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彭德立 《科技信息》2013,(9):389-389,360
本文通过对CFG桩的调查研究,简要介绍了CFG桩复合地基的加固原理,阐述了CFG桩常见的几种施工工艺及其各自的适用范围,说明了CFG在施工中的质量控制要点,以保证CFG桩复合地基的施工质量。  相似文献   

2.
简述CFG桩复合地基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杨德银 《工程与建设》2008,22(1):100-102
叙述了界首市太平东路商业步行街水泥粉煤灰碎石桩(CFG桩)复合地基的设计施工方法和工艺,介绍了CFG桩复合地基设计施工的核心和关键,对CFG桩复合地基加固效果及经济效益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3.
李育燕 《甘肃科技》2011,27(5):137-139,121
长螺旋钻机施工CFG桩是目前高速铁路路基地基处理的型式之一。通过长螺旋钻机施工CFG桩的工艺,重点介绍了CFG桩在施工中碰到的堵管、窜孔、桩头空芯、桩端不饱满、缩径及断桩等问题的预防措施,以及CFG桩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的方法等。  相似文献   

4.
文章结合CFG桩地基处理的施工特点,阐述了CFG桩地基处理的施工监理质量控制要点、方法和CFG桩检测检验。  相似文献   

5.
夏冬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16(10):280-281,286
CFG桩是水泥粉煤灰碎石桩的简称。结合CFG桩在高速公路软土地基处理中的应用,从机械设备、施工方法、应用效果等方面介绍了CFG桩施工技术和CFG桩处理软基的基本原理,并探讨了该技术的优点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CFG桩在高速公路桥头深厚软基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CFG桩的施工方法,分析了CFG桩的成桩质量,同时进行了CFG复合地基承载力试验。结果表明:CFG桩桩身连续,强度高,复合地基承载力满足设计要求,施工质量良好,保证了CFG桩复合地基的加固效果。采用CFG桩复合地基技术处理高速公路桥头深厚软土地基是一种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了CFG桩的概念及其施工方法、质量控制的措施,对CFG桩的施工有一定的借鉴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8.
CFG桩复合地基由于桩的作用使复合地基承载力提高,变形减小,再加上CFG桩不配钢筋,桩体利用工业废料煤灰作为掺和料,大大降低了工程造价。笔者结合桩基施工实践,对CFG桩的应用技术进行了初步探讨,CFG桩对各土层的适应性进行了摸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相似文献   

9.
介绍武广铁路客运专线软弱土地基CFG桩加固处理措施和施工工法,重点探讨CFG桩施工质量控制方法,研究CFG桩施工资源配置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10.
CFG桩复合地基是在碎石桩加固地基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地基处理技术,高速铁路路基要求零沉降,因此路基基底处理尤其重要,由于哈齐客专处于严寒地区,对CFG桩施工要求更高,本文主要介绍了CFG桩的冬季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11.
北部湾沿岸地区湛江组结构性黏土具有触变性,导致该土层中桩基时效性明显,不同沉桩方式及桩型的模型单桩对湛江组结构性黏土中桩基承载力时效性影响显著。以湛江组结构性黏土为地基,设计不同沉桩方式、桩型的模型单桩进行桩基静载实验,并对1倍桩径范围内桩周土的孔隙水压力进行监测。得到不同沉桩方式、不同桩型的模型单桩承载力及桩周土的孔隙水压力随休止时间的变化规律。结果显示:1)湛江组结构性黏土中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均随休止时间的增加而逐渐增大,且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增大的速率表现为前期增长快,后期增长慢;2)孔隙水压力消散规律与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增长规律基本吻合;3)湛江组结构性黏土中单桩承载力时效性可以用经验公式表述,在同一均质土层中不同沉桩方式、不同桩型的承载力时效性采用不同的时效性相关系数计算;4)不同沉桩方式对单桩承载力时效性影响差别较大,当桩型相同时,静压桩的竖向极限承载力增大的速率和幅度比振动桩大。5)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时效性与桩型有关,当沉入方式相同时,圆桩的竖向极限承载力增大的速率和幅度最大,管桩次之,方桩最小;  相似文献   

12.
通过室内模型试验,对桩端后压浆灌注桩进行静载试验以及开挖观察,探讨了加固体的性状以及压浆参数对单桩承载力特性的影响,分析了灌注桩荷载传递特点和桩端阻、侧阻随荷载增加的变化趋势。经试验发现:压浆量、压浆压力以及岩土的可灌性是影响加固体性状的主要因素;浆液上返与桩周土作用形成的复合桩身形式对桩侧摩阻力影响较大,桩侧扩径效果明显处其侧摩阻力提高幅度大;桩端后压浆改变灌注桩承载力特性,常规桩表现出摩擦型端承桩性质,桩端压浆后表现出端承桩特性。  相似文献   

13.
刘云龙  郭逸凡  李明宇 《河南科学》2014,32(7):1259-1262
通过有限元分析,研究了相同承台板沉降下短桩桩长、桩径、桩间距、褥垫层厚度变化对长短桩复合地基中桩与土承载力发挥度的影响.研究表明:相同承台板沉降下,增加桩长、桩径、桩间距,减小褥垫层厚度会提升长短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短桩桩长变化对长、短单桩承载力发挥度的影响较小.增加桩径和褥垫层厚度,会提高单桩承载力发挥度.随桩间距增大,长桩单桩承载力发挥度增加,短桩单桩承载力发挥度减小.短桩桩长、桩间距、褥垫层厚度增大,桩间土承载力发挥度增加;增加桩径,桩间土承载力发挥度减小.  相似文献   

14.
为了研究冻土区桩侧水热效应对桩基稳定性的影响,采用电阻热源模拟桩侧水热效应,并利用高低温试验箱进行单桩模型试验,通过设定有、无桩侧水两种环境因素,对比分析了桩侧水热效应对桩身应变、桩侧冻结应力、桩土相对位移、桩基的极限承载力和桩侧冻结应力与桩顶位移的流变特性的影响。试验表明,冻土区桩侧水热效应能使桩侧冻结应力减弱,造成桩身应变与桩顶位移增大,桩-土相对位移增加,同时加速桩基沉降,导致桩基极限承载力降幅达16%,且上述影响随着荷载等级的提高而增强,造成桩基承载力严重下降。  相似文献   

15.
为了通过模型的方法预测砂土中抗拔群桩承载力,对抗拔单桩承载公式中的参数C进行了改进,并对此参数提出了一个预测公式。当抗拔单桩承载力未知时,不能逆分析C值,可以用预测公式计算C值。基于此推导了m×n型等距抗拔群桩承载力计算公式。结合2组模型试验的数据,验证了不同桩距、长径比和桩型下抗拔群桩承载力计算公式的合理性以及群桩效率和桩距的关系,并与其他3种计算方法的结果作比较。结果表明,4种方法都能很好地预测抗拔群桩承载力,但在预测长径比较小的群桩时,改进方法的预测结果更加接近试验值;在其他参数不变的情况下,群桩的效率随着桩距的增大而增大。  相似文献   

16.
钻孔压浆桩在高层建筑桩基工程的应用与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某高层建筑为例,介绍了钻孔压浆桩在该工程桩基工程的应用,通过单桩抗压静栽试验和单桩抗拔静载试验、高应变动力试桩、低应变反射波法检测和声波透射法多种方法检测表明,钻孔压浆桩具有单桩承载力高,桩身结构完整性好等优点,可以在高层建筑桩基工程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桩身压屈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桩的压屈稳定性受到桩周土体约束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理论分析表明,桩身压屈临界荷载比Euler公式计算结果高出一增量,并且计算长度越长的桩,这一增量越大;当桩长达到某一界限长度时,桩身压屈临界荷载达到最小值不再随桩长增大而减小.进一步分析表明,桩身初始弯曲将降低桩身压屈稳定承载力,而桩周摩阻力的存在使得桩身压屈稳定承载力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8.
桩的施工方法对桩基沉降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通过对上海饱和粘土中17座钻孔桩基和18座打入桩基的实测沉降资料对比说明在荷载、地层剖面、持力层、桩长和桩基几何尺寸等都非常接近的条件下钻孔桩基的沉降小于打下桩基,揭示桩施工方法对桩基沉降的影响,根据桩施工引起的柱负摩阻力概念对两类桩基沉和差异的机制作了分析,并用此概念进行一步说明影响打入桩基沉降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19.
随着桩基技术的不断发展,微型钢管水泥桩在工程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黄土地区对微型钢管水泥桩的研究相当匮乏。为了研究黄土地基中微型钢管水泥桩的承载特性、桩身轴力的传递特征、桩侧阻力和端阻力的发挥性状,对兰州地区3根微型钢管水泥桩进行现场单桩静载试验。在3根试验桩桩身埋设混凝土应变计,对试验桩进行内力测试。研究结果表明:(1)微型钢管水泥桩桩周土经水泥浆加固过后,单桩承载力提高较大,该类微型钢管水泥桩桩基设计时可适当提高侧阻取值。(2)微型钢管水泥桩桩端附近存在桩侧摩阻力的弱化效应。为了增大桩侧摩阻力的发挥,可以考虑桩端做扩大头,进而增加桩基承载力。(3)当桩顶荷载与桩顶加载极限值比值小于等于0.615时,桩顶沉降主要为桩身压缩变形引起,规范简化法综合系数取值0.2可近似计算桩顶沉降,且误差较小。当桩顶荷载与桩顶加载极限值比值大于0.615时,计算桩顶沉降时还应考虑桩端土体的沉降。  相似文献   

20.
竖向荷载作用下大直径钢管桩承载力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新型大直径钢管桩基的承载力特性备受关注,为此,以湛江某新建油码头工程大直径钢管桩测试桩Z2桩为研究对象,采用有限元三维数值静载试验方法,对竖向荷载作用下大直径钢管桩的桩径、桩长、桩侧土摩擦系数及桩端土压缩模量对其承载力特性的影响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钢管桩桩径增大,则其极限承载力和桩侧摩阻力随之提高,桩端沉降与桩顶沉降之比逐渐减小,同时桩端阻力随着桩径的增加而减小;钢管桩桩长增加,钢管桩的极限承载力和桩侧摩阻力都显著提高,桩端阻力与桩顶荷载之比逐渐减小;桩侧土摩擦系数增大,则桩的极限承载力增大而桩端沉降量显著减小,尤其在摩擦系数从0.3增加到0.4时,沉降量减小幅度较大;桩端土压缩模量增加,则钢管桩竖向极限承载力和桩端阻力增大,而桩端沉降量减小。研究结果可对类似工程大直径钢管桩的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