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童昊  任海龙 《科技信息》2011,(25):193-193,201
中国的宋朝和西方的文艺复兴时期都是中西方绘画的黄金时期,无论是中国的国画还是西方的油画都在这个时间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笔者比较和分析了宋朝和文艺复兴时期的历史背景和绘画的不同之处,通过比较和分析得出中西方绘画在他们各自的黄金阶段的艺术特点。  相似文献   

2.
西方传统艺术在西方艺术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在绘画上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传统绘画技法到达了顶峰时期。现代主义绘画和传统艺术并不是完全割裂开来,现代主义在表现手法和思想上都学习和借鉴了传统绘画手段,并在此基础上继承并给予创新。后现代主义艺术也是在现代主义的基础上发展,它强调主观的个人感受,使艺术家通过艺术的手段表达对社会人类的关注。  相似文献   

3.
马克 《甘肃科技纵横》2010,39(6):177-178,150
本论述从民族院校油画风景写生课的特点、作用及教学现状出发,立足于长期的教学实践,针对当前民族院校油画风景写生课程教学中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从多元化角度进行研究和探索,力图探讨新的教学思路和合适的教学形式和方法,以改进现有的油画风景写生课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4.
笔墨是中国画的灵魂,色彩是油画的生命。色彩是绘画的重要艺术语言,它在绘画艺术中具有深刻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作为高等师范院校的油画基础教学之一的色彩,较之其他绘画专业的色彩研究既有相同的教学要素,也具有不同的教学要求。在油画教学色彩训练中必须做到正确观察,忠实客体,简处入手,整体统一。  相似文献   

5.
"中西结合"是现代艺术家们不懈探索的艺术发展方向。潘玉良一生孜孜不倦地追求艺术,坚持"融中西画于一治"。她在西方油画中融入中国艺术元素,在中国绘画中注入西方绘画技巧。以潘玉良三个不同时期绘画风格的形成为线索,阐释了其中西结合艺术风格的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6.
论民族色彩在中国油画中的体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油画是西方油画与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融合,也是一种东西方不同文化的交融.自从油画引入我国以来,先后几代画家都分别以不同的形式语言进行着有国画意味的中国油画的尝试和探索,并在创作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文章结合油画进入中国的历史分析了中国油画民族色彩的成长过程与体现,预示了坚持中国油画的民族色彩性与特色,是中国油画不断完善和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7.
从油画传入我国的历史及我国国画写意的历史入手,研究当代的中国油画,认为其不但秉承了西方油画的技巧,还融入了很多中国画传统的写意元素。结合西方印象派、后印象派等绘画流派的风格及其发展,以及中国画中写意画的表现手法和特点,研究当代中国油画的写意语言。  相似文献   

8.
余洋  田强 《皖西学院学报》2007,23(3):112-114
巴尔蒂斯作为20世纪西方重要的画家之一,创造了一个既独立于西方又具有东方绘画神韵的诗般的隐秘世界。他将中国绘画的一些表现因素和哲学融于其作品之中,极大地丰富了具象艺术的表现力和审美内涵。巴尔蒂斯将东方艺术风格融于西方绘画的探索和实践,为东西艺术的交融提供了成功的范例,也给我们提供了对待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方法和态度,给当前绘画创作以启示。  相似文献   

9.
在绘画艺术中,材料与技法可以说是一种绘画语言,不同的绘画材料技法加以技法的表现能在画面中表现出特质美感。创造性地运用材料与技法,能为画面增添情感意识,引起人们的情感共鸣。西方绘画受到传统哲学思想的深刻影响,当时所追求的目标是造型的准确、光感、体感、质感,更多的科学艺术体现是一种西方传统绘画在视觉上的审美。在现代油画中,材料与技法作为一门艺术,不但丰富了画面,更是大大提升了人们的视觉审美。  相似文献   

10.
新历史小说在审美取向上与西方后现代主义具有相当的趋同性,尤其体现在历史深度模式削平、主体的退隐或消解、反讽和戏仿的艺术策略等方面。但中国的文化背景决定了新历史小说只能有限地接纳或"误读"西方后现代主义思潮,因此,新历史小说的审美取向只是接受后现代的浅层性特征。  相似文献   

11.
许翠 《科技信息》2012,(6):312-312
绘画作品的语言是指构成画面传达特定的思想感情、精神内涵的表现手段,色彩语言是其中一个基本因素,由于在绘画中有着巨大的作用,因此在东西方绘画中都备受关注。东方绘画以中国画(水墨画)为代表,西方绘画以西洋画(油画)为代表,在各自的发展历程中,由于形成民族文化的因素不同,造成了中西方绘画在色彩方面的差异,本文主要探讨了东西方绘画中色彩的差异,希望通过了解这些不同点,有利于在各自的发展中,互相取长补短,创造出更加完美的艺术。  相似文献   

12.
中国绘画艺术和西方一样,过去很长时间都是追求逼真再现。自东晋顾恺之提出“传神论”的主张,中国绘画界便不再以模拟再现自然物像为能事,而是“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朝着写意表现方向发展。然而,不论绘画艺术如何拓新,其改革方式基本上是基于材质和技法方面的,因而有水粉、油画、版画、玻卡水彩等说法。相反,这一次莫道宏提出的“资讯绘画”观及其实践,虽然也涉及到材质和技法的改革,但主要则是基于“绘画为何”这个根本性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本文采用归类法,在宏观比较的基础上,对西方美术史中的油画各流派作统分式的比较归类,并对各类中相近或相似的流派风格特征作整体综述。笔者试图从一个较新的角度开掘出对西方油画流派风格的认识。希望本文对当今美术教学中的多元性教学与艺术个性的培养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4.
严明 《长沙大学学报》2011,25(3):119-120
法国著名绘画大师巴尔蒂斯的油画艺术,向我们展示了一种被誉为是"当代的古典"的艺术图式,他的油画作品关注人的精神状态与艺术的本质。他从诸多现代艺术中获取表现元素,并试图通过对作品中的室内器物、人物的塑造、绘画形式语言和技法的表述等,着力刻划一种画面背后"内在的真实"性,使作品具有强烈的个性与陌生化。正如卡普罗所说的,艺术不再是一种题材与内容,或风格与形式,也不是媒材与技术,而是思想表达的样式。当今,我们进一步研究巴尔蒂斯的艺术,仍然有着较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当今陶瓷绘画正盛行,陶瓷绘画的语言也在不断地丰富。在向其他画科如油画、水墨画、素描等的借鉴基础上,越来越多的陶瓷艺术工作者开始探索属于陶瓷绘画的艺术形式和语言,这也是陶瓷绘画发展的必然趋势。传统工艺如何与我们所处时代的审美取向相结合,与时俱进,是艺术发展永不停歇的话题。本文仅对新彩颜料的发展与特性作简要的说明,以此为艺术爱好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方志凌  汪琼 《科技信息》2008,(8):140-140
后现代主义复兴于绘画艺术对具体形象的运用、三维幻像的描绘、社会心理的介入以及文学性的描述方式。在力图超越现实的“表面真实”这一点上,超现实主义和后现代主义艺术之间有着一种明显的“家族相似”。  相似文献   

17.
后现代主义是20世纪60年代发生于欧美,后流行于西方的艺术、社会文化与哲学思潮。后现代主义具有不确定性的本质特征,至今众说纷纭,作为历史范畴、文化范畴、思想范畴广泛流传。后现代主义在中国已有不小影响,我们对待后现代主义应采取科学的态度。  相似文献   

18.
西方现代绘画艺术是西方现代艺术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产生是世界艺术发展的重要转折。现代绘画的艺术主题是关注现代,探索艺术文化对西方社会状况的判断与表达方式。西方现代绘画艺术呈现出表现形式上的平面性、绘画的空间与时间观念的革新、绘画形态的转变与选择等多元特征,并有了新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9.
李丹  全玲 《长春大学学报》2014,(3):414-416,423
以董从民油画风景写生为对象,分析其油画风景作品的艺术特征,并从构图、笔触、色彩等方面探讨他的绘画形式与语言,进而结合他的精神诉求,阐述他的创作观念与社会价值,旨在从绘画语言的角度探讨董从民油画风景写生的艺术表现力。  相似文献   

20.
作为东西方两种不同类型的审美文化艺术载体,中国传统山水画与西方风景油画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互相并存着.西方风景油画强调客观而忠实地再现自然,中国山水画追求意象造型,更注重画家主观精神与情感的表达.传统山水画写意、传神的创作理念,计白当黑、追求意境的构图方式,注重笔墨、以线造型和皴擦结合的造型特点,随类赋彩、以墨代色的赋色方法都给了中国风景油画创作以鲜活的启示.传统山水画中的艺术元素在风景油画中的运用,为当代中国风景油画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