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董桂萍 《河南科学》2005,23(6):957-959
对河南省食用菌产业的发展现状进行了研究,阐述了食用菌生产在我省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分析了河南食用菌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食用菌不同生育阶段对光、温、水、气的需求是不同的详细阐述,结合我省实际提出了合理利用食用菌周年生产所需的气候资源,从而更大限度的挖掘食用菌的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3.
安徽省野生食用菌、药用菌资源调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报道了安徽省各地的近百种野生食用菌、药用菌资源的分布状况和特点,为我省进一步开发和利用野生食用菌、药用菌自然资源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富阳县食用菌公司菌种厂利用木屑生产高蛋白低脂肪菇类“珍品”滑子蘑获得成功,为我省增添了食用菌新品种。滑菇是我国从日本引进的食用菌新品种,它含有粗蛋白33.8%,纯蛋白40%,可  相似文献   

5.
福建省食(药)用菌生产历史悠久,在改革开放后大好形势下,逐步形成与发展独立的优势产业,有3个突出的特点:1.发展速度快、产量大。1994年度,鲜菇产量已突破50万吨,农业产值17亿元,占全国总产量154万吨的1/3,占世界总产量的1/9;2.品种多样化。据不完全统计我省食用菌品种多达20多种。此外还有许多种珍稀菌类;3.出口创汇多。1994年度创汇达2.4亿美元,占全国食用菌创汇总值4亿美元的60%。我省食用菌行业的蓬勃发展,使食用菌行业在全国大农业排序中,由过去的“杂”一跃超过茶叶,接近蚕桑,排名第8位,成为世界上生产食用菌最多的国家和最大的省份。  相似文献   

6.
近些年来,食用菌生产在我省各地迅速发展,已经和正在涌现出一大批食用菌专业户,为丰富人民群众的菜篮子和出口创汇作出了贡献。不少农职业学校也已经和正在开设食用菌课,有的已成为当地的食用菌技术培训和菌种供应中心,深受学生和农民的欢迎。我校作为培养农职业学校专业课教师的重要基地,理应适应这些情况。为此,自1984年以来,我们对食用菌栽培、农副产品加工技术的专业基础课《微生物》的教学作了改革的尝试,即增加实验实习占总学时的比例,严格进行实验实习考核,加强实践动手能力,培养学生一技之长——食用菌的制种技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现有不少毕业生分配到农职业学校后,不但能胜任微生物和食用菌课的课堂教学,而且办起了菌种厂,艰苦而踏实地指导学生制作食用菌商品菌种,带领当地群众种菇致富,成为全省食用菌专业队伍的一支生力军。改革的具体内容如下:  相似文献   

7.
汾西县食用菌产业发展的思路与构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汾西县食用菌产业发展的优势与不足,提出了汾西县发展食用菌产业的对策,展望了汾西县食用菌产业的发展前景,以期为汾西食用菌产业的发展找出新思路、新方向,为汾西县的增收做出更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8.
福建省由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林木资源丰富,食用菌种类繁多,是我国人工栽培食用菌最早最多的省份之一。目前福建省四菇(蘑菇、香菇、草菇、凤尾菇)三耳(银耳、黑木耳、毛木耳)一茯苓的人工栽培遍及城乡山村,成为城乡极重要的副业门路之一。为了更好地开发利用我省野生食用菌的资源,根据华东地区六省一市食用菌科研协作会议的精神,由各省市科委负责组织有关单位,对本省的食用菌资源进行一次普查,并提出合理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9.
李经文  李明  高媛  丁文  李瑛 《汉中科技》2009,(6):5-6,17
食用菌是农民脱贫致富的主要生产项目,是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本文论述了汉中食用菌、发展的优势条件和食用菌生产现状.指出了存在问题,提出了食用菌发展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福建省食用菌学科发展研究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食用菌学科是一门新兴学科,该学科的发展对现代农业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本研究在总结概括目前国内外食用菌学科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福建省食用菌学科的发展与国内外学科发展水平的差距,展望了福建省食用菌学科发展的趋势,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促进福建省食用菌学科发展的思路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本文报导了山西省中条山的真菌116种和1个变种,隶属于24科67属,食用菌64种,药用菌20种,毒菌8种,木腐菌39种,菌根菌7种;其中35种是山西省新记录。全部标本由秦孟龙、赵春贵于1985年8月22日至29日采自沁水县。全部标本保存在山西大学真菌标本室。  相似文献   

12.
本文报道了采自山西省庞泉沟自然保护区的69种大型真菌,隶属于22科,52属,其中药用菌20种,食用菌31种。全部标本是由作者和山西农业大学林学系师生在1985年7月和1987年7—8月采集的,并保存在山西农业大学真菌标本室。  相似文献   

13.
河南的珊瑚菌科食用菌资源研究及开发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在河南山区的野外调查和采集的大型真菌标本,经室内整理、鉴定,省内生长分布的珊瑚菌科的种类有8种19种。其中可供人类食用的有11种。这类野生食用菌资源可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4.
文中报导了山西太岳山的真菌88种,1变种,隶属于26科60属,包括食用菌34种,药用菌11种,毒菌4种,木腐菌16种,其中20种是山西省新纪录。标本自1985年6月24日至8月14日采于灵石县介庙林场,霍县七里峪和沁源县灵空山。全部标本保存在山西大学真菌标本室。  相似文献   

15.
迄今在山西省38个市、县和8座大山共调查得大型食用真菌123种和变种。  相似文献   

16.
崔波  刘清江 《河南科学》1997,15(4):451-456
据对河南山区各地野外采集的大型直人菌标本进行事理和鉴定,境内生长分布的牛肝菌目的种类有6科11属24种。其中食用菌18种,药用菌8种,毒菌5种。本文继续描述牛肝菌目的牛肝菌科、桩菇科及铆钉菇科的一些资源种类。  相似文献   

17.
据对河南山区各地野外采集的大型真菌标本进行整理和鉴定,境内生长分布的牛肝菌目的种类有6科11属24种。其中食用菌18种,药用菌8种,毒菌5种。本文描述的种类分属于松塔牛肝菌科、圆孔牛肝菌科、绒盖牛肝菌科及牛肝菌科。  相似文献   

18.
河南的鬼伞科真菌资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野外采集的标本,经鉴定,整理河南境内生长分布的鬼伞科的大型真菌资源种类有12种,分别隶属鬼伞属、小脆柄菇属和斑褶菇属。  相似文献   

19.
粤东地区野生蔬菜资源调查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报道了粤东地区野生蔬菜资源的调查结果,记录到该地区野生蔬菜资源有51科,127种(不包括可食的野生菌类、蕨类和藻类),分析了主要野生蔬菜的营养价值、保健功能和利用现状,并提出野生蔬菜资源保护及其利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食用菌作为集营养与保健药用价值于一体的食品, 安全卫生, 在维持消费者健康,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食用菌生产和出口国.食用菌的生产种类多, 目前存在企业生产规模小、技术落后、地区发展参差不齐等不足.食用菌工厂化生产是指在密闭可控环境下进行食用菌周年生产的模式, 自动化水平高, 生产效率高.由于食用菌生长发育的营养方式和环境条件需求与植物截然不同, 需按照食用菌的生物学特性研发食用菌生产与调控技术.光照是食用菌子实体原基产生和子实体生长发育必要的环境条件, 食用菌种类不同其对生长环境中光照条件(光质和光强)需求各异, 传统电光源因光强光质固定不能满足食用菌工厂化生产光环境精准智能调控的技术要求.LED为半导体固态冷光源, 具有光质纯、光效高、波长类型丰富、可按照农业生物需求调制光谱能量等优势, 是食用菌工厂化生产光环境调控的理想设施.本文总结了食用菌光生物学的研究进展, 阐述了LED光源在调控食用菌生长发育和营养品质形成中的作用、研究方向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