对智慧城市建设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9.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当代中国人民共同的社会理想和价值观念,更是一种前所未有的人类社会实践,它包含着人的劳动生存能力、人的自身素质及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三个层面的内涵,全面性、发展性和自由性是其要义;在推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实践中,应注意体现和把握全面发展价值观的整体性原则。坚持人的全面发展的理想性与现实性、一般原则与阶段性和特殊性要求的统一。  相似文献   

10.
中国精神是中国梦的精神旗帜,作为诞生在著名革命老区———沂蒙革命老区的沂蒙精神是中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沂蒙精神是中国精神在齐鲁热土沂蒙大地的具体体现,沂蒙精神与中国精神在内涵层面相互贯通,在实践层面同根共生,在文化层面血脉互融,在价值层面角色共鸣。作为中国精神重要组成部分的沂蒙精神,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11.
一流课程的基本内涵特征被概括为“两性一度”,即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这也是建设一流课程的基本原则.文章以应用型本科大学《金属学及热处理》课程“一流课程”建设为例,在深入领会“两性一度”内涵特征的基础上,结合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目标体系,全面分析课程内容特征和专业特点,从优化课程内容、创新课程教学方法以及课程内容的设计等方面开展探索与实践,以实现课程教学的高阶性、创新性以及挑战度的建设.  相似文献   

12.
苏艳 《韶关学院学报》2011,32(9):153-155
距离象似性是指语言成分之间的形式距离对应于它们之间的概念距离。英语委婉语在句法、篇章和语用三个层面均体现了距离象似性。句法层面的距离象似性主要体现在动词过去时的运用,转移否定和使用间接使役动词;语篇层面表现为间接式语篇布局的运用;语用层面体现为话语的长度象似于交际双方的社会距离。距离象似性为我们理解和掌握英语委婉语提供了一个新视角。  相似文献   

13.
开放式图书馆是图书馆行业在发展过程中纷纷推行并采纳的一种运行模式。阐述了开放式图书馆的内涵和该运行模式的必要性,并以此为基础,分别从功能布局、馆藏资源及服务形式3个方面,论述了在硬件层面、资料信息层面、馆员层面在开放式图书馆中的具体运行方式。  相似文献   

14.
大学精神是一个具有丰富内涵的历史性概念,它具有体现人文关怀、追求科学自由、注重求实创新、彰显时代精神等特征。在市场经济下,我国不少高等院校大学精神日益衰微。大学应从突出名师、活跃校园文化、加强制度建设、强调民主自由等方面塑造和培育新时期的大学精神。  相似文献   

15.
在文献[1]讨论的基础上,对数学表示的内涵进行了拓展:数学表示实际上就是一个数学化的过程,分析了数学表示在《标准》中的体现,从建构主义数学教育的角度揭示了数学表示在学习与教学两个方面的特征。  相似文献   

16.
 从当前环境设计方法论的困境出发,分析了基于可供性理论的环境设计生态学方法论特征,表明其是以生态的整体观作为环境设计方法研究的基石,以生态法则作为环境设计的基本准则,以可供性内涵人-环境的协调机制作为环境设计的原则与方法,从而达到人与环境行为层面的协调、情感层面的共鸣,实现超越功能的人性化设计,从生态实践和生态体验方面建构生态自我。  相似文献   

17.
近30年古代文论界围绕"象"范畴的研究主要从九个方面展开:"象"范畴的发展演变史,"象"的思维方式及审美特征,"象"在创作构思中的作用与表现,"象"的分类及其后世影响,"象"在哲学命题中的地位与功用,"象"的子范畴辨析",象"与"image"的中西对比,意象与意境的探讨,《庄子》散文的"象"言说分析。虽取得部分成就,但在某些方面诸如"象"范畴在先秦的泛化及其内涵、外延,"象"交织、渗透所形成的范畴群落,"象"在诸子和史传散文中的运用,"象"进入文论层面成为元范畴后的内涵与外延、渗透与跨越,"象"所体现出的中国文论范畴之民族特征等,都有待进一步开拓和深入。  相似文献   

18.
劳动是马克思唯物史观中的重要概念。当前,对此概念的研究主要有两种路向,即单向度意义的“工具理性”劳动和主体间性层面的“中介”劳动。在马克思的文本中,劳动概念的内涵并非只有单一层面,其丰富的内涵是渐进生成并展现出来的。从马克思劳动概念生成与发展的历史逻辑中透视劳动与主体间性的内在辩证统一关系.对深刻理解马克思的劳动概念,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9.
虚拟化--科研组织的发展趋势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现有的研究成果基础上,进一步剖析了科研组织虚拟化的理论问题,并从虚拟科研组织的必然性、内涵特征以及现实与哲学意义3个方面论证了科研组织虚拟化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0.
两化融合的理论体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的特征是全方位、多层次、跨领域、一体化。信息化不只是与某个门类工业融合,而是与所有工业门类都融合。信息化不只是与工业企业的某个环节融合,而是与采购、设计、生产、销售、客服等多个环节融合。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不仅体现在技术、产品层面,还体现在管理、产业层面。此外,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把生产和管理紧密地结合起来,实现管控一体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