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建立小转子未固定的Evans-JensenⅢ型转子间骨折的PFNA内固定有限元模型,分析股骨转子区域在负重后及模拟髋内翻发生过程的应力变化。建立小转子不固定及固定的Evans-JensenⅢ型转子间骨折PFNA内固定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分析股骨转子间骨折块的生物力学应力环境。无论小转子是否固定,Evans-JensenⅢ型转子间骨折使用PFNA内固定后Von Mises应力分布均匀,股骨转子间骨折块稳定性良好,但固定小转子后的PFNA内固定其应力分布的最大Von Mises应力值更大。PFNA内固定能有效维持小转子未固定的Evans-JensenⅢ型转子间骨折的稳定性,有限元分析结果能够为临床实践提供术前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应用动力髋部螺钉(DHS)治疗老年人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手术方法及临床效果评价.方法自1999年5月至2004年7月,应用动力髋部螺钉(DHS)治疗老年人股骨转子间骨折21例,男10例,女11例,对得到随访的21例做病例回顾性分析,探讨老年人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特点及DHS内固定手术的技巧.结果全部患者术后随诊7~36个月,平均16个月.疗效评价优6例,良11例,可4例,优良率81%.共有4例发生了术后并发症,其中髋内翻2例,伤口浅表感染1例,泌尿系感染1例.结论老年人股骨转子间骨折,多合并内科疾病及骨质疏松,应用动力髋部螺钉(DHS)对其进行有效的固定,操作简单,固定牢固,可早期进行功能锻炼,有利于骨折愈合及肢体功能恢复.且并发症发生少,优于其他固定方式.手术前后进行骨质疏松及内科疾病的治疗和控制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3.
股骨转子间不稳定骨折是老年人常见的髋部骨折.随着社会人口老年化,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股骨转子间不稳定骨折的治疗方法较多,但对于老年人股骨转子间不稳定骨折,常因固定不牢靠,制动时间长,而出现各种早、晚期并发症.动力髋螺钉(DHS)能提供坚强的内固定,常用于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作者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56例股骨转子间骨折中,采用切开复位钉板内固定手术治疗22例,优良率为90.9%,并发症为4.5%;非手术治疗34例,优良率为41.2%,并发症为41.2%,比较表明切开复位钉板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析可以降低并症和减少肢体畸形,疗效明显优于非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改良穿针外固定架与股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老年人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92例70岁以上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分为改良穿针外固定架治疗组49例,锁定钢板治疗组43例;两组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随访3~16个月,两组骨折均骨性愈合,术后按Harris标准评定两组关节功能,改良穿针外固定架组优良率为89.79%,锁定钢板组优良率为90.69%,两组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改良穿针外固定架组明显优于锁定钢板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穿针外固定架组并发症2例,锁定钢板组并发症4例。结论:改良穿针外固定架较适合于年老体弱患者,改良穿针后固定可靠,能早期下地扶拐行走,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不需再次手术取内固定;股骨近端锁定钢板适合于无严重合并症的各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EvansⅢ~Ⅳ型股骨转子间骨折16例,年龄75~85岁,平均年龄79.6岁。结果:本组病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周~10月,平均随访时间9月,假体无松动,关节功能重建良好;Harris评分:手术后随访评分平均93.1分。结论: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可以早期重建髋关节功能,是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较为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老年脑血栓股骨转子间骨折(Ⅱ型)的疗效.方法:将2010-08~2012-08收治的老年脑血栓股骨转子间骨折(Ⅱ型)7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8例采用骨水泥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切开复位DHS内固定术治疗,观察两组疗效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并发症低于对照组,且住院期缩短.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老年脑血栓病人股骨转子间骨折(Ⅱ型)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疗效好,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  相似文献   

8.
家庭病床皮牵治疗转子间Ⅰ,Ⅲ型骨折,效果显著。治疗过程中,科学的家庭护理是骨折端迅速愈合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评价加长柄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骨质疏松不稳定型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对85例高龄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采用加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根据Harris髋关节评分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9~18个月。患者髋关节功能均恢复良好,术后3~6个月基本恢复生活能力。术后随访均未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关节脱位、人工假体松动、下沉或断裂、假体周围骨折等并发症。术后9个月根据髋关节Harris评分优良率达90.83%。加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是治疗高龄不稳定型转子间骨折安全、有效的方法,但远期疗效尚需进一步随访观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与动力髋螺钉(DHS)在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从2005年10月~2007年2月收治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26例.PFNA组:6例,DHS组:20例。从手术时间、平均失血量、内置物理想位置、术后引流量、行走能力作对比研究.结果PFNA组在上述各方面均优于DHS组,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PFNA具有创伤小、设计合理、允许病人早期活动,是理想的股骨转子间骨折内固定物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股骨转子部骨折治疗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对356例股骨转子部骨折分别采用5种内固定物固定。结果:随访218例,其中有33例失败。患者年龄,骨折类型,手术技术,内固定材料强度,手术适应证的选择是失败的相关原因。结论:股骨转子部骨折应根据患者年龄、骨质量、骨折类型掌握好适应证。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髓外固定系统,髓内固定系统及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疗效.方法:将220例股骨转子间骨折资料完整的患者分动力髋螺钉(DHS)组、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组、人工股骨头置换组(HHA)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DHS组82例、PFNA组68例、人工股骨头置换组70例.男性92例,女性128例,年龄70~101岁,平均79.8岁,骨折按Jensen-Evans分型:Ⅰ型22例、Ⅱ型51例、Ⅲ型78例、Ⅳ型44例、Ⅴ型20例、R型(逆粗隆型)5例.比较三组患者术前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地时间和完全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患髋功能及并发症等.结果:术后患者获得8~24个月随访,平均13个月.三组疗效满意,优良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三组患者在性别、年龄、骨折类型、内科合并症方面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手术时间与术中出血量:PFNA组与DHS组及人工股骨头置换组、PFNA、DHS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FNA手术时间最短,术中出血量最少,人工股骨头置换组手术时间最长,术中出血量最多,DHS组居中.术后下地时间和完全负重时间:人工股骨头置换组与PFNA组、DHS组、PFNA组与DHS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骨折愈合时间PFNA组与DHS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术后并发症29例(13.2%).人工股骨头置换组Harris评分最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三种方法均可以有效的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但应根据年龄、身体状况、骨质疏松情况、骨折类型等进行综合评估.对于不稳定型并有严重疏松且不能耐受关节置换术者,髓内固定为首选;对于高龄不稳定骨折,严重骨质疏松,术前可行走,能耐受一次较大手术者可首选人工股骨头置换.而对骨折稳定、骨质疏松不严重、身体状况较好者,也可选用DHS髓外固定.  相似文献   

13.
<正> 股骨粗隆间骨折为老龄人常见骨折,该病易发生各种并发症,死亡率较高。其特点在于多数患者年老体弱,既难于耐受较大手术,又不宜长期卧床限制活动;加之骨折部位存在着较大的弯矩,极易发生髋内翻,因此在治疗上有一定困难。很多学者针对该骨折设计了各种固定方法以提高疗效减少死亡率及病残率,在分析各种作用原理的基础上,我们利用骨外固定器进行治疗时,改进了穿针固定方法,给临床应用,获得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4.
比较两种透视方案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行PFNA的临床疗效。选择2015年5月-2018年5月收治120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手术患者,根据术中透视机不同,分为G臂组和C臂组,各60例,比较两组术前准备时间、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透视次数、CAL—TAD值。C臂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X线透视次数均显著大于G臂组(P0.05)。G臂组术前准备时间较C臂组长(P0.05),两组术后CAL-TA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G臂透视居中率为91.7%,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使用G臂透视行转子间骨折PFNA,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及透视次数均少,术后螺旋刀片位置居中率也较高,减少了辐射。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第四代股骨髓内钉InterTAN、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和髋动力钢板DHS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应用InterTAN和PFNA两种不同器械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72例病例,并选择同期使用DHS的23例病例对比,其中总的83例得到了4至16个月不等的随访.比较这三种手术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随访时记录术后下床时间以及参照Sanders髋关节功能评分对患者髋关节的功能进行评定.结果:DHS组比InterTAN组和PFNA组手术时间都长(P0.05),而InterTAN组和PFNA组间手术时间是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DHS组、InterTAN组和PFNA组手术出血上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出血最多的为DHS组,出血最少的是InterTAN组.DHS组比InterTAN组和PFNA组下地时间更延后(P0.05),而InterTAN组和PFNA组间下地时间上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Sanders髋关节功能评分比较后发现三组患者术后功能优良率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PFNA、InterTAN符合骨折的微创手术要求,与传统的DHS相比,PFNA和InterTAN在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治疗中有更多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阿仑膦酸钠对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PFNA术后疗效的影响.方法:以114例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阿仑膦酸钠组在PFNA手术的基础上给予口服阿仑膦酸钠片及碳酸钙D3片,对照组单纯给予PFNA手术及碳酸钙D3片.比较两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髋关节Harris评分、术后1年骨矿密度、手术相关并发症及再发骨折情况.结果:阿仑膦酸钠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为(13.8±1.2)周,对照组为(14.3±1.1)周,两组愈合时间无统计学差异(P=0.204).术后12月,阿仑膦酸钠组患者患髋Harris评分为87.1±5.9,对照组为86.2±5.5,无统计学差异(P=0.514).术后1年阿仑膦酸钠组健髋骨矿密度为0.68±0.07,对照组为0.62±0.08,有统计学差异(P=0.007);阿仑膦酸钠组L2-4椎体骨矿密度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11).结论:股骨转子间骨折PFNA术后早期使用阿仑膦酸钠不会影响骨折愈合,长期服用阿仑膦酸钠可明显增加患者全身骨密度,但对改善患者患髋功能无帮助.  相似文献   

17.
胫腓骨由于其在小腿所处的位置、功能及血循环的特殊性,导致了该部位骨折难以愈合。为探讨胫腓骨骨折在临床的有效治疗方法,经过48例胫腓骨中下1/3骨折病人采取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牵引、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取得满意疗效。分析表明:该方法治疗胫腓骨中下1/3骨折,只要熟悉解剖,手法适中,对闭合性及开放性骨折都能起到愈合快疗程短、功能恢复好、合并症少的作用。保守治疗平均治愈时间比手术治疗缩短11周,达到了经济  相似文献   

18.
深入分析了发电机发生转子绕组匝间短路故障后的电磁特性,得出当发电机发生匝间短路故障后,若端电压和有功功率保持不变时,无功功率会相对减小的结论;同时推出在一定的状态下,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和励磁电流之间的对应关系。利用人工神经网络具有不需要精确的数学模型及诸多参数的优点,把人工神经元网络方法引入到发电机转子绕组匝间短路的故障诊断技术中,可通过对故障样本的比较,诊断出转子绕组匝间短路的故障情况。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和评价加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部不稳定骨折的方法及疗效。方法:本组15例,男10例,女5例;年龄70~90岁,平均79岁。骨折按Evans分类,ⅢA型9例,ⅢB型6例。取髋关节后外侧切口,术中注意保留股骨大、小转子部位的骨折块,用骨水泥固定,争取将其重新复位。由于股骨颈及股骨距骨缺损,在插入人工股骨柄之前可用试模测试。股骨距部位的骨缺损用骨水泥充填重塑,关节腔内置负压引流管48~72 h。结果:15例患者均康复出院。住院时间16~24 d,平均20 d。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8个月(6~12个月),伤口均一期愈合,无感染,无假体松动,无下肢深静脉栓塞发生,无髋关节脱位或半脱位发生,无病人死于手术并发症,12例病人髋关节功能满意。结论:加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是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部不稳定骨折的可靠方法,其操作可行,疗效满意,可降低死亡率、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影响骨质疏松性骨伤患者术前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690例骨质疏松性骨伤患者,入院后24 h内行双下肢静脉超声筛查和D-二聚体浓度检测,并采取常规血栓防治流程;收集患者年龄、性别、骨折部位、合并内科基础疾病情况,分析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的相关性.结果股骨颈骨折患者中术前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41例(13.85%),明显低于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75例,19.0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明显高于女性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段患者术前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骨折后24 h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病率较高,19例(46.34%)股骨颈骨折患者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39例(52.00%)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之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病率明显降低.骨折后24 h内D-二聚体浓度300 ng/m L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均明显高于≤300 ng/m L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股骨颈骨折患者中术前合并低蛋白血症、贫血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明显高于未合并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中术前合并心律失常、电解质紊乱、低蛋白血症、贫血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明显高于未合并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质疏松性骨伤患者术前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较高,应从急症诊断开始给予预防措施,避免危险因素,以降低术前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