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黄河河源区近10年来土地覆被变化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分析80和90年代2期土地覆被数据表明,随着黄河河源区自然条件的变化、人口数量的增加和人类活动的强度加大,使黄河河源区草地面积明显减少,尤其是覆盖度高的天然草场.沙地裸地的面积迅速增加,表明黄河河源区的土地覆被已经遭受严重的破坏.对黄河河源区土地覆被结构与变化过程、空间景观特征研究得出,近10年来,流域土地覆被格局由依赖高覆盖度草地转变为其他覆被类型,高覆盖度草地已经明显遭到破坏.  相似文献   

2.
文章以新疆和田绿洲农田为研究区,分别在和田、墨玉、洛浦三个县绿洲农田内采集土壤样品60个,并对所采集的土壤样品进行室内实验分析,采用统计学方法以及统计软件SPSS(11.0)计算数据,并结合80年代和田土壤普查资料,对研究区农田土壤速效养分现状及其变化特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最近20年来,和田绿洲土壤速效养分含量均呈上升趋势.其中.农田土壤速效钾含量有所升高,属于高等水平,土壤速效磷含量由80年代的极低水平上升到了中等水平。和田县和洛浦县的土壤速效氮含量由80年代的极低水平上升到了高等水平,但墨玉县仍有多数土壤样品速效氮含量属于极低水平.  相似文献   

3.
城市土壤是近年来多学科交叉研究的热点问题.首先对城市土壤概念进行了科学界定以及外延拓展.以不同时期城市土壤研究的特点为依据,将其研究历史划分为萌芽阶段(20世纪70年代之前)、起步阶段(20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中期)和快速发展阶段(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  相似文献   

4.
拉萨地区系统开展的第四纪地质研究工作是20世纪80年代末期至90年代中期由西藏地矿局区域地质调查大队对拉萨地区第四纪地形地貌、沉积物特征及成因类型做调查.由于受构造运动和古气候的影响,拉萨河谷地区第四纪沉积物的颗粒、颜色、结构、岩性等特征十分复杂.文章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拉萨河谷地区多次进行实地考察,建立西藏拉萨河谷第四系地层剖面,提出了拉萨河谷第四系沉积环境及其演变特征,为综合研究拉萨及周边地区第四系沉积环境、气候变化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以放射性核素7Be为研究手段,对内蒙古阴山北麓开垦草原区春季土壤中的放射性核素7Be含量的连续性动态变化规律及土壤剖面中7Be含量的垂直变化特征进行了尝试性研究.由于7Be主要随降雨到达地表,而研究区春季(3~6月)降水很少,使得该时间段的7Be沉降量很小,在土壤表层没有形成明显的分布规律,因此,7Be不能作为估算开垦草原土壤风蚀量的示踪剂.  相似文献   

6.
李思源 《科技资讯》2012,(22):228-228
运用文献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分析梳理新中国成立后开封市排球运动的发展历程:经历了第一个高峰期——1949年至20世纪60年代中期、萧条时期——20世纪60年代后期至1970年、逐渐恢复时期——20世纪70年代、第二个高峰——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末,为开封市排球运动的发展和进一步提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以地处内蒙古阴山北麓丘陵区农牧交错带的商都县为研究区,采用标桩法,在3个年度监测不同覆盖度牧草地土壤风蚀量,对比分析不同覆盖度牧草地年土壤风蚀量及其年际变化.结果表明:牧草地植被覆盖度是影响土壤年风蚀量的主要因素之一,覆盖度越大,土壤抗风蚀能力越强.冬春季降水量是影响土壤风蚀量的重要因素,降水量较多可有效减少土壤风蚀.近10余年京津风沙源治理成效显著,土壤风蚀量减少.今后应加强草原建设,保护优先,以自然恢复为主,采取围封禁牧、休牧、轮牧、改良牧草场、人工种草等措施,提高牧草地质量,增加其覆盖度;同时应限养牲畜,实现草畜平衡,促进当地生态系统恢复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1951~2006年新疆地区气候变化特征及其与水资源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北疆5个气象站、南疆7个气象站1951~2006年月平均气温及月降水总量资料,用高桥浩一郎公式计算了新疆区域月平均蒸发量及可利用降水量,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1951~2006年新疆地区气候变化及水资源变化趋势,以及气候变化对水资源的影响.结果表明:(a)新疆地区气温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基本上都是呈上升趋势,90年代以来的气温明显高于平均值,为正距平;60年代中期至80年代末期,降水比平均值偏少,90年代以后,降水持续增加;(b)新疆地区可利用降水量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80年代初期呈持续下降趋势,80年代初期至今呈增加趋势,90年代初期至今为高值期;(c)新疆地区降水与可利用降水量之间存在明显正相关.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新疆地区降水变化对可利用降水量影响的统计评估模型.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于都县盘古山地区土壤中硒的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在该地区采集 1255件表层土壤样品和10件土壤剖面样品,并对其进行化学元素测试分析和物性分析.结果表明,本区富硒土壤资源丰富,平面上硒元素含量高值区与低值区沿北东方向呈条带状分布,垂向上土壤硒含量总体随深度增加呈"先增后减"的变化趋势.研究亦发现,土壤中硒主要富集...  相似文献   

10.
锡林郭勒地区风蚀气候侵蚀力时空变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锡林郭勒地区15个气象观测站1971-2015年的气象资料,选择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风蚀气候因子指数计算公式,计算出锡林郭勒地区风蚀气候因子指数值,以此阐述风蚀气候侵蚀力的时空变化特征.研究表明:(1)锡林郭勒地区风蚀气候因子指数表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即最小值出现在1月,随着月份的增加,风蚀气候因子指数逐渐升高,在4月达到最高,随后又呈下降趋势;风蚀气候因子指数四季排序为:春季秋季夏季冬季;且除冬季外,春季、夏季、秋季风蚀气候因子指数的年际变化特征与全年的相同,均呈下降趋势;在年代际变化上,除冬季外,全年和春季、夏季、秋季风蚀气候因子指数均呈整体下降趋势;(2)从锡林郭勒地区风蚀气候因子指数空间分布上看,全年风蚀气候因子指数呈现出由西南向东北逐渐递减的分布特点,且最大值出现在朱日和,为151.95,超过风蚀气候侵蚀"极重"级(C≥100)的分级标准;四季风蚀气候因子指数的空间分布特点与全年的相同.同时,在全年尺度上,可将研究区划分为3种类型:轻度风蚀区、中度风蚀区和重度风蚀区.研究结果可为锡林郭勒地区土壤风蚀治理提供基础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1.
盘锦地区位于辽东半岛东南部,水源丰富,池塘泡沼、水库星罗棋布,适于渔业发展,特别是我省重要河流——辽河在此入海,所以河口及洄游鱼类尤多,我们在野外工作中收集了55种标本,隶属11目24科,观察了生境分布,对盘锦地区水利资源的综合利用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2.
本文提出T用改进密封法测定油气田高cl的COD。实脸结果表明,这一方法有较高的精密度和准确度,能有效地消除干扰,并能节省时间和减少占用空间,降低费用,方便操作。  相似文献   

13.
通过野外考察、采集和大量解剖新鲜的和干燥的花果,获得了丰富的第1手资料.在此基础上对中国产的五味子属(种数占该属种数的80%以上)进行了自A·C·Smith1947年发表五味子科专著以来的首次系统整理和修订,结果将分几部分发表。本文是第2部分,报道多蕊组内向药亚组的11个种、3个变种,即翅枝五味子,柔毛翅枝五味子,滇翅枝五味子,毛叶五味子,毛脉五味子,金绒五味子,鹤庆五味子,粉背五味子,华中五味子,川滇五味子,阿里山五味子,绿被五味子,披针叶五味子和小花五味子.  相似文献   

14.
15.
本文用不同的蛋白质提取方法与测定方法,对山西运城盐湖卤虫卵及成虫与天津塘沽盐湖卤虫卵及成虫进行比较分析,证明卤虫卵的蛋白质含量和氨基酸含量高于成虫,而且卵的蛋白质电泳图谱与其成虫的不同,运城卤虫卵和成虫的蛋白质含量略低于天津卤虫卵和成虫。但运城卤虫成体的必需氨基酸含量与总氨基酸含量的比值却略高于天津成虫的。可见运城卤虫具有丰富的营养和较大的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16.
记者从信息产业部了解到,本次展会共有来自海内外21个国家和地区的400余家信息通信运营、设备制造企业及其他相关单位报名参展,其中,日本、加拿大、新加坡、英国和印度等组成国家展团参加本届展览会.  相似文献   

17.
东灵山亚高山草甸物种多样性变化及其影响因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丰富度指数(R)、Simpson指数(λ)、Shannon-Weiner指数(H′)和均匀度指数(E1)研究了北京东灵山亚高山草甸7个群丛的植物种多样性.结果表明:由于生境不同群丛类型各异,进而导致各个指数在不同群丛间的变化.R和H′随海拔高度增加而下降,E1则随海拔升高而呈上升趋势.在旅游和放牧的双重干扰下,R和H′随干扰强度的增加而降低,E1则相反.旅游和放牧使物种向均匀化方向发展,同时促进了适口性差、耐践踏和伴人植物种类的生长.  相似文献   

18.
本文探讨了太行山低山丘陵区农业综合开发中亟待解决的几个问题。并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具体方法与措施。从而为本区农业生产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静电场中的三维区域问题是比较复杂的,而蒙特卡罗(MonleCorlo)方法则是解决这类问题的一种方便且灵活的手段,浮动步长法即是一种改进的蒙特卡罗方法,文中用此方法解决拉普拉斯方程的数值计算问题,用格林函数提高计算效率,电位值和电场强度值均可直接计算,减少了误差。  相似文献   

20.
作者通过野外考察,采集和大量的标本解剖,取得了第一手资料.在此基础上对A.C.Smith专著中描述的4个种作了修订.本亚组的5个种是:大花五味子,红花五味子,兴山五味子,高山五味子和柔枝五味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