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肩负使命,矢志不移;锁定目标,锲而不合;风云变幻,把握商机;屡挫屡奋,一如既往;步步为营,生机勃勃;辛苦遭逢,终有所得.这是白思俊教授回顾自己奋斗历程时的深切感受.然笔者认为,以上几个成语虽然比喻得恰到好处,却不足以将他的奋斗历程展现的淋漓尽致.因为,凡成大事者,必需在历经磨难后方能洗尽铅华,而成就事业需要付出的努力与经历的艰辛,纵有千言万语也难表达得清.  相似文献   

2.
陈元晖先生在新建设1958年第四期上发表一篇“英国马赫主义者毕尔生和他的著作“科学入门”的文章.在这篇文章中陈先生比较系统地分析了毕尔生的哲学观点.在这一分析中陈先生也批判了这个英国的马赫主义者对自然科学的歪曲.现将有关部分摘录如下: “卡尔、毕尔生(Karl Peorson 1957-1936)是英国马赫主义者,他极力攻击唯物主义.”“毕尔生1884年任伦敦大学应用数学和力学教授,1911任伦敦大学第一任高尔通讲座优生学教授.他宣  相似文献   

3.
薛定谔科学哲学思想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埃尔温·薛定谔(Erwin Schrodinger,1887—1961)是著名的奥地利籍理论物理学家,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在本世纪物理学革命风起云涌的年代里,他创立了非相对论性波动力学,特别是薛定谔方程,成功地构造了原子力学的数学框架,“奠定了近代量子力学的基础。”但是,薛定谔还是一位哲学家,一位根本意义上的哲学家——智慧的热爱者和追求者。他崇尚理性,热爱科学,毕生致力于人类对自然和自身的理解,追求科学的统一;他瞩目于哲学认识论研究的基本课题,对人类思维过程及其规律作深刻的反思,写下了《生命是什么——活细胞的物理学观》(1944)《科学与人道主义——当代的物理学》(1951)、  相似文献   

4.
韩冰 《中国科技成果》2010,11(24):69-69
在现代医学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大医精诚”作了最完美的演绎。他怀着一颗救人济世的热忱之心,将自己的青春奉献给了无比热爱的医学事业,用几十年如一日的求真务实态度,为无数病患撑起生命的绿荫;他用执着无悔的奉献精神,在医学道路上谱写了一曲动人的华美乐章。他就是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仁济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医师罗其中教授。  相似文献   

5.
苏联继1957年10月4日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揭开空间时代的序幕以后,又于1961年4月12日将加加林送入地球轨道并使他安全返回,从而开辟了航天事业的新纪元。美国痛感与苏联的“空间差距”,决心赶上去争夺空间优势,以保住霸权地位。1961年5月25日,肯尼迪总统在美国国会提出实现空间探索的一项新的重大任务:“我相信,我们的国家应当鞭策自己达到这样一个目标:在六十年代末,把人送上月球,并使他安全返回。在这个阶段,没有哪一项空间计划给人类的印象会比它更深刻、在远程空间探索中比它更重要,没有什么任务会比它更难于完成、耗资更多了。”肯尼迪提出的登月目标,得到了国会的一致支持。  相似文献   

6.
在量子物理学的发展史中,1926年是一个很可注意的年头。那年的上半年,薛定谔(E.Schrodinger)在苏黎世提出并发展了他那种形式的“波动力学”,证明这种力学和大约一年以前出世的海森伯的“矩阵力学”在数学上具有等价性。到了这时,人们大多意识到整理出一套相对完整的微观力学的时机已经近在眼前了。从那以后,理论开始沿着两个相辅相成的方向急速前进:(1)理论对各种微观体系(原子、分子等等)的具体应用;(2)数学表述形式的物理诠释和哲学指向。可以说,薛定  相似文献   

7.
美国康涅狄格大学物理学教授马利特10岁时便承受了丧父之痛。他的父亲吸烟并死于心肺病。马利特一直希望能发明出一部时光机,回到过去去提醒父亲“吸烟危害健康”。为此,他醉心研究黑洞、虫孔和其他跟时间有关的理论。47年后,马利特自认已经找出时光旅行的秘密,并着手制造时光机,用来将物体传送到将来或过去。他声称,这部机器可以传送一个原子以至一个人  相似文献   

8.
新一代钢铁材料的重大基础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叙述了“新一代钢铁材料”项目背景,分析了基于经济和技术观点的项目研究必要性。重点研究为发展新一代钢铁材料的4个关键科学问题:微米和亚微米组织的形成基础理论、钢中高洁净度的基本规律、非平衡态冶金和高纯细晶条件下的微合金化理论。将要开发3类新钢铁材料的原型钢:有屈服强度为200MPa的碳素薄板和长形材,其强度提高到400MPa级;现有屈服强度为400MPa级的微合金钢,或许强度增加到倍,或许使用寿命提  相似文献   

9.
真诚的笑容,学者的儒雅风范是庄一龙教授给人的第一印象,这位看上去文质彬彬的学者,有着超凡的智慧,在物理学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他运用创新思维,将经典物理学、量子论、相对论在理论上统一起来,提出了“斥力子”理论,在物理学界引起了广泛关注,刮起了一场理论风暴。  相似文献   

10.
凌彤教授是我国著名的手外科专家,他始终怀着一颗对科学无比热爱的心从事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他热爱专业、努力学习、勤奋工作、对病人认真负责、对技术精益求精。他对手部创伤和晚期功能重建进行了创新性研究,有较深的造诣,于1964年成功再植前臂大部离断的断肢。1965年6月与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外科合作,率先成功再植一例完全性离断的中指(获首届全国科技大会奖)。1972年行完全性断肢再植成功。  相似文献   

11.
作为新的读心机制理论,读心多元论(简称多元论)产生于旧有读心机制理论对读心现象阐释的经验不充分性的背景下。它可以分成硬支持和软支持两个阵营,硬支持阵营即多元论建立者,软支持阵营只是借助多元论名下的多元原则丰富传统理论或自倡理论。多元论遭受到其它读心机制理论的批判,双方在“依赖vs独立”“相同vs差异”“拾人牙慧vs独树一帜”三个方面展开激烈交锋。未来多元论研究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从人类智能到人工智能,从有系统的列述到有原则的启用,从分裂到统一。  相似文献   

12.
自从前苏联航天员尤里·加加林于1961年4月12日在世界上首次登上太空以后,至今世界各国已经有数百人到过太空. 航天员在太空中的所见所闻不少,而且经常会遇到各种奇怪的事情,例如听到一些莫名其妙的声音,看到一些幻影,甚至还会进入另外的世界. 不过,航天员们通常都是对这些无法解释的现象保持沉默,而且就因为这个原因建议航天员们不要随便说出去.据说,尤里·加加林好像有一次说漏了嘴,他说,如果上级允许的话,他可以讲出许多自己在太空飞行中的“趣闻轶事”.虽然如此,俄罗斯物理学会会员、联合国国际生态安全科学院院士基里尔·帕夫洛维奇·布图索夫教授通过收集航天员的点点滴滴证言,还是知道了不少这种禁止向外传的信息.  相似文献   

13.
1983年11月在石家庄举行的全国生物物理学术会议上,著名理论物理学家彭桓武教授主持了题为“有无独立于物理学规律以外的生物学规律”的讨论会。出乎意料,竟有十一类专业(理论物理、理论化学、生理、植物生理、心理、生物物理、生物化学、环保、医学、微生物和哲学)的科技工作者竞相辩论。人们追求自然科学的统一已是一种由来已久的奢望。在无机界,人们从近代自然科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追求科学的统一,特别是弱电统一理论取得巨大成功,几乎没有人怀疑物理学是电磁、弱力、强力和引力的统一。那末,生物学与物理学的统一(下面简称“统一”)又将如何呢?下面,我们将从近代自然科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对其加以考察。  相似文献   

14.
坂田昌一是日本的一位优秀的理论物理学家.他曾在1956年访问我国,在我国报告了他的关于基本粒子的"复合"模型.他在这篇文章中扼要地介绍了他的"复合"模型的基本思想.坂田教授是日本著名的理论物理学家汤川秀澍的学生和合作者.  相似文献   

15.
1961年4月12日,前苏联宇航员尤里·加加林乘坐“东方一号”宇宙飞船围绕地球完成了一次完整的轨道飞行,从而使他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进入太空的人.50多年来,世界各国已经有400多人到过太空.他们在太空中的所见所闻不少,其中也遭遇UFO与外星人“第N类接触”的许多怪事.比如说,听到一些外星人莫名其妙的声音,看到一些神乎其神的UFO事件,甚至还会进入外星文明的世界.  相似文献   

16.
轻松一刻     
汤姆一愣,赶紧辨解道:“没想到这100美元掉到地上摔成两半了。”谦虚老张做报告,他谦虚地说:“同志们,我水平低,讲话零零碎碎,像羊拉屎。”下面听众顿时哄堂大笑,他接着又说:“不合大家的胃口,请多多包涵。”下面听众一听,个个瞪目结舌。  相似文献   

17.
他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用无私的心托起希望;他是美的播种者,用阳光雨露滋润心田;他是一根不断燃烧的蜡烛,耗尽自己,照亮别人。他在神圣的教师岗位上工作多年,形成了“精心育人,治学严谨”的工作作风。他用勤勤恳恳,无怨无悔的付出,将为人师者的高贵品质体现得淋漓尽致。他就是福建医科大学药学院院长许建华教授。  相似文献   

18.
孩子是含苞的花蕾,明天将姹紫嫣红;孩子是出巢的小鹰,明天将展翅翱翔,为了家庭不再失去幸福,为了世界不再失去桥梁,为了人间不再失去光芒,多年来,他“视患儿如己出,视患儿父母为家属”,一个听诊器,一把小手电,一根压舌板,成了他日常工作中的大部分家当,怀揣一颗仁爱之心,致力于为孩子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他用无声的爱托起祖国明天的太阳,他就是儿童生命健康的“守护神”,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副院长、儿童病院院长高亚。  相似文献   

19.
早在东汉时期,“外科鼻祖”华佗就采用酒服“麻沸散”来实施腹部手术,开创了麻醉手术的先河,一千多年后西方才发明了乙醚麻醉,从此开启了现代麻醉学的时代。多年来,在探索麻醉医学的道路上,他披荆斩棘、攻坚克难,用一双丹青妙手、一颗医者仁心、一份精诚博爱,赢得了患者及业界人士的口碑载道,不断书写着麻醉学科的传奇佳话,他就是现任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麻醉手术科主任、麻醉教研室主任王天龙。  相似文献   

20.
有一位医者,他曾背离众人的价值观念,放弃优越的既得条件,毅然选择继续深造,只为那份对医学的执着追求;有一位医者,他曾废寝忘食、挑灯夜战,力争寻求更好的手术方案,只为那份对患者的精益求精;有一位医者,他多才多艺、诙谐幽默,一双目光如炬的眸子镌刻着坚毅和热情……他就是王中亮,苏北人民医院耳鼻喉一头颈外科主任,在一次次与生命博弈、与时间赛跑的战役中,用一双丹青妙手、一颗悬壶济世心,不负性命相托、不辱使命相加,赢得干净、胜得漂亮,为我国的外科事业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