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最近苏美围绕苏联在古巴的战斗旅问题的斗争,是两国在古巴的第四次较量。在前后四次较量中,双方的攻守态势和得分情况有了引人注目的变化。本文介绍的是前三次较量。一九六二年十月:“导弹危机”这是第一次较量。从一九六二年七月开始,赫鲁晓夫集团偷偷地把一批弹道导弹运进古巴。美国情报部门获悉后,于十月派高空侦察机摄影核实。十月二十二日,当时的美国总统肯尼迪发表声明,宣布因为苏联在古巴设有“进攻性”武器基地,所以对古巴实行军事封锁,并对苏联提出严重警告。二  相似文献   

2.
苏联控制下的古巴,如今成了克格勒在西半球从事间谍活动的重要基地,它的情报机构也已成为克格勃的得力工具。在国土并不算大的古巴,特务、情报机构网,却密布全国。其中内务部、情报总局和美洲部是几个较大的情报部门。此外,还有专门对群众进行监视的“古巴保卫革命委员会”等特务组织。据报道,古巴内务部成立于1961年,当时它的情报系统还有一定程度的独立性,但1967年以后大权已逐渐由苏联掌握,重大情报活动计划均需经苏联认可。苏联则  相似文献   

3.
古巴从充当苏联社会帝国主义搞侵略的打手,在非洲为非作歹以来,声名狼藉;它在不结盟国家中,处境越来越孤立。莫斯科显然认为有必要替这个马前卒吹嘘一番,以挽回一点它的“声誉”,于是苏联的宣传机器开动起来了。苏联《新时代》杂志发表专文,给哈瓦那送上了一顶顶桂冠:什么“革命典范”,什么“站在了世界解放运动的前列”,什么给予非洲国家以“国际主义援助”、“帮助发展国民经济”,等等,真是把古巴捧上了天。事有凑巧,正当莫斯科不遗余力地吹捧古巴在  相似文献   

4.
据报道,到去年年底为止,苏联已向仅有九百万人口的古巴,倾销了一百多万台收音机,近一百万台电视机、一百万架照相机,近六百万块手表。这些被称为“友谊商品”的质量如何,从下面的事实就可想而知了:古巴权贵们是不用这些东西的,他们所用的,从高档商品到日常用品,大多是通过各种途径弄来的西方货。这样,就把充斥市场的苏联“友谊商品”连同苏联的“友谊”,统统留给老百姓去享受,  相似文献   

5.
索马里同埃塞俄比亚的领土争端由来已久。一九七七年,由于苏联从中挑拨,索、埃(塞)之间爆发了大规模的武装冲突,在争议的欧加登地区打起了一场“沙漠战争”。苏联打着“国际主义”旗号,派出高级军事指挥人员和古巴雇佣军“协同”埃塞俄比亚军队同索马里交战。一九七八年三月,索马里从欧加登撤军。但是,战争的硝烟并未熄灭,当地的西索马里阵线的游击队同埃塞俄比亚政府军之间的战斗仍在进行。下面摘要译载的是一篇现场报道,原载一九七九年十二月三日的美国《新闻周刊》。人们从中可以看出,非洲之角的局势不能稳定,一个重要的根源就是苏联在非洲推行军事扩张政策,就是苏、古在那里的军事“存在”。苏联的军事“顾问”、古巴的军队,决不是什么“国际主义战士”,而是一伙无恶不作的征服者。因此,他们受到欧加登人民的严惩是理所当然的了。  相似文献   

6.
卡斯特罗领导的古巴走过了35年艰苦历程。在这段不算漫长的岁月中,古巴人民不畏强权,顶住了来自美国的种种压力。苏联解体后,美国没有改变它敌视古巴的政策,对古巴继续实行经济封锁,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古巴的经济困难。与此同时,古巴经济内部的薄弱之处也越来越突出。当居民“菜篮子”里的食品日渐匮乏、一名机修工一个月的工资只能在黑市买一条大鱼、素有“糖罐”之称的古巴连居民定量供应的食糖也在减少的时候,古巴领导人意识到了食品紧缺问题的解决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7.
印度是世界上接受外“援”最多的国家。在美国对外“援助”中,印度分配到最大的一份。在苏联对亚非各国的贷款中,印度也占了首位。印度还从西德、英、法、日、意、南……等国家和捷.波等几个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取得大量的信贷。现在,当美帝国主义者一再称道印度统治集团在使用美“援”上“花得明智、花得有益”,而另外一些人则再三宣扬什么外“援”帮助印度经济走向“独立”之际,我们来讨论一下外“援”到底在印度经济中造成一些什么后果,是很有意思的!  相似文献   

8.
今年1月1日,是古巴革命胜利23周年纪念日。23年来,卡斯特罗统治下的古巴在国际关系中日益追随苏联,为其推行全球霸权主义积极效劳。政治上的附庸同经济上的依附是密切相关的。这正是今天古巴同苏联关系的一大特点。古巴对苏联的经济依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9.
出于担心古巴危机会引发世界核战争的顾虑,罗素积极介入古巴危机并在美苏等国之间进行斡旋和调解。在此过程中,罗素曾把古巴危机发生的责任一直错误地归咎于美国,而对苏联在古巴危机中的表现则高度称赞。与此同时,罗素还向苏联、美国、古巴和联合国等呼吁妥协和调解。在罗素看来,恰是他的调解才使苏联将导弹撤出古巴。其实,古巴危机的真正解除是由于苏联见证了美国的军事实力后,自认自己军事实力不足以对抗美国而后主动撤出古巴的结果,而罗素的调停恰为苏联将导弹撤出古巴提供了一个借口。尽管罗素在此事件中只发挥了一个表面调停人的作用,但是他仍然值得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们学习。  相似文献   

10.
谁也不曾想到,由海湾危机并发的石油危机会把远在加勒比海的古巴变成类似北京和河内一样的自行车王国。有人估计,自行车将成为占古巴全国客流量2/3的青年人的主要交通工具。过去古巴的石油主要依靠从苏联进口,苏联答应每年向古巴提供1340万吨石油,现在却减少了  相似文献   

11.
正当我们忙碌着筹划一期让古巴唱主角的专辑时,我们的老同事张守平结束其在古巴的四年外交官生涯后回国,并带来撰写的古巴系列随笔的最初几篇。这真是“英雄所见略同”。因为我们都相信,读者一定会对奇迹般的古巴和传奇般的卡斯特罗大感兴趣。于是,我们等不及古巴专辑,从本期起就开始捧出“张守平古巴随笔”。——编辑手记  相似文献   

12.
最近一个时期,古巴在对外政策方面逐步进行了一些调整,特别是同美国的关系一改过去长期僵冷的局面,双方关系开始有了较多的接触。外刊评论认为,尽管这些迹象所体现的实质内容是“非政治性的”,但它说明古巴“在巩固和不损害对苏联关系的基础上,把重点放在对美国的和平攻势方面”。  相似文献   

13.
卡斯特罗政权统治古巴二十年了。今日的哈瓦那街头,人们为争购食品而到处奔忙;那些即将派往非洲和其它地区卖命的年青士兵愁容满面地仰望着民族英雄何塞·马蒂的塑像,默默地倾诉着命运的不幸;静谧的巴拉德罗海滩边,傍晚时,也很少见到昔日繁星般盼渔火……古巴岛充满了痛苦和灾难。苏联的附庸古巴位于加勒比海的西北部,扼南北美及中美洲出入大西洋海上通道要枢,战略地位十分重要。苏联社会帝国主义把它当作向整个拉丁美洲侵略扩张的桥头堡,和一个理想的进行冬季海上军事训练的天然暖水海域。为了控制古巴,苏联是不惜工本的。卡斯特罗上台以来,已得到苏联的九十四亿多美元的“经济  相似文献   

14.
编辑同志: 你刊1982年第21期所载《古巴经济不妙》一文中谈到,“苏联不用可兑换外汇支付,而是使用记账货币支付”。这两种支付方式有什么不同?请拨冗予以解释。安徽读者陈丽华82.11.16.陈丽华同志: 对你来信所提的问题简复如  相似文献   

15.
在西恩富戈斯问题上的拙劣花招美国“时代”周刊编者按:基辛格写道:“在外交政策上耍拙劣花招往往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一九七○年夏天,俄国人企图在古巴耍一次大的欺骗花招。一九七○年八月四日,苏联驻华盛顿的代办带着莫斯科的质询去拜望基辛格:一九六二年关于古巴的肯尼迪—赫鲁晓夫协议——紧接在导弹危机之后达成的协议——是否仍然有效?提出这个问题的时机使基辛格大惑不解。他和尼克松核实了一下,回答说,规定在古巴土地上不准安放任何进攻性武器或进攻性发射系统的协议仍然有效。大约在三个星期之后,基辛格才发现俄国人为什么突然如此感兴趣。在古巴的南海岸,有一个名叫西恩富戈斯的海港。只有一条航道通往这个港口,而这条航道是通向一个由许多星罗棋布的小岛组成的海湾。在这些  相似文献   

16.
南美大陆地域辽阔,资源丰富。长期以来,南美国家与西方经济联系密切,一向是美国重要的原料产地、销售市场和投资场所。但是,近几年来,苏联竭力扩大与南美国家的经济贸易关系,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这不能不引起美国和其它西方国家的严重关注。西方评论认为,克里姆林宫对南美的“经济攻势”将“削弱美国在那里的影响”。逆差基础上的贸易苏联同南美的贸易主要集中于南部锥体地带的国家。它同这一地带的贸易一向占其对拉美国家(古巴除外)贸易总额的85%以上,其中阿根廷和巴西约占80%。苏联从南美进口的物资主要是农牧产品和有色金属矿产品;出口物资主要是重型机械、车辆、发电设备和化工产品等。  相似文献   

17.
一1953年7月26日,一百五十多位古巴青年爱国志士在菲德尔·卡斯特罗率领下,英勇地攻打了古巴反动统治阶级的碉堡,揭开了古巴人民武装革命斗争的序幕。三年多以后,1956年11月25日,八十名古巴勇士乘“格拉玛”号船从墨西哥出发,在古巴登陆,历尽艰难困苦,经过顽强战斗,剩下十二个人和七支步枪,进入马埃斯特腊山区,发动广大农民群众,建立了武装革命根据地。古巴的革命先驱  相似文献   

18.
当艾森豪威尔刚结束了他对拉丁美洲的所谓“亲善”访问的时候,美国对古巴又犯下了血腥罪行。3月4日,替古巴政府运载武器的“勒库布尔号”输船在古巴哈瓦那港口突然爆炸,造成了四百余人的伤亡和一千五百万比索财产的损失。这是美国政府的蓄谋破坏造成的。它暴露了艾森豪威尔刚刚侈谈过的“友谊”真相,也说明了美帝国主义对于古巴革命的切骨仇恨。古巴革命是反对半封建的大庄园制和反对帝国主义的民族民主革命。随着古巴革命的日益深刻化,美帝国主义干涉古巴的活动也越来越疯狂了。美国海空军继续在加勒此海地区进行恫吓性的演习,从美国起飞的飞机不断地对古巴进行空袭,受美国指使的武装暴徒对古  相似文献   

19.
3月中旬,美国总統肯尼迪到哥斯达黎加首都圣約瑟同中美国家总統举行了三天会議。这次会議既是針对着古巴,又是針对着中美国家人民的。会上,肯尼迪会同中美国家总統作出了进一步干涉古巴的决定。但是,1961年4月吉隆滩的入侵、1962年10月对古巴的全面海空封鎖和战爭威胁都沒有能够使美国实現其扼杀古巴革命和使古巴人民屈膝的罪恶目的,圣約瑟会議的反古巴决定又岂能改变美国的虛弱处境!从現实意义上看,肯尼迪挟持会议通过的反古巴决定、促进“中美經济整体化”和在中美国家加速推行“爭取进步联盟”計划的决议,首先将被美国用来加強对中美国家的控制和渗透,加强对中美国家人民的民族民主运动的进攻。因  相似文献   

20.
“在我国由于經济和社会革命,不可避免地也将会出现文化革命。”——菲德尔·卡斯特罗随着古巴革命胜利地巩固和发展,古巴的文化教育事业也正在迅速发展。古巴革命政府把1961年規定为“教育年”,计划在这一年里全部消灭文盲,并且进行教育改革,加强人民教育,以便在很短的时期内“使所有的孩子都有教师,保证大家都受教育,直到中学教育”。与此同时,古巴的文学艺术事业也有很大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