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肖彦博 《科技信息》2011,(35):I0091-I0091,I0115
无线系统作为CBTC列车控制系统的核心,实现了车地连续通信功能,从而达到移动闭塞控制列车运行.此文主要介绍了南京地铁二号线无线系统设备组成、工作原理及常见故障处理。  相似文献   

2.
正裂缝波导型CBTC车地RF系统项目属于轨道交通信号系统领域。轨道交通安全、高效运行的关键是CBTC(基于通信的列车控制系统),CBTC通过车地之间通信,使列车命令和状态在车辆和地面之间进行实时可靠的交换,并确定列车的准确位置及列车间的相对距离,保证列车的安全间隔。因此CBTC对无线传输的系统容量、稳定性、抗干扰能  相似文献   

3.
基于通信的列车运行控制系统(Communication Based Train Control System,CBTC)是完全基于移动闭塞的列车控制系统,使得列车可以在更短的运行间隔内实行安全运行.为提高CBTC系统设计的安全性,必须对CBTC系统的行为进行建模验证.本文将扩展的MSC-范畴MSC应用于CBTC系统形式化建模,增强了CBTC系统形式化建模的准确性,提高CBTC系统设计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4.
由于目前对CBTC系统的可靠性分析较少,提出一种基于云模型和组合赋权法的CBTC系统的可靠性评价方法。首先根据CBTC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建立了系统的功能型层次模型,并采用组合赋权法确定底层设备的主观和客观权重值,根据加法合成法得到系统的综合权重值;然后,计算CBTC系统底层设备的可靠度,并使用云模型表示;最后,将虚拟云计算的CBTC系统可靠性综合指标新云和可靠性评价集的云模型进行相似度比较,输出评价结果。结果表明,基于云模型和组合赋权法的CBTC系统可靠性评价方法可以正确客观地描述该城市的CBTC系统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为研发和评估CBTC系统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当前大多数基于无线通信的列车控制系统(CBTC)都是基于FAT无线接入点架构的.该系统架构中所有无线接入点(AP)都要承担与通信相关的全部任务,且各无线接入点间相互独立,因此其信道不能得到充分利用.本研究通过引入FIT无线接入点与无线交换技术相结合的思想优化CBTC通信系统架构,降低了无线接入点的通信负载,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列车车载通信终端在无线接入点之间的快速切换方法和安全认证策略,可有效减少无线接入点切换时延,缩短列车经过的盲区距离,从而提高行车安全.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是可行且有效的.  相似文献   

6.
地铁车辆CBTC系统在地铁列车运行中应用极为广泛,但是,在实际地铁车辆CBTC系统运行的过程中,经常出现系统车载信号故障,对地铁车辆的运行也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针对系统车载信号常见的故障要采取有效的措施,这样才能确保地铁车辆能够安全的运行。基于此,本文概述了地铁车辆CBTC系统,分析了地铁车辆CBTC系统的结构以及功能,并对地铁车辆CBTC系统车载信号常见的故障进行研究,进而提出解决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基于通信的列控(CBTC)系统使用基于IEEE 802.11系列的无线局域网实现车-地双向信息传输,但是无线局域网无法满足安全苛求列控系统在信息传输可靠性和安全性方面的需求.为了解决该问题,可以采用双网冗余的结构提高无线局域网信息传输的可靠性,再在无线局域网之上增加安全通信协议来保证信息传输的安全性.本文提出在双网冗余无线局域网基础之上增加安全通信协议形成列控-安全信息传输系统(China-Radio),使用随机Petri网建立了双网冗余结构的无线局域网的可靠性模型,并与单网结构进行了定量对比和形式化分析,验证了双网冗余结构可靠性的提升;使用有色Petri网对China-Radio系统建模,并采用模型检验的方法证明China-Radio系统的功能安全性,能够满足列控系统的需求.  相似文献   

8.
李京淑 《科技潮》2012,(6):44-47
第一步,流程分离 自1993年从北京交通大学交通信号与控制专业毕业后,郜春海在接下来近20年里做的事情,有一张很清晰的时间表: 毕业当年留校,进行教学及科研工作; 1997年,赴德国西门子公司参观学习3个月; 2002年,作为核心人员组建团队向北京市科委申请CBTC专项课题; 2007年,攻克CBTC全部技术难点; 2008年,亦庄线CBTC示范工程正式启动; 2009年,组建CBTC项目成果转化的北京交控科技有限公司; 2010年,亦庄线CBTC示范工程及昌平线顺利开通; 2011年至今,进行基于CBTC的系统延伸性研发和产业化研究.  相似文献   

9.
《上海信息化》2013,(11):91-91
近期,按照工信部副部长刘利华与局长谢飞波在上海调研轨交无线CBTC安全工作期间的指示精神,上海市无线电管理局(以下简称“市无管局”)在前期模拟仿真、实验室测试和试车线测试的基础上,开展轨交无线CBTC正线测试。本轮正线测试主要是对上海轨交7号线、  相似文献   

10.
本文针对基于通信的列车控制系统的特点,分析了目前成熟CBTC系统中车一地通信的内容和方式;着重论述了其中无线传播方式的部分,并对各种方式的优缺点进行了比较,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1.
基于无线通信技术的ATC系统(RF CBTC)是轨道交通列车自动控制系统发展的主要方向。本文介绍了CBTC系统中的基于无线通信的ATC系统(RF CBTC)的基本结构和基本工作原理,并分析了PF CBTC的主要通信方式和定位技术。  相似文献   

12.
广州地铁四号线采用线性电机车辆、线性电机线路、直流1 500V牵引供电等技术,是国内首条线性电机线路.信号系统设计方面,广州地铁四号线正线信号系统是国内第一条采用无线局域网(WLAN)方式的移动闭塞CBTC系统,也是由SIEMENS公司最新开发的TRAINGUARD MT系统在国际上的首例运用.正线信号系统设备安装包括信号光电缆径路选择及敷设,应答器、计轴、LEU、信号机、转辙机等信号设备的定测及安装,本论述介绍了移动闭塞CBTC系统室外设备的定测、安装细节及注意事项,以期达到不必要的误工、返工,各工序次序分明,施工要点清楚、明了,节约人力、物力,提高了工效.广州市轨道交通四号线采用本工法,提前30d完成移动闭塞CBTC系统室外设备安装工程,单项工程质量优良率95%,同时工期缩短,使信号系统的联动调试更系统、更具体,减低了故障率,保证了建设总部关于四号线投入运营的整体计划,具有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
基于通信的列车自动控制(communication based train control, CBTC)系统采用地铁长期演进系统(long term evolution-metro, LTE-M)完成车地之间的数据通信,并限定数据在较低的时延内完成传输.将CBTC系统中列车终端接入基站的通信模型化为排队论体系中的M/M/1/m/m模型,推导LTE-M应用于CBTC时数据传输时延的概率预测方法,并给出满足CBTC需求的相关条件,为LTE-M系统的可靠性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通信协议是CBTC系统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的正确性、稳定性和安全性对整个CBTC系统有重要影响.鉴于通信协议中某些参数具有随机特征,本文采用概率模型检验对其进行形式化验证.分析了概率模型检验的语义及语法,建立了通信协议的概率模型,用概率模型检验工具PRISM验证了典型的概率规范.结果证明,当信道正常概率为99%,系统无延时概率为99%时,通信协议失效率小于1.5×1010.说明了用概率模型检验验证具有随机特征参数的通信协议,方法简单快捷,结论清晰明了.  相似文献   

15.
项目简介:该项目根据国内轨道交通用户需求,对CBTC系统的核心技术进行攻关,集成一套完整的、自主知识产权的ATC系统,包括ATS、CI、ATP三部分,其中ATP部分包括地面设备、车载设备、地车信息传输DCS系统。  相似文献   

16.
高晓艳 《科技信息》2013,(8):154-154,155
本文对列车监控系统的组成及功能进行了研究,详细分析了ATS系统中心及车站设备组成及所能实现的功能,对中心ATS系统的用户等级、运行模式和功能配置进行了说明,对基于CBTC的ATS系统的发展有促进意义。  相似文献   

17.
张丽 《科技资讯》2013,(5):20-20
自从通信技术特别是无线电技术飞速发展以后,人们就开始研究以通信技术为基础的列车运行控制系统(CBTC)。它的特点是用无线通信媒体来实现列车和地面的双向通信,用以代替轨道电路作为媒体来实现列车运行控制。随着我国轨道交通的飞速发展,必将出现较长时期的CBTC列车和非CBTC列车的混合运行的局面。  相似文献   

18.
刘洪宽 《甘肃科技》2008,24(5):24-26
根据IEEE标准,介绍了基于通信的列车控制(CBTC)系统的典型结构,对结构中各层次的作用和相互关系做了重点阐述;分析了基于通信的列车控制的关键技术,对基于环线电缆和无线局域网两种通信方式的通信原理做了详细描述,并介绍了列车定位的相关技术,最后指出基于通信的列车控制技术是未来轨道交通控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9.
传统的基于通信的列车运行控制(communication based train control,CBTC)系统测试受真实硬件设备环境的制约而存在瓶颈,针对该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计算机虚拟化的CBTC系统测试方法.采用计算机虚拟技术模拟物理硬件设备环境,构建CBTC系统虚拟化测试平台.基于该测试平台,设计了一种自适应测试用例约简优排算法,可以在保证测试覆盖率的前提下,约简测试用例的数量,并通过优化测试用例的执行顺序,缩短系统的测试时间.该方法应用于深圳市地铁2号线CBTC系统测试,与传统测试方法进行了对比.实验表明,本测试方法可精简测试用例幅度约45%,测试时间缩短约33%,大幅提高了系统测试效率.  相似文献   

20.
研究真实CBTC系统各模块之间的数据通信和协同操作,从而设计基于ICE的CBTC仿真测试平台的中间件,最终实现CBTC仿真测试平台各子系统模块之间实时地,稳定地,安全的通信,并且通过在中间件中实现底层自适应通信接口协议转换从而可以接入各厂家的真实设备,而且引入中间件使上层模块与操作系统解耦,实现各子系统模块的跨平台性.最后中间件完成之后,可以使得再次设计CBTC测试平台时将精力集中于业务逻辑的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